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上下)

青崖白鹿记:十周年纪念版(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璎璎 著
图书标签:
  • 奇幻
  • 武侠
  • 仙侠
  • 修真
  • 东方奇幻
  • 经典
  • 周年纪念版
  • 长篇小说
  • 玄幻
  • 言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4809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3060
品牌:悦读纪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584
套装数量:2
字数:4210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沈璎璎经典成名作,女性武侠里程碑。结局动人心魄,读者十年难忘。
★ 数度修订,新增十万字内容,收录全部番外、全新后记。
★ 联手著名插画师何何舞/Eno & 著名题字人零雨其蒙蒙共同打造,品质保证。
★ 内外双封、双面印刷、烫金工艺,极具收藏价值。
★ 她总是许三个愿。而第三个愿望,总是镜花水月,不可言说。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美人如鹿,君子如竹,
褰裳所涉,江湖秋水,
素履所往,人间歧途。
紫电青霜,可逆天欤?
灵枢素问,可改命欤?
无情有恨,何枝可依?
万人如海,扁舟何处?
且住,且住,
他年遥登天台,与尔同栖春深处。

悦读纪『珠玑录』系列经典推荐:
《华音流韶·典藏版》:步非烟成名作,十年口碑经久不衰。
《狐狸叔叔》:晋江年度黑马作品,各大读书账号、贴吧、论坛强推,读者口口相传。

『珠玑录』系列新书预告:
时久《朕就是这样的昏君》,尾鱼《四月间事》

内容简介

沈瑄合拢书卷,敛衣起身,擎着灯台默默踱开。
时近子夜,三醉宫中再无人语,洞庭湖上风涛喑哑。长夜如海,浩渺得没有尽头。无边黑沉之上,只得这一室如舟,一灯如豆,载沉载浮,照亮壁间小小一方雪白。那是一轴小像,画中女郎拈花回首,自在宛若飞仙。
“阿兄,你别胡思乱想。”瑛娘劝道,“也许哪天她病好了,就回来了。你要等着她呀。”
沈瑄居然笑了笑,道:“当然会等着,我答应过她的。”
瑛娘哑然。
沈瑄举高灯台,照亮画像上方,道:“当年她的那支竹箫刻的有字,字迹模糊,我们都猜不出是什么。其实是这个——”
瑛娘细看时,那上面果然有人题了四行小字:
一剪斑竹枝;
离离红泪吹怨辞;
湘灵一去九山空;
流雨回云无尽时。

作者简介

沈璎璎
渝人,客居京华,行医为生。十七年前江湖梦,十七年后,一事无成,只写得小书二三本,敝帚自珍。
微博:@沈璎璎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璎璎的文风一贯缥缈神秘,有巫女之称,写起武侠来却有别样的风味。刀光剑影之余,自有水墨长卷般的江湖歌行图,空灵淡雅、婉转动人。
——作家 沧月

唐诗里的古典爱情,回不去的纯真岁月,行云流水、千回百转,美好到令人悲伤。
——编剧、作家 楚惜刀

实在太过于喜欢《青崖白鹿记》,反而不知道怎么措辞,怕语言太苍白,无法形容内心的那份热忱。初次邂逅这个故事是在很多年以前了,那时候真的是手不释卷啊,晚上睡觉都要把书放在枕头底下。时至今日,我还是能回忆起每一个细节:蒋灵骞和她的天台山、沈瑄和他的三醉宫、澹台树然的意气风发、蒋明珠的爱恨难耐……除了沈璎璎,再也没有人能给我这种文字上的享受。
——作家 云葭

