园林清话

园林清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从周 著,陈馨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88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93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跟着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品园,游园,观景,赏景。

大家经典。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家代表性作品。

古雅装帧。从封面到正文,内外兼修、古朴素雅的装帧。

内容简介

  《园林清话》为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所作关于园林文化艺术的文章的精选集,由其女陈馨编选。所选文章,以类相从,分为三辑,一是概论中国园林艺术,二是讲述园林细节之美,三是各地园林风采,既有宏观综述,又有具体园林实例,丰富的文史知识与园林古建筑完美结合,正如叶圣陶所言“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字从周,书房名梓室,自称梓翁,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绍兴。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能诗善画,亦精昆曲,博学多识,才艺非凡。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并担任中国园林学会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等职。主要著作有《苏州园林》《说园》《扬州园林》《中国园林》《园林谈丛》《梓室馀墨》《书带集》等。

  陈馨, 陈从周之女。现在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EDHEC)任教。

精彩书评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而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

                                            ——陈从周


  父亲犹善于捕捉中华南北名园的特征,教你品园,游园,观景,赏景;更教你提高文化修养,脱俗审美,领略常人不解事物。敝屋断垣,残砖碎瓦,野草闲花,他均能感受出它的美、神与迷离,因为“真的,好的东西总是美的,令人留恋”。

                                            ——陈馨

目录

1 说园

10 续说园

18 说园(三)

28 说园(四)

36 说园(五)

43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57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62 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67 园林分南北 景物各千秋

70 园林清议

75 明清园林的社会背景与市民生活

79 梓室谈美

82 园林美与昆曲美

86 园林与山水画

88 建筑中的“借景”问题

95 廊 · 亭 · 桥

98 苏州园林概述

124 苏州网师园

128 苏州环秀山庄

133 苏州沧浪亭

136 留园小记

138 怡园与耦园

141 扬州园林与住宅

182 瘦西湖漫谈

188 扬州片石山房——石涛叠山作品

193 常熟园林

199 泰州乔园

206 双环城绕水绘园

211 同里退思园

213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

219 闲话西湖园林

222 绍兴的沈园与春波桥

225 此园浙中数第一——记海盐绮园

227 上海的豫园与内园

231 豫园顾曲

234 嘉定秋霞圃和海宁安澜园

243 恭王府与大观园

246 恭王府小记

251 编后记(陈馨)

精彩书摘

  园林美与昆曲美


  正是江南大伏天气,院子里的鸣蝉从早叫到晚,邻居的录音机又是各逞其威。虽然小斋中的这盆建兰开得那么馥郁,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也只好“以毒攻毒”,开起了我们这些所谓“顽固分子”充满了“士大夫情趣”者所乐爱的昆曲来。“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 `游园》)悠扬的音节,美丽的辞藻,慢慢地从昆曲美引入了园林美,难得浮生半日闲,我也能自寻其乐,陶醉在我闲适的境界里。

  我国园林,从明清后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尤其自明中叶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起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曲名与园林有关,而曲境与园林更互相依存,有时几乎曲境就是园境,而园境又同曲境。文学艺术的意境与园林是一致的,所谓不同形式表现而已。清代的戏曲家李渔又是个园林家。过去士大夫造园必须先建造花厅,而花厅又多以临水为多,或者再添水阁。花厅、水阁都是兼作顾曲之所,如苏州怡园藕香榭、网师园濯缨水阁等,水殿风来,余音绕梁,隔院笙歌,侧耳倾听,此情此景,确令人向往,勾起我的回忆。虽在溽暑,人们于绿云摇曳的荷花厅前,兴来一曲清歌,真有人间天上之感。当年俞平伯老先生们在清华大学工字门水边的曲会,至今还传为美谈,那时,朱自清先生亦在清华任教,他俩不少的文学作品,多少与此有关。

  苏州拙政园的西部,过去名“补园”,有一座名“三十六鸳鸯馆”的花厅,它的结构,其顶是用卷棚顶,这种巧妙的形式,不但美观,可以看不到上面的屋架,而且对音响效果很好。原来主人张履谦先生,他既与画家顾若波等同布置补园,复酷嗜昆曲。俞振飞同志与其父亲粟庐先生皆客其家。俞先生的童年是成长在这园中。我每与俞先生谈及此事,他还娓娓地为我话说当年。

