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的智慧

不生气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日] 枡野俊明 著,孙蕾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444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551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96
字数:89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不生气的智慧》:一本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书,在日本畅销多年。日本人气禅僧教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简单习惯。收录的案例学习,可以让你迅速活学活用。

内容简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能为别人做出多少有益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程度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不生气的智慧》讲述了多种如何控制怒气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处理欲望、解决困惑等,帮助我们重拾希望、创造全新的自我。文笔生动,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枡野俊明,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多摩美术大学环 境设计学科教授、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

目录

目 录
开篇/1
第一章 为何“ 不生气” 很难? /5
易怒者与心态平稳者的区别/5
马不停蹄的生活易引发愤怒/8
致那些不忙于交际就会不安的人/10
“思考”产生愤怒/12
给内心瘦身/14
消失的细腻/16
战争年代的禅学启示/19
第二章 心平气和者的禅性修养之43 个习惯/21
 不怒之“心” /21
 不怒之“体” /53
 不怒之“生活” /75
第三章 案例学习:消除怒气的禅道/117
 对自己的怒气/117
 对自己的怒气/120
 对家人、周围的怒气/137
 对工作的怒气/157
第四章 人生转折:“ 不怒之生活方式” /180
 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物/180
 无论何时?请保持本真自我/182
 保持安定内心?把握人生机遇/183
 不半途而废?培养一生好习惯/185
 改变不分早晚?不分你我/187
 一切好因缘皆由你创造/189
 结语/190

精彩书摘


第2章
心平气和者的禅性修养之43个习惯

不怒之“心”
1. 摘掉有色眼镜

请问你在看周围的世界时,戴着一副怎样的眼镜呢?
“眼镜?”
对的,但是这里并不是指矫正视力的眼镜,而是指你戴在内心上的眼镜。
我们看待周围人的时候,往往看不到他们的“本来面貌”。我们习惯在见到一个人的一面后,就对其下定论: “这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我们戴着墨镜看风景时,风景就会失去原来的色彩。同理,当我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偏见去看待人们时,就如同戴着一副“有色眼镜”一般,我们内心的眼睛也会变得浑浊。
我的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工作原因,他见到了一个艺人,这个艺人他一直非常讨厌,可是实际接触后,他发现这个人其实非常好,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你现在是否还会因为讨厌某个人而全面否认他的一切行为?是否还会因为这个人生气、感到焦虑?同一件事情,如果是别人做的,你会欣然接受,可换做你讨厌的人,你就会百般挑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确戴了一副深色的有色眼镜。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如明镜般干净纯粹,即每个人都拥有“佛性”。换个词来说,也可以把佛性看做是“纯粹的自我”。再通俗点说,就是指我们可以像镜子一样,如实地反映出宇宙万物的真实面貌。也可以认为是我们懂得体谅他人、想要帮助他人之心,与生俱来的仁慈之心。实际上,不仅是你,还有你讨厌的人都拥有佛性。当你意识到无论是谁都拥有令人敬重的佛性时,那么你的思想境界就正在靠近佛祖,你和你所看到的佛性已融为一体。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作“见性成佛”。
如果戴着有色眼镜就看不到佛性。你会发现,当我们摘掉戴在内心上的眼镜时,眼前会豁然开朗,我们会看到周围人的本质。例如我们会看到周围人善良、有人情味的一面,而这些我们从未留意过。 
 现在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戴了一副怎样的眼镜。只要清楚了这一点,
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摘掉这副眼镜的。

P32
2. 明珠在掌

“我想要这个”,“我讨厌那个”,“我要赢了那个人”,“好羡慕周围的人”,人生在世,无论谁都有过这些想法。
  欲望、固执、争夺、嫉妒……这就是我们的“烦恼”。
  我们时常无缘由的发火,因一点小事就和别人发生争执,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当我们的生活总是出现这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或许已被烦恼重重包围。
  就像我们每天会清扫灰尘一样,如果不定期“清扫”烦恼,不知何时烦恼就会压的我们动弹不得。 
  有一个禅语叫做“明珠在掌”。
  这个禅语告诉我们,我们不用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去寻找宝藏,因为宝藏就在我们手中。佛中认为佛性就是我们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佛性。
  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让埋藏在身体内的佛性发出佛性的光芒。
  虽说大家都有佛性,但是只有经过我们精心地打磨,它才会展露光芒。  
正如日本曹洞宗的始祖——道元禅师所言:“无论哪种石头,只要经过精心雕琢就能成为美玉”。
  这和中国古语“玉不琢不成器”的含义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不管烦恼怎么包围佛性,只要我们精心雕琢,佛性就会展露光芒。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因为别人的言行举止,气得面红耳赤,因为竞敌的晋职加薪,嫉妒到眼红,那么我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雕磨自己手中的宝藏。另外,一味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未来忧心忡忡,这样都会让佛性的光辉失去光泽。
  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被烦恼困扰一生吗?还是将这一生用于雕琢自我呢?

