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收藏與鑒賞

宋瓷收藏與鑒賞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文獻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3903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34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9
字數:131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作者遍訪古窯址,十年磨一劍,追尋宋瓷之美。如果你願意生活在宋朝。不妨打開這本書,讓作者帶你一窺宋朝精彩雅緻社會生活的橫切麵。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作者十餘年遍訪全國各大古窯址的探索和研究,為讀者一一揭開宋代著名窯口的麵紗,同時作者也分享瞭多年古陶瓷研究的心路曆程、獨到見解和收藏之樂,似乎就在於發現、甄彆、鑒賞、把玩的全過程。

作者簡介

張文獻,古陶瓷收藏鑒賞傢,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蘇州東吳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十多年來,他緻力於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對古陶瓷的收藏與鑒賞,先後在《中國文物報》《文物鑒定與鑒賞》《東方收藏》《收藏快報》等專業報刊發錶古陶瓷鑒賞文章近百篇。

目錄

汝窯篇
清涼汝片 / 2
官窯篇
南北官窯 / 10
哥窯篇
哥之傳說 / 22
鈞窯篇
繁花似鈞 / 30
定窯篇
黑白分定 / 44
耀州窯篇
耀州青瓷 / 54
磁州窯篇
百姓磁州 / 70
景德鎮窯篇
青白似玉 / 98
建窯篇
盞上韆年 / 114
龍泉窯篇
真假龍泉 / 122
吉州窯篇
宋齣吉州 / 134
後記 / 149

精彩書摘

  清涼寺窯汝官瓷片
  清涼寺沒有鍾聲,清涼寺的鍾聲留在瞭電影裏。我看到的清涼寺,隻有門口的一塊石碑和牆壁上白底藍字的標語“盜掘汝官窯遺址判刑十年以上至死刑”。
  往東走不到一百米就是多年前的挖掘現場,簡易的框架結構工棚把韆年之前的秘密用紅藍相襯的塑料紙籠罩著。籠罩著的還有黃土地下曾經的忙碌景象,是當年窯工的忙碌景象,還是考古人員的忙碌景象?我無從知曉。無從知曉的,還有宋徽宗是否也像如今的我,站在窯火衝天的現場,觀看一片瓷土變成雨過天晴的青,青的淡雅、青的翠色、青天青地的青,青成一個亡國的青頭鬼。
  這種極緻的青,是我常常去上海博物館隔著玻璃觀看的理由。不僅因為這兩件汝瓷是全世界
  02/
  汝窯篇
  有據可查的六十多件汝瓷之二,還因為這兩件汝瓷的齣現,被陶瓷界一位有心人發現,清涼寺的秘密纔得以公之於眾。這位有心人,就是蘇州人汪慶正。當然,對於汝瓷的關注,我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蘇州人,就是被稱為“中國陶瓷考古之父”的陳萬裏先生。他也曾去過汝州探尋,隻是錯失瞭時間,讓他的同鄉後學汪慶正先生碰到瞭。
  俗語說,“縱有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用現代的眼光看,應當說不如汝瓷一片。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汝瓷碎片,也足以攝人心魄。天青的釉色是窗外的幾枝瘦竹;是明代案桌上的一縷清香,是空靈,是深遠,是一種說不清的雅緻,是我等無法領悟的青色。
  從清涼寺迴來後,我的書桌上多瞭一片寸許的汝瓷片。有朋友說,可以去包金或者包銀。我感覺金銀都有一種世俗的味道,任其自然也許就是最好的嗬護。更何況,除瞭那片淡藍的青色之外,我還可以看到它夾心餅乾般的胎質,從香灰的顔色生齣的一分佛的禪意,讓我安於平淡的人生又多瞭一分淡定。
  盡管,在清涼寺我沒有聽到鍾聲,但清涼的記憶讓我淡如青色。
  /03
  汝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一帶。汝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興盛於北宋晚期。根據清涼寺窯址的考古發掘錶明,宮廷用瓷數量較少,而民汝器物則占九成。
  汝窯的胎大多呈香灰色,俗稱“香灰胎”。汝官窯瓷錶麵一般不用民窯盛行的刻花裝飾,而注重釉色的純正淡雅,有的施釉處微顯粉色。汝窯的釉色,曆代文獻都有描述,有說天青色,有說與柴窯一般雨過天晴相似。但從目前傳世公認的館藏汝瓷器物來看,汝瓷的釉色不同於其他青瓷,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將瑪瑙粉摻入釉料,其色澤多變,以天青為基本色調,亦有粉青、天藍、月白等。釉中隱見蟹爪紋、魚子紋開片,無開片者極少,用放大鏡能看到“寥若晨星”的現象。
  汝窯的燒製工藝有墊圈或墊餅,汝官瓷多采用裹足滿釉支釘燒的方法。所謂裹足滿釉,就是把器物施滿釉,不露胎體,僅器物底部支釘支燒。支釘以單數為主,有三個、五個、七個不等,由於汝瓷錶麵不露胎體,釉色純然一體,精美絕倫。
  從清涼寺窯址齣土的器物看,汝窯還燒造三彩器物,器錶多施以白、黃、綠等彩釉,外罩以透明釉。其裝飾技法多樣,藝術效果豐富。
  ……

前言/序言

  韆年之前的宋瓷,盡管不是唐詩宋詞的宋詞,卻始終浸潤在唐詩宋詞的意韻裏。它是宋人追求天人閤一藝術的再現,是大自然的傑作。多年來,我通閱宋人筆記數百冊,期待從這字裏行間中尋到有關宋瓷的蛛絲馬跡。神秘的宋瓷,它曾齣現在曆史典籍中,終因沒有發現窯址的實物,或根本不知窯址在哪裏,而讓人無法解釋;它或許已在我們手中把玩,或許深藏在某個博物館的庫房,卻無法與典籍中的描述一脈相承,隻得擱淺在無數爭議的舌尖上。而所謂的五大名窯,最早的記述是在明代—那個信奉道教的年代,像江湖術士一樣的記載是否真的可信呢?
  關於宋瓷的研究與探索,總是籠罩在一片神秘之中,讓人牽腸掛肚。它的遙遠,因為來自韆年之前;它的牽掛,則是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打破瞭沉睡韆年的土地;大量重見天日的宋瓷,總是與我們不期而遇;對於它的認識,無論是體製內的專傢還是民間的收藏人士,都錶現齣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或者盲目輕信。一方麵,這三十多年來,由於瘋狂盜墓和建設工地日夜不停歇,導緻齣土的宋瓷真正掌握在國傢手裏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加上齣土地層的破壞,我們體製內的專傢在目前僅掌握的少量資料中研究,不能說是一葉遮目,至少也有盲人摸象的感覺。另一方麵,國人的造假水平在這三十年中突飛猛進,一些缺少常識的收藏人士,總是被五大名窯的美麗童話濛蔽瞭雙眼。盡管其他領域的造假已被日漸完善的法律所震懾,唯獨古陶瓷的造假,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一路暢通。
  我曾經盲目輕信,也總是小心翼翼。十年來,我跑過無數的古窯址,進過許多博物館的庫房,流連在各大古玩市集。魂牽夢縈的宋瓷,與我隔著玻璃相望,與我擦肩而過,與我親密接
  序.
  觸,與我在討價還價聲中真情擁有。真可謂十年之前的宋瓷,我不認識它,它不屬於我;十年之後,宋瓷成瞭我案頭上日夜相伴的朋友,還可以問候。


宋瓷收藏與鑒賞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宋瓷收藏與鑒賞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宋瓷收藏與鑒賞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宋瓷收藏與鑒賞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宋瓷收藏與鑒賞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