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学一百通)/中国画基础技法丛书·写意花鸟

荷花(学一百通)/中国画基础技法丛书·写意花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再乾 著
图书标签:
  • 荷花
  • 中国画
  • 写意花鸟
  • 绘画技法
  • 艺术
  • 绘画
  • 书法
  • 文化
  • 艺术教育
  • 基础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94158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816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画基础技法丛书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荷花(学一百通)/中国画基础技法丛书·写意花鸟》是“中国画基础技法丛书”之一,内容包括:荷花概述、笔墨、着色、构图、荷花画法、范画与欣赏六个部分。此书作为国画技法类图书能让国画爱好者和初学者掌握多种角度荷花的绘画技法,是一本易学的绘画范本。

作者简介

  陈再乾,1952年5月生于广西容县华侨之乡,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萧朗先生、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黄独峰先生。曾任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美术系教学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民族画院高级书画师、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广西海外交流协会理事。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国务院招待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京丰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京西宾馆、毛泽东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邓小平纪念馆、王羲之故里纪念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大会堂等收藏。出版专著有《竹谱》《兰谱》《菊花白描画谱》《牡丹花白描画谱》《花鸟白描画谱》《禽鸟类写意画法》(广西美术出版社),《陈再乾中国画》《陈再乾四季花卉图卷》(中国文艺出版社),《白描花卉写生范本·梅》《白描花卉写生范本·兰》《白描花卉写生范本·竹》《白描花卉写生范本·菊》《白描花卉写生范本·荷花》《白描花卉写生范本·牡丹》(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再乾花鸟画典藏》《国画名家经典:陈再乾》(岭南美术出版社)等。

