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面覆盖营改增后上百个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
***以会计科目为主线:真实案例全程演练
***更全面更接地气:包含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等
11项处理流程
***扫描即可获得800分钟用友U8和金蝶K3教学视频、39个会计、出纳实用模板
内容简介
会计科目可以说是会计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目的是使零基
础的读者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以及在营改
增大环境下相关会计科目的具体处理。
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实例丰富,不仅适合零会计基础的读者学习使用,还可以作为广大
会计工作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徐明升,现在就职于河南城建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有15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对成本会计、财务会计有深入研究,曾为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财务顾问,受到业内好评,并发表多篇财务相关文章。
目录
第1 章会计科目概述............................. 1
1.1 初识会计科目...............................................1
1.1.1 什么是会计科目...............................1
1.1.2 会计科目都有哪些............................1
1.2 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原则...............................3
1.2.1 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有哪些............3
1.2.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3
1.2.3 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4
1.3 会计科目设计包括的具体内容....................5
1.3.1 会计科目表.......................................5
1.3.2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
1.4 应收账款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实操案例....7
第2 章流动资产类科目操作细节....... 10
2.1 库存现金..................................................... 10
2.1.1 库存现金的概念及管理.................. 10
2.1.2 库存现金开支范围界定.................. 11
2.1.3 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 11
2.2 银行存款..................................................... 12
2.2.1 银行账户的种类............................. 13
2.2.2 银行存款范围界定.......................... 13
2.2.3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 13
2.3 其他货币资金............................................. 15
2.3.1 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 15
2.3.2 银行汇票的账务处理技巧.............. 15
2.3.3 银行本票的账务处理技巧.............. 16
2.3.4 信用卡的账务处理方法.................. 17
2.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 17
2.4.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 17
2.4.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18
2.5 应收票据..................................................... 25
2.5.1 应收票据的核算............................. 25
2.5.2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26
2.5.3 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26
2.5.4 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27
2.6 应收账款.....................................................28
2.6.1 应收账款在经营过程中的作用......28
2.6.2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29
2.6.3 应收账款在现金折扣下的账务
处理.................................................29
2.7 预付账款.....................................................30
2.7.1 什么是预付账款..............................30
2.7.2 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30
2.8 应收股利.....................................................31
2.8.1 什么是应收股利..............................31
2.8.2 应收股利科目的适用范围..............31
2.8.3 应收股利的账务处理......................31
2.9 应收利息.....................................................31
2.9.1 什么是应收利息..............................32
2.9.2 应收利息科目的应用范围..............32
2.9.3 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32
2.10 其他应收款................................................32
2.10.1 什么是其他应收款........................32
2.10.2 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核算方法........32
2.10.3 其他应收款账务处理....................33
2.11 坏账准备...................................................33
2.11.1 坏账准备的界定及适用范围........34
2.11.2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34
2.12 代理业务财产............................................35
2.12.1 代理业务财产的概念及适用
范围................................................35
2.12.2 代理业务财产的账务处理............35
2.12.3 代理业务财产科目在生活中的
实操案例........................................36
2.13 材料采购...................................................37
2.13.1 材料采购的概念及账务处理........37
2.13.2 材料采购的应用实操案例............38
2.14 在途物资...................................................39
CONTENTS目 录
精彩书摘
《会计科目实战大全》:
(3)按照特许经营权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应提供不仅一项服务(如既提供基础设施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经营服务),各项服务能够单独区分时,其收取或应收的对价应当按照各项服务的相对公允价值比例分配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4) 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确认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5)在BOT业务中,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的其他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提供与获取该资产相关的服务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5.授予客户奖励积分
(1)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本次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分配,将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扣除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入、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递延收益。
(2)获得奖励积分的客户满足条件时有权利取得授予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在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时,授予企业应将原计入递延收益的与所兑换积分相关的部分确认为收入。
