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尚明轩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5-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35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3320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36
套装数量:3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献礼之作。

作者尚明轩先生从事孙中山研究长达60余年,是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全集》2—4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孙中山全集》主编,保证了传记内容的史实性和可靠性。

全书配有631幅珍贵清晰图片,可与文字内容相对照,更真实形象反映孙中山跌宕起伏的一生。


内容简介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充分和深入研究的伟大人物之一。《孙中山图文全传》以孙中山的思想和生平活动为主线,吸收zui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反映了孙中山这位历史巨人毕生主要言行的方方面面,对读者了解并学习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有帮助。同时,考虑到孙中山一生所留下的珍贵影像图录、题词遗墨和各种文物都是重要的历史载体,本书编排了631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照片、题词遗墨等,与正文相互对照,以求严谨而不失生动地反映孙中山的活动和社会交往,真实而形象,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成为了图文兼备的一部全传。

作者简介

尚明轩,1921年生,1948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3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及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委员会顾问,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山堂顾问等。

六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尤侧重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等人物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孙中山传》、《孙中山年谱》(合编)、《孙中山全集》(2—4卷主编,中华书局)、《孙中山生平事迹追忆录》(合编)、《民国之父孙中山》、《宋庆龄传》(合著)、《宋庆龄年谱长编》(主编)、《廖仲恺传》、《何香凝传》、《宋庆龄的后半生》、《孙中山全集》(主编,人民出版社)等。


精彩书评

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一色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李大钊挽孙中山联

孙君(孙中山)是一位历史上大人物,这是无论何人不能不公认的事实。我对于他钦佩的:一是意志力坚强,经历多少风波,始终未尝挫折。二是临事机警,长于应变,尤其对群众心理,善观察,善利用。三是操守廉洁,他自己本人不肯胡乱弄钱,便弄钱也绝不为个人目的。孙君人物的价值,就在这三件。——梁启超

我从来也不曾结识像孙中山这样的人,如果有人问我,要我把所认识的完善的人物举出名姓来,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孙中山!……他的柔和的脾气,他的温文有礼,他对于别人的设身处地的考虑和尊敬,他的饶有兴味的谈吐,以及他的亲切仁慈的风度,使人难以言传地为之倾倒,并且使我想到,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一个执著于工作的献身者。——康德黎

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的多次演讲,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1866—1892年)

第一节 家世探源

第二节“贫困之农家子”

第三节 在黑暗中探索

第四节 大学生涯

第二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民国(1892—1911年)

第一节 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

第二节 流亡中矢志不移

第三节 努力开拓革命新局面

第四节 创建中国同盟会

第五节 “与保皇派大战”

第六节 “兄弟阋于墙”

第七节 坚持武装斗争

第八节 可歌可泣的广州“三二九”起义

第三章 中国第一个总统(1911—1912年)

第一节 辛亥革命

第二节 “革命时代的政府”

第三节 被迫让位

第四章 殚精竭虑捍卫革命果实(1912—1919年)

第一节 致力于建设事业

第二节 艰难的“二次革命”

第三节 传奇的爱情故事

第四节 袁世凯的败亡

第五节 求索,再求索

第五章 掀起国民革命高潮(1919—1925年)

第一节 历史的转折

第二节 开辟国共合作之路

第三节 首次国共合作

第六章 呕心沥血献身国家和平统一(1924年前后)

第一节 “永绝反革命的根株”

第二节 为谋和平统一离粤北上

第三节 巨星陨落

结语/ 1033

附录一 孙中山年谱简编/ 1043

附录二 征引和参考主要书目/ 1100


精彩书摘

第四节 大学生涯


一、“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


孙中山在翠亨村毁像渎神,并在香港受洗入基督教的事情,不久都被在檀香山的孙眉所获悉。孙眉极为不满,他很生气地写信痛加斥责,警告孙中山如不与基督教断绝关系,就要终止经济支援,不再供给他的学费。但孙中山毫不理会。孙眉接着采取了第二个步骤,他又写信给孙中山,佯称在檀香山的生意遭到失败,如今要另谋生路,但因过去有的商业财产用了孙中山的名义,故需他急速前来商量解决。这样,就在救国思潮激荡于孙中山胸怀之时,他应孙眉之召,于1884年11月在香港辍学奔赴檀香山。