内页插图


《荷塘清韵: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精解》 一、 编者寄语:笔墨生香,意境悠远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誉,更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中永恒的经典题材。本册《荷塘清韵: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精解》,正是为了满足广大中国画爱好者深入学习和掌握写意荷花绘画技巧的迫切需求而精心编撰。我们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导读者走进荷塘,感受那份沁人心脾的清幽,并通过笔墨的挥洒,将这“君子之花”的独特韵味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宣纸之上。 本书的编写,秉承了中国画“写意”的精神内核,强调“形神兼备,以意为先”的创作理念。在技法层面,我们力求深入浅出,既有对传统笔墨功底的严谨梳理,也融入了现代审美视角下的创新表达。我们相信,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基础技法,并通过对荷花这一经典题材的深入实践,不仅能够提升绘画技能,更能涵养性情,提升艺术品位,最终达到“笔墨生香,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 本书的问世,离不开众多艺术前辈的悉心指导和同道好友的支持鼓励。在此,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收获属于自己的写意之美。 二、 目录导览:循序渐进,系统精讲 本书内容涵盖了写意荷花绘画的方方面面,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体系。 第一章:荷花的审美品格与文化内涵 1.1 荷花的象征意义:高洁、清雅、吉祥 1.2 历代名家笔下的荷花意象分析 1.3 如何在写意荷花中融入文化情感 第二章:写意荷花绘画的基础笔墨训练 2.1 笔法探微:点、线、面的基本运用 2.1.1 “万毫齐发”的用笔之道 2.1.2 笔触的节奏与力量感 2.1.3 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变化 2.2 墨法解析:浓、淡、干、湿的微妙关系 2.2.1 墨色的层次与晕染技巧 2.2.2 如何表现墨色的透明感与厚重感 2.2.3 “以色助墨”与“以墨破色”的运用 2.3 色法之道:水、色、墨的和谐统一 2.3.1 荷花色彩的写意性表现 2.3.2 墨与色的搭配技巧 2.3.3 如何运用青、红、粉等色彩表现荷花的生命力 第三章:荷叶的写意画法 3.1 荷叶形态的观察与提炼 3.2 勾勒法:疏朗与厚重的表现 3.2.1 细叶的勾勒技巧 3.2.2 阔叶的勾勒变化 3.3 泼墨法:水、墨、色的融合 3.3.1 表现荷叶的体积感与质感 3.3.2 层次分明的泼墨技巧 3.4 荷叶的结构与穿插:动态的表现 3.4.1 叶片朝向与空间关系 3.4.2 荷叶的叠压与遮挡 第四章:荷花的写意画法 4.1 荷花瓣的造型与结构 4.2 勾勒法:繊细与饱满的展现 4.2.1 花瓣的层次与翻卷 4.2.2 花心与雄蕊的表现 4.3 没骨法:色彩的自然晕染 4.3.1 表现花瓣的通透感 4.3.2 花瓣边缘的处理 4.4 荷花的盛放与枯萎:生命周期的描绘 4.4.1 盛开的荷花 4.4.2 含苞待放的荷蕾 4.4.3 荷花残败的韵味 第五章:荷梗与花托的写意处理 5.1 荷梗的形态与姿态 5.2 勾勒与点皴结合的荷梗画法 5.2.1 表现荷梗的挺拔与韧性 5.2.2 荷梗的节与刺 5.3 花托的造型与墨色变化 第六章:荷花作品的构图与意境营造 6.1 构图原则:疏密、虚实、开合 6.1.1 单幅构图的取舍 6.1.2 多幅组合构图的章法 6.2 意境的表达:情与景的融合 6.2.1 如何通过画面烘托季节感 6.2.2 制造雨后初晴、晨雾弥漫等氛围 6.2.3 留白的空间艺术 第七章:荷塘中的其他元素表现 7.1 睡莲、芦苇、水草的点缀 7.2 蜻蜓、青蛙、水鸟的意趣描绘 7.3 如何将景物与荷花和谐统一 第八章:名家作品赏析与临摹指导 8.1 经典荷花作品的技法解读 8.1.1 齐白石的雄浑荷花 8.1.2 徐悲鸿的洒脱荷花 8.1.3 吴作人的清逸荷花 8.1.4 潘天寿的雄强荷花 8.2 临摹的意义与方法 8.2.1 抓住原作精神 8.2.2 渐进式临摹练习 第九章:写意荷花的创作实践与提升 9.1 从写生到创作的转化 9.2 融入个人情感与审美 9.3 拓展写意荷花的表现形式 9.4 画面收拾与装裱的建议 第十章:附录 10.1 中国传统绘画常用工具介绍 10.2 绘画术语解释 三、 内容精要:技法详解,图文并茂 本书并非简单的图例堆砌,而是致力于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精髓,特别是关于荷花的绘画技法,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 笔墨基础: 在第二章,我们从最根本的笔法和墨法入手。笔法部分,将详细讲解点、线、面的基本用法,区分勾勒、皴擦、点染等常用技法,强调“提按顿挫”、“绞转折叠”等用笔要领,让读者明白每一笔下去的意义。