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独特、创新、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增进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 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索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综合运用的多学科知识,让孩子们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技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与《机器人特工训练营——搭建指南(中)A》和《机器人特工训练营——搭建指南(中)B》配套的学生活动手册,可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结构知识以及机械基础知识,激发和提升学生对设计、探究基础结构和机械结构的兴趣。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分步完成本手册中的题目,认真设计模型,认真完成手册中的实验内容。
作者简介
张海兵,负责浙江省台州市双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兼校外教育机器人教育课程顾问。具有丰富的机器人教学和课程开发经验,精通乐高数字化建模;编著多套机器人教育课程书籍;曾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机器人课堂教学展评课一等奖,辅导学生多次参加省、市机器人大赛并获大奖;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机器人教育拓展性课程专项培训讲师,致力于机器人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徐茜茜,从事乐高机器人校外教育教学多年,对机器人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热爱教育事业,对幼儿、小学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并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设计的机器人微课程曾获浙江省校外教育微课大赛一等奖;承建的“WeDO机器人微课程”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在全省推广使用;教学设计获省校外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机器人教育拓展性课程专项培训讲师,推崇“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愿将世界上*好的教育带给孩子们。
目录
第1课 雨刮器.................................................................................................1
第2课 杠杆.....................................................................................................3
第3课 工具夹子.............................................................................................5
第4课 投石车.................................................................................................7
第5课 挤压机.................................................................................................9
第6课 传送机...............................................................................................11
第7课 电风扇...............................................................................................13
第8课 钓鱼竿...............................................................................................15
第9课 起重机...............................................................................................17
第10课 清扫车.............................................................................................19
第11课 挖掘机.............................................................................................21
第12课 滑坡车.............................................................................................23
第13课 旋转木马.........................................................................................25
第14课 摩天轮.............................................................................................27
第15课 尺蠖.................................................................................................29
前言/序言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现代社会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日趋广泛,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器人课程开始走进中小学,它凭借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也使其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校外机构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不论是学校教育、校外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缺乏相应的规范教材,机器人教材的开发与规范迫在眉睫。
“乐高机器人培训丛书”专门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和开发,旨在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良好的合作需要有效的分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本套丛书采用乐高9686科学与技术教育套装为教具或学具,课程包括结构与力、简单机械、动力机械、能源转化等科技内容的45个活动案例,秉承“学中玩”的教学理念;采用STEAM跨学科创新教学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技能;遵循4C教育理念,通过“联系—建构—反思—延续”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实现创新型教学。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两两合作,两人共用一套器材。课程活动内容分为A、B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课程内容是独立的,即两名同学共用一套器材,用不同的零部件搭建同一主题内容的不同模型;大部分课程内容是需要组合的,即同一模型的不同部分最终需要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书中提供的搭建步骤供教师及学生参考,模型为基础主题模型,建议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型后对模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并进行有效的创新。
本套丛书包括“课程指南”“搭建指南”和“学生活动手册”,共12本。
(1)“课程指南”:分为上、中、下3册。
(2)“搭建指南”:分为上、中、下3册,每册分为A、B两个版本。
(3)“学生活动手册”:分为上、中、下3册。
本套丛书可作为中小学或校外机构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学生的自学手册。
编者
2017年1月