  中国过去的园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感情分不开,昆曲便是充实了园林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形的美之外,还有声的美,载歌载舞,因此在整个情趣上必须是一致的。从前拍摄“苏州园林”,及前年美国来拍摄“苏州”电影,我都建议配以昆曲音乐而成功的。昆曲的所谓“水磨调”,是那么地经过推敲,身段是那么细腻,咬字是那么准确,文辞是那么美丽,音节是那么抑扬,宜于小型的会唱与演出,因此园林中的厅榭、水阁,都是最好的表演场所,它不必如草台戏的那样用高腔,重以婉约含蓄移人,亦正如园林结构一样,“少而精”,“以少胜多”,耐人寻味。《牡丹亭`游园》唱词的“观之不足由他遣”。“观之不足”,就是中国园林精神所在,要含蓄不尽。如今国外自从“明轩”建成后,掀起了中国园林热,我想很可能昆曲热,不久也便会到来的。

  昆曲之美,不仅仅在表演艺术,其文学、音韵、音乐,乃至一板一眼,皆经过了几百年的琢磨,确是我国文化的宝库。我记得在“文化革命”前,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邀我去讲中国园林,有些人看来似乎是“笑话”,实则当时俞振飞校长真是有见地,演“游园”“惊梦”的演员,如果他脑子中有了中国园林的境界,那他的一举一动,便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演来有感情,有生命,有声有色。梅兰芳、俞振飞诸老一辈的表演家,其能成一代宗师者,皆得之于戏剧之外的大量修养。我们有些人今天游园林,往往仅知吃喝玩乐,不解意境之美,似乎太可惜一点吧!

  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雅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而昆曲之高者,所谓必具书卷气,其本质一也,就是说,都要有文化,将文化具体表现在作品上。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而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而昆曲呢,亦正为此,一唱三叹,曲终而味未尽,它不是那种“崩擦擦”,而是十分婉转的节奏,今日有许多青年不爱看昆曲,原因是多方面的,我看是一方面文化水平差了,领会不够;另一方面,那悠然多韵味的音节适应不了“崩擦擦”的急躁情绪,当然曲高和寡了。这不是昆曲本身不美,而正仿佛有些小朋友不爱吃橄榄一样,不知其味。我们有责任来提高他们,而不是降格迁就,要多作美学教育才是。

  我们研究美学,要善于分析,要留心眼前复杂的事物,要深究其内在的关系。审美观点,有其阶级局限性,但我们要去研究它,寻其产生根源因素,找它在美上的表现,取其长而摒其短,囫囵吞枣,徒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上,是缘木求鱼。我们历史中有许多在美学研究上,要我们努力去寻求的,今天随便拉了这个题目,说来也不够透彻,如是而已。我们要实事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去解释它,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多做一些大家容易接受的美学知识,想来同志们是必然同意的吧!

  写到此,那“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玉簪记`琴挑》的清新辞句,又依稀在我耳边,天虽仍是那么热,但在我的感觉上又出现了如画的园林。


                                                    一九八一年大伏

                                                    瘦西湖漫谈


  扬州瘦西湖由几条河流组织成一个狭长的水面,其中点缀一些岛屿,夹岸柳色,柔条千缕。在最阔的湖面上,五亭桥及白塔突出水面,如北海的琼华岛与西湖的保俶塔一样,成为瘦西湖的特征。白塔在形式上与北海相仿佛,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从钓鱼台两圆拱门远眺,白塔与五亭桥正分别逗入两园门中,构成了极空灵的一幅画图。每一个到过瘦西湖的,在有意无意之中见到这种情景,感到有但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妙境。这种手法,在园林建筑上称为“借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上最优秀巧妙手法之一。湖中最大一岛名小金山,它是仿镇山、金山而堆,却冠以一“小”字,此亦正如西湖之上加一“瘦”字、城内的秦淮河加一“小”字一样,都是以极玲珑婉约的字面来点出景物。因此我说瘦西湖如盆景一样,虽小却予人以“小中见大”的感觉。

