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要介紹軍民融閤戰略背景、內涵、主要內容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瞭軍民融閤發展問題成因和影響因素,研究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方式和實施核心,並係統研究瞭軍民融閤戰略管理體係的目標和基本框架。從國傢創新體係構建角度,分析瞭軍民融閤創新相關理論。從國防知識産權角度,分析瞭軍民融閤戰略對國防知識産權的製度需求和製度建設。最後,分析瞭軍民融閤戰略實施的基本原則、策略和措施,並著重研究軍轉民、民轉軍的軍民融閤實踐。
郭永輝(1976-),男,漢族,河北行唐人,管理學博士,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嚮為係統治理、技術創新、復雜製造係統管理,先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航空科學基金、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等多項研究課題,在《研究與發展管理》、《科學進步與對策》、《中國科技論壇》、《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工業工程與管理》等重要期刊發錶論文40餘篇,在電子工業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等齣版專著3部。曾獲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纔、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乾教師等稱號。
第1章 軍民融閤概述
1.1軍民融閤戰略背景
1.2 軍民融閤內涵
1.3軍民融閤必要性
第2章 國內外軍民融閤研究與發展現狀
2.1 國外軍民融閤發展現狀
2.2 國內軍民融閤發展現狀
2.3 國內外軍民融閤研究現狀
第3章 中國軍民融閤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3.1中國軍民融閤發展問題
3.2中國軍民融閤發展問題成因
3.3軍民融閤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第4章 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方式
4.1軍轉民
4.2民轉軍
4.3軍民一體化
第5章 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核心
5.1軍民兩用技術
5.2技術標準
第6章 軍民融閤管理體係
6.1軍民融閤管理體係戰略目標
6.2軍民融閤管理體係基本框架
第7章 軍民融閤創新體係
7.1 軍民融閤創新的技術基礎
7.2 軍民融閤創新體係構建
第8章軍民融閤戰略下的國防知識産權製度
8.1 軍民融閤戰略下的國防知識産權製度需求
8.2國內外軍民融閤的國防知識産權製度分析
8.3軍民融閤戰略下的國防知識産權製度建設
第9 章 軍民融閤戰略實施策略
9.1 軍民融閤戰略實施基本原則
9.2 軍民融閤戰略實施策略
9.3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措施
第10章 軍民融閤戰略實踐
10.1 西飛公司軍轉民實踐案例
10.2通易集團民轉軍實踐案例
參考文獻
國防科技工業是國傢的戰略性基礎産業,是國傢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工業基礎和技術基礎,也是帶動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傢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新中國成立之後,在復雜而嚴峻的國際背景下,為瞭保衛國防安全,我國投入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建設國防科技工業,建立瞭大批國有軍工企業。在國防工業發展過程中,我國不斷倡導獨立自主、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軍工企業掌握的高新技術與國外同類技術水平差距越來越小,形成國傢創新的優質資源。
軍民融閤上升為國傢戰略後,成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發展的重點。國防科技工業要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必須走軍民融閤式發展道路。國防科技工業是國傢的戰略性産業,軍民融閤作為國防科技工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成功與否將直將影響到國防和經濟建設。與西方發達國傢相比,我國的軍民融閤事業仍處於不發達階段,存在管理體製製約、産業發展不足、法律、法規、政策不健全、競爭環境不夠公平、資源共享程度偏低等製度性和結構性矛盾,尚未全麵形成軍民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局麵,亟需理論研究方麵的支持。
本書係統闡述瞭軍民融閤戰略的內涵、國內外研究狀況、影響因素、實施方式與實施核心、管理體係、國防知識産權製度、實施措施等內容,力圖為國防工業主體、政府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強有力理論支持。
本書的特點如下:
(1)研究問題的緊迫性。目前,軍民融閤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的軍轉民方麵,缺乏軍民融閤、軍民一體化的有效研究。本書是目前國內較早、較係統研究軍民融閤戰略的專業著作,希望以期藉助先進的融閤思想與理論提升我國軍民融閤的整體水平。
(2)研究視角的獨特性。本書緊緊抓住軍民融閤與軍轉民、民轉軍等方麵的區彆與聯係,針對軍民融閤戰略思想展開研究。一方麵,從影響因素、實施方式和實施核心等方麵,開展軍民融閤理論研究。另一方麵,從管理體係、國防知識産權、實施策略等方麵開展軍民融閤實踐研究。同時,分彆從軍轉民、民轉軍兩個方麵,分析瞭軍民整閤戰略實踐。
(3)研究內容的邏輯性和係統性。本書首先係統闡述軍民融閤定義、主要內容和必要性,分析軍民融閤的研究與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係統研究軍民融閤影響因素、實施方式、實施核心等理論。同時,據此開展軍民融閤管理體係、國防知識産權製度等方麵的實踐研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
本書共分10章,第1章重點介紹軍民融閤戰略背景、內涵、主要內容和必要性;第2章研究瞭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現狀;第3章分析瞭軍民融閤發展問題成因和影響因素;第4章重點研究軍轉民、民轉軍、軍民一體化等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方式;第5章從軍民兩用技術和技術標準兩個方麵,係統研究瞭軍民融閤戰略實施核心;第6章係統研究瞭軍民融閤戰略管理體係的目標和基本框架;第7章從國傢創新體係構建角度,分析瞭軍民融閤創新相關理論;第8章從國防知識産權角度,分析瞭軍民融閤戰略對國防知識産權的製度需求和製度建設;第9章分析瞭軍民融閤戰略實施的基本原則、策略和措施;第10章著重研究軍轉民、民轉軍的軍民融閤實踐。
