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1
活灵活现的图片
绘声绘色的文字
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一段段风起云涌的往事
这就是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清朝史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朝的历史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直到公元1911年溥仪宣布退位,长达两百六十八年之久,期间无宦官专权,无外戚揽政,威胁中央政权的边缘势力也大都被解决,总体政治上较为清明。本书以宏阔的视角,科学的历史观述载历史,将中外历史汇聚成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讲述一段历史,阐释内蕴的智谋,融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引导读者阅读一幕幕生动的清朝历史风云,了解一位位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从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深入挖掘古人智慧精华,让读者轻松获取领悟历史智慧的捷径。
第一章满洲势力崛起,大明衰亡
大清王朝的奠基者——后金可汗努尔哈赤 / 003
袁崇焕——努尔哈赤的克星 / 018
“鹰扬天下”——皇太极建立清朝 / 030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反反复复的一生 / 041
摄政王多尔衮——生前权倾天下,死后惨遭清算 / 053
第二章定鼎中原,少年天子与孝庄太后
少年天子顺治——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 / 069
大清国母——辅佐了三位帝王的孝庄文皇后 / 081
江南人民的浩劫——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 / 087
《明季贰臣传》中的标志性人物——洪承畴 / 095
第三章康乾盛世,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千古一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 109
清宫戏的最佳题材——九子夺嫡 / 120
果敢有为的雍正皇帝 / 128
乾隆皇帝——历史上最好命的帝王 / 134
第四章嘉道中衰,清王朝走上下坡路
嘉庆帝——接过盛世烂摊子的平庸天子 / 145
勤政节俭却鲜有作为的道光皇帝 / 153
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咸丰 / 160
第五章同治中兴,帝国的回光返照
同治皇帝——放浪形骸、纵情声色背后的无奈 / 171
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 179
左宗棠——同治中兴中耀眼的一束光 / 191
大清王朝的裱糊匠——李鸿章 / 201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213
第六章穷途末路的大清帝国
慈禧太后——老妖婆or女政治家 / 227
光绪皇帝——终生为慈禧所挟制的革新青年 / 241
溥仪——大清的最后一位皇帝 / 251
第一章
满洲势力崛起,
大明衰亡
大清王朝的奠基者——后金可汗努尔哈赤
后金汗国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大清王朝的奠基人,一个倾其半生征战四方、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人,同样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些人崇拜他,如著名的学者阎崇年,认为他是“中华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更将他看作可与“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比肩的伟大君主;有些人却反对这样的看法,学者李亚平等人就认为努尔哈赤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杰出的政治家,只不过是一个“嗜血成性的军事抢劫集团的首领”,根本没有资格跟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等人相提并论。那么,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究竟是怎样的人?他所经历的又是怎样的人生呢?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在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的祖父觉昌安是建州左卫枝部部落酋长,担任明都指挥使的职位。说起爱新觉罗一族的发迹史,得从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开始,猛哥帖木儿是清王朝所认可的开山肇祖,他接受过明成祖朱棣的招抚,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执掌建州左卫,后来在配合明朝辽东指挥使裴俊接回被忽刺温女真掳掠的人口时,与东海女真展开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不幸身亡。从猛哥帖木儿开始,爱新觉罗一族的后人中不断有人担任明朝所授予的职位。努尔哈赤的父亲是觉昌安四子塔克世,母亲为建州女真强酋王杲的女儿喜塔喇?厄墨气。喜塔喇?厄墨气先后生下三子,长子努尔哈赤,次子舒尔哈齐,三子雅尔哈齐。
