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欧阳雪梅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3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52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9
字数:3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共六卷,此书为其一。
本书以唯物史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吸收现有的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成果,史论结合,梳理和分析了1949年至2012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揭示新中国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相互推进过程中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及其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的文化创新,勾画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概貌,展示文化所发挥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历史和思想文化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六卷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

欧阳雪梅,湖南汨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第16卷首席研究员。代表性著作有《当代中国文化》(翻译成英、俄、波斯文)、《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61年卷》(执行主编);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新视野》杂志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绪 言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分期 12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化的奠基(1949—1956) 15
第一节 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 16
一、确立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方针 16
二、文化管理体制的建立 18
三、戏曲改革 21
四、新闻出版广播业的建设 23
五、文字改革 26
第二节 教育科技的革故鼎新 29
一、教育制度和学校课程改革 30
二、调整高等院校院系和布局 32
三、组建新的科研机构 35
四、哲学社会科学奠基起步 37
五、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4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4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和毛泽东著作的出版 44
二、普及马克思主义知识 45
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46
四、思想文化领域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49
五、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53
第四节 新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55
一、文化事业的成就 55
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57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59
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64
五、对外文化交流 66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良好开端与曲折发展(1956—1966) 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良好开端 71
一、提出科学文化现代化目标 72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及贯彻 74
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形成 78
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良好局面 80
第二节 思想文化探索中的失误及调整 82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文化领域的影响 82
二、文化领域的“大跃进” 85
三、文化政策的调整 88
四、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95
第三节 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97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98
二、领导人的读书活动与干部轮训 100
三、学习雷锋和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103
四、全国学习解放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104
第四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 108
一、对文艺界、文艺作品的错误批判 108
二、毛泽东的“两个批示”与文艺界整风 110
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过火批判 112
第五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成就 116
一、教育改革的探索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16
二、科学技术事业的快速进步 120
三、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122
四、新闻出版事业成就显著 125
五、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126
六、体育事业的突破 13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遭遇严重挫折(1966—1976) 13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 文艺首当其冲 132
一、批《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33
二、“二月提纲”的拟定和被批判 135
三、《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及其影响 1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严重挫折 139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系统化 140
二、文艺百花凋零 142
三、教育遭受重创 146
四、新闻出版事业之殇 148
五、影射史学的恶性发展 150
六、知识分子遭受冲击和迫害 1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艰难发展 154
一、周恩来领导纠正“左”倾文化政策 155
二、邓小平主持文化政策的调整 160
三、科技领域在逆境中有所突破 164
四、文物保护的努力与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 167
五、对外文化交流的特殊使命 169
六、“文革”时期的文化“新景观” 171

第四章 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期(1976—1992) 176
第一节 文化领域全面拨乱反正 177
一、文艺领域的反思与“二为”方向的提出 177
二、教育事业的整顿和恢复高考 182
三、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185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施 19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193
二、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引导 19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践行 202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制定 204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 207
一、“文化热”现象 207
二、“文化热”中的“西学热” 211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213
第四节 文化艺术的恢复和发展 217
一、文坛艺苑空前活跃 217
二、流行文化的回归 222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 224
四、文化市场应运而生 227
五、对外文化交流步入新阶段 229
第五节 教育科技出版体育的振兴 231
一、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展开 232
二、科技发展与体制改革 236
三、出版传媒的发展与变革 239
四、竞技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24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跨世纪发展(1992—2002) 2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进展 248
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48
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新实践 252
三、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255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及实践 25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 258
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61
三、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265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 267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73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73
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75
三、教育改革的新发展 281
四、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思想 289
第四节 文化发展的成就 292
一、文化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292
二、文学艺术多元共生 294
三、文化产业崭露头角 296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 297
五、体育大国地位确立 299
第五节 对外及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合作 300
一、内地与港澳文化合作 300
二、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 302
三、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 306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02—2012) 309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发 310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建设 314
三、凝聚精神和道德的力量 318
第二节 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 322
一、加强文化发展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322
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325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28
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31
第三节 传媒业的壮大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335
一、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 336
二、广播影视业的转型升级 340
三、文艺创作丰富多样 344
第四节 科教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349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49
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354
三、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358
第五节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361
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61
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367

