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欧燕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82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5310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乐人是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的群体,他们的身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变化,而在唐代,乐人群体经历了由半自由依附民向平民身份的转化。乐人与其他城市人口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城市乐舞百戏娱乐文化的提供者。唐代乐人的乐艺表演从为宫廷上层服务向为城市普通民众服务演化,唐代戏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出现便是这一趋势的反映,他们在城市戏场的乐舞百戏的表演引导着城市娱乐文化的趋向,成为城市世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

  丛书简介: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宁欣教授主编。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分时代意义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转型期。只有完整地考察唐宋,才能更清楚地勾勒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和意义,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和作用也才能得到整体体现。城市社会及城市空间是近年学界关注的领域。在中国古代社会,城市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龙头,其发展演变具有导向性与典型性。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形成热点,至今热度不减,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发展。近年来,城市研究中引起热议和不能回避的五个问题为:一是如何认识唐宋变革说;二是对各种“空间”的认识与探讨;三是城市制度及社会阶层变迁研究;四是推进城市研究的新材料的利用;五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如沿海、地方政权)的新探索等。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龙头意义和枢纽地位的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唐宋时期具有深厚积淀的内陆都城和新兴的沿海城市,又有了新的战略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围绕上述问题的展开和延伸研讨。研究唐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变化及其原因、发展趋势,对探索当今及此后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新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欧燕,女,1973年生,广西北海人。200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师从曹文柱教授,200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宁欣教授。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乐人溯源……26

第一节 先秦礼乐制度中的乐人……26

第二节 秦汉时的官府乐人……3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府乐人及“乐户”的出现……38

本章小结……52

第二章 隋及唐前期的乐户……55

第一节 隋及唐初乐户的身份变化……55

第二节 唐代律令中有关乐户规定之分析……61

本章小结……71

第三章 乐户的平民化……74

第一节 盛唐时期官府作乐人员身份的混杂化……74

第二节 唐中后期的官府乐人……82

第三节 地方乐籍制度……93

第四节 乐户平民化的完成……102

第五节 乐户变化的原因……112

本章小结……117

第四章 官府乐人的管理与使用 ……121

第一节 音乐管理机构……121

第二节 乐人的培训与上番……132

第三节 乐户的使用……138

本章小结……147

第五章 乐妓……149

第一节 女乐、女伎和女倡析义……149

第二节 宫妓……153

第三节 官妓……156

第四节 娼妓……165

本章小结……177

第六章 乐人与政治……180

第一节 乐人入仕与士大夫之间的冲突……180

第二节 劝谏与干政……188

本章小结……196

第七章 从宫廷到民间—雅俗音乐文化的交融者……199

第一节 雅乐与郑声……199

第二节 乐人的授艺与交流……207

本章小结……218

第八章 乐人与城市乐戏娱乐的大众化……220

第一节 从贵家豪门到坊里市井……220

第二节 移风易俗—城市乐戏娱乐的大众化……231

本章小结……247

结 语……250

参考文献……258


前言/序言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总序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分时代意义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转型期。只有完整地考察唐宋,才能更清楚地勾勒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和意义,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和作用也才能得到整体体现。城市社会及城市空间是近年学界关注的领域。在中国古代社会,城市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龙头,其发展演变具有导向性与典型性。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形成热点,至今热度不减,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发展。近年来,城市研究中引起热议和不能回避的五个问题为:一是如何认识唐宋变革说;二是对各种“空间”的认识与探讨;三是城市制度及社会阶层变迁研究;四是推进城市研究的新材料的利用;五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如沿海、地方政权)的新探索等。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和推进,具有龙头意义和枢纽地位的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唐宋时期具有深厚积淀的内陆都城和新兴的沿海城市,又有了新的战略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围绕上述问题的展开和延伸研讨。研究唐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变化及其原因、发展趋势,对探索当今及此后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新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如何认识和把握由唐到宋城市社会的变化

  在20 世纪20 年代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的引领下,以社会经济为突破点和核心,众多中外学者就如何认识唐宋城市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如何把握城市社会变化的诸多层面,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对宋代所呈现出的近世社会特征进行的论证,加藤繁对唐宋城市经济的系列研究,以及此后,日野开三郎、佐藤武敏、斯波义信、梅原郁等人涉及唐宋时期的市坊制度、邸店、商业、行会组织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城市社会经济进行的剖析。斯波义信对城市研究的量化工作,以及对商业发展潮流与唐宋变革内在联系的分析,指出了唐宋变革时期“商业繁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显著的城市化现象。可以说,立足于唐宋变革视野的城市研究,最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与城市社会经济相关的研究。

