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静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61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740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3
字数:3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致力于总结与整理现存文献中的很好诗法名目,以开发诗格、诗式、诗法等“边缘史料”的文献价值与理论价值。其研究成果既可以为古典诗歌的写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很好方法,也可以推动中国诗学向语言技艺层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静(1982-),女,山东威海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诗学。专著有《北宋书序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有《权德舆诗文编年校注》(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唐诗排行榜》、《中国古代文学史》、《宋才子传笺证》、《河北文学通史》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古典诗美的方法论解析(代序)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步骤
四 创新点

第一章 诗法的概念与辨析
第一节 “诗法”的概念、内涵与发展
一 “诗法”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二 诗法内涵的广义与狭义
第二节 诗法与其临近概念的辨析
一 诗法与诗律的先后关系
二 诗法与诗格的离合变化
三 诗法与诗话的分工协作
四 诗法与句法的差异与重叠
五 诗法与诗学的异同辨析

第二章 诗法名目与诗法体系
第一节 “诗法名目”的理论价值
一 何谓诗法名目
二 诗法名目的构成
三 诗法名目所包含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古典诗法体系的现代建构
一 针对诗法狭义内容展开
二 字法、句法、章法的传统建构
三 针对诗歌构成的客观层面
四 将种种修辞方法具体对待
五 针对诗歌创作的整体层面与主观层面

第三章 结体法
第一节 三五七言体
一 诗句字数可以决定结体方式
二 “三五七言体”与“宝塔诗”
三 “三五七言体”的起源与发展
四 “三五七言体”的审美内涵
五 “三五七言体”的运用与地位
第二节 嵌字体
一 诗中嵌字现象
二 嵌字体的始创高峰与主要类型
三 嵌字体人名诗与其相关类型的辨析
四 嵌字体的语言特征
五 嵌字体的创作心态
六 嵌字体的审美内涵
七 嵌字体的固有缺陷与地位
……

第四章 命意法
第五章 声法
第六章 字法
第七章 句法
第八章 章法
第九章 古典诗法的特征与总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笔者认为,兰香梅在《杜甫“大拗”律诗的声律分析——兼谈杜甫拗律的归属》②中的观点可以参考:
  杜甫大拗的律诗声律特点如下:(1)如果在不能改易平仄的地方改易了平仄,必在本句或者对句改易另一个字的平仄予以补救,甚至连带改变了好几个字的平仄。这和后来的“拗救”规则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在破坏原有的平衡之后创造新的平衡。杜甫拗律的拗救之法有的为后人模仿和接受,成为规律;有的未被模仿和接受,在研究者看来未免例外,所以就认为是拗而不救了。(2)杜甫的拗律常用三平调。三平调在律诗中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但杜诗中出现三平调,会用一定的方法补救,即用三仄调调和。与三平调的地方调和的三仄调,有时在出现在同一联的另一句,有时出现在下一联的出句,有时同时出现在同一联的另一句和下一联的出句。(3)故意违反同联两句粘,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对的规则。该用粘的地方用了对,或者一句之中分为两部分,前后两部分分别与上句粘对,这样错综交叉,达到新的声律效果。或者,可以如有的学人那样“采取一种折衷的办法,即把杜甫拗体的范畴定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法即王力之说,也就是说,一首律诗中只要存在拗句(笔者按:此处的拗句仅限于拗而无救的句子)或拗调就是拗律;狭义的说法我们可以界定为:一首律诗中既有拗句又有拗调称之为拗律(笔者按:此中界定主要是基于拗句对诗律的影响大于拗调,而杜甫七律有拗句无拗调的情况中的拗句数量都是一句)”③。使用这两种方法大致可以对拗体进行界定,并且确定拗体的法则。
  在界定“拗体”中,还有就是“拗体”是否等于“吴体”的问题。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愁》一诗之下曾有自注云:“强戏为吴体。”①而在此前,“吴体”一词并未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题或者题注中。所以,据现有的文献可以说“吴体”之名实始自杜甫。随后,晚唐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题名为“吴体”的诗共8首(据《全唐诗》)。宋及以后不断有诗人以“吴体”为题作诗。后世学者一般认为杜甫所说的“吴体”即拗体。如黄庭坚注杜诗《南邻》“野艇恰受两三人”条云:“改作航,殊无理,此特吴体,不必尽律。”便认为“不必尽律”的情况就是“吴体”。南宋赵次公注杜诗《释闷》日:“诗六韵。谓之古诗而中四韵尽对,谓之近体而字眼不顺、句之平仄不拘,盖所谓吴体者乎?”②又注《寄岑嘉州》日:“诗乃吴体,故不拘诗眼。”③赵次公判断“吴体”的标准正是“字眼不顺、句之平仄不拘”。所以有学人认为:“综合而论,在两宋,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老杜特殊拗律的积极作用,最终是以老杜只用一次的‘吴体’一词,来概括这类特殊拗律。”④随后,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五的“拗字类序”中直接将“拗字诗”谓之“吴体”(见本节第一部分“换字对句法的历史梳理”引文),遂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明代胡应麟《诗薮》、王嗣奭《杜臆》等在言及杜甫的《愁》诗之为“吴体”时,皆持“拗体律”之说。现当代学界以邝健行《论吴体和拗体的贴合程度》⑤一文最有代表性。
  ……