到檀香山后,孙中山在茂宜岛姑剌埠牧场见到了孙眉。兄弟二人,因信教观念的不同,发生口角,双方各执一端,争持不下。一时间,觉醒与懵懂,思变与循旧,忧国与齐家难以协调,俩人都怒火中烧,情绪激动。在极其沉闷的气氛里,他受到脾气暴躁的哥哥严厉的斥责和打骂,说他任性妄为,贻羞家庭,并言这样轻举妄动,有了金钱适足为累,因此宣布要收回1882年间立约分给他的一笔财产。在孙眉看来,除用这一办法相要挟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迫使其放弃宗教思想,使弟弟驯服。然而,使孙眉吃惊的是,这一严厉的惩罚,并没有使孙中山退缩。面对信仰与财富的取舍抉择,他不改初衷,表示绝难遵守腐朽的习俗,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放弃已得的财产所有权,并坦诚地申辩说:


我抱歉我使你失望,我抱歉不能在中国古人所走的路上尽我的责任,如果我的良心允许我,我也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做事??但是,中国自己并不能尽自己的责任。我不能遵守已败坏的习惯,你所很慷慨给予我的产业,我很愿意还给你,我不再有什么要求,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①


办理完退还全部财产的法律手续之后,孙中山被孙眉安排到茄荷蕾埠开设的商店里去当店员。孙中山去商店学做生意并非所愿,虽能忍让一时,终觉负气难言。他勉强干了三个月,翌年春便设法脱离那里,准备动身回国。他先请姐夫杨紫辉(即孙妙茜的丈夫)帮他归国升学,没有如愿;便又跑到火奴鲁鲁去,向过去奥阿厚书院的教师、美国传教士芙兰蒂文(F.W.Damon)以及旧日同学钟工宇等求援。师友们为他筹集到300美元的赠款,他便带上这笔路费于1885年4月离开檀香山经日本返国。

当孙中山在火奴鲁鲁行将启程归国的时候,孙眉闻讯曾赶去阻拦,但孙中山坚定地表示要回国,绝不再留在檀岛。当时,他还充满信心地向一位朋友表示:“我回到中国后,一定要谋求在学业上有成就。”

孙眉虽然认为孙中山从事的信教等活动是“胡作非为”,可回想到弟弟的性格亢直,又深悔对他督责过严,并因处置太重而感到内疚。因此,便立即写信给他的父亲说明情况,并汇款支持孙中山继续读书。

同年8月,孙中山离开家乡再赴香港,回到中央书院复学,并在1886年夏季他20岁时修完了中学课程。


二、升学方向的抉择


在香港中央书院高中毕业后,孙中山面临着选择未来职业以继续深造的困惑。他曾对升学就业问题十分踌躇,进行过一番仔细考虑。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他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

早在1883年,孙中山在香港拔萃书室读书时,就已经考虑到自己终身职业的问题了。当时,有一些朋友劝他捐个一官半职,走入官场;后来,檀香山的另一些朋友希望他投考神学院,将来做一名布道救世的传教士。而孙中山自己,则在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刺激中,认为学军事可以救国,为了抵御外侮,一度想投笔从戎。他希望做个海军军官,报考海军学校,但当时中国南方唯一的海军学校福建马尾水师学堂已遭法军炸毁而停办,使他无法实现从军报国的愿望。继之又想研习法律,期望做一名主持正义的律师,也因当时中国尚无法律学校而作罢。在这期间,在中法战争中有关伤员惨状和应用西方医学进行抢救的报道,给了孙中山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几经思考熟虑,终于决定了学习医科。