本著作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項目號15YJC630019)、航空科學基金(項目號2013ZG55025)、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纔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和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項目號13A630396)的主要研究成果。本著作的完成得到以上課題經費資助和支持,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本著作參考瞭大量中英文文獻資料和參考書籍,主要參考資料已在參考文獻中列齣。在此對,國內外相關作者錶示衷心的感謝。若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
限於作者的水平,本著作難免有錯誤或不當之處,敬請同行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
郭永輝
2015年10月
剛拿到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但僅從書名來看,就足以讓我對其充滿期待。我一直認為,在現代國傢治理中,軍事力量和經濟發展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軍民融閤,正是這種內在聯係的集中體現。 我非常好奇,書中將如何界定和闡述“國傢戰略背景”。這是否意味著本書會將軍民融閤的研究置於一個更宏觀的國傢發展戰略、安全戰略乃至國際戰略的框架下進行?我期待看到作者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進行深入剖析,並在此基礎上,闡述軍民融閤在維護國傢安全、提升綜閤國力中的關鍵作用。 更令我著迷的是“理論研究”這四個字。我希望本書不僅僅是對現有政策的羅列和解讀,而是能夠深入挖掘軍民融閤背後的科學原理、內在邏輯和發展規律。比如,在技術創新、産業升級、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麵,軍民融閤能否構建齣獨特的理論體係?書中是否會提齣新的理論模型,來解釋其運作機製和潛在效益? 我同樣關注本書是否能夠對軍民融閤發展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探討。這可能包括如何打破體製壁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規避潛在的風險,以及如何應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客觀、深刻的分析,並為相關決策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啓示。 總的來說,我期待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能夠成為一本具有高度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學術著作。它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軍民融閤的戰略意義,更深入地理解其理論精髓,並為我國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軍民融閤深度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
评分我剛入手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內容會相當紮實。我一直認為,在當前全球格局下,國傢戰略的製定離不開對國防和經濟的統籌考量,而軍民融閤正是實現這種統籌的關鍵。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這方麵係統性理論認知的空白。 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對“國傢戰略背景”進行怎樣的界定和分析。這是否意味著作者會將軍民融閤置於更宏大的地緣政治、國際關係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的框架下進行審視?如果是這樣,我期待看到書中對當前國際戰略競爭態勢的分析,以及在這種背景下,軍民融閤如何成為提升國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更進一步,我對書中關於“理論研究”的深度非常感興趣。它會是一個純粹的理論推演,還是會結閤大量的實證研究?我希望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論模型,用來解釋軍民融閤的運作邏輯,例如資源配置、協同創新、風險分擔等方麵的機製。同時,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軍民融閤的“度”與“勢”,如何把握好融閤的程度,以及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本書能否對軍民融閤的潛在風險進行深入剖析,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點。任何一項重大的戰略舉措都伴隨著風險,而軍民融閤由於其特殊性,可能麵臨著技術泄露、資源濫用、利益固化等一係列挑戰。我希望作者能夠客觀地分析這些風險,並提齣有效的規避和應對策略,這對於政策的製定和實施都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既有理論高度,又能指導實踐的著作。它能夠幫助我理解軍民融閤在國傢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為我提供一些思考和啓示,如何在具體的實踐中推動軍民融閤嚮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评分我剛剛拿到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僅是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就對其寄予厚望。我一直認為,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傢安全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係,而軍民融閤正是實現這種協同發展的關鍵。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討這一重要議題的平颱。 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夠對“國傢戰略背景”進行一個清晰的界定和深入的分析。這是否意味著作者會從宏觀的國傢發展戰略、安全戰略等角度齣發,來審視軍民融閤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希望書中能夠勾勒齣當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我國軍民融閤發展提齣的新要求。 對於“理論研究”部分,我更關注其是否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理論框架。例如,在技術創新、産業發展、資源整閤等方麵,軍民融閤能夠發揮怎樣的獨特作用?書中是否會提齣一些創新的理論模型,來解釋軍民融閤的內在驅動機製和發展規律?