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共包括7章和附录,第一章明确了社区精神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第二章系统介绍了社区精神卫生的评估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工具和方法;第三章的内容是精神残疾与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第四章重点讲述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方案;第五章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和社区精神病学的服务内容;第六章阐述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及特殊人群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最后一章讲述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力、财政、政策资源;附录中摘录了目前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与社区精神病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原文,以及重要的评估工具。《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涉及卫生、民政、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也包括各级疾病控制中心、专科医疗机构、基层及社区卫生服务单位等。
作者简介
杨甫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学科组副组长,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心理救援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十百千”优秀卫生人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先进个人、原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先进个人、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健康卫士”“健康中国健康促进院长”“首都劳动奖章”“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曾获全国社会科学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至今共发表论著及综述220余篇,科普文章210余篇,主编或参编39部。主持3项国家标准制定,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多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
刘哲宁,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湖南省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香港联合基金,是973计划的骨干。发表研究论文136篇(SCI收录65篇),包括以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Psychiatry(影响因子14.5)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多篇,论文他引1432多次,其中他引次数超过100次的论文6篇。
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慕课的负责人,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参编《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获得过湖南省教委的教学成果三等奖、中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玉花,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院长,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长期从事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医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近年来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共7项,发表各级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公开出版的著作及教材5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荣获黑龙江省心理学学科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科研三等奖1项。代表作有《中医心理学》《大学生健康心理学》。
苏中华,教授,硕士生导师,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多年来,一直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国家禁毒委和省市科技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科技奖励5项。社会兼职:中国精神科医师学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中国药物滥用防治》《精神医学》等杂志编委。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社区精神病学基本概念
一、社区
二、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
三、社区精神病学
第二节 社区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社区精神病学与临床精神病学的关系
二、社区精神病学与社会精神病学的关系
三、社区精神病学与预防医学的关系
四、社区精神病学与康复精神医学的关系
五、社区精神病学与健康教育学的关系
第三节 社区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社区精神病学的提出
二、国外社区精神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大陆地区社区精神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社区精神病学发展趋势
第二章 社区精神病学的评估方法
第一节 概论
一、评估原则
二、评估方法
三、评估的注意事项
四、评估工具的要求
五、量表分类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评估
一、评估内容和指标
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效果评估
三、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年度报表
四、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估
第三节 精神疾病康复的评估
一、临床症状评定
二、社会功能评定
三、生存状态评估
四、环境资源评估
第四节 社区流行病学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三、资料收集和常用指标
四、常用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五、精神疾病在社区中的流行状况
第三章 精神残疾与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
第一节 精神障碍和残疾
一、精神残疾的相关概念
二、精神残疾的致残原因
三、精神残疾的评定
四、精神残疾的分级与鉴定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
一、医疗服务与救助的需求
二、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的需求
三、康复训练与服务的需求
四、生活服务的需求
五、就业安置与扶持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
一、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
二、精神障碍的经济负担
三、精神障碍的家庭负担
第四节 精神障碍的病耻感和歧视
一、大众对精神障碍的了解和认识
二、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
三、如何减少病耻感和歧视
第五节 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
一、三级预防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三级预防模式在精神障碍中应用的新观点
三、不同精神障碍的预防特点
第四章 社区精神病学的服务体系与服务实践
第一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一、国(境)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二、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路径和特色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则
一、自主性
二、连续性
三、可及性
四、广泛性
五、公平性
六、协调性
七、效率
第三节 社区服务中的多学科团队
一、社区设立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及工作目标
