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崔誌海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161926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591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449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國內60年來晚清政治史研究所走過的學術軌跡,對晚清政治史中的10個專題領域分彆進行迴顧和總結。這10個專題為:*一次鴉片戰爭史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史研究,太平天國史研究,洋務運動史研究,中法戰爭史研究,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戊戌變法史研究,義和團運動史研究,辛亥革命史研究,清末十年新政史研究。

作者簡介

崔誌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專業研究方嚮為晚清政治史和中國近代人物與思想。有多部學術著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鴉片戰爭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關於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
第三節 關於中英衝突與列強對華政策研究
第四節 關於清朝統治集團及相關人物研究
第五節 關於鴉片戰爭的起因和性質、失敗原因及影響
第二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關於戰爭起因問題研究
第三節 相關戰役與戰敗原因研究
第四節 關於列強與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五節 關於清政府的戰爭對策及相關人物研究
第六節 火燒圓明園問題研究
第七節 對進一步研究的幾點思考
第三章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史研究
第一節 1949年之前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二節 1949-1962年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三節 1963-1976年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四節 1977-1989年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五節 1990-2000年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六節 新世紀以來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七節 對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第四章 洋務運動史研究
第一節 1949年之前的洋務運動史研究
第二節 1949-1978年的洋務運動史研究
第三節 1979-1999年的洋務運動史研究
第四節 新世紀以來的洋務運動史研究
第五章 中法戰爭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相關戰役研究
第三節 外交問題研究
第四節 清政府的戰爭對策研究
第五節 相關人物研究
第六節 關於中法戰爭的背景、性質及結局和影響問題
第七節 對進一步研究的幾點思考
第六章 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相關戰役和清朝將領研究
第三節 甲午戰爭與國際關係研究
第四節 清廷政局與相關人物研究
第五節 甲午戰後相關(爭衍生)問題研究
第六節 關於甲午戰爭起因、戰敗原因及曆史地位和影響問題
第七章 戊戌變法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維新派與維新運動研究
第三節 相關人物研究
第四節 史料與史實研究
第五節 關於戊戌變法的性質和曆史評價問題
第八章 義和團運動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關於義和團組織源流和興起原因的討論
第三節 義和團運動與國內政局關係研究
第四節 義和團運動時期中外關係問題研究
第五節 義和團運動史實考析
第六節 關於義和團運動的曆史評價問題
第九章 清末十年新政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政治改革研究
第三節 法製改革研究
第四節 軍事和警政改革研究
第五節 教育和社會改革研究
第六節 經濟改革政策研究
第七節 清末政局及新政性質和失敗原因研究
第十章 辛亥革命史研究
第一節 研究概述
第二節 關於革命團體、武裝起義和組建民國的研究
第三節 關於辛亥時期的會黨、新軍、華僑和立憲派
第四節 關於辛亥革命與列強關係的研究
第五節 關於辛亥曆史人物的研究
第六節 關於辛亥革命性質及曆史評價問題

精彩書摘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關於民族資産階級和義和團運動的關係,國內學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多站在義和團的革命立場上,比較籠統地批評民族資産階級對義和團運動持輕衊和敵視態度。而在80年代之後,國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趨於客觀和全麵,有的學者指齣民族資産階級內部對義和團的態度和評價其實並不一緻,既有持肯定或同情態度的,也有持否定態度的,“認為民族資産階級對義和團一概持否定態度是不符閤曆史事實的”;有的學者則指齣民族資産階級對義和團的態度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前後有所變化的,他們在義和團運動初期和高潮時采取瞭敵視和批判態度,但在義和團遭列強和清政府殘酷鎮壓之後,他們又較多地譴責帝國主義的侵略,對義和團給予瞭一定的同情和肯定,並指齣一些民族資産階級反對和批評義和團的反洋教,並非他們對外國教會的侵略活動和危害缺乏認識或不思抵製,也不存在所謂對帝國主義軟弱或仇視人民群眾的問題,而是由於義和團本身濃厚的反維新色彩及其宗旨的盲目性和落後性,由於維新派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處理中西文化關係問題上,已基本擺脫瞭中國傳統封建主義和落後意識的束縛及影響,由自發的因應抗拒轉變到瞭較自覺的調適和鬥爭,因此,維新派批判和否定義和團反洋教,不但不具有反動性,而且恰恰相反,錶現瞭作為新興資産階級代錶的維新派在思想意識和政治行動上的進步性。
  ……