  中国学界较早对中古城市经济问题进行探讨的是被称作“食货派”的一批学者。以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为契机,形成以陶希圣为主要代表的“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研究旨趣的学术团体”。其中全汉昇、鞠清远等对唐宋时代市镇等的研究对引起现代中国史学界对城市变革问题的关注有筚路蓝缕之功。

  (二)对唐宋社会结构、阶级、阶层和群体的研究

  陈寅恪、杨志玖、韩国磐、胡如雷等在有关论著中涉及到了阶级、阶层、等级问题。唐代的士庶界限,士人的转型,科举考试带来的社会变化,行会的发展;唐朝中后期中小商人的成长,社会等级的再编制,依附关系的变化等,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城市类型、城市居民、城市经济结构的研究,是集中于城市社会的深层研究,着眼点放在城市社会群体,张泽咸、王曾瑜、郭正忠、杜文玉及日本学者妹尾达彦等对此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此外在探讨城市组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方面,全汉昇和加藤繁有开拓之功。

  (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厚重与发展

  谭其骧、史念海等分别从沿革地理、古都制度、城市与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侯仁之明确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址的起源和演变、城市职能的形成及演变、城市面貌的形成及特征、城市位置的转移及其规律、地区开发和城市兴衰的地理因素等几个方面。

  近些年来,历史城市地理研究领域涌现出诸多论著,比较重要的如李孝聪的《历史城市地理》,马正林的《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杨宽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成一农的《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空间与形态—三至七世纪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等,这些都推动了城市及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四)唐、五代、宋城市研究的新进展

  21 世纪以来,与唐宋城市有关的研究有几个关注点:一是对中国古代城市社会阶层的研究受到重视。由于中国改革进程的加速,当代社会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新社会阶层生成的现实问题,当代社会阶层的划分和界定成为近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有专家学者将当代中国社会归纳为五大社会等级、十大社会阶层。这也促使我们回头思考,唐宋时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社会阶层的构成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社会阶层的重组和分化,尤其是中下层的变化。二是城市研究中“空间”概念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全球史观视野下环境史的兴起,人们正重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因此,也涉及如何在这一大空间的视野下,考察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三是对城市空间的定义,随着政治学、社会学等的介入,已不仅仅局限于地理空间的范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经济空间、精神空间、礼仪空间、信息空间、环境与自然空间、冥界空间等虚实空间逐渐成为热议的对象,由此引出如何把握历史学的城市研究“空间”问题。回归社会空间的主体或核心—人,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五)还可开拓的研究

  就迄今的成果来看,城市社会群体的分层分类,城市各类空间,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对沿海城市的再认识,中古走向近世时期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传世文献、新出史料如敦煌吐鲁番文书、天圣令,以及陆续发现的墓志和石刻资料对古代城市研究的新价值,笔记小说、诗歌中的城市社会信息等多领域、多角度的研究,仍然具有进一步开拓性研究的空间。

  (六)新视野下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兴衰的重新审视考古学在丝路沿线新的发掘及研究的新成果,很多以往废弃的城市以及与曾经兴盛的城市有关的新材料给人以日新月异的感觉。西北内陆城市与东南沿海城市,中国古代城市与日本、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都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在“一带一路”新视野下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新领域。以国内学者为主的多支考察团队已经取得了很多收获。

  二、本套丛书的主要内容

  丛书围绕的主题都是作者长期关注和研讨的领域,我们选择了考虑比较成熟和有扎实研究基础的城市变化的“革命性”与“渐进性”、城市多重空间及坊市新说、城市经济空间及其运作、笔记小说与城市社会、城市中下阶层、城居士族与政治、区域中心城市与地方政权及其格局、丝路变迁与沿海城市的崛起、盛衰转折时期的中心城市等主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另将多年整理的宋人笔记小说中的隋唐五代史史料进行了整理汇编。丛书共有十本,即十个主题,以下是各主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唐宋城市变化的“革命性”与“渐进性”

  立足于唐代城市历史地理和城市形态史的研究,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为了把握变化的全貌,在研究时段上将超出唐代。最终的目的

  是指出唐代(也可以包括五代和宋初)的城市确实存在一些变化,廓清

  “革命性”与“渐进性”的关系,并从城市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坊里空

  间的关系、城市形态诸要素的变化。

  (二)唐代城市空间与经济运作

  以城市景观建设与经济功能的研究为线索,其中宅第建筑、衙署、仓廪、市场等为重点关注点,进而探讨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税收等相关问题。对《天圣令》中《营缮令》的研究与利用,为本课题研究增加了城市建设中立法与管理等新资料,拓展了城市研究新领域。在制度的确立与变迁的审视分析中,还探讨了律令制度与城市制度演变嬗替之轨迹及规律,进而远瞻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三)文人笔下的城市社会