二、团队成员
三、工作机制
四、团队建设
五、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团队展望
第四节 社区服务中的同伴支持
一、同伴支持的定义
二、同伴支持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三、同伴支持的内容与服务形式
四、同伴支持的作用
五、同伴支持服务故事
第五节 社区服务能力培训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参与者
二、开展培训服务的重要性
三、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四、社区培训工作建议
第五章 社区精神病学的服务内容
第一节 社区康复
一、社区精神康复的基本概念
二、社区精神康复的实施
三、常用社区精神康复措施与方法
第二节 精神科急诊服务
一、精神科常见紧急状态处理
二、急诊心理危机干预
三、常见风险的处理
四、急诊处置后的安排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社区医疗服务
一、社区门诊
二、随访
三、双向转诊
四、短期住院
五、部分住院
六、家庭病床
第四节 精神障碍的其他社区服务内容
一、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
二、社区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第五节 社区个案管理和主动式社区服务
一、个案管理
二、主动式社区服务
第六节 居家护理
一、概述
二、居家护理程序
三、常见精神疾病的居家护理
第六章 社区精神卫生相关问题与特殊服务
第一节 伦理和法律问题
一、精神卫生服务的伦理问题
二、精神障碍的法律问题
三、自愿与非自愿治疗
第二节 成瘾药物与酒精使甩
一、物质滥用的基本概念
二、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分类
三、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物质依赖的治疗
第三节 老年人的社区服务
一、老龄化及老年人社区服务特点
二、老年痴呆的社区服务
三、老年谵妄的社区服务
四、老年焦虑、抑郁的社区服务
第四节 青少年的社区服务
一、青少年人群的健康促进与预防
二、青少年人群的靶人群干预
三、青少年人群的社区治疗
第五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
第六节 受灾人群的社区心理干预
一、对灾难事件的社区心理干预
二、自杀危机的社区心理干预
第七章 社区资源
第一节 人力资源
一、全球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水平
二、社区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干预策略
第二节 政策与设施资源
第三节 财力资源
一、精神卫生服务经费的来源
二、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经费的来源
三、精神卫生服务经费的分配
附录一 社区精神病学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节 录)
第一节 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与社区精神病学相关的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节 选)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节 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最新修订本,节 选)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节 选)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号)(节 选)
《关于加快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服务发展的意见》(民发[2013]213号)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节 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011版)》(节 选)
第二节 地方与社区精神病学相关的最新的政策文件
《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2014年11月20日修订)(节 选)
《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2011年8月30日通过)(节 选)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2006年12月8日通过)(节 选)
《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2005年12月23日通过)(节 选)
《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2006年8月24日通过)(节 选)
《香港精神健康条例》(2007年7月1日)(节 选)
附录二 精神残疾定级及诊断工具
一、WH0-DASⅡ残疾评定量表
二、ICD-10-AM精神障碍症状检查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精彩书摘
《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第三节 社区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社区精神病学的提出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和管理历程,大体上经历了3个时期:①工业化前期,即18世纪中叶以前,当时既没有精神病专科,也很少有精神病的诊疗机构,患者分散在社会上;②工业化发展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以前,各国建立了许多精神病院,精神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精神病院进行治疗;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起,提倡让患者重返社会,在社区中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并管理他们,因此社区精神病学的历史发展并不长。
继人道地对待精神疾病患者(第一纪元)、精神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第二纪元)之后,有人将社区精神病学誉为精神医学发展的“第三纪元”(the thirdera)。
社区精神病学的形成,既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延伸,也是当代精神病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归纳起来,以下几种因素促进了社区精神病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住院综合征
长期封闭式的住院治疗与管理,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与社会的隔离,必然造成其社会功能衰退,以致无法回归社会,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出现“住院综合征(institutionalism)”,加重社会及家庭的负担。所谓“住院综合征”被Russe HBarton描述为:精神疾病患者对一切事物都明显地表现淡漠,缺乏始动性,兴趣索然,对粗暴或不公正的命令也没有不满的表现,个人习惯的衰退,对一切逆来顺受,日复一日不断地重复下去,遥遥无期。J.K.Wing认为产生住院综合征与社会环境、患者的易感性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有关。
住院综合征不是患者住院应有的反应过程,它增加了患者已有的困难及问题。住院综合征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患者几乎不说话,邋里邋遢,终日呆坐或动作毫无意义,甚至每餐进食也需要护士督促;另一种是患者表现活跃,在病房内外都表现良好,仪表整洁,但缺乏离开医院的要求和兴趣,对医院有明显的依赖。
(二)去机构化
20世纪50年代“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或称为“非住院化运动”在欧美广泛兴起,同时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精神疾病患者不再被长期隔离在机构内,而从精神病院回到社区,他们生活在社区中,并接受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就是所谓的“去机构化”。然而,与此同时,却逐渐出现了另一种危机。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随访工作和康复措施不到位,他们在社区中被隔离、忽视、贴上羞耻的标签,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导致其反复多次住院,但住院时间很短,造成所谓“旋转门(therevolvingdoor)”现象。这就需要社区中有专门的机构解决患者长期医疗监护和心理社会康复的问题。
(三)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病学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仅对疾病的病因探索起指导作用,而且是防治疾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神疾病患者首先是环境中的人,其次才是“病人”,除重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及社会适应问题。只有应用心理学及行为医学的技术,才能使精神疾病患者重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的需要