P34 
3.任运自在

去年夏末,我从外地出差回来时,乘坐的是新干线。列车受台风影响,被迫临时停车。
乘客们只好在车厢内等待,大概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列车都没有重新发动的迹象。换做平时,估计这个时候都到新横滨了吧。
此时终于有一名乘客按捺不住,对售票员大吼大叫了起来:
“到底要让我们等到什么时候?!” 其实我也很明白这位乘客的心情,大家都想早点回去。可是我们现在的对手是台风,无论你怎么怒吼,也无法赶走台风。台风不走,列车也不能重新发动。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为了提高工作业绩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地去解决,就会有收获。可是,人生中也有许多无奈,许多让你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潜心祈祷,都无济于事的时候。
例如我们或者家人生病、受伤。特别是遭遇天灾人祸时,在大自然面前的时候,我们最能感到人类的渺小。当我们身处超出自己能力解决范围的问题中时,我们只需要体味它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够了。因为这些经验只有在此情此景中才能体味的到。
“今天真倒霉,怎么就坐上这趟新干线了。”
无论你怎么埋怨也无济于事。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读读书,处理些工作上的事情,用于思考平日里来不及去思考的事情。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不好的事情变成美好的事情。
禅语“任运自在”讲得也是这个道理。顺其自然、珍惜缘分,这样就可以活得悠闲自在。
大自然不能按照人类的意愿变化,同理,别人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变化。当我们遇到自己讨厌的人时,知道别人在背地里议论自己时,你肯定也曾气得牙痒痒吧。当你没有得到回应或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时,你是否想要进行申诉,想把对方说得服服帖帖?但是,你是否想过,别人也有自己的立场,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请记住以后不管遇到何种状况,为了能够活出潇洒的人生,我们要做到“任运自在”。无论是遇到自己讨厌的事,还是让自己气愤的事,或者是遭遇突发事件。

P36
4 请勿刻意压制怒气

当我们向平静的湖面投掷小石子时,湖面会荡开层层涟漪。 
你想让湖面恢复平静,就用手去按那些波纹,结果适得其反,又出现了新的波纹。波纹一层连着一层,波及范围越来越大。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消除波纹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要刻意去管这些波纹,过一会湖面自然会恢复平静。
与消除水面的波纹是同样的道理,当焦躁、愤怒在心头荡起层层波纹时,我们也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如果我们像数山羊一样,一直告诫自己“我不能生气”,“我要快点忘记这件事情”,那么情绪就会更加波动。因为我们越是强迫自己不要去想什么事情,就越会不自觉地去想什么事情。
“啊,我现在太气愤了”,“我根本无法冷静下来”,这个时候请你用丹田(在脐下7.5cm左右的位置)做一个深呼吸吧。然后,不要再去刻意压制感情了,让它自然地发泄出来。
当然,这里说的发泄并不是让你对周围的人随意发泄。而是让你集中精力去做眼前的事情。
任何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工作、家务、学习、志愿活动等。我们也可以整理下房间,处理一些一直来不及处理的琐事。我们也可以去会会朋友。当然也可以尽情地玩耍。
如果我们一时不知道要干什么才好,就先给自己制造出一点休闲的时间,例如沏壶茶之类的。
我们不要为了得到什么,为了获取一些利益才去做什么事情。
我们要做的是心无杂念地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当我们动动手,动动脚,让自己运动起来时,荡漾在心头的波纹就会慢慢消失。