所求非巨,但世间难寻。
想起《情人结》里的一句话:我们以后可能会吵架,可能会分手,但是现在我只想跟你在一起。
——豆瓣读者 楚荆

目录

引子
第一回 富春山居
第二回 春水如空
第三回 少年心事
第四回 钟山武集
第五回 金陵烟霭
第六回 俪影轻鸿
第七回 诗剑玲珑
第八回 萍踪夜话
第九回 岁暮天涯
第十回 庐山高致
第十一回 新雨旧雨
第十二回 霜天渔火
第十三回 波撼洞庭
第十四回 凤惊危楼
第十五回 梦落君山
第十六回 山高水长
第十七回 天台花影
第十八回 钱塘迷踪
第十九回 海上尘天
第二十回 荒岛畸人
第二十一回 山雨欲来
第二十二回 异路风波
第二十三回 雷惊迷梦
第二十四回 一夜枯荣
第二十五回 芙蓉解语
第二十六回 浊水清尘
第二十七回 巫山云雨
第二十八回 檀烟一炬
第二十九回 燕语呢哝
第三十回 离鸾别凤
尾声
番外一 天台遗事
番外二 木兰花树
番外三 屏上暗红蕉
番外四 药
番外五 天雨花
后记

精彩书摘

引子

树入天台石路新,
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
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
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
须就桃源问主人。
——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

绿水如锦绉初展,泉声似环佩风鸣。
天台山深处,一个幽峻的山谷。涧水随山势曲折,两岸春山壮丽雄奇,峭壁参差如列绣屏,碧波雪瀑,掩映其间。山涧边蹲着一个小男孩,捧了一掬清凉的溪水洒到自己脸上。他身后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郎,面容憔悴,正望着东边的一座山峰。山峰危然峭拔,仪状奇传,山顶有一对圆圆的石头,仿佛是女子的双髻。
“那就是双女峰吗,小师叔?”男孩问道。
“大概是吧。”女郎喃喃道。
两人已经在这天台山深处跋涉了两三天。虽然知道路径,但天台山茫茫横亘百里,谷深峡远,人迹不至,找起那个桃源来谈何容易!迷了好几次路,也曾在山里碰到过几个人,又怕泄露行迹,不敢上前问路,反倒小心翼翼地躲了起来。
“双女峰下,惆怅溪边,溯流而上,仙谷桃源。”
过了金桥潭畔的会仙石,沿着惆怅溪再往前走到双女峰,就差不多了。只是这惆怅溪两边哪里有路呢?女郎正自沉吟着,忽然看见碧绿的山峰之间白光一闪,翩若惊鸿。过了一会儿,噗的一声,一只浑身雪白的小鹿轻盈地落到山涧对面。那白鹿侧过头来望了她一眼,目光清亮而幽远。她不由得向那白鹿伸出手去,白鹿却忽地跃起来,飞向青青的山崖,如电光朝露一般,转眼失去了踪迹。

日暮时分,终于找到了桃花林里的“仙人洞”。从那巨大的石头后边绕过去,一片绿竹林闪露出来。那是湖湘之地才生长的湘妃竹。
“大概就是这里吧?我过去瞧瞧。”女郎道,“小楼,你站着别动。”
男孩嗯了一声,看着她朝竹林深处走去。
竹林里面藏着一个小院,织竹为篱,几间小屋也是竹门竹瓦,湘帘低垂,颇为别致。屋后另有一片碧桃花,暮春时节开得如云如锦,灿若明霞。院中坐着一个美貌妇人,正在逗弄怀中的一个幼儿,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那妇人虽荆钗布裙,却是丽色照人,神情举止不像是寻常村妇。
女郎不知如何招呼那妇人,踌躇了半日,忽然叫道:“阿兄!”
“哈哈,我早就看见你了!”一个少年从竹梢上跳了下来,落到女郎面前,笑吟吟问道,“烟娘子,许久不见,你从哪里来?”
烟娘子望着兄长的脸,撇撇嘴道:“出了一趟海,才回来。三醉宫出事了,你知道吗?”
少年问:“怎么了?”
“我刚到钱塘就听人说,沈掌门病重。”
少年脸色骤变,凄然问道:“你从钱塘过来走了多长时间?”
烟娘子道:“不到十天。”
少年回过头去,向院中坐着的妇人道:“明珠,师父病重,我要马上赶回去!”
妇人神情有些不豫,抱着孩子走过来道:“这就要走?”
少年道:“现在就走!”
“好好儿的忽然要走,”妇人脸上露出了幽怨之色,“你就非去不可吗?”
少年一边匆匆收拣行李,一边道:“当然非去不可。”
“你……”妇人急得说不出话。
“要不是你双身子,连你我也要带走。”少年道。
“你还知道我双身子,”妇人怒道,“就丢下我不管!”
少年停下手,缓声道:“明珠,你要讲道理。师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却没有尽过弟子的心。你如今不能走动,这也就罢了,要是连我都不回去,我怕我一辈子都不得安宁……”
妇人沉默良久,道:“不是我非要赌气,可你那几个师兄……”她把孩子塞到少年怀里,转身进屋去了。
烟娘子茫然道:“要劝劝阿嫂吗?”
“不用。”见烟娘子伸着头打量,少年就把怀中的小孩朝她侧了侧,“还没给你瞧瞧呢。看,这是你的侄女湘灵。湘灵,这是你姑姑,快叫姑姑!”
小女孩口齿不清,在父亲的鼓励下勉强“咕”了一声。烟娘子伸出手指,小心地碰了碰女孩儿的脸蛋,心想这孩子生得真清秀。