  主要探讨文人笔下的人物群像和真幻相间的场景所构成的鲜活的唐宋城市画卷。与文学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性格、创作手法等不同,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笔记小说中的社会历史信息。还涉及了城市空间与政争的关系,商人沉浮与城市兴衰的关系,城市公共信息传播的渠道与社会影响,流动人口与城市化等诸多问题。

  (四)盛衰中的都城变迁—以安史之乱后的洛阳为中心

  洛阳在整个中古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变动过程中都尤为重要。唐宋之际政治中心的东移和经济中心的东南移都以洛阳为支点,洛阳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探讨安史之乱后(唐后期)北方中心城市—洛阳的发展与变迁。安史之乱后,洛阳在两京政治轴心体系中走向边缘。在“焚埃略尽、百曹榛荒”的表象背后,我们看到唐王朝在战乱后重塑东都形象的努力;洛阳在中央与周边藩镇的抗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审视唐后期洛阳的城市变迁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历史动因,探究这一系列变动对洛阳城市性格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洛阳在唐宋之际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重心东南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五)士族与中古时期的“城市化”

  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古世家大族京兆韦氏等家族历史变迁进行系统考察,探讨中古士族在社会转型期的盛衰起伏。如韦氏虽然支系繁多,但南迁北归或一直留居北方的京兆韦氏则凭借宗族乡里基础与北朝隋唐政权重新结合,成为延续至唐初的军功新贵或皇亲国戚,武质特征明显。随着唐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的实施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复兴,京兆韦氏精英分子被吸收到两京,成为寄生官僚,武质丧失殆尽,文质凸显,家族重心逐渐从乡里杜陵转移至城市两京。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衰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学术的下移,原来世家大族所仅有的也是最为依恃的文化优势逐渐丧失,京兆韦氏也走向衰落。进一步思考宋代以后的大家族为何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历史面貌。

  (六)社会转型中的城市贱民阶层

  在唐宋社会转型期,大部分的城市中下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及生活实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数量众多的分散于唐代京城及地方的乐人(乐户),他们的身份低于平民,但随着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唐代官府乐户制度逐渐松弛,原隶属于太常的乐户身份也在向平民化方向转化,至宋代则完成了这一过程。乐户由半自由的依附民转化为平民身份与中古时期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相一致,反映了人户身份制色彩逐渐弱化的历史趋势。

  (七)未完成的中兴:中唐前期的长安政局

  中唐—代宗到德宗时期,在长安政治空间中发生了一系列关乎此后政局走向的重大事件,如何在社会变革视野下考察这一时期的朝廷动向与基本国策,具有瞻前顾后的重要意义。

  (八)诸强环伺—荆南政权的生存之道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地方政权,五代时期以江陵(荆州)为统治中心的荆南政权具有典型意义,可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五代荆南只有三州之地,虽地狭兵弱,但当南北要冲,在五代十国时期诸强环视的环境下得以存活和发展,其政权必有别于其他九国的特殊之处。对五代荆南政权首府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布局、经济、对外交往、文化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凸显五代时期的江陵对荆南政权,乃至五代十国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九)沿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图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环境的变化,以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此伏彼起,中国沿海城市在唐宋时期的发展呈跌宕起伏之势,并与内陆城市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唐宋时期沿海的自然情况与前代发生较大变化,比较显著地体现在海岸线的盈缩对沿海城市的区位产生重大影响。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经济史的研究视角,对唐宋时期的沿海城市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城市的地理位置、周围地貌特征、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研究其兴起或衰落的机制。并通过梳理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历程,详述了具体城市的发展脉络,揭示了这一类型城市在唐宋时期发展的总体历史图景。

  (十)宋人笔记中的隋唐五代史料

  笔记小说的史学价值,堪与出土文书、石刻碑志鼎足而立。陈寅恪“以诗证史”的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也是以笔记小说证史的经典之作,从而使史学界重新审视笔记小说及其史学价值。唐宋两朝时代相隔不远,宋人著作中涉及很多唐代“故事”,唐代的史实、人物、典故都是宋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但目前由于没人进行过专门的搜集、整理,对唐宋史研究还是很大的缺憾。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弥补这一缺憾,进一

  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本套丛书属于研究系列的一部分,上述的主题研究,并非准确的各卷书名。根据研究的进展,可能还会有调整和补充。此后还将陆续围绕相关主题展开研讨,将成熟的作品陆续呈现给读者。

  本套丛书被列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并得到出版资助。特此致谢!

  宁欣

  2016 年10 月18 日于北京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唐宋城市社会空间与经济结构研究丛书:唐代城市乐人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