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以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描摹有血有肉的历史,揭示长期被误解、意想不到的历史真相,并从中演绎真实的人性。可以说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线索和借鉴。
2、三国时代,群雄逐鹿,豪杰并起,实力为王;
内政、外交、军事各大战场.....
纵横捭阖,智计百出,演绎人性的复杂与诡谲。
3、史实尽在眼前,真相历历在目——
曹操就是个“嗜血狂”?
谁才是三国的真正主角?
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
......
《历史中国》(白金升级版),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百科全书式的通俗历史读物,王觉仁、醉罢君山、金满楼、姜狼、张程……当今历史写作界诸多名家大神经典力作!精彩丰厚的内容,别样的叙事视角,意想不到的真相,演绎真实的人性。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历史上都曾发生!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才辈出。这一时代,实肇始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此后各路军阀势力划州割郡,拥兵自重。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孙权割据江东,刘备入主益州,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这一时代,各方面的人才简直可以用“井喷”二字形容,乱世之中,不仅涌现出像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等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涌现出像赵云、张辽、乐进、姜维、邓艾等杰出人才;科技方面,有马钧、刘微、华佗、张仲景之流;文学艺术方面,有“三曹”“建安七子”等。
时势造英雄,更是英雄造时势,各方面的人才风云际会,斗智斗勇,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姜狼
七十年代生人,喜欢历史,尤其是乱世史。曾经出版过多部反映乱世历史的作品,如《五代十国风云录》《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刘宋帝国兴亡录》《北周北齐兴亡史》《五朝宰相》《柴荣是个好皇帝》。风格沉稳,文笔间透着一股幽默劲,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品味历史的兴亡。
001 一 三国的疆域划分
009 二 张让是我爸,赵忠是我妈——东汉衰落的秘密
018 三 曹操的智库
027 四 刘备和关羽、张飞的一生纠葛
036 五 小霸王孙策
044 六 从刘备看东汉三国士、庶分野
052 七 刘备的用人之术
059 八 诸葛亮的职业生涯规划
067 九 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
075 十 三国非主流顶尖智囊的悲喜人生
084 十一 三国的乱世草头王
094 十二 四世三公话袁绍
104 十三 赤壁之战
115 十四 东吴军界的双头鹰
124 十五 三国的另类军阀
136 十六 三国花瓶男
145 十七 曹操的七十二座空冢(上)
153 十八 曹操的七十二座空冢(下)
160 十九 曹魏宫廷的斗争
172 二○ 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
186 二一 孙权和群臣的博弈
197 二二 孙权的家庭悲剧
208 二三 三国跳槽史
217 二四 三国名女漫谈
225 二五 三国后妃
237 二六 蜀汉两名相
248 二七 司马懿的忍功
258 二八 司马师时代的血与火
269 二九 司马昭的权力之路
277 三○ 三国的酒肉江湖
286 三一 魏国武将群像
297 三二 马超等人的命运探秘(上)
306 三三 马超等人的命运探秘(下)
315 三四 吴蜀关系
324 三五 魏国的封疆大吏
334 三六 蜀汉三大边镇
344 三七、东吴两大边镇
352 三八 三国神童
365 三九 蜀汉真的没有人才吗
372 四○ 名士风流——嵇康和阮籍
382 四一 三国文人不相轻
388 四二 三国末路帝王的人生终局
400 四三 三国官制
410 四四 三国礼仪制度
420 四五 迷雾中的木牛流马
426 四六 算一算三国的经济账
438 四七 三国法律制度
445 四八 三国文学纵横谈(上)
452 四九 三国文学纵横谈(下)
462 五○ 评说三国历次战争
475 附录:三国年谱
曹操不像孙权只盯着荆州,割据江东,成一方偏霸之业,曹操要的是整个天下。当时除曹操之外,还有四路比较大的军阀,从西向东分别是:西凉马腾、益州刘璋、荆州刘表、江东孙权。曹操会先吃哪一块蛋糕呢?
刘备和关羽到底是“恩若兄弟”还是“恩若父子”?虽然关羽的年龄据考证 要比刘备还要大一些,但年龄并不能说明什么,一来刘备是主,关羽是臣;二来干儿子比干爹年龄大的也不是没有......