P38
5. 人各有异

“你说话总是不得要领呀。”
“你就不能早点开始工作吗!”
无论谁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觉得受到了羞辱,情绪会受到波动。但是对方的本意真的是为了羞辱你吗?
就像人们欣赏风景一样,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相同。同理,面对相同的事情,人们的立场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
也许对方只是想处于一个比你优势的地位,也许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自信,才故意用语言攻击你。
别人总是有别人的“理由”。当我们听到了自己不想听到的评价时,就当做没有听到就好了。
可是如果我们能从对方说的话中学到东西,那就应该洗耳恭听,让自己更好地成长不是很好吗。
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如果我们总是被别人的言语所动摇,总是因为别人而紧张兮兮,那么就等于减少了我们自己支配自己人生的时间。此外,如果总是瞧不起他人,一味地贬低别人,那么我们也会变成自己瞧不起的样子。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山是山,水是水”这一禅语。
山作为山,水作为水,安分守己,从不互相干扰。
山不会对水说:“水,你要变成山”,相反水也不会对山说:“山,你要变成水。”两者以不同的形态,和谐共存于大自然当中。
人类生活的社会亦是如此。A不可能变成B,B也不可能变成A。此外,要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只会破坏彼此的平衡。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认真地生活。唯有这样,我、你、他,才可以活得洒脱自在。

P40
6. 请勿固执己见

无论是谁都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某日,两个僧人为了一面在风中飘动的旗子,争得面红耳赤。一个僧人说:“不是旗子在动,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争着说:“不对,动的是旗子,不是风。”两个人谁都不肯让步。
此时一位高僧路过,高僧说了一句话就离开了。
他说:“既不是旗子在动,也不是风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两人听过高僧说的话后,肃然起敬,呆呆地望着高僧远去的背影。
你是不是也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呢?我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扯着嗓门和别人争吵。因为此时的我们,已经被固执蒙蔽了双眼,只顾着考虑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的意见、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只顾着指责对方。
佛教中,“慈悲”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慈悲即指一颗仁慈待人、宽容待物的内心。
即便是对方的错,你一个劲地指责对方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此时的他们就像顶风前行的旅行者一样,只是将头钻进衣领挡风,一时的低头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妥协而已。
别人和自己,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禅中把这个状态称作 “不二”。不是“你”和“我”,而是“你即我,我即你”。
如果这样一想,我们就会觉得和别人的勾心斗角、争高争低都没有意义。这个观点和前面一篇文章的观点看起来有些矛盾,但这也是禅的另一种智慧。
禅中讲“远离私见”。
这是指我们可以尝试着放下自己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当我们彻底抛开一己之见时,你会发现,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P42
7.专注眼前

当你开着车,想要快点达到目的地时,你就会抓紧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卯着劲地踩油门。当你集中精力全速前进时,一定会最早到达目的地。
此时你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你自己肯定也能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
日本曾经刮起过一阵鼓励人们拼命工作、为社会贡献全部的浪潮。在这阵浪潮的带动下,日本成为了经济大国,日本国民享受到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却十分令人担忧。
公司、电车、公交、马路,不管哪里都显得死气沉沉。而现在,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每个人每天都为了实现目标而疲于奔命。这种一心一意朝着目标前进的生活方式,的确也值得人们尊敬。
但是,禅中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即走好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
禅语中用“常行一直心”来形容这种生活方式。
意思就是我们要保持一颗真诚、纯净的内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不管我们被谁赶超,我们都应该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的话,你就会培养出自信心。自信心可以让我们不再轻易为外物所动摇,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我们才能发现路旁盛开的美丽花朵,听到枝头鸟儿的阵阵鸣啭,感受到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体味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
时不时地放慢脚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确认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P44
8. 深呼吸

