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设计之所以能风靡全世界, 一定是因为这些每天重复使用的日用品件件雅致精美。
无论是早晨醒来时用来饮用甘冽清水的玻璃杯, 还是冲泡咖啡的咖啡杯。
无论是白天工作或读书时使用的文具,还是孩子的玩具。
无论是夜里和家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的家具, 还是柔和地照亮每个人的温暖灯光… …
北欧有许多出自优秀设计师与制造者之手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些被誉为名作, 但其实原本都只是出自有其需求, 而且本着让生活更方便美好、同时又能长久使用的想法而制造。
让设计融入生活,让美好点亮人生!
带你走进北欧设计,领略百件日用品的雅致精美。齐聚北欧设计师的代表作品,从每样产品的故事到制造背景等内容逐一详细介绍。早晨醒来时用来饮用甘冽清水的玻璃杯,冲泡咖啡的咖啡杯。白天工作或读书时使用的文具,孩子的玩具。夜里和家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的家具,柔和地照亮每个人的温暖灯光……细细品味北欧设计的独特魅力。
萩原健太郎
现为作家,兼任京都造形艺术大学讲师。1972年生,大阪人,毕业于关西大学。曾任职于株式会社ACTUS,后经历北欧留学生活,2007年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撰写设计、家饰、北欧、建筑、手工艺等领域的文章。著有《北欧布织品指南》《跟着照片去旅行北欧事典》(以上由诚文堂新光社出版)《北欧设计现场:来自北欧巨擘的建筑×家私×工艺之美学与创新》(中文版由悦知文化出版)等书。
001 2卡伊·弗兰克的平底无脚酒杯#2744玻璃杯
002 3芬·居尔的柚木碗
003 5昂蒂·诺米斯耐米的咖啡壶
004 7奥瓦·托伊卡的露珠(Kastehelmi)玻璃盘
005 10凯·玻约森的猴子摆饰
006 12北极狐的空肯(K?nken)后背包
007 14拉普阿的织布人(LapuanKankurit)羊毛毯
008 15海妮·丽塔胡赫塔的四季(RUNO)系列
009 18阿尔瓦·阿尔托的锡耶纳(SIENA)图样系列
010 19在世界最北端的城镇购买环保袋
011 20阿拉比亚的克托(Keto)咖啡杯盘组
012 21菲斯卡斯(FISKARS)橘色剪刀
013 24爱丽思·汉特沃克(irishantverk)打扫工具
014 26凯瑟里耐霍尔姆(Cathrineholm)搪瓷双耳锅
015 27亚纳·雅各布森的ANT座椅
016 30艾洛·阿尼奥的浇水壶
017 31珂丝塔(KOSTABODA)杯子蛋糕造型玻璃碗
018 33阿尔瓦·阿尔托的高尔德贝(GOLDENBELL)吊灯
019 35芬兰的松木编织篮
020 36诺曼·哥本哈根(normannCOPENHAGEN)畚箕扫帚组
021 38阿拉比亚的法恩莎(Faenza)系列
022 39设计信(DESIGNLETTERS)文具商品
023 42海基·欧若拉的24h餐盘
024 43斯堪的纳维斯科·赫姆斯洛基德(SKANDINAVISKHEMSLOJD)色拉叉匙组
025 44斯蒂格·林德伯格的设计图(Konstruktion)印刷布料
026 45欧瑞诗的卡拉(Carat)玻璃杯
027 48亚纳·雅各布森的壁挂钟
028 50斯蒂格·林德伯格的绿叶(Bers?)系列
029 51阿泰克(artek)折叠尺
030 53HAY胶带台
031 54格兰纳斯(Grannas)小马书签
032 55艾里克·弘格兰的玻璃杯
033 57诺玛(NORMARK)打猎椅
034 60空气(atmosphere)地球仪
035 62尤哈娜·古利克森的利乐手提包
036 64丽莎·拉森的狮子摆饰
037 66丹思科(DANSK)的考本风格(KobenStyle)双耳锅
038 67布里奥(BRIO)婴儿鞋
039 68保拉·索能(PaolaSuhonen)的火灾警报器
040 70汉斯·布拉特吕德(HansBrattrud)的斯堪的亚初级(ScandiaJunior)座椅
041 71尼古拉·伯格曼的花箱
042 74爱丽莎·阿尔托的H55
043 75斯特腾(stelton)保温壶
044 78哈克曼(HACKMAN)的斯堪的亚(Scandia)餐具
045 79彼得·奥普斯威克的平衡椅
046 82 10gruppen肩背包
047 83建筑师制造(ARCHITECTMADE)木制小鸟
048 85斯堪的纳维斯科·赫姆斯洛基德(SKANDINAVISKHEMSLOJD)圆木盒
049 86维世古堡·林(V?xboLin)擦碗布
050 87阿拉比亚的索拉亚(Soraya)咖啡杯盘组
051 90雷·克林特(LEKLINT)吊灯
052 91菲久(Figgjo)四角托盘
053 94普雷萨姆(PLAYSAM)的流线原型玩具汽车
054 95普雷萨姆(PLAYSAM)圆珠笔
055 96洛维(lovi)装饰卡片
056 98哈苏(Hasselblad)腰平单眼反射式相机
057 99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花器
058 102斯蒂格·林德伯格的乐园
059 103路易斯·保尔森(LouisPoulsen)的AJ桌灯
060 106罗斯兰(R?RSTRAND)的我的好朋友们(MonAmie)系列
061 107勒罗斯·特威德(ROROSTWEED)毛毯
062 108艾麦达卢斯(almedahls)提袋
063 110阿拉比亚的凯拉(keira)咖啡杯盘组
064 111萨米地区的库克萨(KUKSA)
065 114波达姆(bodum)法式滤压壶
066 115韦格纳(werner)制鞋椅
067 117诺曼·哥本哈根(normannCOPENHAGEN)的洗涤盆(Washing-upBowl)
068 119皮雅·瓦兰(PiaWallén)毛毡布室内鞋
069 120碧林(bliw)洗手乳
070 122斯蒂芬·林德弗斯的埃戈(Ego)系列
071 124艾诺·阿尔托的玻璃杯
072 125瑞之锡(SvensktTenn)杯垫
073 127希拉设计(KILADESIGN)耳环
074 128阿拉比亚的葡萄(Rypale)咖啡杯盘组
075 129阿拉比亚的菲力格兰(Filigran)咖啡杯盘组
076 130玛丽马克(Marimekko)的勿忘草(Lemmikki)系列
077 131诺尔曼德(NORRMADE)的绵羊四脚椅
078 134奥伊瓦托伊卡(OIVATOIKKA)小鸟摆饰
079 135WeSC耳机
080 137泰母皮拉(Tampella)的卡金卡(Katinka)桌布
081 140雅各布·延森的天气监测装置II
082 141木酷高(MONOQOOL)的HELIXNXT眼镜
083 143亚纳·雅各布森的桌钟