一忽儿,妇人返身出来,手里提了一柄长剑,捧到少年面前:“拦不住你,总之你要千万小心。我这宝剑,你一路上带着它防身吧。”
少年接过剑,两人会心地对视一眼。烟娘子探头瞧了瞧那柄剑,剑鞘的样式古朴奇特,多半是一把上古神兵,剑柄上刻着两个古篆:清绝。
少年沉吟片刻,并不把孩子还给妇人,却道:“明珠,我想带湘灵一起回去。”
妇人睁大眼睛道:“这怎么行,湘灵还不到两岁,如何受得了一路颠簸!”
少年道:“明珠,我有我的考虑,我想带湘灵给师父看一看。师父喜欢小孩子,他若肯抱一抱湘灵,将来就没有人会找湘灵的麻烦了。另外,其实把你们母女俩留在这里,我也不放心。你父亲虽然说过不再过问我们的事了,但你们天台宗其他的人可就难说了……”
妇人下巴一扬:“哼,谁敢来找我的麻烦!你也休想把湘灵带走!”
少年知道妻子任性惯了,便将婴孩交还给妇人,拎起包裹转身出门:“明珠,我这就去了,你自己小心。烟娘子,照顾着你阿嫂,等我回来!”
烟娘子点点头。妇人娇声道:“早点回来。”
少年回头朝她笑笑,忽然劈面一掌,向妇人打来!
妇人大吃一惊,本能地侧身躲闪,说时迟,那时快,手上抱着的小女已给少年抢去。妇人跳起来,问道:“你,你这是干什么?”
少年一退身,已奔出几丈开外,远远地还在喊:“好好养身子,我会把湘灵带回来的!”
妇人气得直跺脚,却不肯追出去。那少年的声音就渐渐地远了。
烟娘子和妇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话。过了一会儿,妇人道:“烟娘子,你不陪你阿兄回去吗?”
烟娘子苦笑道:“有阿兄去就好了。我自己另外拜了师,早已发誓此生不再踏入三醉宫一步。”
个中原委,妇人心下了然,却又劝道:“你不进三醉宫,陪着你阿兄到岳阳也好。他带着湘灵,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烟娘子奇道:“争了半天 ,阿嫂为何不自己陪阿兄去?”
妇人扶了扶自己的腰,赧颜一笑。烟娘子一个年轻女郎,这才明白他们说的双身子是什么意思,不觉红了脸。
“既如此,我就走一趟吧。”她指了指远处,道,“不过,我受人之托,要把那个孩子带去庐山。送走了他,我就去追阿兄。”
妇人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看见竹林外站着那个男孩,衣衫褴褛,望着这边眼神灼灼,像一只小兽。“去庐山倒也顺路。”妇人道。
“小楼过来。”烟娘子向那男孩子招了招手。
男孩蹦着上前来,向妇人行过礼,开口却道:“请问娘子,我们来的路上看见了一只白鹿,它现在这里吗?”
妇人闻言,嫣然一笑,道:“不在的。每天这个时候,它都在赤城山顶上守着晚霞呢!”