精神科住院模式与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的需要互相适应,只有发展社区精神病学,才能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就治率,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精神病住院床位数近56万张,仍供不应求。1993年美国精神卫生学院的一次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按美国精神科诊断标准(DSM.Ⅳ)对20000调查人标准化诊断,约占人群的28%,即4名成人有1名以上患有精神障碍,而人群中20%实际上符合。DSM.Ⅳ精神障碍者在过去1年中并无任何诊治,’75%患者不能及时就诊。
以我国2006年底统计数据为例,全国精神科床位数123643张,精神科执业医师13132名;全国专科医师ll570名,按全国有1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计算,每张病床需承担191名患者住院任务,约需39年才能轮转一遍;每位精神科医师每年需承担约1218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诊疗任务。严重的供需矛盾,促使大量精神疾病患者长时间在社区进行诊治。据报道,当前我国95%以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住在社区;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等患者住院治疗者仅为其中极少数;精神发育迟滞和老年痴呆等患者,也绝大多数在社区接受照护。
精神疾病的性质和患者分布的特征,决定了发展社区精神病学,这是预防控制精神疾病的必然要求。
(五)时代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新要求
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独生子女问题、青少年适应不良问题、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酒精和物质滥用问题,以及社会激烈竞争带来的新问题,均被列为精神卫生服务重点内容,应主要在社区中得到解决。在社区人群中普及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包括精神障碍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方法等,逐渐改变和提高人们对精神障碍本质的认识,认识到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通过及时的诊治是能够康复的。199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上海地区进行了高层领导动员会议,我国卫生部领导出席了会议,使各级领导及群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及精神卫生服务的认识有了较大改变,人们从被动到主动地接纳精神障碍患者重新回到社区一起生活和工作,社区精神病学发展有了较好的社会基础。
(六)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与临床广泛应用
1952年,氯丙嗪首次用于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使精神障碍患者的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等部分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利于患者走出封闭监管式的病房,参与社会活动。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精神药理学也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精神病药物研发成功并推广使用,精神症状的缓解率明显提高,为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治疗奠定了基础,为精神疾病患者重返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七)卫生经济学发展的需求。
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住院治疗中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导致医疗费用飙升,使得85%以上的卫生资源耗在15%的危重患者身上,仅有15%的资源用在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这对于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的收效甚微。以社区为基础的正三角形医疗卫生服务保健体系是国际公认的理想模式。其宽大的底部立足于社区,中部是二级卫生机构,顶部是三级卫生机构。因此,在社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服务是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防治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途径。
……
前言/序言
《社区精神病学》第1版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和关注。为了与时俱进,特别是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2015年6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发布以后,有必要重新编写这本教材。理由如下:①国家高度重视、且鼓励大力发展精神心理健康的社区保健工作;②当前精神心理疾病的评估、管理、防治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还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③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系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使我们认识到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不是一个孤立的特殊专业的分支,而是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社区精神病学是以社区为工作区域,以精神病学为理论基础,对社区内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处理、康复、管理和对社区人群进行精神障碍预防的学科。它作为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社区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社区精神病学不仅涉及医学,还涉及社会学、法学等众多学科,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府卫生政策制定密切相关。
国内社区的概念与社区的功能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是国家经济、科技、文化进步的产物,与创造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呼应。它反映出现代人对聚集生活方式的新需求,是自然遴选的结果。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则是社会的“组织”,是国家整个“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形式。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加剧,生活中的应激因素不断增加,由此诱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如抑郁症和自杀率上升,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酒、药、毒品成瘾,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管理与康复等。它们都会最早、最突出地出现在社区里,给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社区精神病学》已成为精神科医学生必学的内容,也是所有医学院校学生、全科医生、社区工作者、卫生行政管理者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本教材共包括7章和附录,第一章明确了社区精神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第二章系统介绍了社区精神卫生的评估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工具和方法;第三章的内容是精神残疾与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第四章重点讲述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
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Community Psychiatr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Community Psychiatr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社区精神病学(第2版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Community Psychiatr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