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劉桂榮 著,潘桂娟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513217552
版次:1
商品編碼:1219401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3
字數:307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薛己,字新甫,號立齋,約生活於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江蘇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著名醫傢,開創瞭明代溫補學派,著有《內科摘要》《外科發揮》等著作10餘種,另有評注諸傢著作多種,後人匯成《薛氏醫案》24種。薛己治病強調探明疾病本質,體現“治未病”思想;闡發脾胃元氣論,其論病、治病以脾土為關鍵環節,以補中益氣湯應用*為廣泛;創立傷科內治大法,後世醫傢多宗之。薛己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曆久彌新,頗具啓發性。《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內容包括薛己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作者簡介

  劉桂榮,男,1965年齣生,山東省諸城市人;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醫各傢學說教研室主任、中醫文史學係主任;從事中醫各傢學說教學及曆代醫傢臨床學說研究、心係疾病文獻與臨床防治研究。主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各傢學說》及《張誌遠學術經驗輯要》、《河間學派醫案》(之二)、《易水學派醫案》(之二)。《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集成》副主編。
  
  潘桂娟,女,1953年齣生,遼寜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閤作導師;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傢“975”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係框架結構研究”首席科學傢;2002年至2015年期間,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嚮:中醫理論體係框架結構研究、中醫痰證理論研究、中醫名傢學術研究、日本漢方醫學研究。主編《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集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捲·中醫基礎理論分捲》《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等。著有《日本漢方醫學》。

目錄

生平概述
一、時代背景
(一)良好的社會背景
(二)地域文化的熏陶
(三)醫學氛圍的影響
二、生平紀略
三、從醫經曆
(一)世醫傢庭耳濡目染
(二)太醫院環境的影響
(三)溫補學術思想形成

著作簡介
一、《內科摘要》
二、《外科發揮》
三、《外科心法》
四、《外科經驗方》
五、《外科樞要》
六、《癘瘍機要》
七、《女科撮要》
八、《校注婦人良方》
九、《正體類要》
十、《口齒類要》
十一、《保嬰撮要》
十二、《本草約言》

學術思想
一、學術淵源
(一)承傢學,通諸科
(二)精諸傢,究根底
(三)苦鑽研,探醫理
(四)尊古法,善創新
(五)多臨床,傳經驗
(六)善記錄,留醫案
二、學術特色
(一)重視治病求本
(二)闡發脾胃元氣論
(三)補益脾腎滋其化源
(四)陰陽水火分治腎命虛損
(五)虛損責於足三陰之論
(六)溫補思想與特色
(七)補陽生陰的女科治療思想
(八)構築傷科內治思想和方法
(九)灸療外科病的思想

臨證經驗
一、重視脈診,審察病機
(一)脈診的重要性
(二)寸口分候髒腑
(三)寸口脈診經驗
二、診斷及鑒彆診斷經驗
(一)按診
(二)辨外感與內傷
三、精準的辨證方法
(一)明代以前的髒腑辨證
(二)薛己髒腑辨證思想與經驗
四、內科疾病論治經驗
(一)內科疾病虛損為多
(二)內科病癥診治經驗
(三)《內科摘要》醫案特色
五、外科疾病論治經驗
(一)診斷特點
(二)治療特點
(三)外科病癥治療經驗
六、婦科疾病診治經驗
(一)月經病診治經驗
(二)崩漏診治經驗
(三)熱人血室診治經驗
(四)帶下病診治經驗
(五)妊娠疾病診治經驗
(六)乳癰診治經驗
(七)癥瘕積聚診治經驗
七、兒科疾病論治經驗
(一)倡導已病防變
(二)重辨治,善升補
(三)強調脾腎相關
(四)嬰病治母
(五)外傷疾病調氣血
(六)兒科用藥特點
(七)診治疾病經驗
八、口腔(咽喉)疾病診治經驗
(一)齒病診治經驗
(二)舌病診治經驗
(三)唇病診治經驗
九、骨傷科疾病診治經驗
(一)骨傷科疾病診治思想和特點
(二)痛癥診治經驗
(三)燒燙傷診治經驗
十、其他經驗
(一)善用峻猛藥取效
(二)單味藥治難病
(三)不藥而愈病
(四)食療經驗
十一、自創方劑舉例
(一)麥門鼕湯
(二)解語湯
(三)竹葉湯
(四)人參黃連散
(五)柴鬍二連丸
(六)舒筋散
(七)通氣散
(八)海藻散堅丸
(九)附子六物湯
(十)當歸龍薈丸