众所周知,愤怒这种情绪是很难控制的。
人人都知道我们“一定不要生气”,但是往往因为一个突发状况,我们就会火冒三丈,失去理性,言辞激烈。很多人也讨厌这样的自己。
而且往往事后回想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绪失控。但此时我们只能追悔莫及。
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愤怒牵着鼻子走,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才能掌控情绪。
控制已经产生的怒气,其实是有秘诀的。这个秘诀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当发生令我们感到不愉快、感到生气的事情时,在我们想要出口伤人之前,请深呼吸。这个呼吸并不是平时的那种呼吸,而是要慢慢地大口地用丹田呼吸。我们需要用呼吸的时间来调整自我。
你也许会怀疑:“要是这么容易的话,我还烦恼什么呀!”
但这个方法的确有效。我敬重的板桥兴宗禅师,即大本山总持寺的原住持,为了平息怒气,就在使用这个方法。在我印象中,禅师从来没有生过气。我询问禅师不生气的方法时,禅师讲到,如果感到生气,就边用腹部呼吸,边在心里默念三遍“感恩的心”。
在你默念“感恩的心”的时候,内心就会慢慢地冷静下来。
你也可以默念其他内容,“再等一下”、“没关系”、“忍耐”……同时用腹部呼吸,以让怒气不涌上心头。
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对不起,是我的错,就当做我刚才什么也没说好不好”,甜言蜜语、哭天喊地都无济于事。已经破裂的情感、破碎的信任是很难修复的。
因此,当我们生气时,想要责怪对方或者开口破骂前,请争取宝贵的间隙用于冷静自我。这点将决定我们能否摆脱愤怒走向自由。

P46
9. 做真实的自己

你是否时常会想:“只要稍加忍让,周围的人就会觉得我人好,就会喜欢我了”,“只要掩藏起自己的锋芒,就能和大家和睦相处了”?
还是会想:“如果人不逞强、不好好露个脸,就会输给别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被大家认可,就不能出人头地”?
但是实际上,你的一点点忍让,一点点逞强都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你扮演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官方的自己”。一旦当这个“官方的自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人就会一直这么扮演下去。但是,因为我们总是戴着一个大大的面具,将真实的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所以我们的内心非常痛苦。
也许这个面具一直保护着你。但是,当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这个面具就会显露弊端。
一直以来所有的忍耐、委屈都会化作愤怒的情绪,一涌而出。
“我明明一直这么努力!”
“我长期以来的忍气吞声,为何会换得这个结果!”
人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却出生在不同的地方,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着不同的价值观教育,每天还要互相打交道。彼此之间,发生些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大多数人在评价别人时都戴着有色眼镜,我们难免也会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评价。
当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我们就摘掉这个捂得我们透不过气的面具吧。你会发现摘掉面具后,我们可以比想象中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平时越是忍耐,越是逞能,就越能感到解脱的快乐。
请把“随所快活”这一禅语铭记在心。
这是指无论我们身在何地,都不要点头哈腰、装腔作势、精神紧张,我们只需活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无论何时,只要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不要根据头衔、立场来改变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应该理性地看待对方。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一直活得轻松自在。

P48
10.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生气或者焦燥呢?
  是当上司或者同事对你说了什么让你难以接受的话时?还是你走在路上忽然被谁撞到时?是当你在收银处或者银行,排了很久的队时?还是当你热情地帮助别人,别人却丝毫不知感恩时?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为何会在这些时候感到生气呢?因为在这些场合,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你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想着如果不给予反击,就会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你会投诉这投诉那,会言辞激烈地质问对方。就算你当时忍气吞声了,但是事后,你会把在那里受的气全部撒到亲人身上。
  其实,你自己也明白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产生新的怒气,增加不愉快的回忆而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这里,我想讲一位中国禅僧的故事。
  一位禅僧询问路人,哪里有可以借宿的地方,然后他从町人 那里打听到,附近有座山,山上有个寺庙可以借宿一晚。可当他找到地方时,看到的却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寺庙。但是,禅僧还是决定今晚就住在这里了。他捡了些木头,开始生火取暖。
  火光照亮了四周的黑夜,此时,他看到火堆的上方有落叶在半空中飞舞着。他仰起头,发现原来屋顶破了一个洞,再仔细一看,月光也正好从那里漏了下来,洒在了自己的身上。  
僧人高兴极了,说道:“这是月光送来的祝福呀。今晚能在这里过夜,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换做普通人,面对这样的场景,肯定会觉得自己多么可怜,会伤心地抹眼泪,可是僧人却认为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你是否也想这样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生活呢?
  其实我们转变一下心态,不要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不管碰到怎样值得我们怨天怨地的场景,我们都可以从容面对。禅告诉我们境由心生,心态改变生活。
不生气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不生气的智慧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不生气的智慧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不生气的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特好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特好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

特好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不生气的智慧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