孙中山认为“医亦救人苦难术”,① 且“行医最能为功于社会”,② 可以通过战胜疾病,立己济人,保障国民健康,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应该从学医着手进行拯救祖国的活动。

孙中山对学医的兴趣和念头,还应追溯到他在檀香山读书的时候。据《总理开始学医与革命运动五十周年纪念史略》一文记载:孙中山在檀香山时,“日往访教会司铎杜南山君,见其架上有医科书籍,问何以需此?杜答谓:‘范文正公有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窃采此意耳。’公(指孙中山)颔之。”

杜南山的这句话对孙中山的启发很大。他经过思考后,第二天又到杜家,对杜南山说:“君为我奉范氏之言,窃以为未当。吾国人读书,非骤能从政;即从政矣,未必骤秉国钧。倘殚心力以求作相,久不可期,然后为医,无论良医不易为,即努力为之,晚矣!我意一方致力政治,一方致力医术,悬其鹄以求之,庶有获也。”他的意思是要政治与行医二者相并而行才好。杜南山默默地听着,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思考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孙中山“救国学医所行之志,已肇于此时矣”。

孙中山决定学医后,在1886年秋季,经过喜嘉理介绍,以减免学费的优待,进入了美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今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习。


三、入广州博济医院医校学医


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创办于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是美国公理会及长老会为“医疗传道”之目的而设立,为东方各国西医西药之鼻祖,也是在中国创立的第一所西式医院,由此才开始有正式的“传教医生”(Missionary doctor)出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附设医学堂,最初仅收男生。该院除为病患医疗外,并设有宣教所,同时负有向病人传播福音的使命,所以医师或护理人员都须接受神学的训练。

孙中山入学时,有同学男生12人,女生4人,男女合班上课时,必须分开左右两旁而坐,中间挂有幔帐区隔。有一次,教师带领同学们到妇产科临床实习,只许外国籍的学生去实习,不许中国学生参加。当时,孙中山对此大为不满,竟与教师争执起来,闹到校长嘉约翰办公室。校长询问原因,孙中山答曰:“同是学生,为什么歧视我们中国人,不许往妇科学习?”校长说:“你们中国人向来男女授受不亲,有礼教之防,我们美国人则无须拘此。”孙中山问:“学医是否为治病救人?”校长只好答:“是。”他又理直气壮地问:“那么,中国学生学医不是为了治病救人吗?中国妇女有病,中国医生能不救吗?究竟以救命为重,还是以不合理的礼教为重?”问得校长无言以对,自知理屈,从此也允许中国学生诊查妇科,并且将课堂间隔的男女生之间的幔帐也撤除了。

还有,该校在产科学习时,只限女生参加,男生则排除在外。孙中山极不以为然,当面向校长嘉约翰教师建议:“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产科病症也要诊治,为了使学生获得医学技术,将来对病人负责,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开明豁达的嘉约翰校长认为这是合理的要求,遂采纳他的建议。自此以后,男生便能参加产科的临床实习。后来,孙中山行医时,妇产科乃是其专业特长之一。

孙中山提出这一建议,和他少年时反对姐姐妙茜缠足一样,表现出不能容忍社会上一切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存在,敢于反对所有愚昧落后的品格。

孙中山入博济医院附设医校后,住哥利支堂十号宿舍。他在校学习期间,自奉甚简,布衣粗食,半工半读,勤奋异常,除攻读医学外,仍很重视研究古代文史书籍,曾延请了一位国文教师陈仲尧教授中国经、史,他在课余便到陈仲尧寓所受业。他对经史加意研求,特自购置了《二十四史》和《四书》书籍。这时的学习生活情形,据他当年的同学忆述:孙中山“年少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无事不言不笑,有事则议论滔滔,九流三教,皆可共语。竹床瓦枕,安然就寝,珍馐藜藿,甘之如饴”。①