084 144HAY多层活页夹
085 146卡伊·弗兰克的基尔塔(Kilta)系列
086 147路易斯·保尔森(louispoulsen)的PH2/1桌灯
087 149康妮斯特(Kauniste)的星期天(Sunnuntai)系列
088 150康妮斯特(Kauniste)的索凯丽(Sokeri)系列
089 151梅嘉·伊索拉的洛基(LOKKI)布料
090 153诗格恩(SKAGEN)腕表
091 155芬兰设计扑克牌
092 156芬兰邮局的模型车
093 158乔治·贾森的螺旋开瓶器
094 159弗兰德莫比尔(FlenstedMobiles)的气球挂饰
095 162安妮布莱克(AnneBlack)的戒指
096 164哈里·寇斯金内的水晶块灯
097 166工具设计(ToolsDesign)的咖啡独奏(CafeSolo)咖啡壶
098 167斯德泰海姆(STUTTERHEIM)雨衣
099 170阿瓦·阿尔托的凳子(Stool)60
100 172安娜维多利亚(AnnaVictoria)的达拉纳小马摆饰
173 协力商店
《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让我感受到“家”的温度的书。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家居杂志,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来自真实的生活,让人产生共鸣。我一直觉得,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一个承载着我们情感和记忆的港湾。这本书,恰恰教会我如何去打造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书中的那些北欧风格的生活小物,它们的设计都非常人性化,充满了贴心的细节。比如,那些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温暖的陶瓷杯,舒适的羊毛毯,它们都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小确幸。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细节”的解读,它告诉我,即使是微小的改变,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换一副新的餐具,用一个漂亮的烛台,或者添置一盆绿植,都能让你的家焕然一新。我按照书里的建议,为我的餐桌挑选了一套浅色的餐具,再搭配几个小巧的餐巾扣,整个用餐氛围都变得更加浪漫和有情调了。这本书让我明白,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并不需要花费巨额的资金,而是需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家,去感受它带来的宁静和喜悦。
评分《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深处的浮躁。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总是被各种“潮流”和“爆款”裹挟着前进,渐渐迷失了对生活本身的感受。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让我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思考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书中对“简约”的解读,让我意识到,它并非简单的“没有”,而是“有生命的留白”。那些精心挑选的、有温度的生活小物,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填满空间,而是为了丰富生活,提升幸福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影”的运用,那些柔和的自然光,通过窗户洒进室内,与简单的家具形成有趣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我学着书中的建议,调整了家里的灯光,选择了暖色调的灯泡,即使是在阴雨天,我的房间也充满了温暖和舒适。书中的那些小物,无论是陶瓷的质感,还是木头的纹理,都传递着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踏实和安宁。我尝试着把书里介绍的几件小摆件摆放在我的书桌上,它们的存在,让我在工作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丝来自北欧的宁静和治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家居设计,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的塑造,它教会我如何去“减法”,如何去选择真正重要的东西,如何去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这本书,完全是我的“家居改造”神助攻!我一直对北欧风情有着莫名的喜爱,但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灵感来源,感觉家里的布置总是少了点什么。直到我遇见了《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我才找到了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漂亮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它没有教我如何去购买昂贵的家具,而是从那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入手,比如抱枕、绿植、摆件、灯具,通过巧妙的搭配和组合,来提升整个家的颜值和舒适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空间点缀”的技巧,它告诉我,如何利用一些小小的亮点,来打破空间的沉闷感,让家变得更有活力。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为我的书架添置了几件造型别致的陶瓷摆件,再搭配一盆小巧的绿植,瞬间就让整个书架焕然一新。书中的那些北欧风格的收纳用品,也让我爱不释手,它们不仅外观简洁大方,而且非常实用,彻底解决了我的收纳烦恼。