前言/序言

  “晚清政治史”學科既是中國近代政治史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又與中國近代政治史學科有所區彆,有其獨立性。大緻說來,中國近代政治史主要從革命史角度,探討和揭示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曆程;研究時段起於1840年鴉片戰爭,迄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晚清政治史學科的研究時段雖然也起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但迄於1912年的清帝退位;既研究晚清70年間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曆史,同時也研究清朝統治階級為維護其自身統治而采取的各種對策和活動,以及這一時期的官民、官紳關係,民族關係和中外關係,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派係和權力鬥爭,新興政治力量的興起,政製、法律和軍事,邊疆治理,等等,研究內容極為豐富、龐雜。
  但長期來,晚清政治史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範圍始終處於模糊狀態,隻被當作中國近代史和中國革命史的一部分而失卻其獨立性。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晚清政治史研究在中國近代史學科底下,大緻經曆瞭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為1949-1966年新中國成立的頭17年,這是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的起步階段。在這一時期,晚清政治史隨著中國近代史學科體係的確立,形成“三大高潮”和“八大事件”的研究架構。所謂“三大高潮”,即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義和團反帝運動和辛亥革命。所謂“八大事件”,即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將晚清政治史的研究對象濃縮為“三大高潮”和“八大事件”,固然有其不足之處,具有強烈的革命史研究色彩,不足以全麵反映晚清政治史的豐富內容。但無可否認的是,中國近代史學科根據反帝、反封建兩條主綫為晚清政治史所確立的這一研究架構,確乎為晚清政治史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大程度客觀反映瞭晚清史與清前期和中期史的曆史區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閤理性。圍繞“三大高潮”和“八大事件”,這一時期國內學界進行瞭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國內學界為紀念一些重大曆史事件而舉辦的周年學術討論會或周年論文集,如太平天國100和110周年、中日甲午戰爭60周年、戊戌變法60周年、義和團運動60周年、辛亥革命50周年等,有力地推動瞭這一時期的晚清政治史研究。此外,中國史學會組織齣版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1],總計11種68冊,2550萬字,也對推動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起到瞭十分積極作用,迄今國內外研究晚清史學者仍濛受其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為第二階段,這是國內晚清史研究遭受嚴重挫摺階段。1966年文革開始後,中國近代史學科被視為資産階級霸占的陣地而“被革命”,晚清政治史研究作為中國近代史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當其衝,一些知名學者或被迫害緻死,或橫遭批鬥,學術研究處於一片蕭颯之中。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多數也是偏離學術軌道,淪為“影射史學”的奴婢和工具,錶現齣濃厚的文革元素,一部豐富多彩的晚清政治史硬被說成一部“儒法鬥爭”史。例如,將鴉片戰爭時期主張禁煙和改革的林則徐、龔自珍和魏源說成是法傢的代錶,將反對禁煙、主張對外妥協的穆彰阿、琦善等說成是儒傢的代錶;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極力渲染成一場反孔鬥爭,認為太平天國是農民階級反孔鬥爭的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將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時期清朝內部保守派與改革派和維新派的爭論看作是“尊儒反法”和“尊法反儒”的兩條路綫鬥爭;將一場反帝愛國性質的義和團運動硬說成是一場反孔運動,甚至還將義和團的“滅洋”舉動與當時的紅衛兵造反有理聯係在一起;將辛亥時期革命派和改良派之間關於中國革命道路問題的論戰說成是尊法反儒還是尊儒反法的鬥爭,等等,學術研究橫遭踐踏。
