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童世骏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41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21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289
字数:1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书较为完整地收录了当代活跃的哲学家之一——童世骏教授的20场精彩演讲与对话,其中主要是对时下颇受关注的一些哲学命题、哲学思想等进行的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

  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一名哲学家,童世骏教授著述颇丰,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作为一位党委书记,童世骏更是通过观照社会现实的一系列公开演讲,主题上至家国天下、下达个体尊严,有梦想,有理性,有乐观,有智慧,以语言的力量诠释了“中国人向何处去”。


内容简介

  作为一部演讲集,本书收录了童世骏近几年来所作的20场精彩演讲与对话,主要是对时下颇受关注的一些哲学命题、社会现实等进行的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也是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的回应。相对于哲学家们晦涩艰深的学术著作,本书的语言更通俗易懂,内容更贴近生活,里面列举了很多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件,比如“5?12”汶川地震捐款、公交车爱心专座引发的争议等等。而且,作为一名哲学家,童世骏的视角总是与众不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哲学分析》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兼教卫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有《论规则》《中西方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现代化的辩证法:哈贝马斯与中国的现代化讨论》(英文)等著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等译作。

精彩书评

  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这本书重要的意义,或者说之所以值得我们去看的价值在哪里呢?那就是使我们去思考我们今天的精神生活正道是什么。

  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要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把它理解成是一种目的来追求,不能把它作为数量和手段来追求。童老师有这样的理论勇气,接受这个话题,谈这个话题,解剖这个话题,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读完感觉“热血沸腾”。

  林牧茵(上海广播电视台知名新闻主播、《道?理》节目主持人):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感到清风拂面。一位优秀思想者的确可以让人们摆脱心中的困惑,让我们明辨是非,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纷繁复杂的世界,我觉得这也是哲学家在当代非常重要的使命,我觉得童老师就是当代优秀的哲学家之一。


目录

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 / 1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 15
从《中国问题》到“中国模式”/29
讲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 44
梦想和理性:中华腾飞的精神两翼 / 57
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71
乐观的责任与智慧 / 82
提升中国梦背后的精神力量 / 91
凡俗生活与理想境界 / 104
冯先生的“不言之教”——第 30个教师节之际的怀念 /123
规则意识与社会文明 / 129
教师的一大责任是“尊严教育”/143
理性评价西方思潮的社会意义 / 157
与李泽厚关于“体用”“超越”和“重叠共识”等的对话 / 167
我们该怎样讲述中国故事 / 192
大爱本身就是广义理性的重要内涵 / 204
在做好“接着讲”的基础上争取“领着讲”——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点理解 /217
作为哲学问题的“中国向何处去”——理解冯契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 /226
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235 WHY“ECNU”?——谈谈我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263

精彩书摘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已经夺去了69122人的生命,已经有17991人失踪,373606人受伤。统计数据精确到个位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震灾中受苦受难的每一个人,每一条生命,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都与我们血脉相连。
  一、同胞情谊是一种伟大的道德情感
  确实,大地震一下子让我们意识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民,是那么情同手足。用血肉之躯守护孩子的不仅有他们的母亲,而且有他们的老师;在余震声中冒着生命
  本文是作者于2008年6月3日在浦东新区作的《东方讲坛》报告,刊于《解放日报》2008年6月8日。
  危险奔赴现场的不仅有我们的领导人和子弟兵,而且有无数的志愿者、普通人。企业家、文艺明星、“八零后”青年,平时招议颇多的这些人群,短短几天内就以自己忘我的奉献赢得了万众赞誉。不在地震现场的人们,那些在取款机和献血站前排起长队的人们,那些在电视机或电脑屏幕前眼泪汪汪长久守望的人们,心中也回荡着同一个呼唤:“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大灾之后的同胞情谊,确凿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道德情感是一种无比伟大的力量。大灾激起的刻骨铭心之痛,与我们有时因耳闻目睹有些罪恶而自动产生的毛骨悚然之感一样,超越了我们头脑的冷静推理和仔细计算。正因为这种超越,道德情感既使我们因为同胞遭受苦难泪如泉涌,也使我们不顾环境险恶挺身而出。套用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话来说,人不仅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而且是一棵有情谊的苇草。[1]暴戾的大自然面前如此柔弱的这棵苇草,不仅因为有思想,而且因为有情谊,才显得那么挺拔和高贵。房垮石砸之下,人的血肉之身是如此不堪一击;但只要一息尚存,平时普普通通的人们,却会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这样伟大的道德情感,如此崇高的同胞情谊,有什么好反思的呢?!
  确实,当我说今天的讲演题目是“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就有些疑惑地看着我。我知道,“反思”这个词现
  同胞情谊的哲学反思
  ……

前言/序言

  本书的内容,多多少少与我最近十来年当中所承接的两个“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有关,一个是关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1]一个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2]回过头来看,这两个课题大致对应于梁漱溟先生在接受其传记作者艾恺访谈时所说的“占据了我的头脑 ”的那两个问题——“人生问题 ”和“中国问题 ”,[3]也大致呼应了我对冯契先生之所以把“中国向何处去 ”看做一个哲学问题曾做过的那个解释:问“中国向何处去 ”,很大程度上就是问“中国人向何处去”[4]两位先生告别我们已有两三个十年;在“中国向何处去 ”越来越影响“世界向何处去 ”的今天,中国人该如何回答自己的人生问题,是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最大的精神挑战,也是我们作为当代中国学人应该付出最大努力去攻关克难的“重大课题”。[5]
  本书的主体是讲演稿,主要是面对非专业听众所做的公共演讲,也有少量面对专业听众而做的学术发言,再加上几篇访谈和对话。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最初不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发表,而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发表的。从1985年开始的教学经历告诉我,面对实际在场的听众表达自己的思考,与面对想象的读者表述自己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在实际在场的听者面前,讲者直接就能感受自己的话语效果;话题是否引起兴趣,观点是否形成共鸣,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立场是否具有感召力,讲者立刻就能有所感知和了解。这种感知和了解即使不对讲者的发言质量造成实时影响,也多半会对“讲者 ”走下讲台或退出对话以后作为“思者 ”和“写者 ”的工作,产生独特刺激。一场特别成功的讲演和一场特别失败的讲演,都能让具有适量敏感性和自尊心的学者产生刻骨铭心的感觉,甚至使他们的学术生涯发生方向性的转变。讲演的意义除了可以作这种“思想史 ”角度的理解以外,或许也可以从“哲学史 ”的角度加以考察:中国人倾向于把“理性 ”理解为“讲理 ”,德语中与“理性 ”对应的 Vernunft一词有“倾听 ”的意思;“讲理 ”或“说理 ”和“听理 ”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许也可以通过对演讲现场或对话现场中讲者与听者的这种“主体间关系”的分析,做一番研究。
  本书各篇都曾分别在报刊发表过,个别还曾收入其他小册子,收入本书时我补全了被删内容,并增加了引文注释,特此说明。对曾以不同方式对书内各篇文字的形成有过帮助的老师、朋友、同事和学生,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童世骏 2017年4月3日于松江小屋

  注 释
  [1]其最终成果是由我主编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一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丛书之一,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这个课题后来因为我于 2011年7月从上海社会科学院回到华东师范大学任职,而改由潘世伟教授主持,在方松华等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模式研究》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 2016年11月出版。

  [3]《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晚年口述》,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版,第32页。

  [4]童世骏:《作为哲学问题的“中国向何处去 ”——理解冯契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双月刊)2016年第3期。

  [5]很大程度上作为前两个课题的延续,我和华东师大相关学科同事们又承接了另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 ”,即将完成。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