两天以后,少年来到了庐山脚下。他归心似箭,一路上走得极快,几乎连觉也不曾好好睡过。这样一来,他背上的小女孩可就不依了,呜呜咽咽哭个不休。少年心疼女儿,不住地哄她,心里也有些懊悔自己鲁莽,连累幼女离开母亲受苦。好在一路上女儿哭是哭,并没有害病。这天正午炎热,他找了一片树荫坐下,哄着女儿睡着了,自己也渐渐闭上了眼睛。
一忽儿醒来,身边的婴孩竟然不见了。这一惊非同小可,须知以他的功力修为,就算是因为连日赶路辛苦睡得太熟,也断断不至于人家从他身边带走孩子也不知道,除非对方是轻功上的绝顶高手。想到此处,他不禁皱紧了眉头,孩子究竟在什么地方?
少年心急如焚,环顾四周。这庐山简寂观的势力范围,何人会对他下手?忽然山顶上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少年心中一震,连忙展开轻功赶过去。虽然明明知道这一定是敌人引诱之计,但爱女在上面,也就顾不得了。
山顶上似乎空荡荡的,孩子被放在悬崖边一块裸露的岩石上。少年冲过去把女儿抱起来,看见她本来雪白娇嫩的小脸被晒得通红,大是怜惜。
“呵呵呵……”背后传来一片狂笑声,好像有六七个人。虽然在这如火的骄阳之下,这笑声也显出挟霜带雪的意思。
少年不回头,只是冷冷道:“原来是黄兄约了小弟啊!”
那为首的一个二十来岁的人默不作声,旁边一个人厉声道:“不只是黄师兄,我们都来了!澹台树然,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惹我们天台宗!小师妹是江湖第一美人,你贱役出身,也配娶她?天台门下七大弟子须容不得你,定要为师兄出这一口恶气!”
少年心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遂淡淡道:“你们都曾是我的手下败将,连尊师也输我一招。今日又来挑衅,大概是不打算单打独斗了?”
那人一愣,旋即道:“让你尝尝我们的‘琼台剑阵’!”刷刷几声,七人顿时长剑在手,排成新月形状,将少年团团围住。
少年面对悬崖站着,并不回头,却将婴孩用左手抱紧,从地上捡了一根枯枝。忽然他腾身跃起,一个“细胸巧翻云”,向剑阵正中的黄师兄飞过去,动作奇快无比。眼看黄师兄的眼睛就要被他戳瞎了,忽然间少年手腕一抖,右手变了方向,那枯枝却打着了剑阵尾部一人的手腕,谁也没看清他是如何变的招。却见那少年已然稳稳地落到剑阵后面,哈哈笑道:“好剑阵!”他这一下兔起鹘落,身法极为潇洒稳健,连怀中的婴孩也不曾惊动。可天台七弟子的剑阵,却被他冲乱了阵脚。那黄师兄知他是手下留情,不免脸上尴尬,剑阵尾部那人手中的长剑几乎震飞,更觉心惊肉跳。假如少年使的是真剑,他这手掌可就不保了。
停了一会儿,黄师兄喝道:“师弟们,上啊!”七把长剑刷刷刷地向少年一剑剑刺过来,每一剑的来势都十分古怪蹊跷,又绵密不断,迅猛无匹。少年深知天台剑法独辟蹊径,是武林中一种绝学,不能轻敌,遂全神贯注,一剑一剑地挑开。这琼台剑阵设计得十分巧妙,旨在让人顾此失彼。黄师兄的一剑直劈少年面门,少年便不得不横剑去封,这时另一人从背后扫他的下盘,料来他躲不过。不想那少年将身一拧侧了过去,手里的枯枝粘住了黄师兄的剑,顺势向左一带,剑锋竟向背后那人直刺去。
那少年心想,要想打乱这个剑阵,非得各个击破不可!于是他游走起来,在七个人之间左挑一下,右掠一下。果然剑阵又开始乱了起来,有几个天台弟子身上也被枯枝狠狠戳了几下。然而,天台宗以轻功见长,蹑空之技举世无双。这个剑阵也充分利用了这一长处,几个弟子身形轻灵闪动,变化莫测,往往少年刚刚挑乱一个人的步子,那人就将身一纵,迅速变到另一个位置上。其他人见机而动,剑阵马上换了一个队形,又围了过来,快得令人目不暇接。那少年本来剑法神妙,假如也展开轻功和他们追逐比拼,料来也能取胜。然而他怕惊动怀中抱着的孩子,不敢行险,只在剑阵中间突破,久攻不下,渐渐焦躁起来。