前言/序言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将问世,作为曾与作者张静博士切磋诗学两个春秋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感觉有话想说。
  长期以来,注重“道器之辨”的学术思维模式,导致了“原道”立论的思想方法和推理逻辑,缘此之故,兼容者尚能自觉到阐释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否则,便很容易形成“唯道主义”思想传统,其影响所及,使潜心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之艺术技巧领域者,遂寥寥无几。试想,在本末体用的价值选择过程中,侧重诗艺学的技法讨论,始终处于次要、次等的位置,谁又愿意去从事一项被大家看轻的事业呢!亦惟其如此,张静博士的研究成果便难能可贵。
  诗法理论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历代诗话、诗格著作中有大量关于诗歌创作的具体的语言艺术探讨,张静此书尝试着将原本零散的大量具体诗法格目纳入一个相对系统的论述结构之中,重新组织纲目,整如贯珠,把中国古代诗法这样一个庞杂的存在,梳理成一个具有明晰理论框架的结构,这首先就使中国古代丰富的诗法理论得以系统地呈示,其意义已然不小。更何况,此书在探索诗歌语言的具体操作技巧时,从历史梳理、语言技巧与美学内蕴三个维度作多维展开,细致入微地论证了这些诗法在古典诗歌写作和批评中所具有的价值、作用,兹以揭示出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并对诗法所论之诗歌写法技巧的审美意蕴,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和揭示,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中国诗学的文化品格、言说方式乃至艺术思维特征,都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联系张静此书,我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人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学术的传统,是一个传承自足的文化系统,世人所谓“接着说”的主体意态和思想方法,乃原生于先秦诸子如孔儒师生讨论学问之际的思想方法,而这就意味着,传承本身就包含着创造性思维,传承以此而自在自足。论道如此,谈艺也如此。只要回味一下《庄子》一书中那大量存在的事关古代能工巧匠之绝妙技艺的寓言故事,道家学派玄同思维之两极相生的两端,谁说不含有“忘机”与“炫技”这看似难以兼容的两面呢?《论语》载述孔子嘉许其弟子而日“始可以言诗”的文本两章,其核心词语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与“绘事后素”者,涵涉所及,无不与技艺实践相关。循此而进,一直到宋代欧阳修特意推出的梅尧臣“意新语工”之论,“以意为主”的创造性想象,总是通过“言意之辨”的中介而与语言艺术之“精工”的不懈讲求相统一。当然,语言艺术的讲求也是需要从语言哲学与语言技巧两个层面去辨析的,诸如“嵌字体”“翻条法”“生煞回薄势”‘歇后格“等古典诗法名目,自然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诗歌写作方法,辨识其实际内容,总结其艺术规则,发掘其的审美意蕴,然后可通于艺术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在这方面,张静博士由”结体法“”命意法“”声法“”字法“”句法“”章法“等层面所构成的阐述系统的设计,已然透露出作者建构一个较为严密的诗法体系的学术志向。此志向可嘉。
  《庄子》有日:“吾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关键在于,此“进”字何解?且让我们带着问题来阅读这部即将问世的诗法学著作吧!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器中有道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