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J 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
| 定价 | 20.00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2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无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09 | |
| 字数 | 92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4136580 |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及其条文说明,主要根据近10年来研究成果和多年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外有关资料编写的。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地候条件相差较大,各地在具体运用规范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注意积累资料,不断总结经验。为了适应水泥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的需要,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4)1265号言语下达了编制《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任务,由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委员会主持编写。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分为10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内容与质量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和分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预制块路面养护与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机具等。
1 总则
2 术语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内容与质量标准
3.1 养护内容
3.2 养护质量标准
3.3 养护材料要求
3.4 养护机械设备
4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和分级
4.1 水泥混凝土面层断裂类病害
4.2 水泥混凝土面层竖向位移类病害
4.3 水泥混凝土面层接缝类病害
4.4 水泥混凝土面层表层类病害
5 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
5.1 路面状况调查
5.2 路面状况评定
5.3 养护对策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
6.1 一般规定
6.2 清扫保洁
6.3 接缝保养及填缝料更换
6.4 排水设施养护
6.5 冬季养护
7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处理
7.1 裂缝维修
7.2 板边、板角修补
7.3 板块脱空处治
7.4 唧泥处理
7.5 错台处治
7.6 沉陷处理
7.7 拱起处理
7.8 坑洞修补
7.9 接缝维修
7.10 表面起皮(剥落、露骨)处治
8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
8.1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恢复
8.2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8.3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8.4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宽
9 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
9.1 整块面板翻修
9.2 部分路段修复
9.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
10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养护与维修
10.1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常见病害
10.2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日常养护
10.3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局部损坏维修
10.4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翻修
附录A 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附录B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机具
附录C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件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条文说明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时常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它像是一张巨大的、但缺乏足够细节的地图,告诉你目的地在那里,但却很难指引你具体如何规划路线,如何克服沿途的障碍。作为一名在公路养护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具体的问题:路面出现了沉降,该怎么办?混凝土板的强度下降了,有哪些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季节性冻胀对路面造成了损害,有哪些长效的防护措施?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类似“当出现XX情况时,请按照YY步骤进行ZZ操作,并重点关注AA、BB、CC等关键细节”的指导。然而,书中更多的是一些“原则性”的陈述,比如“应加强对路面状况的监测”、“应定期进行检查”等等。这些说法固然正确,但对于如何“加强”和“定期”却缺乏量化的标准和明确的指引。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检测频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的具体规定,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差异化的养护计划。此外,书中对不同养护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和技术适用性评估也略显不足,这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过于严谨但缺乏实战经验的“理论家”写就的。他在描述“为什么”和“是什么”的时候,能够条条是道,逻辑清晰,但一旦涉及到“怎么做”的细节,就变得模糊不清,或者说,过于理想化。我本来期待的是一份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宝典”,比如,如何准确地测量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如何根据不同的裂缝类型选择合适的封缝材料和施工工艺,如何在寒冷天气下进行灌缝施工,以及修补后的路面如何进行质量验收。书中关于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少得可怜。更多的是一些宏观的、泛泛的提法,例如“应及时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及时”是多久?“封闭处理”具体指的是什么?用什么材料?怎么施工?这些关键的信息,在这本书里都很难找到清晰的答案。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类型路面病害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对应的养护解决方案,并附带详细的施工流程图和关键技术参数。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有所依循,而不是只能凭经验摸索。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就像是一次与一位过于“理论派”的专家的对话。他可以滔滔不绝地阐述“为什么”需要养护,以及“理论上”应该如何养护,但当你想深入了解“具体怎么做”时,他便会含糊其辞,或者用更抽象的概念来回应。我本来期待的是一份详尽的“操作手册”,里面会有清晰的图文并茂的指导,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应该采用何种注浆方式,使用的注浆材料的比例和施工工艺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环境因素,以及修补后的效果如何评估。再比如,对于早期强度不足引起的早期病害,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以及在发生后有哪些抢救性的处理方案。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相当“吝啬”,它只是笼统地提到了“及时养护”、“防止早期破坏”之类的词语,但具体的“何时”、“如何”以及“用什么”却语焉不详。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材料选择的对比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供应商信息等实用性内容。同时,对于一些关键的养护环节,例如接缝灌缝、局部修补等,书中给出的指导也过于简单,缺乏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的详细说明。
评分这本书,怎么说呢,简直是一次令人疲惫的阅读之旅。我原本是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它能为我解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中的实际难题,毕竟这个领域确实有很多细节需要梳理和规范。然而,当我翻开它,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却发现内容如同嚼蜡,枯燥乏味得令人昏昏欲睡。它似乎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充斥着大量我早已熟知的、泛泛而谈的原则和定义,却鲜少提供真正具有指导意义、能够落地实践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我需要的是如何精确地判断裂缝的产生原因,如何选择最有效的修补材料,如何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采取差异化的养护策略,以及如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来优化养护方案。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说”这个概念,而不是“教”我怎么做。每当我试图寻找一些具体的“秘籍”,一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创新思路,或是某些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案例,总是徒劳无功。它更像是一份陈旧的文档,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也没有结合当下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我读完后,感觉自己只是在重复阅读一些老掉牙的知识点,并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提升,甚至比阅读之前更加困惑,因为我不知道这些泛泛而谈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应用。
评分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而不是一本实用的技术手册。它点出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几个重要方面,但对于每一个方面,都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地展开。我非常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路面裂缝处理的具体指导,比如,如何区分冷接缝、收缩裂缝、反射裂缝等,以及针对不同裂缝类型,有哪些推荐的修补材料和施工技术,这些材料的性能参数是什么,施工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如何评估修补效果。另外,对于路面早期强度不足、抗滑性能下降等问题,我也期待能够获得更详尽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的“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早期强度”以及“应改善路面抗滑性能”,但这些“有效措施”和“改善”具体指的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我需要的是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比如,具体的掺加物配比,养护剂的选择标准,以及不同工况下的施工指南。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指明了方向,但并没有提供导航设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