墨法部分,则深入探讨墨色的浓淡干湿如何变化,如何运用“墨分五色”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用水来表现墨色的润泽与飞白,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色法部分,则侧重于写意荷花色彩的运用,讲解如何以色助墨,以墨破色,如何用有限的色彩表现出荷花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墨色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荷叶的绘制: 荷叶是中国写意花鸟画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其形态多变,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在第三章,我们将从观察荷叶的自然形态开始,分析其生长规律,然后分门别类地讲解勾勒法和泼墨法。勾勒法会详细讲解如何用线条表现荷叶的筋脉、卷曲和层次,如何用粗细、虚实变化的线条勾勒出不同姿态的荷叶。泼墨法则侧重于水、墨、色的融合运用,讲解如何一次性将墨色淋漓尽致地泼洒在宣纸上,形成自然晕染的效果,表现荷叶的体积感和水润感。此外,还会重点讲解荷叶的穿插与组合,如何通过巧妙的构图表现荷叶的动感和空间感。 荷花的描绘: 荷花作为画面的主体,其表现难度也最大。第四章将深入剖析荷花的花瓣结构,讲解如何用勾勒法画出花瓣的繊细、饱满和层次感,如何处理花瓣的翻卷和褶皱,以及如何表现花心的蕊丝。没骨法部分,则侧重于用色彩直接染画,表现花瓣的通透感和光泽感,讲解如何用淡墨和色彩晕染出花瓣的微妙变化。本书还会引导读者关注荷花的生命周期,从含苞待放的蓓蕾到盛放的荷花,再到逐渐枯萎的残荷,都将进行细致的讲解,让读者能够捕捉到不同生命阶段的荷花所蕴含的不同韵味。 荷梗、花托及整体构图: 第五章将讲解荷梗和花托的绘制技巧。荷梗的挺拔与韧性,通过线条的力度和墨色的浓淡来表现。花托的质感则需要通过墨色的晕染和提按来完成。第六章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将带领读者进入构图与意境营造的层面。我们将讲解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如疏密、虚实、开合等,以及如何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安排主体和配景。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意境的表达,如何通过画面烘托出特定的氛围,如清晨的露珠、傍晚的晚霞,或者雨后初晴的湿润感,从而使画面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留白的空间艺术也将被深入探讨。 其他元素与赏析: 第七章将介绍如何在荷花画面中恰当地加入睡莲、芦苇、水草等景物,以及蜻蜓、青蛙、水鸟等生动的小品,这些元素的点缀能够极大地丰富画面的层次和趣味。第八章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将精选历代名家笔下的经典荷花作品,进行详细的技法赏析,通过对名家作品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写意荷花的精髓,并提供系统的临摹指导,让读者能够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 创作实践: 在第九章,我们将引导读者从写生到创作的转化,鼓励大家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情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 学习亮点:理论与实践并重,经典与创新结合 理论体系化: 本书的编写遵循由浅入深、由技法到意境的逻辑顺序,构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写意荷花绘画学习体系。 技法讲解精细: 对笔、墨、色、形、神等各方面技法进行细致讲解,并辅以大量的示范图例,力求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实践性强: 大量案例分析和临摹指导,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绘画能力。 文化底蕴深厚: 在技法讲解的同时,穿插荷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帮助读者理解写意荷花绘画的深层意义。 名家作品解读: 精选经典名家作品,从技法、构图、意境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为读者提供学习的范本。 创新视角: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引导读者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手法。 五、 适用人群: 中国画初学者: 对中国画感兴趣,希望系统学习写意花鸟画,特别是荷花绘制技法的读者。 有一定基础的绘画爱好者: 希望提升写意荷花绘画技巧,深化对写意精神理解的读者。 美术院校学生: 作为写意花鸟画课程的辅助教材,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 艺术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浓厚兴趣,希望通过绘画了解和欣赏荷花之美的读者。 《荷塘清韵: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精解》,将成为您走向写意荷花绘画艺术殿堂的得力助手,陪伴您在笔墨的海洋中,尽情挥洒,创造属于您自己的“荷塘清韵”。