确认收入的金额=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
6.其他特殊劳务收入
(1)安装费。根据安装的完工进度确认为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通常应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为收入。
(2)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为收入;广告的制作费通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为收入。
(3)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为收入。
(4)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为收入。
(5)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为收入。
(6)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只允许取得会籍。其他服务另行收费:通常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为收入。会员能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
前言/序言
大家都知道,会计工作烦琐而复杂,尤其是会计科目,很多人看到一百多个会计科目头
都大了。其实把会计科目分好类别,操作起来是很简单的。弄清楚每个会计科目的类别,做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时可以说是毫无压力。本书的优点在于全面详尽而细致,我们就是把会
计科目归类,然后按照类别详细举例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
学习本书时没有会计基础、没做过会计工作都没有关系,本书中的每一个会计科目都会
详细地进行概念讲解和案例介绍。其中还包括我们不常接触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会
计操作细节,使读者尽可能轻松地上手会计工作。
本书主要是将会计要素的六大类进一步细化,并且新增了有关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会计
科目。具体分类如下:
l 流动资产;
l 长期资产;
l 流动负债;
l 长期负债;
l 所有者权益;
l 成本类;
l 损益;
l 政府补助与外币核算;
l 事业单位会计;
l 民间非营利组织;
l 财务报告。
相信读者在学习完本书后,可以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应用了解得更加全面,会计知识了
解得更加透彻,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做好企业的财务管家。
本书内容
会计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本书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共有12 章的内容,各章的内容分
配如下。
第 1 章会计科目概述;主要介绍会计科目的设计与原则,详细介绍会计科目的产生及
应用,并附有新的会计科目表,让大家对会计科目有个基本的了解。
第 2 章流动资产类科目操作细节;主要介绍流动资产类会计科目,根据会计工作中的
日常应用,除将货币性资金及应收款计入流动资产给大家进行介绍外,还将一些虽然是非货
币类资产但流动性大、周转快、易变现的材料存货等统一计入流动性资产,让大家对流动资
产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了解,方便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会计科目的使用及账务处理。
第 3 章长期资产类科目操作细节;主要介绍长期资产类会计科目概念及应用,本
章除了常见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外,还将一些重要的金融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FOREWORD前 言
城市脉动:当代都市生活图景 一、 引言: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微光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当代都市生活的复杂肌理,聚焦于城市空间如何塑造个体经验,以及个体如何在高度结构化的城市环境中寻求意义与连接。我们不再将城市视为一个冰冷、效率至上的机器,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活力、矛盾与无限可能性的有机生命体。本书将带领读者穿梭于摩天大楼的阴影之下与隐秘的街角巷弄之间,捕捉那些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关于“人”的故事。 二、 空间与异化:高耸之下的个体存在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性逻辑,在追求最大化效率的同时,也催生了空间的“异化”现象。本章节将从城市地理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高密度居住环境对人类感知的影响。 2.1 垂直化的生活:楼层间的社会阶层固化 我们将考察写字楼、高层公寓与城中村等不同垂直空间形态,分析它们如何无形中划分出社会阶层。例如,顶层公寓的景观视野与底层商铺的喧嚣拥挤,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高低,更是社会资本的直观体现。研究将涉及通勤时间、公共设施可及性与居住高度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城市空间结构如何固化社会流动性。 2.2 景观的凝视与被凝视:公共领域的失语 当代城市充斥着精心设计的“景观”(如主题公园、商业步行街),这些景观往往是消费主义的展示窗口。本书将分析市民如何从主动的使用者退化为被动的“景观凝视者”。同时,我们将探讨在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数字广告牌构成的“全景敞视监狱”中,个体如何重塑其隐私边界与公共表达方式。我们会深入研究那些反抗标准景观的“游击式”城市行为艺术与非正式聚会场所的意义。 2.3 交通的悖论:连接中的孤立 城市交通系统是连接性的终极体现,然而,高速公路、地铁网络带来的并非全然的亲近。本部分将审视通勤文化对家庭结构、健康状态及社区意识的侵蚀。我们特别关注“通勤疲劳”对城市公民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在封闭的私家车或地铁车厢内,人们如何发展出一种“并置的孤独”。 三、 时间的碎片化:都市节奏与数字黄昏 城市生活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时间的加速与碎片化。本书将探讨技术进步如何重构都市人的时间感知,以及这种重构带来的心理后果。 3.1 24小时不眠的城市:工作与休闲的边界消融 随着“零工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工作时间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我们将分析夜间经济的兴起如何模糊了工作、娱乐与休息的界限。通过对餐饮服务人员、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群体的田野调查,展现这种时间上的无边界状态如何转化为一种持续的待命焦虑。 3.2 等待的艺术与即时满足的文化 在快餐、即时通讯和物流体系构筑的“即时满足”文化中,“等待”成了一种被逃避的状态。本书将对比传统城市中等待公交、排队购买的社会互动价值,与如今App界面上不断刷新的进度条所代表的数字化等待。这种对即时性的追求,如何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耐心、规划能力以及对长远目标的投入意愿。 3.3 城市记忆的更迭速度 快速的城市更新(拆迁、重建)意味着记忆的更迭速度远超个体遗忘的速度。我们将考察“城市失忆症”现象,探讨老旧社区、历史建筑的消失如何切断了居民与地方的情感纽带。通过对比口述历史与官方规划文件,重构被技术和资本边缘化的城市叙事。 四、 亚文化与非正式连接:城市中的抵抗与共生 尽管城市结构看似严密,但在其缝隙中总是孕育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和亚文化社群,它们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来源。 4.1 隐秘的第三空间:咖啡馆、书店与地下空间 远离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第三空间”是都市人进行社会实验和情感交流的关键场所。本书将重点研究那些在商业浪潮中艰难维系的独立书店、小型艺术作坊、以及新兴的共享社区空间。分析它们如何通过特定的氛围营造(灯光、音乐、气味),为不同身份的群体提供一个暂时的“庇护所”。 4.2 数字社群的地理投射 互联网社群不再仅仅存在于虚拟空间。我们将研究特定的兴趣小组(如城市探险队、特定小众运动爱好者)如何利用城市地图的复杂性,将他们的线上身份投射到特定的物理地点(废弃工厂、特定山径、特定时段的广场)。分析这种数字-物理混合的社群形态如何挑战传统的邻里关系。 4.3 城市中的移民与边缘群体的生存策略 对于新移民、流动人口以及底层工作者而言,城市并非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而是需要精妙导航的迷宫。本章将聚焦于他们如何利用城市中的“灰色地带”——例如非正规市场、临时工聚集点,以及家庭式的互助网络,来抵抗主流社会的结构性排斥。他们的生存智慧,正是理解现代城市韧性的关键。 五、 结论:构建有温度的城市未来 本书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批判城市的全部,而是呼吁对城市生活进行更具人性的审视。一个成功的现代都市,不仅需要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经济引擎,更需要能够滋养个体精神健康、支持多样化生活方式的社会生态。通过理解城市空间如何压制或释放人的潜能,我们可以开始思考,如何共同参与到“有温度的城市”的再造之中。本书提供的分析工具和案例研究,旨在启发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师,以及每一位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居民,去重新发现并珍视城市中那些细微而珍贵的“人性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