结 语 373

主要参考文献 384
后 记 388

前言/序言

绪 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学术界关于文化词义的界定有几百种,见仁见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定义为某一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和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文化领域代表一系列具有文化性的生产制造、活动和实践,可以归为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节庆、视觉艺术和手工业、书籍报刊、视听和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六大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着最为核心的文化领域。横向领域中有教育和培训,相关领域包括旅游、体育及娱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与经济、政治相关联。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毛泽东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中国共产党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来考察文化,揭示文化的本质,认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组织人民开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所以,本书研究的是与经济、政治、社会对应意义上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的范畴尤其是核心的文化领域,是比较确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调整,表述也有变化。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国民公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列入文化建设的范畴。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指出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对应。文化、文化建设和精神、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不同视角所作的两种表述方式。虽然前者涵盖的内容比后者更为宽广,但就实质和要义而言,二者是完全吻合和相互贯通的。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明确文化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文化事业及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后,在国家政策中教育与科学逐步相对独立。在1996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文化事业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中共十五大明确了“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2002年,中共十六大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学艺术、网络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人才队伍、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决定》“对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在与文化建设直接相关的问题上也有所涉及” 。2002年底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九大任务,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传播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与服务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规划在布局谋篇上突出了时代特征,事业与产业并重,创作生产与传播消费相连,国内与国际呼应。
从上述演变脉络可以看出,即便是与经济、政治、社会对应的文化,其内容仍然很广泛,包括思想道德、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人才队伍等核心的文化领域;教育、科学、体育作为与文化紧密相关的领域,仍然纳入文化史研究范畴,但对教育和科技的描述偏重于其有关思想理论、政策、制度体制和成就方面的内容。本书研究的是大文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文化大部重合,但范围更广阔。卫生事业则作为社会建设的范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体现。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支学科,是从文化的角度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全过程。由于篇幅所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研究不可能对上述头绪众多的文化领域一一进行全面的梳理,而只能以新中国发展为历史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主线,梳理新中国60多年文化发展的主体脉络,重点关注国家层面有关文化建设理论、方针、政策的演变及实践成果,介绍分析文化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有代表性的文化创造,对客观史实进行概括和提升,体现各个时期阶段性特征,注意总结经验与教训,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认识把握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探究和揭示当代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规律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新中国文化建设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新文化的构想。1940年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49年9月,新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新中国对文化建设的定位是,建设适应新经济新政治发展要求的文化教育事业。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重视。周恩来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着重从两个文明相互关系的角度阐发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指出,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备受重视。1991年,江泽民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指出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基本确立。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论述“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文化建设列入“四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目标和任务。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部署文化发展问题。会议决议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四个“越来越”集中表达了中共中央对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会议还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文化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经济和政治更具有竞争力、生命力。文化肩负着引领方向、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近代以来,西方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纷纷涌入中国,许多思潮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革或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却终究因为无法解决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社会平等和个人自由、文化和民族精神重建及文化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而成为过眼云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时,也从学理上研讨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结合历史学、政治哲学、人类学古史研究、东西文化关系问题等阐释唯物史观,如李大钊的《史学要论》、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杨明斋的《评中西文化观》、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等。瞿秋白的《社会哲学概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学理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焕发出独特的思想活力和理论魅力。 在五四运动后的大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中国文化界的影响扩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中国问题的解决,用中国人熟悉的形式、风格和语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饱受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地开启了民族复兴的航程。这是中国人民尤其是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学界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作为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中国文化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恪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发展民族的、科学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

评分

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

评分

还没看,快递非常好。谢谢

评分

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

评分

好!

评分

还没看,快递非常好。谢谢

评分

资料书!

评分

国史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文化史的新作

评分

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一直信任京东送货快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