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简约”的力量,它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对生活品质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恰恰聚焦于这些被忽略的细节,并通过北欧简约的设计风格,将它们放大,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效果。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渗透着一种“大道至简”的智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往往蕴藏在最朴素、最纯粹的元素之中。我非常欣赏书中对“材质”的考究,那些原木的纹理、陶瓷的光泽、棉麻的质感,都传递着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我尝试着在我的阅读角,添置了一盏暖色调的落地灯,搭配一本厚实的羊毛毯,那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瞬间就让我沉醉其中。书中的那些生活小物,虽然看似简单,却充满了设计的巧思,它们能够巧妙地融入到各种家居风格中,为空间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我把书里介绍的几个小木质摆件,放在我的书架上,它们就像精灵一样,为整个空间注入了一丝灵动和活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家居指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领,它鼓励我们去追求更纯粹、更本真的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评分拿到《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份来自北欧的温暖礼物。它不像那些华丽的家居杂志,充斥着我遥不可及的豪宅设计,而是非常贴近生活,充满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展示的许多小物,价格亲民,设计却丝毫不打折,完全符合我这种普通上班族对“精致生活”的向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材质的强调,比如那些天然的原木、细腻的陶瓷、柔软的羊毛,它们带来的触感和视觉效果,是塑料和人造材料无法比拟的。翻阅这本书,我仿佛能闻到木头的清香,触摸到毛衣的柔软,感受到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的温暖。书中提供的搭配建议也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买买买”的冲动消费,而是教你如何利用现有的物品,通过巧妙的组合和点缀,来提升家的整体格调。我之前总是觉得自己的家缺少点什么,总是有点乱七八糟,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问题不在于物品的数量,而在于对物品的选择和摆放。书里介绍的那些小小的改变,比如换一个灯泡的色温,增加一盆绿植,或者用几个漂亮的收纳盒来整理桌面,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传递的是一种“慢生活”的理念,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简约”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恰到好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留白,恰到好处的色彩,恰到好处的材质。
评分《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北欧风情的诗意世界。它没有复杂的理论,也没有浮夸的装饰,而是以一种极其自然、流畅的方式,展现了北欧简约美学在生活小物上的体现。我一直对北欧的“冷淡风”情有独钟,但总觉得难以把握其中的精髓。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简约”的含义——它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设计。书中的图片,每一张都像一幅精心构图的画作,色彩柔和,光影迷人,让人心生向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那些柔和的莫兰迪色系,灰、白、米、浅蓝,它们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治愈的氛围。我模仿书中的搭配,为我的卧室挑选了一组浅灰色的床品,搭配几个米白色的抱枕,整个房间都变得更加温馨和放松了。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物,也能成为提升家居品味的关键。比如,一个设计感十足的挂钟,一个造型独特的落地灯,或者是一套质感出色的餐具,都能为你的家增添一份别样的风情。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对我胃口了!作为一名长期被“断舍离”理念吸引,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这本书给我提供了最直观、最实用的指导。它没有讲那些晦涩难懂的设计理论,而是直接展示了那些充满北欧风情的生活小物,并巧妙地融入了“简约”的设计哲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空间规划”的部分,它教我如何通过一些小小的收纳工具,来整理我的书架、我的厨房,甚至是我的衣柜,让每一个角落都变得井井有条。那些北欧风格的收纳盒、置物架,不仅颜值高,而且非常实用,彻底解决了我的收纳难题。我之前总觉得家里的东西太多,很压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问题不在于东西的数量,而在于我们如何去选择和整理。书中的那些小物,比如亚麻色的窗帘、纯色的抱枕、几何图案的地毯,它们虽然简单,但却能极大地提升空间的质感和舒适度。我按照书里的建议,为我的沙发添置了几个素色的抱枕,瞬间就让客厅变得温馨了不少。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简约”并非意味着牺牲生活品质,而是通过精炼的元素,来营造一种更加舒适、更加有品味的生活空间。