少年忽然长啸一声,七个天台弟子不禁一愣,再看那少年,手中多了一柄青光闪闪的宝剑,剑身晶莹剔透,在烈日下闪着神异的光芒。黄师兄满脸悲愤:“居然……清绝剑居然到了你的手里!”他仿佛变成了一头发狂的野兽,向少年直扑过来,完全是同归于尽的打法。
少年不愿久战,这才拿出利器来,不料黄师兄一见此剑如此拼命,饶是他闪得快,左臂上还是被拉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淋漓。那婴孩看见血,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少年心中火起,也顾不得对天台弟子手下留情了。须知他的剑法曾得异人真传,四海之内,罕逢敌手。只见他兀立如山,见式破式、见招拆招,一口长剑,横扫直击、劈刺斩拦,竟是毫不退让!人影晃动之间,只见到清绝神剑的光芒纷错如织,可夺日月。剑芒过处,碧血飞溅,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
一场混战之后,七个天台弟子都倒在了地下,被戳中了穴道爬不起来。原来那少年毕竟还是不愿伤他们性命,只是他自己却也伤得不轻,肩头、膝盖等处兀自汩汩地冒着鲜血,小腹上也被划了一剑。少年坐倒在地上,也顾不得看自己的伤,赶快哄着怀中的婴儿停住哭声,只是担心她被这场恶战吓坏了。
黄师兄倒在地上气喘吁吁,动弹不得,忽然道:“约好了午时,你怎的现在才来?”
少年心中一惊,回过头去,只见一个乌衣的蒙面人不知何时悄然立在他身后。那人身形是如此眼熟,少年盯着他的眼睛一看,诧异道:“你……”
他还在错愕之间,完全反应不过来,那人忽然飞起一脚,将少年插在地上的清绝剑踢入了悬崖下深谷中,冷冷道:“你号称天下第一剑客,但倘若不用剑,比得过我吗?”
黄师兄扑了一下,似乎想抓那把剑,另一个弟子道:“师兄不可,那锦绣谷底下的花已经开了,险恶无比。”
蒙面人的双掌已向少年狠狠地劈下,少年闪身躲过,喝道:“为什么?为什么你也和我作对?”
蒙面人冷笑道:“你难道不明白吗?”言语间几十快掌又已劈下。那人内力深湛,掌法精妙,点戳扎刺之间,俨然绝顶高手。少年失了宝剑,左手还抱着幼女,加之甫经恶战力量消耗,竟然不是蒙面人的对手,几招之下就落了下风。他急中生智,右手变掌为剑,又把他神奇的剑法使将出来。虽然一只肉掌无法与宝剑相比,但身临危境中发挥出来,居然也和蒙面人打成了平手。
蒙面人的功力远在那几个天台宗弟子之上,本拟几招之内拿下那少年,没想到少年重伤之下,犹可抵挡,不免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忽然身移步换,快若流星,一闪到少年左边,竟然一指向孩子插去。
少年本应纵身跃出,可是他怕惊坏孩子,只能平地一转,身子轻飘飘拔起,搭着蒙面人的手指往上一拔。蒙面人冷冷一笑,变指为掌,向少年拍去。两人双掌一对,少年觉得胸口猛地一震,眼冒金星,几乎呕出血来。他的内力比起蒙面人本来就稍逊一筹,这时又有伤,如何受得起这样一掌?他脚底摇晃,急向后退,忽然觉得手掌竟被对方牢牢吸住,抽也抽不回来。两人以内力相拼,慢慢地耗着。少年在重压之下渐渐不支,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快散了架。
蒙面人冷笑道:“你只顾钻研剑术,不讲内功修为,今日方知道坏处了吧?”少年这才明白过来, 蒙面人这一次当真是要置他于死地。
正在生死之间,忽然听到有人叫喊:“阿兄,阿兄!”
少年心中一酸,却想到:好了,烟娘子来了,湘灵有救了。
