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并就形成机理、发展、终结等机理进行了深入挖掘。分析了目前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治理结构设想,并对预防预警、现场应对、公安处置等实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为科学做好维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处置提供工作思路。
内容简介
为了全景展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规律,我们分析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内涵特征,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分为利益纷争类、价值追求类、情绪宣泄类三种类型,对其各自现状、特点进行了剖析。同时,从利益冲突引发的根本原因、体制缺陷引发的政治原因、阶层分化引发的社会原因、聚众造势积习的文化原因四个方面研究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并就形成机理、发展机理、变异机理、作用机理、终结机理进行了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中理念、法治、手段、应急等四个方面的不适应,提出了理念创新、法治完善、机制联动三大治理结构,并对预防预警、公安处置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作者简介
薛宏伟(1961—),男,汉族,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曾任江苏省公安厅科技处长、指挥中心政委。在江苏警官学院任职期间,主要从事公安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1项国jia级项目、7项部省级项目,出版《审讯对策学》、《公安科技管理》等7部专著,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2014年公安部理论与软科学项目《公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参与起草了公安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目录
第一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特征
一、群体性事件的范畴属性
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三、群体性事件的属性变迁
(一)改革开放初期:从政治属性转向法律属性
(二)20世纪90年代:从法律属性转向社会属性
(三)21世纪以后:从单一属性转向多元属性
四、群体性事件的新型视角
(一)不同视角:“中立观察者”与“官方行动者”
(二)“官方行动者”视角中的群体性事件
五、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
(一)群体性事件分类概述
(二)群体性事件基本类型
六、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划分界定
(一)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划分
(二)中央维稳办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要素及界定
第二章利益纷争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一、利益纷争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一)劳资纠纷类
(二)征地拆迁类
(三)经营纠纷类
(四)非法集资类
(五)特定群体类
二、利益纷争类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人群特征
(二)动机与目标
(三)组织特征
(四)行为特征
三、利益纷争类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
(一)利益主体分化与利益矛盾累积
(二)非均衡的利益博弈
第三章情绪宣泄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一、情绪宣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一)社会怨恨触发
(二)大众谣言引发
(三)真相探究激发
二、情绪宣泄类群体性事件基本特征
(一)偶发事件引发,无预谋性
(二)不特定多数人实施,无组织性
(三)诉求对象广泛,无利益性
(四)出现暴力冲突,无调解性
三、情绪宣泄类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
(一)从社会怨愤到社会排斥
(二)从社会排斥到社会动员
(三)从社会动员到社会行动
(四)从社会行动到社会冲突
第四章价值追求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一、价值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一)自然价值追求类
(二)政治价值追求类
(三)爱国价值追求类
(四)平等价值追求类
二、价值类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参与主体成分复杂
(二)追求特定价值权利
(三)权利意识觉醒
(四)容易出现暴力行为
(五)追求的目标一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价值类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
(一)有利的结构
(二)结构性紧张
(三)普通信念的增长
(四)促发因素
(五)参与者的行动动员
(六)社会控制
第五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深层原因
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类
(一)具有代表性的原因观点
(二)四大深层原因综述
二、基本原因:利益冲突引发
(一)利益的类型、关系与冲突
(二)利益在不同阶层间的分配冲突
(三)利益在不同情境下的分配冲突
三、政治原因:体制瑕疵引发
(一)政治体制开放不够
(二)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四、社会原因:阶层分化引发
(一)社会分层及弱势群体的固化
(二)相对剥夺感、社会焦虑感和群体认同
五、文化原因:聚众造势积习
(一)聚众造势和依势博弈
(二)依势博弈的语义、策略和手段
第六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机理
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机理类型
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机理运作
(一)导火索的形成机理
(二)情绪感染、群体极化到马太效应的发展机理
(三)舆情高涨与集体行动的作用机理
(四)符号化认知与谣言散播的变异机理
(五)主框架的终结机理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精英组织机理
(一)精英组织
(二)知识精英、政治精英与“维权律师”
(三)意见领袖与网络推手
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传媒扩散机理
(一)政府主导的宣传媒体
(二)网络商业媒体
(三)社交媒体
(四)全球化媒体
五、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个体非理性机理
(一)法不责众心理
(二)好奇围观心理
(三)正义感和合理化心理
(四)泄愤和浑水摸鱼心理
六、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境外煽动机理
(一)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的主要类型
(二)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的主要手法
第七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困境
一、理念不适应
(一)片面政绩观:唯GDP
(二)静态稳定观:不出事
(三)刚性维稳观:重压制
二、法治不适应
(一)立法供给尚未完善
(二)司法权威尚未树立
(三)多元解纷机制尚未理顺
(四)政府能力尚待提高
三、手段不适应
(一)进退两难的信访机制
(二)疲于应付的运动式治理
(三)不守原则的迁就妥协
四、应急不适应
(一)预警不及时
(二)情报有漏洞
(三)指挥不完善
(四)处置不专业
第八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结构
一、更新处置理念
(一)确立社会治理理念,形成公共治理框架
(二)重视沟通协商理念,满足多元利益诉求
(三)注重预防为先理念,防止事态激化升级
二、完善法律规范
(一)修改集会游行示威法
(二)修改人民警察法及相关法规
(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重构化解机制
(一)畅通不同主张的表达机制
(二)形成对立观点的交流机制
(三)确定冲突利益的整合机制
(四)固化多元解纷的裁决机制
(五)建立职责分明的联动机制
(六)强化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
第九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预警响应
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体系
(一)域外做法和启示
(二)我国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体系
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功能
(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信息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行动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响应处置
(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响应
(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报送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先期处置
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导控
(一)舆情与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有直接关联
(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发布
(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法制宣传
(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导控
第十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公安应对
一、准确定位公安机关的基本角色
(一)事态整体控制
(二)现场冲突化解
(三)有限现场裁量
二、积极加强情报信息的研判能力
(一)健全情报信息获取机制
(二)提高情报部门实战能力
(三)加大情报信息协同执法
三、不断提升应对处置的专业水平
(一)知识结构专业化
(二)指挥系统专业化
(三)处置流程专业化
(四)处置战术专业化
四、认真实施现场分类的有效处置
(一)第一时间控制现场
(二)合法合理使用武力
(三)事后务必区别追责
第十一章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趋势判断
一、仍将惯性运行
(一)社会转型期的结构诱因
(二)国内相关数据关联推测
(三)经济发达地区典型事件预示
二、表现形式多样
(一)周期缩短关联明显
(二)软性暴力拒绝合作
(三)抱团聚集个别维权
(四)群体极化对抗扩大
(五)境外势力插手干涉
三、态势渐趋平稳
(一)法治中国建设持续深入
(二)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三)维稳指导思想更加科学
(四)维稳基础工作更加扎实
后记
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深层原因与破解路径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