要说刘备这大半辈子活得真是不容易,为了讨生活四处流浪,别人高兴了赏他碗饭吃,比如袁绍;不高兴了抡起大棒子照头就打,比如曹操。现在逃到荆州避难,说好听些是刘表的兄弟加客人,实际上在刘表的心里,刘备和要饭的叫花子没什么区别。
现在诸葛亮的机会来了,刘备把蜀汉的军政财大权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是否考虑过拿掉蜀汉刘家的招牌,换上诸葛家的门脸?诸葛亮要是成为公司法定拥有人,他也许会有更大的斗志来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如果能统一天下,诸葛家就可以坐享千秋万代的尊荣。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和动机,李严曾经给诸葛亮写信,劝诸葛亮自加九锡,封王,过一把皇帝瘾。李严的“好意”立刻被诸葛亮婉言谢绝了,李严和诸葛亮交情不深,突然冒出这一出,恐怕和当年孙权劝曹操称帝一样,是挖个坑请诸葛亮往下跳,诸葛亮可没这么傻!
不过感情归感情,在立储的问题上,曹操打定了主意,半点也不含糊。后来曹操因事废掉了两大在感情上严重倾向于曹丕的名臣崔琰和毛玠,崔毛之死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曹丕,但曹操这么做,似乎很难不和曹丕扯上关系,难道真是无巧不成书?
在这场政治婚姻中,刘备是彻底的输家,孙权才是赢家。孙尚香平时喜欢习武,身边养着一支百余人编制的娘子军,孙尚香和刘备缠绵的时候,这些娘子军都要仗剑侍立两旁,刘备每次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孙尚香一时犯混,割了自己的脑袋。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秘辛”时的坦诚态度。很多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传统认知,在这本书里都受到了细致入微的审视和必要的修正。它不回避历史中的灰色地带,敢于挑战那些约定俗成的“神话”或“脸谱化”的人物形象。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于渴望了解真实历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每一次读到作者提出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去回溯相关的史料,这种被引导着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是阅读体验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它让知识的获取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十分用心,细节之处透露着对读者的尊重。字体大小适中,页边距留得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地图和示意图,标注清晰准确,极大地帮助了理解那些复杂的地理位置和军事部署。要知道,在阅读古代历史时,没有良好的视觉辅助工具,光靠文字想象是相当吃力的。这本书在硬件上提供的便利,使得读者能够更专注于文本本身的内容,沉浸其中,这一点虽然看似是附属品,但对提升整体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评分这部书的叙事风格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平铺直叙,而是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将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用一种全新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重新展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时的细腻笔触,那些在宏大叙事中常常被忽略的个体情感、挣扎与抉择,被挖掘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仿佛不是在阅读枯燥的史料,而是亲身参与到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洪流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同阵营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动机不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复杂的人性光辉与阴影。这种对历史深层次的剖析,让我对许多历史定论产生了新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精妙,它巧妙地在宏观的历史脉络和微观的细节考证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不同于以往那些专注于某一特定事件的专著,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观察视角,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如何逐步演化的。作者似乎非常注重史料的交叉验证,很多论断都有扎实的文献依据作为支撑,这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更难得的是,即便是在处理那些争议性极大的历史节点时,作者也保持了一种审慎而克制的态度,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将证据呈现给读者,引导我们自己去构建理解,这种开放性的叙述方式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初读起来,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严肃得令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著作,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活力,读起来非常流畅,完全没有晦涩难懂之处。特别是他对战争场面和政治博弈的描写,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感受到庙堂之上的暗流涌动。这种将深奥的历史知识“翻译”成大众易于接受的语言的能力,是很多历史作者所欠缺的。它成功地打破了历史研究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壁垒,让历史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学问。
评分东西不错? ?还会再买买买
评分很好,两天读完。
评分挺好
评分书是正品,给学生看的,不错。
评分非常好,棒棒的,很喜欢!
评分挺好
评分书是正品,给学生看的,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 ?还会再买买买
评分很好,两天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