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篇19章,从综合篇、经管篇、技术篇到应用篇系统地介绍了电子商务综合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电子商务基本技术和电子商务基本应用,阐述了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勾画出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轮廓,反映出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新型学科,是典型的经、管、理、工知识复合型专业。 本书既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技术或管理人员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参考书。
李琪,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专业:电子商务)、博士生导师,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历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主任、《电子商务研究》期刊专家委员会主任、IJBPIM编辑,IEEE《网络服务研究》(美国)国际评阅人《Service Science》(美国)顾问、ICEC(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中心主任。30年来,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30余个,出版图书30余本,获得国家专利1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30余人、硕士学位60余人、博士后工作3人。2003至2008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
目 录
第一篇(综合篇) 电子商务综合知识
第1章 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2
1.1 电子商务学习与研究的背景概述 3
1.1.1 电子商务学习与研究的目的 3
1.1.2 电子商务学习与研究的内容 3
1.1.3 电子商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4
1.2 电子商务的发展 5
1.2.1 电子商务的产生 5
1.2.2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8
1.3 电子商务的分类 13
1.3.1 电子商务的概念 13
1.3.2 电子商务的分类 15
1.3.3 电子商务的特征 18
1.4 电子商务的环境 19
1.4.1 社会环境 20
1.4.2 技术环境 22
1.4.3 管理环境 24
本章小结 25
复习思考题 25
第2章 电子商务架构与范式 26
2.1 电子商务架构 27
2.1.1 电子商务基本架构 27
2.1.2 基于经济管理视角的电子商务
架构 29
2.1.3 基于信息技术视角的电子商务
架构 30
2.2 电子商务流程 31
2.2.1 电子商务的一般业务流程 31
2.2.2 电子商务的信息流程 33
2.2.3 电子商务的资金流程 34
2.2.4 电子商务的商品流程 35
2.2.5 电子商务的信用流 36
2.2.6 电子商务的人员流 38
2.3 电子商务基本范式 38
2.3.1 电子商务的总体范式 38
2.3.2 生产领域的电子商务范式 40
2.3.3 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范式 41
2.3.4 消费领域的电子商务范式 42
本章小结 43
复习思考题 43
第3章 电子商务法规与标准 44
3.1 国际电子商务法规 45
3.1.1 联合国贸法会的电子商务
立法 45
3.1.2 其他国际组织的电子商务
立法 46
3.2 国外电子商务法规 47
3.2.1 美国 47
3.2.2 欧盟 47
3.2.3 印度 48
3.2.4 韩国 48
3.3 国内电子商务法规 48
3.3.1 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的发展与治理 49
3.3.2 电子商务立法十分重要、紧迫 49
3.3.3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
提高立法质量 49
3.3.4 促进发展、规范秩序、保障
权益 49
3.4 电子商务标准 50
3.4.1 电子商务标准概述 50
3.4.2 我国电子商务标准的制定与
发展 51
本章小结 54
复习思考题 55
第4章 电子商务服务 56
4.1 电子商务服务概述 57
4.1.1 服务的定义和特性 57
4.1.2 电子商务服务的概念、特性和
优势 58
4.2 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管理 59
4.2.1 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管理的
重要性 59
4.2.2 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管理模型 60
4.3 电子商务服务的信任与信誉 63
4.3.1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信任和信誉
的重要性 63
4.3.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任模式 63
4.3.3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信任
管理 65
4.4 电子商务服务实践 66
4.4.1 应用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
框架 66
4.4.2 传统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66
4.4.3 现代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应用 67
4.4.4 新兴的电子商务服务 69
本章小结 69
复习思考题 69
第5章 电子商务链与模式 70
5.1 电子商务链 71
5.1.1 商务链的概念 71
5.1.2 商务链流程 72
5.2 电子商务的业态模式 75
5.2.1 B2B电子商务 75
5.2.2 B2C电子商务 76
5.2.3 C2C电子商务 76
5.2.4 C2B电子商务 76
5.2.5 B2B2C电子商务 77
5.2.6 B2G电子商务 77
5.3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 77
5.3.1 广告模式 77
5.3.2 拍卖模式 79
5.3.3 交易模式 79
5.4 电子商务服务模式 81
5.4.1 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概念 81
5.4.2 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分类 81
5.4.3 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特性 82
5.4.4 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
服务模式 82
本章小结 83
复习思考题 83
第二篇(经管篇) 经济管理知识
第6章 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 86
6.1 电子商务的传统经济学视角 87
6.1.1 电子商务蕴含先进的生产力
要素 87
6.1.2 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
的影响 88
6.1.3 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
影响 88
6.1.4 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