乐高机器人:创意启蒙与编程初探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他们渴望了解机械如何运作,代码如何驱动,以及如何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乐高机器人,正是点燃这种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和初步编程技能的绝佳载体。本套丛书,旨在为青少年搭建一座通往科技世界的桥梁,通过动手实践,解锁无限可能。 第一部分:探索乐高机械的奥秘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奇妙的乐高机械探索之旅。我们不仅仅是堆砌积木,而是深入理解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 齿轮的舞蹈: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会从最简单的直齿轮开始,了解它们如何通过咬合传递动力和改变转速。通过搭建不同的齿轮组合,例如齿轮组、差速器,读者将亲身体验到“力”是如何被放大、改变方向,甚至是实现复杂运动的。我们会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搭建挑战,比如如何搭建一个能让两边的轮子以不同速度旋转的装置,或者如何用齿轮组模拟出减速机,让动力输出更强劲。这些实践操作将帮助理解齿轮比、传动效率等概念,为后续理解更复杂的机械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轴与连杆: 轴是传递动力和支撑旋转部件的关键。从简单的销轴到带有键槽的传动轴,我们将学习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连杆,则是实现直线运动与旋转运动相互转化的重要构件。通过搭建曲柄连杆机构、摇杆机构等,读者将直观地理解“运动是如何被转换”的。例如,我们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人”形模型,通过操纵连杆,让它做出行走或挥手的动作,这不仅有趣,更能让孩子们理解机械臂的工作原理。 结构的力量: 稳固的结构是机器人能够稳定运行的前提。我们会学习如何运用各种乐高零件,例如梁、销、连接器等,构建出坚固的框架。从简单的三角形结构到复杂的桁架结构,读者将了解到不同结构对整体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影响。我们会尝试搭建一些需要承受一定重量的装置,比如一个小型的起重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结构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巧妙的传动: 除了齿轮,我们还将探索其他传动方式,例如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这些传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比如皮带传动可以实现一定的柔性连接,链条传动则能传递更大的动力。通过搭建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读者将对比它们的特点,理解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传动方式更为合适。我们会设计一些需要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机械装置的搭建任务,比如模拟一个传送带系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机械知识。 第二部分:走进编程的世界,赋予机器人生命 机械结构赋予了机器人“身体”,而编程则赋予了它们“灵魂”。本部分将引导读者逐步掌握乐高机器人的编程基础。 可视化编程的乐趣: 乐高机器人通常采用可视化编程软件,如LEGO® MINDSTORMS® EV3软件或Scratch的衍生版本。这种编程方式以图形化的积木块代替了复杂的代码,非常适合初学者。我们会从最基础的“指令块”开始,学习如何让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弯、停止。通过简单的“顺序执行”程序,让机器人按照预设的动作顺序完成任务。 控制流的运用: 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我们需要引入“控制流”的概念。 循环(Loop): 什么是循环?简单来说,就是让一段程序重复执行。我们可以让机器人反复前进,或者让它反复发出声音。我们会设计一些任务,比如让机器人按照特定的节奏跳舞,或者让它反复探测周围的环境。 条件判断(If/Else): 如果……那么……否则……。这是编程中最核心的逻辑之一。我们会学习如何利用传感器(如颜色传感器、触碰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来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判断。例如,“如果前方有障碍物,则停止;否则,继续前进。”这样的程序设计,将赋予机器人“思考”和“反应”的能力。我们将设计一些挑战,比如让机器人学会避开障碍物,或者让它根据地面的颜色做出不同的反应。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官”: 传感器是机器人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的关键。 触碰传感器(Touch Sensor): 模拟“触觉”,当机器人碰到物体时触发。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检测到墙壁后自动转向,或者在按下某个按钮后执行特定动作。 颜色传感器(Color Sensor): 识别颜色,对于循迹、颜色分类等任务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让机器人沿着黑线行走,或者根据识别到的颜色做出不同的回应。 距离传感器(Ultrasonic Sensor): 测量距离,让机器人“看”到周围的物体。这对于自动驾驶、避障等功能非常有用。 陀螺仪(Gyro Sensor): 测量角度和角速度,让机器人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转向和平衡。 数据与变量: 为了让程序更加灵活和强大,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变量”。变量就像一个容器,可以存储数字、文本等信息。我们可以用变量来记录机器人的前进距离、计数器的值,或者传感器的读数。通过改变变量的值,我们可以让机器人的行为变得更加动态和可控。 实战项目:创造你的第一个机器人: 在掌握了基础的机械知识和编程技能后,我们将进入激动人心的实战环节。我们会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项目,从简单的“自动前进机器人”到更复杂的“循迹机器人”、“避障机器人”、“机器人手臂”等。每一个项目都将包含详细的搭建步骤和程序设计思路,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能机器人。 第三部分:进阶挑战与创意应用 当读者对基础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后,本部分将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优化与改进: 机器人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得更好。我们会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改进现有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使其更稳定、更高效。同时,也会鼓励他们优化程序,让机器人的行为更流畅、更智能。例如,如何让循迹机器人跑得更快更稳?如何让避障机器人规划出更优的路径? 多机器人协作: 探索多个机器人如何协同工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这可以涉及到简单的信息传递,或者更复杂的任务分工。例如,让一个机器人寻找目标,另一个机器人进行搬运。 创意无限: 鼓励读者打破思维定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机器人。无论是模仿自然界的生物,还是创造出完全虚构的机械生命,只要有创意,就有无限可能。我们会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灵感。 科学原理的融合: 将乐高机器人与科学知识相结合。例如,搭建一个模拟物理原理(如杠杆、滑轮)的装置,或者设计一个与数学概念(如角度、距离)相关的机器人程序。 丛书特色: 实践导向: 强调动手操作,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循序渐进: 从基础到进阶,难度逐步提升,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图文并茂: 清晰的搭建图示和代码示例,便于理解和模仿。 激发创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向未来: 培养孩子在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领域的兴趣和素养。 通过乐高机器人,孩子们不仅能掌握机械和编程的基本原理,更能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对挑战时的毅力和创新精神。这不仅仅是一套机器人培训丛书,更是一场点燃孩子无限潜能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