这时蒙面人似乎也心中一动,掌上的吸引力不知不觉消失了。少年心想机不可失,赶快撤掌,向后跃去。这一跳本拟跃出蒙面人双掌的范围,不料他的力气消耗太多,几乎灯枯油尽,一跳之下只刚刚把脚抬起来。蒙面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双掌推向他的胸前。少年身子一晃,就飘向悬崖下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刻,少年拼出了全身力量,左臂一甩,将怀中的婴孩抛了起来。孩子摔倒在悬崖边上,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想不到悬崖壁上居然有一截枯树,正巧挂住了少年的袍子。少年九死一生中,抬头一看,烟娘子冲到悬崖边上哭喊着:“阿兄,阿兄!”拼命地伸手去拉他。枯树离悬崖顶并不远,但两人无论如何够不着。烟娘子脚下一滑,也滚了下来!
少年伸出手来,一把抓住了烟娘子,把她也挂在了枯树上,烟娘子却道:“不行,阿兄,不行!”
少年抬头一看,不禁喟然长叹。原来那截树枯朽已久,只是松松地附在岩壁上。少年落下之时,将它拉得摇摇晃晃几欲不支,这时加上一个烟娘子,已见得树根从岩壁上慢慢地滑出来,维持不了多久了!
悬崖上,爱女还在一声声地哀号,少年心如刀绞,道:“烟娘子,一会儿我有了力气就把你抛上去,你带着湘灵去找她母亲。”
烟娘子哭道:“我不要,阿兄,我和你一起死了算了!”
少年望着枯树的根部和岩壁只有一线相连了,道:“胡说!我只有你一个妹妹,你怎么能死!湘灵还在上面,只有你能救她了。他……他不会杀了你的!”
话音未完,枯树已经坠下。少年用尽自己最后的力量把她甩了上去。他自己向万丈深渊直坠下去。
烟娘子踉踉跄跄爬起来,看见蒙面人呆立着,婴儿正横在他脚下。烟娘子大叫道:“不许你碰她!”
蒙面人缓缓道:“我不想杀她,但我怎敢让她留在世上……”
骤经惨变,烟娘子这时心里忽然清亮得像镜子一样。她扑过去,将婴儿抱在怀里,蒙面人知她武技远不及自己,由了她去。烟娘子望望山脚下的树影,对蒙面人道:“你无非是怕她长大了报仇,可现在她什么都不明白,将来只有我会告诉她杀父仇人是谁。你还是杀了我吧!你不杀我,将来我也不会放过你的!”
蒙面人叹道:“烟娘子,你的想法总是这么怪。可是我把你们姑侄俩都结果了,岂不更省事!”
烟娘子冷笑道:“那你动手啊!”
蒙面人低下头,颤声道:“何必说这种话,你明知我对你下不了手……”
“我宁愿你对我下手!”烟娘子凄厉地道,“一命换一命!”
蒙面人默然半晌,忽然伸出手,向烟娘子拂了过来。烟娘子心中一凉,她本来算定蒙面人顾及旧日情分不会害她,所以孤注一掷,要保护阿兄的孤儿。岂料蒙面人居然连她也不放过!她把婴儿远远地抛开,就失去了知觉。
蒙面人看见烟娘子被点中穴道,晕厥倒下,顺手抽出一把匕首,向地上的婴儿刺去。说来也怪,那孩子本来哭得正厉害,被匕首的精光一照,忽然止住了抽噎,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幽幽地瞧着蒙面人。蒙面人也愣了,望着这玉雪可爱的小女婴,一把匕首无论如何刺不下去。
忽然,他觉得周围气氛有些异样,转身一看,那些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天台宗弟子,竟然全都不见了。正在惊疑不定间,他瞟见地上有一道怪怪的影子,从自己背后投过来,像是一棵老树,但他明明记得这里是没有树的。再看那影子,好像又变成了一个枯槁的人形,似乎还有一双鹰隼的眼睛在盯着他。他不禁手一滑,匕首当地落下。那婴孩哇的一声又大哭起来。蒙面人此刻心神大乱,根本不敢回头再看一眼,提起倒在地上的烟娘子,飞也似的跑掉了。
悬崖上只剩了几摊血泊,一片空寂。苍凉的天空下,只听见婴儿还在用早已哭哑了的嗓子,一声声地啜泣。