  瘦西湖四周无高山,仅其西北有平山堂与观音山,亦非峻拔凌云,唯略具山势而已,因此过去皆沿湖筑园。我们从清代乾隆南巡盛典赵之壁《平山堂图》、李斗《扬州画舫录》及骆在田《扬州名胜图》等来看,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嘉庆二代瘦西湖最盛时期的景象。楼台亭榭,洞房曲户,一花一石,无不各出新意。这时的布置是以很多的私家园林环绕了瘦西湖,从北门直达平山堂,形成一个有合有分、互相“因借”的风景区。瘦西湖是水游诸园的通道。建筑物类皆一二层,在平面的处理上是曲折多变,如此不但增加了空间感,而且又与低平水面互相呼应,更突出了白塔、五亭桥,遥远地又以平山堂、观音山作“借景”。沿湖建筑特别注意到如何陆水交融,曲岸引流,使陆上有限的面积用水来加以扩大。现在对我们处理瘦西湖的布置上,这些手法想来还有借鉴的必要。至于假山,我觉得应该用平冈小坡形成起伏,用以点缀和破平直的湖面与四野,使大园中的小园,在地形及空间分隔上,都起较多的变化。

  扬州建筑兼有南北二地之长,既有北方之雄伟,复有南方之秀丽,因此在建筑形式方面,应该发挥其地方风格,不能夸苏式之轻巧,学北方之沉重,正须不轻不重,恰到好处。色泽方面,在雅淡的髹饰上,不妨略点缀少许鲜艳,使烟雨的水面上顿觉清新。旧时虹桥名“红桥”,是围以赤栏的。

  平山堂是瘦西湖一带最高的据点,堂前可眺望江南山色。有一联将景物概括殆尽:“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而唐代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又是在秋日登山,不期而然诵出来的诗句。此堂远眺,正与隔江山平,故称“平山堂”。“平山”二字,一言将此处景物道破。此山既以望为主,当然要注意其前的建筑物,如果为了远眺江南山色,近俯瘦西湖景物,而在山下大起楼阁,势必与平山堂争宠,最后卒至两难成美。我觉得平山堂下宜以点缀低平建筑,与瘦西湖蜿蜒曲折的湖尾相配合,这样不但烘托了平山堂的高度,同时又不阻碍平山堂的视野。从瘦西湖湖面远远望去,柳色掩映,仿佛一幅仙山楼阁,凭阑处处成图了。

  扬州是隋唐古城(旧址在平山堂后),千余年来留下了许多胜迹,经过无数名人的题咏,渐渐地深入了大家的心中。如隋炀帝的迷楼故址,杜牧、姜夔所咏的廿四桥,欧阳修的平山堂,虹桥修禊的倚虹园等,它与瘦西湖的“四桥烟雨”、“白塔晴云”、“春台明月”、“蜀冈晚照”等二十景一样,给瘦西湖招来了无数的游客,平添了无数的佳话。这些古迹与风景点,今后应宜重点突出地来修建整理。它是文学艺术与风景相合形成的结晶,是中国园林高度艺术的表现手法。

  扬州旧称“绿杨城郭”,瘦西湖上又有绿杨村,不用说瘦西湖的绿化是应以杨柳为主了。也许从隋炀帝到扬州来后,人们一直抬高了这杨柳的地位,经千年多的沿袭,使扬州环绕了万缕千丝的依依柳色,装点成了一个晴雨皆宜,具有江南风格的淮左名都,这不能不说是成功的。它注意到植物的适应性与形态的优美,在城市绿化上能见功效,对此我们现在还有继承的必要。在瘦西湖的春日,我最爱“长堤春柳”一带,在夏雨笼晴的时分,我又喜看“四桥烟雨”。总之,不论在山际水旁、廊沿亭畔,它都能安排得妥帖宜人,尤其迎风拂面,予人以十分依恋之感。杨柳之外,牡丹、芍药为扬州名花,园林中的牡丹台与芍药阑是最大的特色,而后者更为显著。姜夔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以想见宋代湖上芍药种植的普遍。至于修竹,在扬州又有悠久的历史,所谓“竹西佳处”。古代画家石涛、郑燮、金农等都曾为竹写照,留下许多佳作。扬州的竹,清秀中带雄健,有其独特风格,与江南的稍异。瘦西湖四周无山,平畴空旷,似应以此遍植,则碧玉摇空与鹅黄拂水,发挥竹与柳的风姿神态,想来不至太无理吧。其他如玉兰芭蕉、天竹腊梅、海棠桃杏等,在瘦西湖皆能生长得很好。它们与前竹、柳在色泽构图上,皆能调和,在季节上,各抒所长,亦有培养之必要。山旁树际的书带草,终年常青,亦为此地特色。湖不广,荷花似应以少为宜,不致占过多水面。平山堂一区应以松林为障,银杏为辅,使高挺入云。今日古城中保存有巨大银杏的,当推扬州为最。今后对原有的大树,在建筑时应尽量地保存,《园冶》说得好:“多年树木……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