它让我不再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而是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去感受那些简单而又美好的事物。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我的“北欧风”启蒙读物。我一直对北欧的家居风格很感兴趣,但总是抓不住那种精髓,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我读了《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我才恍然大悟。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设计理论,而是从最基础、最生活化的细节入手,一点点地引导我理解北欧的“简约”是如何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色彩柔和,构图讲究,每一张都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让人看了就心情舒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然元素”的应用,比如那些木质的家具、藤编的篮子、绿色的植物,它们为家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让整个空间充满了温暖和放松的感觉。而且,书中的这些小物,并不是那种“一次性”的网红产品,它们的设计都很有巧思,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很多都能成为家里的“点睛之笔”。我尝试着买了书里推荐的几款小摆件,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瞬间就提升了空间的层次感。我还学习了书里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用一些柔和的色彩来点缀我的卧室,整个房间都变得温馨了很多。这本书最棒的一点是,它让你觉得,拥有一个“北欧风”的家,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改变,就能实现的。它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打理我的小窝,让它成为我最舒适的避风港。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太爱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住了,那种淡淡的、治愈系的风格,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北欧那种宁静致远的氛围。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于一个阳光洒落的午后,手捧一杯热茶,漫步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森林里,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它不是简单地追求空旷,而是通过精炼的线条、温润的材质和恰到好处的留白,营造出一种舒适而有质感的空间。书中介绍的那些生活小物,无论是陶瓷餐具、木质摆件,还是纺织品,都充满了北欧独有的简约美学。它们不是为了炫耀而存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方便。我尝试着在家里模仿书中的一些搭配,效果出奇地好!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高级感,让我的小空间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而且,书中不仅仅是展示图片,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这些小物的设计故事和使用心得,让我觉得不像是看一本冰冷的画册,而是在跟一位有品味的朋友交流,学习如何将生活过得更有情调。特别是关于收纳的部分,它教我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家里的物品井井有条,告别杂乱,拥抱清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灵感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的家真正成为一个可以让我放松身心、汲取能量的港湾。
评分《恋上简约风 北欧印象生活小物》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师,悄悄地在我耳边低语,传授着提升家居品味的秘诀。它并没有用生硬的理论来轰炸我,而是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我仿佛置身于北欧的某个温馨小镇,感受着那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书中的那些生活小物,每一个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它们的设计充满了巧思,既有北欧的简约线条,又不失生活的温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材质”的强调,那些自然的木材、温润的陶瓷、柔软的纺织品,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舒适、放松的居家氛围。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为我的餐桌添置了一套素色的陶瓷餐具,再搭配一些简单的绿叶植物,瞬间就让我的用餐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书中的“留白”艺术,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有时候,适当的空缺,比满满当当的填充更能体现出空间的层次感和高级感。我开始尝试着给我的墙面留白,只挂一两幅简洁的画作,整个空间立刻变得更加开阔和透气。这本书,让我明白,打造一个有品位的家,并非易事,但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