在学校里,孙中山结识了一个和“会党”有密切交往、广东反清秘密组织三合会会员的同学郑士良(1863—1901年,字安医,号弼臣,广东归善即今惠阳县人)。会党是封建性的旧式秘密结社,成分相当复杂,其成员主要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失业手工业工人,其中有的会党组织具有反对清封建王朝的政治要求。郑士良“为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结纳多江湖之士,同学中无有类之者”。孙中山和他谈论政局,甚为投机。郑在1888年从博济医校辍学后,返回家乡,联络会党,被推为三合会首领,是以后兴中会的重要骨干和反清起义的领导人员,也是孙中山早期革命的亲密战友之一。以后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联络会党起事,得到郑士良很多帮助。


四、转学香港西医书院深造


孙中山自述道:“予在广州学医甫一年,闻香港有英文医校开设,予以其学课较优,而地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学校肄业。”② 他所说的英文医院,即香港西医书院(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HongKong,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

先是,1887年1月,香港议政局议员、又兼律师兼医生的何启(1858—1914年,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为纪念其亡妻英人雅丽氏(Alice Walkden),在香港荷李活道创办了雅丽氏医院,于当年2月中旬开业。该医院的中文称为:“利济医院”,意谓“上帝以利益济人”。它原系太平山之伦敦教会“赠诊所”,其性质与广州博济医院一样,同为传教而免费施诊赠药。嗣因业务需要日增,于10月又在医院内开设香港西医书院。派人到广州招考能谙中、英文的新生。孙中山有感于该院师资、设备皆优,且香港较为自由,发表政治言论少受束缚,便于同年9月转学到该院就读。

西医书院采用英国医科的五年学制,教学设备较完善,师资水平较高,直接用英语教学。除上课讲授外,尤其注重临床实习,学生经常在雅丽氏医院门诊室和药房担任外科医生及药剂师的助手,上化学课时还常到植物园参观和在化学实验室从事化验。孙中山在同学中年纪较长,功课成绩甚好,人缘又好,被推选为班长。师长们出诊时,常约他陪诊,作为助手,从而更增加了学习的机会。

孙中山在这所高等学校学习了整整五年。在这五年时间内,他除刻苦钻研医学本科知识外,还广泛研读西方国家的政治学、军事学、历史学、物理学、农学等,尤其爱读《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两部书对他影响很大,他期望从中找到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钥匙。它们使孙中山接受了达尔文学说中的积极进化论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天赋人权理论,从而向往着法、美的共和革命,在思想上日益积累着在中国实行反清革命的因素,为其以后的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在课余仍很重视进修中文,经常秉烛夜读,并先后获得王孟琴、陈仲尧两位教师的辅导。孙中山后来曾对他所涉猎的知识范围,作过这样的概述:“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故所学多博杂不纯,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痴达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浏览。”① “于圣贤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则无时不往复于胸中;于今之所谓西学者概已有所涉猎,而所谓专门之学亦已穷求其一矣。??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①

康德黎博士(Dr.James Cantlie),在西医书院成立时自英国前来执教,后来接替孟生博士(Dr.Partrick Manon),出任第二任教务长。他在西医书院见到的第一个学生便是孙中山。康德黎十分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引导孙中山善爱科学,向著名的科学家学习。孙中山热爱达尔文的学说,与这位老师的启发诱导是分不开的。康德黎说:在其所教的24名学生中,孙逸仙对我最具吸引力,因为他的品质文雅,勤奋求学;不论在学校或私人生活都表现如绅士般的仪态,他实在是其他同学的模范。后来,他还曾这样称赞道:“我从未认识像孙逸仙这样的人,如果有人问我所知的最完美者是谁,我将毫不迟疑地指出孙逸仙。”②

当时,孙中山在香港读书的学费,是由孙眉自檀香山汇款资助的。有时汇票不能按时寄到,他为购买书籍等物,只好暂时挂账;可是汇款一到,立即清偿,同时邀约同学餐叙,大快朵颐。等到把钱花得所剩无几,他就索性待在校里,用功读书,心无旁骛。后来他获得了工读的机会,每个学期都有奖学金可拿,就不再仰赖哥哥的供给了。