喜塔喇?厄墨气在努尔哈赤十岁时不幸去世,塔克世正值壮年,又是部落酋长的儿子,不可能自己带着孩子单过,于是续娶了哈达部贝勒王台收养的族女那拉氏。常言道:“后娘的心,黄连的根。”说的就是继母心狠手辣,苛待丈夫前任妻子留下的子女,很显然努尔哈赤三兄弟是不招那拉氏待见的。有这样一个刻薄的继母,努尔哈赤的日子可想而知不会好过。年仅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不得不寄居在外祖父——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家。在这期间,他带着弟弟舒尔哈齐等人挖人参、采摘果实、蘑菇等,拿到抚顺关的马市上和汉人、蒙古人做生意。经商时,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也逐渐掌握了汉语和蒙古语,尤其在接触到汉文化之后,他对《三国志》《水浒传》等经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这些书中学到了兵法和韬略,这对他以后统一女真有着极大的帮助。
年近弱冠的努尔哈赤为谋生计,在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效力。参加战斗的时候,努尔哈赤总是冲在最前线,与敌人拼死力战,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李成梁的器重,并逐渐完成了由一个无名小卒到李成梁亲密随从并与之情同父子的转变。李成梁身为东北地区主要军事力量的掌控者,他自有维持各部落平衡的方法,那就是利用部落之间的矛盾来掌控局势,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跟随李成梁的时间久了,努尔哈赤耳闻目睹了李成梁的制衡之道,自然受益匪浅。但如果说没有后来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的死于非命,也许努尔哈赤未必能有统一女真部落的决心。
由于努尔哈赤所在的部落势力弱小,部落酋长也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归附了担任建州右指挥使的“强酋”王杲,王杲本就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为了使自身地位更加有保障,觉昌安还把孙女嫁给了王杲的儿子阿台章京做妻子,可谓亲上加亲,就是辈分有点儿乱了。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王杲起兵大举进攻大明的辽阳、沈阳地区。王杲以卵击石攻打明朝,可觉昌安父子并不想与明朝这样的大国为敌,所以干脆也不顾两家的情谊,直接给大明当了向导,后来王杲的部下被李成梁击溃,王杲也被诛杀,他的儿子阿台章京却逃过了一劫。逃走的阿台章京并没有苟且偷生,而是暗自修筑了古勒城,筹谋着为父报仇的事。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阿台章京联合蒙古部落,开始为父报仇,他率兵频频滋扰大明边境,但可惜的是阿台章京身上并没有努尔哈赤的男主光环。李成梁的部将直接围了阿台章京的老巢古勒城,觉昌安与阿台章京毕竟是姻亲,不忍看他就此死掉,于是父子两人一同进入古勒城劝降阿台章京。但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由于古勒城连攻两天都没拿下,李成梁迁怒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骗开了城门之后,放任士兵纵火屠城,两千多无辜军民惨遭屠戮,觉昌安父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噩耗传来,努尔哈赤悲痛万分,搁在任何人身上,两个至亲之人同时离开也是难以承受的打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努尔哈赤自然不会忍气吞声。他立即前往抚顺城追问明将死因,明将自知理亏,便把觉昌安父子的尸体还给了努尔哈赤,并把塔克世的土地、人马等送给努尔哈赤,承诺让他承袭都督指挥衔作为补偿。但努尔哈赤认为尼堪外兰才是真正导致祖父和父亲死亡的仇人,所以他又一次前往抚顺关,指责尼堪外兰唆使明军杀死祖父和父亲,强烈要求大明杀死尼堪外兰,抚顺边关将领的公关烂得一塌糊涂,眼见随口的敷衍糊弄不了努尔哈赤,索性出言威胁努尔哈赤:“你要再不识相,大明就扶持尼堪外兰建立甲版城,做建州之主了。”尼堪外兰本来就立下了大功,与大明边将关系密切,地位也水涨船高。这位明将的话一经传出,建州许多部落更是闻风而动,纷纷归附尼堪外兰。