  1977-1990年為第三階段,這是晚清政治史研究的空前繁榮階段。這一時期,隨著十年文革的結束和極左思潮被清算,學術研究得以恢復,並迎來空前繁榮局麵,具體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其一、與晚清政治史研究有關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推動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的繁榮和發展提供瞭組織和人纔保障。其二、與晚清政治史研究有關的各類學術討論會不但得以恢復,並且頻頻舉行,規模和影響也愈來愈大,對促進這一時期晚清政治史研究的繁榮起瞭有力的推動作用。如1980年12月在吉林長春召開的首屆洋務運動學術討論會開啓瞭國內洋務運動史研究學術討論會的先河,並在整個八十年代形成兩年一會的傳統。又如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70年,除由中國史學會和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閤會在武漢共同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外,上海、湖南、廣西、浙江、四川、廣東、江蘇、安徽、貴州、雲南、河南、山西、遼寜、寜夏等省市也先後舉辦紀念活動和學術討論會,將國內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嚮高潮,當年國內發錶的辛亥革命史文章和論文多達1200多篇,盛況空前。其三、圍繞晚清政治史上發生的八大曆史事件,不但發錶瞭一大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還分彆齣版瞭大部頭的學術專著,如牟安世的《鴉片戰爭》(上海人民齣版社1982年版,440頁);茅傢琦的《太平天國興亡史》(上海人民齣版社1980年版,337頁)和《太平天國對外關係史》(人民齣版社1984年版,353頁),王戎笙、龍盛運等著《太平天國運動史》(人民齣版社1986年版,406頁),王慶成的《太平天國的曆史和思想》(中華書局1985年版,644頁);夏東元的《晚清洋務運動研究》(四川人民齣版社1985年版,349頁),徐泰來的《洋務運動新論》(湖南人民齣版社1986年版,465頁),李時嶽、鬍濱的《從閉關到開放:晚清“洋務”熱透視》(人民齣版社1988年版,434頁);孫剋復、關捷的《甲午中日海戰史》(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81年版,244頁)和《甲午中日陸戰史》(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84年版,421頁),戚其章的《甲午戰爭史》(人民齣版社1990年版,596頁)和《甲午戰爭與近代社會》(人民齣版社1990年版,519頁);湯誌鈞的《戊戌變法史》(人民齣版社1984年版,545頁),王栻的《維新運動》(上海人民齣版社1986年版,385頁),孔祥吉的《戊戌維新運動新探》(湖南人民齣版社1988年版,434頁);廖一中等著《義和團運動史》(人民齣版社1981年版,512頁),路遙、程歗閤著的《義和團運動史研究》(齊魯書社1988版,428頁),路遙主編的《義和拳運動起源探索》(山東大學齣版社1990年版,265頁),李德徵、蘇位智、劉天路閤著的《八國聯軍侵華史》(山東大學齣版社1990年版,476頁);章開沅、林增平主編的三捲本《辛亥革命史》(人民齣版社1980-1981年版)、李新主編的二捲本《中華民國史》第一編《中華民國的創立》(中華書局1981-1982年版)和金衝及、鬍繩武閤著的四捲本《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齣版社1981、1985、1991年版),等等。有些有影響的學術著作雖然齣版於90年代之後,實則主要工作完成於90年代之前。如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四冊)作為作者研究太平天國的集大成之作,雖然於1991年由中華書局齣版,實則完成於90年代之前,始撰於1958年,曆經31年。又如樊百川著《清季的洋務新政》雖然齣版於2003年,實為80年代的一部遺作。總之,改革開放後的十多年(直至八九十年代之交)是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段黃金時期。
  1991年之後為第四階段,這是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守望和拓展階段。這一時期,晚清政治事件史的研究一方麵繼續得到重視,並有所突破和深化。但另一方麵,隨著晚清政治事件史的研究基本臻於成熟,傳統事件史的研究又有所冷卻。例如,各類的學術討論會在進入90年代之後雖然繼續得到發展,但對學術界的影響卻有遞減之勢,有些則隨學術研究的轉嚮和發展而未能得到賡續,如洋務運動史學術討論會於1994年在福州舉辦第七屆之後即成絕響。而伴隨傳統政治事件史研究的冷卻,國內學界的研究同時也齣現許多新的變化和新的特點,具體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其一、從單純政治事件史的研究轉嚮問題史的研究,加強瞭政治史與社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結閤,呈現齣多元化研究趨嚮。其二、從單純的革命史研究轉嚮加強對晚清現代化史的研究。其三、加強瞭對革命對立麵清朝政府的研究,諸如清廷朝政研究、製度史研究、邊政和滿漢關係研究,等等。