彼长“理论”的影响 88
6.1.5 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89
6.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 90
6.2 电子商务的信息经济学视角 93
6.2.1 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93
6.2.2 电子商务对信息完整性及对称性
的影响 93
6.3 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学视角 95
6.3.1 网络的外部性、正反馈及规模
经济 95
6.3.2 网络经济的三大规律 96
6.3.3 产品定制 98
本章小结 98
复习思考题 99
第7章 互联网金融与网络财务 100
7.1 互联网金融基础 101
7.1.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101
7.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01
7.1.3 互联网金融业态 102
7.2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04
7.2.1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104
7.2.2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
监管 105
7.2.3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
的原则 106
7.3 网络财务基础 107
7.3.1 网络财务的含义 107
7.3.2 网络财务的产生与发展 107
7.4 网络财务的基本架构 108
7.4.1 网络财务信息系统 108
7.4.2 网络财务的实施 109
7.4.3 网络财务成本控制 110
7.4.4 网络财务报告 110
7.4.5 网络财务安全 111
7.4.6 网络审计 112
本章小结 112
复习思考题 112
第8章 网络贸易与营销 113
8.1 贸易与网络贸易 114
8.1.1 网络贸易的特点 114
8.1.2 网络贸易的主要模式 115
8.2 网络贸易与跨区域经营 117
8.2.1 外贸企业开展网络贸易的
主要内容 117
8.2.2 影响外贸企业网络贸易的
主要因素 117
8.3 网络营销管理 118
8.3.1 中国网络营销的发展历程 119
8.3.2 网络营销的职能 120
8.3.3 网络营销观念演进:全员
网络营销 122
8.3.4 网络营销管理基础 124
本章小结 125
复习思考题 125
第9章 电子商务战略与安全管理 126
9.1 电子商务战略与规划 127
9.1.1 战略的含义 127
9.1.2 战略管理理论 127
9.1.3 战略管理过程 128
9.1.4 战略管理层次 130
9.1.5 电子商务战略框架 133
9.1.6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路线图 135
9.2 电子商务战略实施 136
9.2.1 电子商务战略实施概述 136
9.2.2 电子商务战略实施过程 137
9.2.3 电子商务战略实施的关键
因素 138
9.3 电子商务的安全管理 139
9.3.1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包含的
内容 139
9.3.2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系的
结构 141
本章小结 142
复习思考题 142
第10章 电子商务组织与电子商务业务
管理 143
10.1 电子商务组织管理 145
10.1.1 实体企业 145
10.1.2 虚拟企业 145
10.1.3 企业电子商务 146
10.1.4 电子商务企业 147
10.2 电子商务业务管理 147
10.2.1 电子商务运营过程 147
10.2.2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148
10.3 客户关系管理CRM 151
10.3.1 CRM的定义与内涵 151
10.3.2 基于电子商务的CRM系统 152
10.4 供应链管理SCM 153
10.4.1 SCM的内容结构 153
10.4.2 SCM的管理方法 154
10.5 企业资源管理ERP 155
10.5.1 ERP的内涵 155
10.5.2 ERP与电子商务 156
10.6 企业流程再造BPR 158
10.6.1 BPR的内涵 158
10.6.2 BPR的分类 159
本章小结 159
复习思考题 160
第三篇(技术篇) 电子商务基本技术
第11章 电子商务网站技术 162
11.1 通信技术 163
11.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64
11.1.2 通信媒体 164
11.1.3 数据传输模式 166
11.1.4 通信信道的速度和容量 167
11.2 数据库技术 168
11.2.1 数据管理技术及其发展 168
11.2.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69
11.2.3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70
11.3 网页技术 172
11.3.1 相关概念 172
11.3.2 网页的基本构成元素 173
11.3.3 网页设计的常用工具 174
11.3.4 动态网页开发技术 175
11.4 电子商务新技术及其趋势 176
11.4.1 云计算 176
11.4.2 大数据 176
11.4.3 物联网 177
11.4.4 移动互联网 177
本章小结 178
复习思考题 178
第12章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179
12.1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素 180
12.2 密码技术 181
12.3 安全措施 184
本章小结 194
复习思考题 194
第13章 电子商务支付技术 195
13.1 电子支付 196
13.1.1 电子货币 196
13.1.2 电子支付 198
13.2 电子支付系统 199
13.2.1 基于专用网络的电子支付
系统 199
13.2.2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 200
13.3 支付工具 201
13.3.1 电子现金 201
13.3.2 信用卡 203
13.3.3 电子支票 206
13.3.4 智能卡 208
13.3.5 电子钱包 209
本章小结 210
复习思考题 210
第14章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 211
14.1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概述 212
14.1.1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的含义
与构成 212
14.1.2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作用 213
14.1.3 电子商务物流技术评价与
选用标准 213
14.2 物流实体作业技术 214
14.2.1 包装技术 214
14.2.2 装卸搬运技术 215
14.2.3 运输技术 215
14.2.4 储存技术 216
14.3 信息技术及其在物流中的
应用 217
14.3.1 条码技术与应用 217
14.3.2 扫描技术与应用 218
14.3.3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应用 219
14.3.4 RFID技术与应用 220
14.3.5 GIS技术与应用 221
14.3.6 GPS技术与应用 222
本章小结 222
复习思考题 223
第四篇(应用篇) 电子商务基本应用
第15章 商贸业电子商务 226
15.1 商贸业务的种类和范围 227
15.1.1 商贸业的含义和职能 227
15.1.2 商贸业务的种类 228
15.1.3 商贸业务中买卖双方的业务
内容 228
15.2 电子商务在商贸领域的作用 229