孙中山工读,缘以香港屈臣药房的主人夏菲士病情严重,特聘康德黎诊治。康氏便选拔了孙中山和江英华两个高才生充当夜间的特别看护,分别值班上半夜与下半夜。病人痊愈后为感谢对自己的照顾,便捐出一笔巨款充作西医书院的奖学金。该院从中拨款一部分,帮助孙、江二人缴纳学费和零用金。为了读书,孙中山青少年求学时期,曾先后在檀香山、广州及香港等地,当过四次的工读生,分别在学校中具体管理校园中的蔬菜和其他杂务等工作。

孙中山在青少年时代积累的广博的学识,不仅为他以后从事政治思想的探索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终生受用。他读书又很注重于应用,在学农学知识时,就和他假日在家乡从事的改良农业实践结合了起来——曾为老农介绍科学选种、施肥等农学知识,并进行了考察土壤、试验种植桑树等活动。

孙中山在香港读书时,课余或节假日和周末,经常往来于广州、澳门等地,和有救国愿望的朋友共同研究学问,寻找救国真理,探索中国的出路。特别是和同住香港的志同道合的几个知友,交游尤密。昕夕往还,以谈革命为欢,而被人视为大逆不道的寇贼。他还不断关切政治问题,“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常对人抒发爱国情怀,阐述革新政治的抱负,用“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一类言词来提高人们觉悟。孙中山常常谈起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尊称他为“反清第一英雄”,自许为“洪秀全第二”,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直接继承者自任。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写了一些论文,投送到香港教会报纸和上海《万国公报》等处,阐述他对于改善中国政治局势的见解。在1891年前后所写的一篇发展中国农业生产的文章中,孙中山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农业组织和耕作技术的介绍,主张清政府派员出洋考察,学习西方国家“讲求树艺农桑、养蚕牧畜、机器耕种、化瘠为腴一切善法”,回国推广,并从中央到地方采取措施以加强农业生产的领导。他还建议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从事种植或牧畜。他说:“地属高亢,则宜多种赤米??若卑湿之田,则宜种耐水之稻??其余花果草木,皆宜审察土宜,于隙地广行栽种。如牛羊犬豕之属,皆当因地制宜,教以牧畜。庶使地无遗利,人有盖藏。”文章最后指出发展民族经济——农业和工商业是使国家富强的中心课题,“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这在客观上也正是对洋务派思想的批评。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历年的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1892年7月(清光绪十六年六月),他参加了第五学年考试,又获全级第一。孙中山历年成绩总汇,在12门课程中成绩得优等者10门,及格2门,总成绩是“最优异”,他以全校之冠的优秀成绩毕业了。在同月23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他接受了教务长英国人康德黎(J.Cantlie)颁发的西医书院第一名毕业执照,并获得《婴孩与儿童之病症》《外科肾症》和《神经之损伤与病症及其治疗》三书作为奖品。毕业典礼结束后,康德黎又特别在家里设宴为毕业生孙中山和江英华二人庆贺,应邀作陪者50人,师生欢谈,气氛至为热烈。

至此,孙中山结束了他的大学生涯。

大学时代是孙中山一生中不可忽视的阶段。如果没有这六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热心研究社会科学,并参加实践,广交爱国志士,从而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孙中山就难以在1894年成长为一位民主革命家。

总体来说,从12岁到26岁,孙中山在学生时代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共14年之久。在这期间,作为一个积极向西方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京东购物心情顶好!谢谢!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京东的东西质量很好,物流好,必需五星。下次还来。

评分

书本质量还行,送货速度快。

评分

很不错,印刷精美,值得细细阅读,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京东的东西质量很好,物流好,必需五星。下次还来。

评分

正版书,收货快,服务质量好,非常满意,五星评价!

评分

京东购物心情顶好!谢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孙中山图文全传(套装全三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