用户评价

评分

《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真的可以说是惊喜连连。首先,从书的装帧设计上,就能感受到它的用心。封面那幅意境深远的荷花图,虽然只是印刷品,却能感受到笔墨的韵味,色彩的搭配也恰到好处,既有夏日的生机勃勃,又不失水墨的淡雅。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厚实而富有弹性,摸上去就能感受到那种属于高品质书籍的触感,这对于一本绘画技法类的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更重要的是,它并非徒有其表,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高,无论是色彩的还原还是线条的精细,都达到了令人赞叹的水准,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很难得的,能保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看到每一笔的走向、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色彩的过渡,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关于荷花整体形态的分析,从花苞初绽的娇羞,到盛开时的雍容华贵,再到花瓣零落的残美,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光照下荷花形态差异的解读,这让我在创作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印象,而是能理解荷花在不同境遇下的生命力展现。它的讲解方式,不同于一些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每一页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课堂,老师就在你身边,耐心地为你讲解每一个细节。对于我这种喜欢边看边学的人来说,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效率真的很高,而且能够迅速建立起对荷花形态的立体认知,为后续的技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它更像是一本关于“观察”的教科书。在学习绘画之前,我总以为我看到了荷花,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只是看到了它的“形”,而没有看到它的“神”。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如何去“观察”一朵荷花。它会让你注意荷叶的脉络,荷梗的弯曲,花瓣的舒展,甚至花瓣上停留的露珠,都蕴含着生命的故事。它鼓励你多去写生,多去感受,而不是仅仅依靠脑海中的记忆。通过书中的示范图,我看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比如,荷叶边缘的卷曲,是如何表现出它的生长状态;荷梗的节点,是如何体现出它的生命力;花瓣的层次感,是如何通过笔墨的晕染来表现的。它让我明白了,写意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书中的构图讲解,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安排画面元素,更是告诉你,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意境,让画面充满呼吸感和生命力。它让我明白了,即使是简单的几笔,也能画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中国画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帮助我掌握中国画写意花鸟技法的书籍,终于找到了《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且系统,完全超出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教你画荷花,而是通过荷花这个载体,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写意花鸟画的核心技法。从最基础的笔墨训练开始,它就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练习方法,例如如何运用中锋、侧锋、逆锋等不同用笔技巧来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营造空间感和立体感,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书里对“写意”的阐释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强调了“形神兼备”的重要性,如何在勾勒形体的同时,注入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这一点是写意画的灵魂所在。书中对荷叶的处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停留在描绘叶片的形状,而是详细讲解了如何用大写意的笔法,一笔下去,就能勾勒出叶片的脉络和舒展的姿态,同时通过墨色的晕染,表现出叶面的光泽和质感。还有那些摇曳在水中的荷叶,如何在画面中既有动感又不失沉稳,这些都通过非常精妙的示范图和文字说明,一点点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尝试着书中的一些小练习,发现按照它的步骤来,即使是我这样绘画基础不强的人,也能画出有模有样的荷叶,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

《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是我近几年来读到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绘画书籍之一。它不仅仅在技法上有着非常深入的讲解,更在艺术理念上,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一直对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非常着迷,但总觉得难以把握。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循循善诱地将“写意”的精髓,一点点地展现在我面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用笔,如何用墨,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然后才能“画”。在讲解荷花花瓣的画法时,它不仅仅是描绘花瓣的形状,更是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花瓣的舒展、含蓄、甚至带有露珠的湿润感。它让我明白,每一笔的挥洒,都应该带着情感,带着对生命的热爱。书中的构图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安排画面元素,更是教你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意境,让画面充满呼吸感和生命力。它让我明白了,即使是简单的几笔,也能画出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作。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中国画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绘画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而《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份深厚底蕴的渴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技法书,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画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它在讲解荷花的画法时,并没有止步于笔墨的技巧,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关于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阐述。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在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解读,这让我意识到,每一笔的挥洒,不仅仅是在描绘一朵花,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书中对“写意”的定义,也让我豁然开朗。它不再是模糊的、难以捉摸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笔墨运用,将“意”的表达方式具体化。我特别喜欢它对墨色的运用讲解,如何通过润、渴、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荷叶的不同质感和层次感,以及如何在水墨的交融中,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效果。它对于荷花不同生长阶段的刻画,也让我看到了生命力的不同展现。从初生嫩芽的羞涩,到盛开时的雍容华贵,再到花瓣零落后的残美,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魅力。书中的一些构图案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它不仅仅是如何安排画面元素,更是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意境,让画面充满呼吸感和生命力。我感觉,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中国画大师进行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

在我接触《荷花(学一百通)》之前,我对中国画写意花鸟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总觉得笔墨的运用非常复杂,难以掌握。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系统、也非常有条理的方式,将写意花鸟画的技法,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步骤。我特别喜欢它对“写意”精神的阐述,它强调了“以形写神”,如何在勾勒形体的同时,注入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这一点是写意画的精髓所在。书中对于荷花不同形态的描绘,让我受益匪浅。从初生的花苞,到盛开的芙蓉,再到凋零的残荷,每一种形态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画。比如,在画荷叶时,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荷叶的质感和层次感,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荷叶的动态。还有那些荷梗,虽然看似简单,但书中却讲解了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它们的挺拔和韧性,让画面充满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在画面中处理“水分”和“墨韵”。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以往我总是担心画面不够饱满,但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墨色的飞白和水渍,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让画面更加灵动。