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發,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軍民融閤的發展方嚮。 此外,我非常希望本書能夠對軍民融閤在實際操作層麵可能遇到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這可能涉及到體製機製的障礙、利益的協調、風險的管控等諸多方麵。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客觀的分析,並提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為政策的製定和實施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能夠成為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能指導實踐的著作。它能夠幫助讀者全麵、深入地理解軍民融閤的內涵和外延,並為我國未來軍民融閤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
评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想找機會拜讀一下。封麵設計很嚴謹,一看就是學術性的書籍,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我對於國傢戰略這塊內容一直都比較感興趣,特彆是將這種宏觀戰略與具體的軍事和民用産業相結閤的理論,更是覺得非常有研究價值。書的標題“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就點明瞭核心,我相信裏麵會深入探討軍民融閤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發展路徑。 我特彆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來論述軍民融閤的理論。是側重於曆史沿革,迴顧中國軍民融閤的發展脈絡?還是會深入分析當前國際形勢下,軍民融閤對於維護國傢安全和提升國傢綜閤實力的重要性?我個人更期待的是,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理論模型和分析框架,幫助讀者理解軍民融閤背後的邏輯,以及如何將其有效地轉化為實際的國傢政策和産業實踐。 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對國傢戰略和國防經濟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案例分析,通過具體的成功或失敗的案例,來印證和闡述其理論觀點。比如,哪些國傢的軍民融閤發展模式值得藉鑒?在推動軍民融閤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挑戰和瓶頸?如何通過理論研究來剋服這些睏難,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協同效應?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是我所看重的。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能夠深入挖掘其內在的科學原理和規律。例如,在技術創新方麵,軍民融閤如何促進先進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以及民用技術的反哺軍事發展?在人纔培養方麵,如何構建適應軍民融閤需求的雙嚮人纔流動機製?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在未來的國傢戰略中,軍民融閤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的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不斷湧現,軍民融閤的邊界和內涵是否會發生變化?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們描繪齣一幅關於未來軍民融閤發展的藍圖,為政策製定者和業界人士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评分翻開這本《國傢戰略背景下的軍民融閤理論研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學術氣息。書的排版清晰,文字流暢,一看就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國傢安全和國防建設有著濃厚興趣的人來說,軍民融閤這個概念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我一直覺得,一個國傢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其軍事力量的強大,更在於其整體國力的雄厚,而軍民融閤正是連接這兩者的重要橋梁。 我特彆關注書中對“理論研究”的闡述。它是否僅僅停留在對現有政策的梳理和解讀,還是會嘗試構建一套全新的理論體係?例如,在經濟學、管理學、軍事學等多個學科交叉的背景下,如何提煉齣軍民融閤的獨特理論貢獻?書中是否會探討軍民融閤的內在驅動力,以及其在不同發展階段可能呈現齣的不同特徵?我期待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性的思想,對這一復雜議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提供一些具有原創性的觀點。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軍民融閤在國傢戰略層麵的意義,例如它如何支撐大國博弈,如何提升國傢應對復雜風險的能力。同時,我也很好奇書中會如何論述軍民融閤的技術創新邏輯,以及它如何影響國傢整體的科技競爭力。 我個人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對具體的産業政策和發展模式進行深入的分析。比如,航空航天、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在軍民融閤的推動下,分彆呈現齣怎樣的發展態勢?這些發展態勢背後又蘊含著哪些普遍性的規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冰山之下”的奧秘,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軍民融閤的實際運作機製。 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具有深度、廣度和前瞻性的理論著作,它不僅能夠幫助我理解軍民融閤的現狀,更能啓發我對未來發展的思考。一本好的學術著作,應該能夠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全新的認知領域,而這本書,我期待它能成為這樣的存在。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
評分關注戰略背景,站位較高
評分非常好
評分很好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
評分關注戰略背景,站位較高
評分關注戰略背景,站位較高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