  盆景在扬州一带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江南苏州颉颃久矣。其特色是古拙经久,气魄雄伟,雅健多姿,而无忸怩作态之状;对自然的抵抗力很强,适应性亦大。在剪扎上下了功夫,大盆的松、柏、黄杨,虬枝老干,缀以“云片”繁枝,参差有序,具人工天然之美于一处。其他盆菊、桃桩、梅桩、香橼、文旦桩等,亦各臻其妙。它可说是南北、江浙盆景手法的总和,而又能自出心裁,别成一格,故云之为“扬州风”。

  瘦西湖湖面不大,水面狭长曲折。要在这样小的范围中游览欣赏,体会其人工风景区的妙处,在游的方式上,亦经推敲过一番。如疾车走马,片刻即尽,则雨丝风片,烟渚柔波,无从领略。如易以画舫,从城内小秦淮慢慢地摇荡入湖,这样不但延长了游程,并且自画舫中不同的窗框中窥湖上景物,构成了无数生动的构图,给游者以细细的咀嚼,它和西湖的游艇是有浅斟低酌与饱饮大嚼的不同。王士祯诗说:“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我想既到瘦西湖去,不妨细细领略一番,何必太匆匆地走马看花呢。

  我国古典园林及风景名胜地的联额,是对这风景点最概括而最美丽的说明,使游者在欣赏时起很大的理解作用。瘦西湖当然不能例外。其选词择句,书法形式,都经细致琢磨,瘦西湖的大名,是与这些联额分不开的。在《扬州画舫录》中,我们随便检出几联,如“四桥烟雨”的集唐诗二联:“树影悠悠花悄悄;晴雨漠漠柳毵毵”、“春烟生古石;疏柳映新塘”等,都是信手拈来,遂成妙语。其风景点及建筑物的命名,都环绕了瘦西湖的特征“瘦”来安排,辞采上没有与瘦西湖的总名有所抵触。瘦西湖不但在具体的景物色调上能保持统一,而且对那些无形的声诗,亦是作同样的处理,益信我国园林设计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艺术作品。

  总之,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宾,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在摹仿他处能不落因袭,处处显示自己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但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冈低坡、山亭水榭,都可随宜安排,有法度可循,使风花雪月长驻容颜。

  瘦西湖的形成,自有其历史的背景。对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区,在今日修建时,我们固要考虑其原来特色,而更重要的,还应考虑怎样与今日的生活相配合,做到古为今用,又不破坏其原有风格,这是值得大家讨论的。我想如果做得好的话,瘦西湖二十景外,必然有更多新的景物产生。至于怎样“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原则下,对中小型城市布置绿化园林地带,我觉得瘦西湖还有许多可以参考的地方,但仍要充分发挥该地方的特点,做到园异景新。今日我介绍瘦西湖,亦不过标其一格而已。“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我相信在今后的建设中,瘦西湖将变得更为美丽。

                                            《文汇报》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四日


园林清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园林清话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园林清话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园林清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推荐购买…………

评分

给老婆买的,园艺爱好者应该非常喜欢!

评分

只剩地平線,早春的霧迷濛了

评分

京东购物超爽,第一天下单,第二天马上送到

评分

你一生的華彩樂段也就完了

评分

一切愤怒和挣扎都是徒劳的。

评分

这是一本琢磨园林的书,读来还是有点味道的,好书有深度。

评分

好书,刚收到,还未拆书膜。看后追评,没有在活动时买,喜欢书只有看上就买。

评分

——木心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园林清话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