15.2.1 传统商贸活动交易达成的
条件 229
15.2.2 在商贸领域开展电子商务的
作用 230
15.2.3 电子商务在商品流通各环节
的作用 230
15.3 商贸业电子商务的应用 231
15.3.1 流通信息中介型电子商务
模式 231
15.3.2 批发业电子商务 232
15.3.3 零售业电子商务 233
本章小结 235
复习思考题 235
第16章 金融业电子商务 236
16.1 银行电子商务 237
16.1.1 电子银行 237
16.1.2 电子银行服务方式 238
16.1.3 我国银行电子商务服务支持
系统 239
16.2 证券电子商务 241
16.2.1 证券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
内容 241
16.2.2 我国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 242
16.3 保险电子商务 244
16.3.1 保险电子商务的概念 244
16.3.2 保险电子商务平台 246
16.3.3 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应用
模式 246
16.3.4 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 247
本章小结 250
复习思考题 250
第17章 旅游、中介、服务电子商务 251
17.1 旅游电子商务 252
17.1.1 旅游电子商务 252
17.1.2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 256
17.1.3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
问题 258
17.2 中介电子商务 259
17.2.1 中介电子商务 259
17.2.2 中介电子商务的功能 260
17.2.3 中介电子商务的业务类型 260
17.3 电子商务服务业 261
17.3.1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体系 261
17.3.2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兴起 262
17.3.3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趋势 263
本章小结 263
复习思考题 264
第18章 生产领域电子商务 265
18.1 制造业电子商务 268
18.1.1 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的
现状 268
18.1.2 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269
18.1.3 制造业电子商务链应用
结构模式 271
18.2 能源电子商务 272
18.2.1 中国能源电子商务的发展 272
18.2.2 能源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模式 274
18.2.3 能源行业电子商务链应用
结构模式 275
18.3 农业电子商务 275
18.3.1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275
18.3.2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277
18.3.3 农业电子商务链应用结构
模式 278
18.4 建筑业电子商务 279
18.4.1 建筑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状况 279
18.4.2 建筑业电子商务链应用结构
模式 280
本章小结 280
复习思考题 281
第19章 网络行业/电子商务行业应用 282
19.1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283
19.1.1 IAP 284
19.1.2 IPP 285
19.1.3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286
19.2 电子交易市场 287
19.3 移动电子商务 290
19.3.1 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 290
19.3.2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 291
19.3.3 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 291
19.3.4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292
本章小结 295
复习思考题 295
参考文献 296
第2版前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电子商务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中,电子商务却逆势上扬呈现出大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许多新的商务模式、方式、技术及法律、规章不断涌现;学术理论界也在不断地总结和探究电子商务的知识、规律;教育界更是积极地推进着电子商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由于本书是“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系列教材中的第一本教材,我们将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本书主审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力以赴,努力使本书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为此,我们面向中国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把握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动向,认真仔细地对2008年春由全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出版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知识体系》的原则和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组织多所高校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多年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实践能力的专家、学者群策群力,紧密合作,参考大量已有教材,吸收新的知识、科研成果和案例,历经两年基本完成了本书的编写。
本书的主要特点:从四个方面总揽电子商务系统;在介绍电子商务理论时,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和知识范畴;在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时,注意把握电子商务的演进、发展趋势和基本分析,对新兴电子商务的特征,如移动性、虚拟性、个性化、极端数据、社会性等给予必要的关注;在介绍技术时,强调亲身体验和实验来掌握基本技术;在介绍电子商务实践时,按主要行业归纳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典型案例等。每章都有导入案例、本章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树木到森林”,从学习到练习的完整体验和“知行一体化”的基本过程的全部实现。
