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的全稿精选五运六气古今医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进行解读,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对学习和研究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应用,颇有参考价值,对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有三篇。第1篇五运六气历代医案评述。概述五运六气理论及临床应用历史沿革,详细剖析历代医家、医案,阐述各个医家对五运六气理论中相关理论的娴熟运用及深刻理解。第二篇中医学派五运六气医案评述。从中医理论发展中形成的主要学派中,选取具有五运六气鲜明特点的医家、医著、医案,探索五运六气理论对各学派形成产生的影响,挖掘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本质。第三篇五运六气医案给予的启发与思考。汇总一百医案的研究后,对古今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进行评价与小结,以及五运六气对临床指导的启发与思考。三、编写特色1、首次对古代五运六气医案进行整理分析。2、以现代的思维模式阐释古代五运六气医案,机理鲜明,通俗易懂,引发深入探讨。3、探索五运六气理论临床应用新思路。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
1.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2.先立其年,以知其气
3.治化而人应之也
二、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1.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
2.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3.岁主脏害
三、折其郁气,资其化源
1.五运治则
2.六气胜复治则
3.标本中气治则
4.寒热季节治则
5.地域环境治则
6.正治反治原则
7.组方原则
8.四气五味用药原则
第二章 风气为病医案
一、概述
1.运气主时
2.藏气法时
3.致病机理
4.司岁备物与用药
二、医案评析
1.风伤于表
2.风淫于内
3.小儿木盛动风
4.风邪中脏
5.风痦痱
6.风寒袭络
7.厥阴主令,肝风内动
8.肝风泄泻
9.风气兼湿热为病
10.木气郁发
11.风气伤心
12.久风飧泄
13.木气来复黄疸
14.木亢伐土黄疸
15.风木化火,脾虚崩漏
16.风木司天,肝阳上亢
17.风木在泉,心肾虚劳
18.木火虚劳
19.木火交令咳嗽
20.木火相煽,发为癫狂
……
第三章 火与暑气为病医案
第四章 湿气为病医案
第五章 燥气为病医案
第六章 寒气为病医案
第七章 明清瘟疫医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
一、概述
1.运气主时
风气在五运中属于木运,六气中属主气初之气的厥阴风木之气。风气“在天为风,在地为木”。风气为春季的主持,五运中的初之运、六气中的初之气均在春季。
五运主时。初之运由大寒节当时交接,到春分之后二十一天截止,共计七十三日零五刻。《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木主丁壬。”岁运中,自然界出现风木太过的表现年份为六壬年、六己年,其中六壬年风木太过,六己年为湿土不及,风木克土的兼化年份。客运中,丁壬年的初之运、丙辛年的二之运、乙庚年的三之运、甲己年的四之运、戊癸年的五之运都有风气盛行的表现。
六气主时。六气中,厥阴风木为主气中的初之气,交气时间为大寒日,即“自十二月中气大寒日,交木之初气”(《素问运气论奥》),到春分节气为止,共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巳亥之上,厥阴主之。”巳亥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寅申年为厥阴风木在泉。客气中,丑未年的初之气、子午年的二之气、巳亥年的三之气、辰戌年的四之气、卯酉年的五之气、寅申年的终之气均为厥阴风木所主。
自然界中的风气正常的情况下,春季“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阳气随着木气升发,冰雪解冻,万物复苏,百草萌生,推陈出新。风气太过则会变成风淫,导致疾病发生。风气为病,多发生在以厥阴风木客气司天、在泉或为间气的相应月份,也容易发生在木运太过或金运不及的年份。风气太过或不及均能导致自然界的气候异常,风邪也是六淫之首,容易夹杂其他邪气,导致机体发病。风邪从外及内则为“外风”;人体自身因气血津液的异常,导致肝气失司,风从内生,则为“内风”。内风、外风导致机体失调的表现均可以归纳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2.藏气法时
五运六气理论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浮沉,在考虑天气的同时也考虑到具体脏腑的气机变化。厥阴风木之气内系肝脏,肝脏主时为春,具有升发之性。《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肝气在冬春之交升发,如《素问·诊要经终论》云:“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肝气的升降浮沉与自然界的春季升发一样,在人体中起到推陈发新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影响到五脏气机变化。肝气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点:
……
前言/序言
在中医药,医案之学继承了史志的传统,贵时重创意,有凭证性和实用性,彰显案主的思维、创新和技巧,有可“效”的价值,是中医药学一种重要的文体,属于《文心雕龙·书记》中的“籍”。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诊籍”,又有“病案”“脉案”等称谓。
着眼于变动不居的“证”,重在展示辨证论治技艺的中医个案,大异于西医学据共性概念的“病”,所依从统计高概率而示范的群案。中医医案是个性创作,为历代医家宝藏,殊堪诊视。清代医家王式钰在所著的《东皋草堂医案》序文中,指出:“《东垣试效方》虽无医案之名,而实为医案;《薛立斋医案》有医案之名而不止于案;《太平圣惠方》为方书,其中有千余首医案。”此外,在史书、传记、笔记中也每有翔实的医案。医案有证符案据、传达经验、示人方法、启迪思维的价值,以至古人有读经不如读案之说。
五运六气理论自从唐代王冰次注《素问》时,将《天元纪大论》等七篇纳入,犹如《周礼》以《考工》补《冬官》,充益了《素问》,由是“七篇大论”从数术类纬书之属,霍然为“经”。从秘传到播扬,除延传于司天监推步测候之外,昭于医学(包括兽医)、药学、农学等学术中。宋代对五运六气的推行最为宠励,或因在皇历中发布值年运气,命药局司岁备药;或因医生必修,考试的试题中必有运气命题;或因《圣济经》《圣济总录》辑人运气内容并有宋徽宗的序文,成为一时之显学。宋代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五运六气之应见”一语,把素称“推步”的“七篇大论”等内容称为“五运六气”,沿用至今。宋代传播炽盛,以至于有“不读五运六气,遍检方书何济”的时谚。
五运六气不仅发为有预测价值的病因学,盘式地列出因变气化的各种病症模式,更提出精括气宜的病机,还列有相应的治法、处方原则,在病因、气化、病机、治法等方面,突破了原《内经》诸篇的框架和理论,以其前沿性和深邃性达到了理论的一次提升,成为带头学科。北宋刘温舒、史堪,南宋陈言,金元之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各持一麟,就发为一家之学。很多医著将五运六气理论置于书首。运气理论虽然诠释纷纭,但终总落实于临床和养生。诊治探索中,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者当属医案。
医学是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以尽可能的预知而有佳良的疗效为上工。把理论巧妙运用于实践,才是饮上池水隔垣而视的明医作为。五运六气之医案,理层高端,顺天用药,疗有神效。辨证论治在医家有三乘:法式检押属初乘,圆机活法为中乘,意创机先者为上乘。五运六气,推寻天道以明人事之旨,其气化理论,乃“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其治一本天机,超迈常辈。
五运六气医案评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