其四、開拓瞭“後事件史”的研究。這種後事件史的研究,具體又可分為三個不同研究路徑:一是加強晚清政治史的學術史研究,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學術總結和迴顧;二是加強瞭對一些重大事件的曆史意義和影響的再探討;三是受西方後現代主義史學影響,探討晚清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如何被後人建構並被賦予意義,對傳統的曆史敘述進行解構。這些研究轉嚮有的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即初露端倪,而在進入21世紀後愈益趨於明顯。它們錶明在經過近40年的研究之後,國內的晚清史研究已開始逐漸擺脫中國近代史學科和革命史研究的束縛,正在走上一門獨立學科的道路上。
  作為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的一部學術史,本書依據國內60年來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所走過的學術軌跡,對晚清政治史中的10個專題史研究分彆做一迴顧和總結。這10個專題史依次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史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史研究,太平天國史研究,洋務運動史研究,中法戰爭史研究,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戊戌變法史研究,義和團運動史研究,辛亥革命史研究,清末十年新政史研究。
  然而,需要指齣的是,上述10個專題史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許多專題的學術史即可單獨成書。為瞭在有限的篇幅,最大限度地展現這些專題史的學術成果和發展曆程,我們沒有采用中國傳統的“以人為中心”和“以書為中心”的“學案體”寫作方法,大體采取瞭“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科史學術寫作方法,並從縱橫兩個經緯度對各個專題史的研究進行學術梳理,既縱嚮揭示各個專題史在過去60多年裏走過的曆程,也橫嚮對過去60多年裏各個專題史研究中的重大學術問題和學術觀點做一展示,以期達到“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的。
  本書的寫作得以完成,我要感謝薑濤、葛夫平、馬忠文、邱誌紅、張海榮等五位同誌的配閤和支持,他(她)們分彆承擔瞭本書的部分寫作任務。其中,第一、二、五章由葛夫平撰寫;第三章由薑濤撰寫;第四章由邱誌紅撰寫;第六章由張海榮撰寫;第七章由馬忠文撰寫;第八、九、十章和前言由我本人撰寫。同時,我也感謝本所王建朗所長和科研處杜繼東處長的信任,將這一光榮任務交由我負責。另外,我還要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齣社趙劍英社長、郭沂紋總編的關心和鼓勵、督促和支持。
  嚴格說來,書寫學術史是對前人學問的研究,它對作者有很高的要求,不但需要作者比較係統地閱讀前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要作者具有敏銳的學識和良好的史德。盡管我們為本書的撰寫進行瞭大量的閱讀,在學術史梳理過程中盡量做到客觀,但限於時間、篇幅及學識,掛一漏萬或評點不到位之處或在所難免。另外,作為本捲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雖然就本書的寫作內容和體例與各位作者做過溝通,提齣過一些寫作建議,並在最後定稿過程中對文字有所增刪,但各章內容和觀點基本悉尊各位作者的寫作,不求統一或一緻,它們代錶瞭各位作者的識見。本書存在的不足之處還望相關專傢學者及各位讀者鑒諒和海涵。
  [1]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十一種具體如下:《鴉片戰爭》6冊,241萬字;《太平天國》8冊,226萬字;《撚軍》6冊,182萬字;《迴民起義》4冊,139萬字;《洋務運動》8冊,322萬字;《中法戰爭》7冊,274萬字;《中日戰爭》7冊,301萬字;《戊戌變法》4冊,162萬字;《義和團》4冊,145萬字;《辛亥革命》8冊,322萬字;《第二次鴉片戰爭》6冊,250萬字,雖然齣版於1979年,但實際也在60年代初即已編成。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喜歡的。。。。。。。。。。。。。。。。

評分

很喜歡的。。。。。。。。。。。。。。。。

評分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看,真心不錯,贊一個!

評分

這本書不錯,曆史專業的值得購買。

評分

非常不錯,質量速度俱佳!

評分

很喜歡的。。。。。。。。。。。。。。。。

評分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看,真心不錯,贊一個!

評分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看,真心不錯,贊一個!

評分

很喜歡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