我们的编写团队:本人负责全书大纲的制定、优秀编者的遴选和全书审稿的定稿,并负责第一篇(1~5章)的组织编写和审稿;副主编彭丽芳教授负责第二篇(6~10章)的组织编写和审稿;副主编孟卫东教授负责第三篇(11~14章)的组织编写和审稿;魏修建教授负责第四篇(15~19章)的组织编写和审稿。各章编写分工是:第1章 李琪、崔睿,第2章 彭丽芳,第3章 秦成德,第4章 彭丽芳,第5章 李琪、殷猛,第6章 王晔,第7章 孟卫东、陆静、解志红、杨涛,第8章 张越,第9章 曾小春、史毛莉、吴丹、王炜,第10章 张利,第11章 盖建华,第12章 张永忠,第13章 应喆,第14章 魏修建,第15章 彭晖,第16章 张爱莉,第17章 唐光海,第18章 张越,第19章 乔志林。作为学术秘书,王璐瑶博士和殷猛博士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感谢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感谢为本书的出版作出贡献和努力的所有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我们虽然尽了努力,但因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故望本书读者不吝赐教。
李 琪
2017年3月8日
这本书我才刚拿到手,包装得挺好,书页也挺厚实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封面设计我挺喜欢的,简约大气,颜色搭配也很舒服。我特意翻看了几页,纸质感觉还可以,不是那种特别容易泛黄的,印刷也挺清晰的,字迹很锐利,看起来不费眼。我平时看书比较杂,但对电商这个领域一直挺好奇的,总觉得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想了解一下它的基本脉络和核心概念,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电商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我最看重的是内容的实用性,希望它能讲一些当下电商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不同电商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当然,如果能有一些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我喜欢看实际的例子来佐证理论,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期待它能带给我知识上的收获。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对教材的要求很高,既希望内容权威、严谨,又希望语言生动、易懂。而这本《电子商务导论(第2版)》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些要求。书中的内容非常扎实,无论是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具体案例的选取,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概念时,并没有回避,而是用多种方式去解释,甚至会引用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使得我对一些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电子商务伦理道德和法律风险的讨论,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常被提及,但对于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至关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引导我思考,启发我探索,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读完这本《电子商务导论(第2版)》,我感觉自己对于电商这个行业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就像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电商发展历程的部分,从最初的BBS到现在的社交电商、直播带货,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讲得非常到位,让我能清晰地看到这个行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而且,书中对各种电商模式的分析,比如B2C、C2C、B2B等等,都非常细致,并且深入剖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和潜在的风险,这对于我这种想要进入电商行业的人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会在网上购物,以及平台是如何通过各种策略来影响和留住消费者的。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拥有了一套“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更灵活地应对电商市场的各种变化。
评分坦白说,拿到这本《电子商务导论(第2版)》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小小的忐忑,毕竟“导论”两个字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不够深入。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得非常有条理,从基础概念讲到前沿趋势,几乎涵盖了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作者在讲解专业术语时,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且会穿插一些现实中的例子,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我个人对书中关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在电商中的作用的阐述特别感兴趣,这部分的内容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最后一公里”对电商如此重要,以及有哪些技术正在推动这个领域的进步。此外,书中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介绍也很有必要,虽然不是我最关注的部分,但了解这些对于规避风险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质量很高,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读到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本教材。我之前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非常片面,总觉得它就是开个网店卖东西。但是通过阅读《电子商务导论(第2版)》,我才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内涵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复杂。书中不仅讲解了电商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电商背后的技术支撑、营销策略、支付结算、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大数据在电商中的应用这一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产品推荐、提升用户体验,甚至预测市场趋势。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如今的电商时代,技术和数据已经成为了核心竞争力。而且,书中对于新兴的电商模式,比如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都有提及,让我对电商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而且内容的前瞻性也很强,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