沧海桑田录:一部关于历史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宏大叙事 作者: 佚名(根据手稿整理) 出版社: 独立文库 装帧: 精装,双册典藏版 字数: 约 52 万字 --- 内容提要 《沧海桑田录》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编年史,而是一卷跨越数个世纪的社会风貌长卷。它以独特的“切片式”叙事手法,聚焦于“玉衡州”这一虚构而又无比真实的地理空间,描摹了自古老帝国衰亡,至新秩序初建,再到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历史洪流中,普通人、地方士绅、新兴商人以及边缘群体所经历的命运沉浮与精神挣扎。 全书结构松散却内在紧密,由一系列看似独立的篇章构成,这些篇章如同散落在时间之河中的珍珠,只有当读者将它们串联起来时,才能窥见一个时代深刻而复杂的肌理。它探讨的核心议题包括:权力结构的更迭如何重塑地域文化;技术进步在带来福祉的同时,如何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撕裂;以及在宏大历史叙事面前,个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脆弱与坚韧。 第一卷:旧土余晖 本书的开篇,将读者带回“玉衡州”的“磐石时代”。这是一个旧王朝的残余势力仍在维系着表面秩序,而底层社会则被饥荒、瘟疫和地方豪强(即所谓的“山君”)所裹挟的时期。 第一部分:枯井与盐道 重点描绘了西凉山脉以西的数个村落。铁匠老裴,一个技艺精湛却因拒绝为当地军阀打造兵器而遭受流放的匠人,他的故事是关于“手艺人尊严”的挽歌。叙事者详细记录了裴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冶铁技术——一种对矿石提纯近乎痴迷的工艺,以及这种古老技艺在更注重数量而非质量的新兴军阀治下,如何逐渐走向没落。 同时,小说细致描绘了官方盐道的腐败与私盐贩子的生存哲学。以“瘦猴”柳三为首的私贩团体,他们熟悉每一条隐蔽的山涧和小路,他们的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对朝廷法令的嘲弄与对地方税吏的贿赂。柳三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对僵化体制的无声反抗。作者通过对盐、粮食等生存必需品的贸易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冷峻的经济生态图。 第二部分:文脉的断裂 本卷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玉衡州的文化中心——“白鹿城”。这座城市曾是人文荟萃之地,但此刻却在政治清洗和士绅外逃中逐渐空心化。我们跟随前朝翰林学士之子,林远舟的脚步,观察他如何试图在满是灰尘的藏书楼中,抢救那些即将被焚毁或遗忘的古籍。林远舟的行为,是对文化记忆不屈的守护,但最终,他的努力也未能完全阻止知识的碎片化传播。这一段落深刻反思了在剧变时期,知识分子身份的尴尬与无力。 第二卷:新潮与旧痕 时间推移至“通达纪元”,这是一个蒸汽机和电力开始渗透进古老生活方式的时代。玉衡州被纳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中央集权网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地理面貌,但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冲突。 第三部分:铁轨边的童年 叙事视角转向了铁路修建者——“筑路民工群像”。他们来自被洪水淹没的南方平原,被以极低的报酬吸引到北方荒凉的戈壁地带。小说以一个名叫阿花的女孩的视角展开,她随父亲漂泊,目睹了工程进度背后无数的伤亡和被遗忘的生命。铁路的轰鸣声,象征着进步,但在阿花眼中,那声音是无数冤魂的哀嚎。本部分对比了新式工程师的傲慢与工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团结与迷信,展示了工业化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无情挤压。 第四部分:商盟与港口 随着通航口的开辟,“海贸商盟”迅速崛起,取代了旧有的地方性家族商业网络。焦点集中在“永兴货栈”的继承人,一个名叫陈洛的年轻商人。陈洛试图在维护家族传统(如信守对旧时盟友的承诺)与适应全新的、效率至上的国际贸易规则之间找到平衡。他与来自海外的金融寡头的博弈,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关于“契约精神”和“人情债”之间界限的探讨。他的困境在于,他既要拥抱“新钱”,又无法完全割舍“老账”。 第五部分:边缘的信仰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流离失所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聚集在工厂周围的棚户区。本卷的结尾,聚焦于一个新兴的“互助会”和他们所信奉的混合宗教。这种信仰吸收了古老的萨满教元素,并融入了对“机械之神”的敬畏,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无法理解的快速变革时,对意义和秩序的本能重构。一位被称为“渡者”的领袖,以他充满矛盾的教义,试图在混乱中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基层运动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 主题与风格 《沧海桑田录》的写作风格冷静、疏离,却又在细节处饱含深情。作者擅长运用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以精确的历史地理名词构建起一个可信的虚拟世界。全书充斥着对“物质记录”(如破碎的陶片、模糊的账簿、褪色的地图)的细腻描写,强调历史的物质性与偶然性。 这本书旨在挑战读者对“进步”的单一理解,揭示在任何一个宏大历史叙事下,总有无数被遗忘或牺牲的微小叙事。它不是关于英雄的史诗,而是关于韧性、遗忘与记忆的史诗。阅读本书,如同在翻阅一部巨大沙盘上的风化痕迹,体会时间的重量与无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细节处理,简直是处处透露着匠心独到。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对传统工艺的致敬。比如书脊的装订方式,既坚固又美观,让人可以平摊阅读,不必担心书页受损。还有那些细微的装饰性元素,虽然低调,却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主题氛围。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精妙之处,这大大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和探索欲。它成功地将传统审美与现代制作工艺完美结合,让这本书在书架上显得既古典又时尚,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出品。