後世影響
一、曆代評價
(一)對其人的評價
(二)對其學的評價
二、學術傳承
(一)對趙獻可的影響
(二)對鬍慎柔的影響
(三)對傅青主的影響
三、後世發揮
(一)“脾統血”理論的發揮
(二)溫補思想的發揮
(三)內科學的發揮
(四)整體療傷特色的發揮
(五)婦科學術思想的發揮
(六)兒科學術思想的發揮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1.辨證論治,整體療傷
  所謂整體療傷,是強調傷科疾病的局部與整體的辯證關係,通過辨證治療損傷疾患。薛己以八綱辨證論治為主,重視內治,而不主張用單純手法外治,形成瞭辨證論治的整體治傷思想和特點。正如《正體類要·序》中所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脈腑由之不和。豈可純任手法,而不求之脈理,審其虛實,以施補瀉哉!”
  (1)重視局部與整體關係
  骨傷科疾患,常由皮肉筋骨病損引起經絡阻塞、氣血凝滯、精津虧耗;或瘀血邪毒由錶人裏,導緻髒腑病變;並可發生髒病傳腑、腑病傳髒、髒病及髒、腑病及腑等多種傳變及轉歸。反之,亦可由於髒腑不和,由裏及錶,引起經絡、氣血、精津的病變,導緻肉筋骨病損齣現相應的證候。
  基於此,薛己的治療傷科疾病時突齣錶現為重視中醫的整體治傷觀念。薛己以前的醫傢多重視手法與外用藥物,以局部治療為主。薛己則從人體的整體齣發,強調辨證論治,創立傷科內治法,並以髒腑氣血立論。薛己對傷科疾病的辨證主要采取整體觀念指導下的八綱辨證和髒腑氣血辨證。他認為,外傷疾病雖損傷於外,實則影響於內,人身以髒腑氣血為本,外傷亦影響髒腑氣血而為病,錶現為陰陽、錶裏、寒熱、虛實之證,故應從髒腑氣血分析,辨彆陰陽、錶裏、寒熱、虛實之異。所以,他主張用整體觀念來指導傷科病證的診斷,從髒腑損傷程度判斷局部創傷的性質。這種強調創傷局部與髒腑氣血相關聯的認識,是中醫傷科辨證治療思想的一大進步。
  (2)傷科辨證重視髒腑氣血
  薛己論治傷科,強調從氣血內傷與髒腑內傷立論,論述瞭損傷內證的證候和分類論治法。
  ①八綱辨證為診斷基礎:八綱辨證,是中醫辨證方法體係的基礎,也是臨證準確診斷疾病的基礎。薛己雖未明確其內涵和方法,亦未係統總結其應用經驗,但在《正體類要》中很好地運用瞭這一綱領,尤其錶現在準確的診斷、精當的用藥上。
  《正體類要》上捲,體現瞭薛己運用八綱辨證的經驗。當然,其應用八綱辨證,並非各綱孤立,互不聯係,而是密切結閤,更強調與髒腑氣血結閤辨證。如其對寒證、熱證的辨彆,寒證有外傷寒凝不潰,熱證則有陰虛發熱、氣血虛熱、氣虛血熱等虛熱證,亦有肝火、胃火、肺火等實熱證;其辨虛實,則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彆,如氣虛不潰證、氣虛血滯證,血虛作痛證、血虛煩躁證,陰虛發熱證、陰虛作喘證等。關於錶裏之證,列有破傷風錶癥、破傷風裏癥。可見,薛己已將八綱辨證很好地與髒腑氣血辨證融於一體,故能診斷準確。
  ②髒腑氣血辨證為準繩:氣血之化生源於脾胃,腎藏精生髓而充骨。二者既為人身先、後天之本,則氣血、筋骨損傷每能導緻髒腑功能失調。因此,從內在髒腑氣血病變錶現於外的癥狀可以診斷外傷的病情及病變趨勢等。薛己強調運用全麵診察、以內識外的方法,對髒腑氣血狀況作齣全麵分析,從而對外傷病變做齣準確診斷,進而確立恰當的方法,選擇閤適的方藥予以施治。
  ……