评分

说实话,拿到《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绘画教程琳琅满目,真正能打动我的并不多。但这本书,从我翻开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了我。它的讲解非常接地气,没有使用过于高深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绘画原理。比如,它在讲解荷花花瓣的画法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画出弧度,而是告诉你,一片荷花瓣,在风中如何舒展,在水中如何承载露珠,甚至花瓣边缘的卷曲,都蕴含着生命的痕迹。书中的示范图,一张张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范画,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味。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它还涉及到了荷花的“神韵”的捕捉。这对于我这个一直以来只注重“形似”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教我如何通过寥寥数笔,就能画出荷花的“亭亭玉立”,那种不蔓不枝的气质。书中对荷花不同姿态的描绘,从含苞待放的羞涩,到怒放时的绚烂,再到花败后的枯萎,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并且提供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画法,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对于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比如荷梗的挺拔,荷叶的舒展,还有那些欲滴未滴的水珠,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往从未注意到的表现技巧,这些细节的积累,正是将一幅画从“会画”变成“画好”的关键。

评分

坦白说,《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笔墨丹青”的魅力。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绘画教程,但总觉得学到的东西有些零散,不成体系。而这本书,从基础的笔法训练,到复杂的构图设计,都做到了面面俱到,而且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它对“墨”的讲解。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墨有浓淡干湿,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荷叶的质感和层次感,如何通过墨韵的晕染,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还有那些荷梗,虽然看似简单,但书中却讲解了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它们的挺拔和韧性,让画面充满生命力。它让我明白了,写意画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将画家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理解,通过笔墨表现出来。书中的范例,每一幅都充满了生命力,看着它们,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荷香,听到微风拂过荷叶的声音。它对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荷花的描绘,都达到了极致。比如,那几幅残荷的画作,虽然看似笔墨不多,却将生命的坚韧和岁月的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明白,即使是凋零,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美。

评分

《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画写意花鸟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教程”,而更像是一本“哲学书”,它教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感受”,然后再去“画”。书中有大量的关于写意精神的探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指出,写意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画家情感和精神的表达。在讲解荷花的构图时,它不仅仅告诉你要如何安排花、叶、梗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它引导你去思考,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一种意境,一种宁静致远,或者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留白”的讲解。它并没有简单地把它当作是一种构图技巧,而是阐述了留白在中国画中的深层含义,它如何暗示着空间,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烘托主体,甚至如何赋予画面一种呼吸感。这让我意识到,画面的“空”和“有”,同样重要。书中的范例,每一幅都充满了生命力,看着它们,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荷香,听到微风拂过荷叶的声音。它对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荷花的描绘,都达到了极致。比如,那几幅残荷的画作,虽然看似笔墨不多,却将生命的坚韧和岁月的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明白,即使是凋零,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美。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绘画学习的认知,让我明白,绘画不仅仅是手上的功夫,更是心上的功夫。

评分

《荷花(学一百通)》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绘画体验。我一直认为,画画应该是自由而随性的,但同时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荷花》这本书,恰好在这两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讲解基本笔法时,并没有生硬地要求你模仿,而是通过各种有趣的小练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运笔的技巧。比如,它会让你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去画线,去体会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的变化,这些看似简单的练习,却为后续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的荷叶画法,我尤其喜欢。它用写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荷叶的舒展姿态,通过墨色的晕染,又能表现出叶面的光泽和质感。还有那些荷梗,虽然看似简单,但书中却讲解了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它们的挺拔和韧性,让画面充满生命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在画面中处理“水分”和“墨韵”。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以往我总是担心画面不够饱满,但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墨色的飞白和水渍,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让画面更加灵动。书中的范例,不仅仅是静态的描绘,而是充满了动态感。看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荷叶,在水中轻舞的花朵,我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它让我明白,写意画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将画家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理解,通过笔墨表现出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