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昝胜锋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750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022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261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参考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结合众多企业实践案例,总结出九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有整合效应、品牌运营、连锁经营等经典模式,平台经济、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等互联网模式,以及众包、免费模式、体验营销等Web2.0前沿模式,除专业学习研究外,还可供广大文化企业借鉴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研究文化如何驱动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探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为核心,着重分析文化及文化市场的特性、文化产品特性、顾客特点、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以及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如何选择和改进商业模式等内容。

作者简介

昝胜锋,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化资源学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副教授,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第一节   从商业模式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第二节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理论参照

  第三节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要素与机理

  第四节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第二章   蓝海战略:未知市场的开拓  

  第一节   理论基点:基于重建主义的创新战略

  第二节   蓝海战略的规则再造与价值创新

  第三节   蓝海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系统

  第四节   蓝海战略的经典案例


第三章   免费:互联网时代的赢利模式  

  第一节   理论基点:免费经济学

  第二节   免费商业模式的构成

  第三节   免费模式的创新与未来

  第四节   免费商业模式经典案例


第四章   众包:人人都是设计师  

  第一节   理论基点:开放式创新

  第二节   众包的概念、特征与构成

  第三节   众包的发展、创新与未来

  第四节   众包模式的经典案例


第五章   连锁经营:商业基因的复制与扩张  

  第一节   理论基点:规模经济的解放

  第二节   连锁经营模式的竞争优势

  第三节   连锁经营模式的产权形式

  第四节   连锁经营模式的经典案例


第六章   数字化: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内容  

  第一节   理论基点:长尾理论

  第二节   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

  第三节   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案例


第七章   整合: 1+1>2 效应  

  第一节   理论基点: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第二节   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生态系统

  第三节   文化产业集群的整合创新

  第四节   整合商业模式的经典案例


第八章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理论基点:平台经济理论

  第二节   平台经济的载体:双边市场

  第三节   平台赢利模式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平台商业模式的经典案例


第九章   品牌:虚拟资产的最终胜利  

  第一节   理论基点:差异化策略与光环效应

  第二节   品牌的本质:最难复制的无形资产

  第三节   品牌创新的经典案例


第十章   体验:基于客户交互的人性化互动  

  第一节   理论基点:体验经济理论

  第二节   体验式消费与体验营销

  第三节   体验场域与体验生态系统

  第四节   体验商业模式的经典案例

后记


前言/序言

2004年1月,教育部新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为全国首批承担这一专业的四所院系之一,并于当年实现了本科招生。次年春,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成立。

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与范式,都只能建立在对研究史的总结之上,这是学科建设的第一块基石。山东大学已故史学名师郑鹤声先生有言:历史系每成立一个教研组,其首要工作必是整理学界相关著述之索引。基于这种办学传统,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成立伊始,即会同历史系、档案系、考古系等,着手基础资料库的建设,并渐次启动《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8年卷》的编纂工作。《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按学术编年史的框架,通过“年度学术论著选编”“评价集成与结论”“研究总目索引”等形式,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的编纂工作历时7年,出版后获得学术界、文化界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涵盖了近30年相关领域中最完整的学术信息和最丰富的理论内容,既包括文化产业的概念、定义、逻辑内涵、行业边际、学科特点等学理方面的研究,又包括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现状、行业模式、区域布局、新兴业态、业内典范等方面的宏观理论、政策和案例研究……近700万字的各类索引,更是为文化产业的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海量资讯”(《光明日报》2010年3月31日);产业界、政府管理层,甚至央视《新闻联播》等,也对这套历时7年而成的学术年鉴给予了特别关注。

与《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相类似,现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套“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也是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成立伊始即已启动,历时多年才完成的一套大学本科基础教材。首批推出的六种分别是:《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文献导读》《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广告创意与文案策划》。这六种教材所对应的都是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从最初的备课教案、自编讲义开始,经历过2004年至2012年间的若干轮授课实践和若干轮修改。同时,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由同一所院系的一线授课教师完成的本科基础教材。因而,除了相对严谨、扎实之外,这套教材也非常适合大学本科教学。

作为一套完全由山东大学一线授课教师所完成的教材,自然还会表现出某些“山大特色”,即山东大学师生有关文化产业的某些共识性的理念。

第一,关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历程,我们的共识有两点:

1�比衔�“文化产品”的历史可以追溯久远,但“产业”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则是现代“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一种产业体系。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动力,如留声机、照相机、印刷机、播放器、摄影机等可以把一件文化产品按产业的需求海量复制,火车、轮船、飞机又足以把海量文化产品的营销链条无限延展。正是伴随着工业文明体系的建立,才产生了真正产业意义上的现代文化产业。

2�比衔�“农业文明”关联的只是“文化产品”,“工业文明”关联的是“现代文化产业”,而数字技术关联的则是“当代文化产业”。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最大影响,就是使文化产品彻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创造出巨大的利润,“文化产业”也因此而成为“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或“最后一块暴利蛋糕”。但是,这也同时提醒我们,不能笼统地把“文化产业”认定为“朝阳产业”,只有数字技术所催生的“当代文化产业”才是“朝阳产业”。从这一意义上说,以“三屏产品”(电视屏、网络屏、手机屏)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应该成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关于文化产业的公众认知和理论导向,我们的共识有四点:

1�比衔�“文化、创意、财富”是文化产业三个最为本质的表达元素,也是“文化产业”最通俗、最平实的诠释。

2�比衔�“文化”经过“创意”而产生“财富”,这之间并不存在“阿里巴巴”式的神话,存在的永远是《资本论》中所描述的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而且,与工业、农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是“弹性”而非“刚性”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一产业更大的风险性。因而在宣传文化产业是“黄金产业”“最后一块暴利蛋糕”的同时,更应突出“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这一往往被忽视的观点。

3�比衔�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普及、提升文化的功能,又始终包含着强烈的“反文化性”。

4�备叨热贤�“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特点和最大的优势所在”。2002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2003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的李铁映撰文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文化累积之丰厚、文化形态之多样和文化哲学之深刻,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有的。这是一笔怎么估价也不过分的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中国新兴的文化产业来说,启动并整合、包装这些文化资源,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并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可观的优势。”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产业优势与特征的科学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强烈的导向意义,当下中国文化产业最现实、最积极的发展策略就是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产业强国”。这其中,历史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可能是最值得关注的方向。

第三,关于近30年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学理架构”和当下的学科建设,我们的共识有三点:

1�比衔�“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近30年的中国出现,并不是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概念的简单转译,它的生成,可以直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认定:由于当时知识分子已从“臭老九”跃升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于是各个“知识部门”,如教育、文化部门等,也就与“农业”“工业”一样,成为“一种生产部门,一种产业部门”。正是在这种理论思维的推动下,“第三产业”的概念在1980年前后即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第三产业”作为一个包含着“知识生产”在内的术语,又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因而早在1981年就出现了“文化的产业化”的说法,出现了“第四产业”与“精神经济学”之间的讨论,至1987年就出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尽管当时尚无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但是这一概念所具有的“望文生义”的优势十分明显,与中国传统思维的路数亦十分吻合——无需定义和解说,即可粗知内涵。正因如此,“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才能超越“第四产业”“精神经济学”,以及后来的“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外来概念,被中国学术界和社会普遍接受。“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中国首度出现的时间是1987年,远早于20世纪90年代末才为学界所引介的“文化工业”,因而“文化产业概念的内生性”,是近3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最重要的“学理性起点”。

2�比衔�作为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始于近十年,但关于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则贯彻于近30年。其中重要的节点是:1979年以来经济学界关于“精神产品”和“知识价值”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关于“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精神经济学”“文化市场”“文化个体户与经纪人”“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大众消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产业”概念的首度出现,以及20世纪90年代有关“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文化经济学”“文化管理学”的诸多讨论;2000年以来关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讨论,以及党的十六大以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文化产业研究等等。对这些节点进行整合性梳理,可以为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石,也是创立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

3�比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新设的一个十分年轻的应用型专业,就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可以简单表述为:既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也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以及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复合型人才。但就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重心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显然应该与具体的工艺美术设计、图书编辑出版、游戏创意、景区规划,以及演艺产业、广告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所区别。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应该突出“通识意识”“学问意识”和“经典意识”,要从学术史的梳理中奠定这一应用学科的学理基础;要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以来有关“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的经典文献,关注近30年来中国学术界在文化与文化产业问题上的深度思考,从而保持大学教育应有的内在思想的活力、反省能力、质疑能力和价值动力。换言之,“文化产业”这一学科所面对的问题可能非常现实、非常政治和非常经济,但大学教育和学科建设仍应该与“现实”“政治”“经济”拉开距离,要努力建立并坚持大学自身的学术话语,并依据大学应有的治学逻辑设计学科建设的路径。

以上理念和观点主要体现在《山东大学关于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议报告》(2003年)、《山东大学关于建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论证报告》(2003年)、《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合格人才》(2004年)、《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2006年)、《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2006年)、《文化·创意·财富:三论“文博会”主题词》(2006年)、《论文化、创意、财富三者之间的关系》(2006年)、《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2006年)、《也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2006年)、《1987: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节点》(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3—2008年卷出版说明》(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特别说明》(2009年)、《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要有四大意识》(北京大学第七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题发言)(2010年)、《济南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济南市政策研究室委托课题结项报告;文化部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讲义)(2012年)、《数字技术与当代文化产业》(济南市第三届青年科学家论坛主题发言)(2012年)等相关文献和著述中。山东大学的各位同仁在教学和研究中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思考和讨论也较多,所形成的共识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渗透、沉淀在这套教材的相关章节之中。这也使得这套教材有了一些区别于其他著述的显著特色。

这套“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的出版,得益于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和赖炳伟先生的促成,从选题调研、审定编写提纲、编稿到今天的付梓,时间已过去了一年多,这期间,赖炳伟先生以及责任编辑们的工作热忱和辛劳,感动了我们每一位作者。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努力,这套教材可能还会以内部讲稿的形式存在若干年。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8年卷》的编纂和这套教材的出版,大致夯实了山东大学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基础,但能否在这一基础上更筑层楼,显然还有待更多的努力。

是为序。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基础教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概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