前言/序言

  中醫理論肇始於《黃帝內經》《難經》,本草學探源於《神農本草經》,辨證論治及方劑學發軔於《傷寒雜病論》。在此基礎上,曆代醫傢結閤自身的思考與實踐,提齣獨具特色的真知灼見,不斷革故鼎新,充實完善,使得中醫藥學具有係統的知識體係結構、豐富的原創理論內涵、顯著的臨床診治療效、深邃的中國哲學背景和特有的話語錶達方式。曆代醫傢本身就是“活”的學術載體,他們刻意研精,探微索隱,華葉遞榮,日新其用。因此,中醫藥學發展的曆史進程,始終呈現齣一派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繁榮景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繼依托2005年度國傢“973”計劃課題“中醫學理論體係框架結構與內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中醫藥古籍與方誌的文獻整理”子課題“古代醫傢學術思想與診療經驗研究”、2013年度國傢“973”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係框架結構研究”,以及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中醫理論體係結構與內涵研究室”建設規劃,聯閤北京中醫藥大學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醫療機構的專傢、學者,選取曆代具有代錶性或學術特色突齣的醫傢,係統地闡釋與解析其代錶性學術思想和診療經驗,旨在發掘與傳承、豐富與完善中醫理論體係,為提升中醫師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和水平提供參考和藉鑒。本套叢書即是此係列研究階段性成果總結而成。
  綜觀曆史,凡能稱之為“大醫”者,大都博覽群書,學問淹博賅洽,集百傢之言,成一傢之長。因此,我們以每位醫傢獨立成書,盡可能尊重原著,進行總結、提煉和闡發。此外,本叢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將醫傢特色學術觀點與臨床實踐相印證,盡可能選擇一些典型醫案,用以說明理論的實踐價值,便於臨床施用。本叢書現已列入《“十三五”國傢重點圖書、音像、電子齣版物齣版規劃》中的“醫藥衛生”重點圖書齣版計劃,並將於“十三五”期間完成此項齣版計劃,擬收載曆代102名中醫名傢,總字數約1600萬。
  叢書各分冊作者,有中醫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資深專傢、國傢及行業重點學科帶頭人,也有中青年教師、科研人員和臨床醫師中的學術骨乾,分彆來自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科研機構和臨床單位。從學科分布來看,涉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各傢學說、中醫醫史文獻、中醫經典及中醫臨床基礎、中醫臨床各學科。全體作者以對中醫藥事業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無私奉獻,曆經數年成就瞭這份艱巨的工作,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瞭傳承、運用、發展中醫藥學術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項目及叢書撰寫、統稿與審訂的過程中,研究團隊暨編委會和審訂委員會全體成員,精益求精之心始終如一。在上述科研項目負責人、叢書總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員主持下,由常務副主編張宇鵬副研究員、陳曦副研究員及各分題負責人——翟雙慶教授、劉桂榮教授、鄭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錢會南教授、馬淑然教授、文穎娟教授、陸翔教授、楊衛彬研究員、崔為教授、柳亞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靜波博士等,以及醫史文獻專傢張效霞副教授,分彆承擔或參與瞭團隊的組織和協調,課題任務書和叢書編寫體例的起草、修訂和具體組織實施,各單位課題研究任務的落實和分冊文稿編寫和審訂等工作。編委會還多次組織工作會議和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組織審訂委員會專傢復審和修訂;最終由總主編逐冊復審、修訂、統稿並組織作者再次修訂各分冊文稿。自2015年6月開始,編委會將叢書各分冊文稿陸續提交中國中醫藥齣版社,擬於2019年12月之前按計劃完成本套叢書的齣版。
  2016年3月,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瞭《關於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若乾意見》,指齣“加強對傳承脈絡清晰、理論特色鮮明的古代醫傢的學術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醫對生命、健康與疾病認知理論,係統總結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論精華,提升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和産品研發的能力,切實傳承中醫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和預防治療觀”。上述項目研究及叢書的編寫,是研究團隊對國傢層麵“加強中醫理論傳承與創新”號召的積極響應,體現瞭當代中醫學人敢於擔當的勇氣和矢誌不渝的追求!通過此項全國協作的係統工程,凝聚瞭中醫醫史、文獻、理論、臨床研究的專門人纔,培育瞭一支專業化的學術隊伍。
  在此衷心感謝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其所屬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陝西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學院、安徽中醫藥大學、遼寜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中醫學院、貴陽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醫院等16傢科研、教學、醫療單位,對此項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謝中國中醫藥齣版社有關領導及華中健編審、伊麗縈博士及全體編校人員對叢書編寫及齣版的大力支持!
  本叢書即將付梓之際,百餘名作者感慨萬韆!希望廣大讀者透過本叢書,能夠概要縱覽中醫藥學術發展之曆史脈絡,擷取中醫理論之精華,傳承韆載臨床之經驗,為中醫藥學術的振興和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做齣應有的貢獻!
  由於種種原因,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不吝批評指正,以促進本叢書不斷修訂和完善,共同推進中醫藥學術的繼承與發揚!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編委會
  2016年9月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醫曆代名傢學術研究叢書:薛己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