评分

阅读体验上,排版真的是太舒服了。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和字距的把握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页边的留白设计,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批注的空间,这种细节上的关怀,在很多现代出版物中已经很难看到了。而且,纸张的选择非常讲究,那种略微泛黄的米白纸张,不仅保护了视力,也让整体的视觉感受更加柔和、典雅。这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享受,仿佛作者的文字可以直接穿透纸面,与读者的心灵进行无声的对话。这种沉浸式的阅读环境,是电子阅读器无法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古朴的质感和留白的处理,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装帧的用心程度,从纸张的触感、字体的选择,到整体排版的疏密有致,都体现出一种对经典的敬畏。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指尖拂过书页,那种沙沙的声响,都仿佛带着时光的厚重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工艺品,那种沉甸甸的分量,握在手里,心里也踏实许多。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餐文化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款如此精良的实体书出版,实在是一种幸运,让人不禁感叹,好东西终究是值得等待和珍藏的。

评分

收到货的时候,那种被精心包裹的感觉非常棒。外包装的保护措施做得十分到位,确保了书籍在运输过程中不受任何损伤,这一点对于收藏级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打开包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精致的视觉冲击力,那种厚重感和品质感是照片无法完全传达的。整体来说,这套书的出品水准,完全配得上“纪念版”这个称号,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一份对阅读文化精神的致敬,非常值得拥有,无论是自己细细品味,还是作为馈赠佳品,都显得体面而有品位。

评分

从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这个版本也做得非常出色。纸张的来源似乎经过了审慎的选择,印刷油墨的气味也控制得很好,没有那种刺鼻的化学味道,读起来让人心安。这显示出出版方在追求艺术品位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对社会和读者的责任感。在如今对环境日益关注的背景下,选择这样一本高质量、且兼顾环保理念的书籍,会让人感到由衷的欣慰。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精装书也可以是负责任的文化产品,而不是单纯的资源消耗者。

评分

挺好的啊,最满意的是书没有什么折角!

评分

听说评论大于十个字就可以拿京豆——

评分

京东的物流很赞,东西很好,很便宜

评分

京东的书一直不错,纸张好,正品,好多人都有收藏价值,特别是活动时候买,非常实惠

评分

沈璎璎经典成名作,女性武侠里程碑。结局动人心魄,读者十年难忘。

评分

喜欢很好!

评分

满减后用券买的,先屯着,慢慢看

评分

包装的很是不错,希望能好看点。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