无功而返的努尔哈赤在途中遇到额亦都等人,几个人相谈甚欢,努尔哈赤得到了他们的追随和拥戴。回到祖居之后,努尔哈赤整合了一下旧部,老兵新兵加一块,也不过数十人。但兵不在多而在精,他麾下这些部将个顶个的猛,努尔哈赤便用祖、父遗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着手统一建州的各个女真部落。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决定和仇人尼堪外兰一决雌雄,但由于自身兵力不足,他联合了沾河寨主常书等,率领百余人向尼堪外兰居住的图伦城发起进攻。努尔哈赤麾下的猛将额亦都锐不可当,在努尔哈赤还没来到图伦城下的时候,额亦都就率先攻破了图伦城,尼堪外兰一看打不过,军民都不要了,干脆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新建好的甲版城。努尔哈赤并不打算放过他,三个月后,努尔哈赤发兵甲版城。之前攻打图伦城的时候,努尔哈赤还约了萨尔浒城主诺米纳,但诺米纳眼看尼堪外兰有大明这座靠山,所以放了他鸽子,这次诺米纳偷偷给尼堪外兰报了信,尼堪外兰又一次弃城而逃。努尔哈赤把尼堪外兰的部众全部收服之后便退兵了,但他在心里已经给诺米纳狠狠地记上了一笔账,就等着时机一到跟诺米纳好好算算。这个时机来得很快,诺米纳和弟弟鼐喀达约上努尔哈赤前去攻打巴尔达城,努尔哈赤借着这个机会除掉了诺米纳。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这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努尔哈赤这个战争狂人一直没有消停,接连对兆佳城、苏克苏浒部、董鄂部用兵,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直到他攻打哲陈部的时候,由于哲陈部准备得较为充分,努尔哈赤才无功而返。打不赢就想跑,哪有那么容易。回去的路上,努尔哈赤被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四城之主率众追击,努尔哈赤兵卒不足一百,敌方却有四百士兵,怎么看都不占优势,但努尔哈赤还真没怕,掉转马头就跟敌人交上了手,并一举击杀率先逼近的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两人。他又带着部将们布下疑兵之计,藏了起来,这招擒贼先擒王用得妙,追兵失去主帅之后,一下子乱了阵脚,又害怕有伏兵,自然不敢恋战,努尔哈赤与手下就此脱险。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四月,努尔哈赤带了大约八十名士兵又去攻打哲陈部,出师未捷,先遇上了界凡等五城的八百联军。这次比上一次更凶险,敌方的兵力是己方的十倍。努尔哈赤麾下两个同族兄弟札亲和桑古里见状,都把身上的铠甲卸下来准备逃跑了,可想而知情势有多危急。但努尔哈赤秉承着“不要怂,就是干”的精神痛骂了两个胆小鬼之后,带着弟弟穆尔哈齐和近侍颜布禄、兀凌噶四人与敌军搏杀,一举射杀了二十多名敌兵。敌军顿时就被这四个杀神给镇住了,一时之间士气大落,再无战意,四散而逃。努尔哈赤乘胜追击,成功扭转危局。
次年,努尔哈赤听说了尼堪外兰逃到鹅尔浑城的消息,立刻率兵出击,打得尼堪外兰连忙跑路,入了抚顺关,寻求大明的庇佑。努尔哈赤又一次扑了个空,怒不可遏的努尔哈赤斩杀城中十多名汉人,并派出几名汉人俘虏前去传信,向大明索要尼堪外兰。努尔哈赤一部势力逐渐崛起,如果拒绝,他未必肯善罢甘休,而尼堪外兰眼看已是烂泥扶不上墙,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大明边将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果断把尼堪外兰给卖了。努尔哈赤处死尼堪外兰之后迅速收兵,在建州老营的废址上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报完祖、父之仇,努尔哈赤并没有安守本分,当一个部落酋长,他此时早有一统女真部落的远大志向,不过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把建州的女真给尽数收服,所以哲陈部在劫难逃。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努尔哈赤攻陷哲陈部山寨之后,派出猛将额亦都攻打哲陈部的巴尔达城。巴尔达城附近有正在涨潮的浑河作为一道天然屏障,巴尔达城的士兵以为河流湍急,努尔哈赤一部必然难以渡河,谁知道额亦都竟然想出了用绳子连接所有士兵的法子过了河,并带着渡河的士兵趁热打铁搞了个夜袭。夜袭的一方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守城的一方却睡眼惺忪,这场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兵指哲陈部最后一个据点洞城,洞城城主扎海比较识时务,果断投降了,随着扎海的投降,建州女真五部之一的哲陈部被努尔哈赤吞并。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为免遭刀兵之祸,也为了自身的发展考量,带着军民归附了努尔哈赤。这三部的到来使得努尔哈赤的势力得到了空前壮大。虽然人多了,但怎么对待这些前来归附的人也是个技术活儿,处理好了,还会有其他部落前来归附,处理不好恐怕要出大乱子。努尔哈赤使用联姻、收养子、重权相许的方式成功笼络了这三个部落,并获得了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三名猛将,这三个人和之前的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为“五大臣”,为努尔哈赤的统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兆佳城、完颜王甲城被攻陷,建州五部在努尔哈赤的不懈努力下迎来了新的统一。但这只是努尔哈赤统一计划的一小部分而已,他下一个要统一的是整个女真部落
……
说到清朝,我们会想起它为我国电视剧行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论是长期霸占电视剧屏幕的琼瑶剧《还珠格格》,还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宫斗剧《步步惊心》《甄嬛传》,抑或是带有喜剧性质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些电视剧无不是在清朝历史的背景下展开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电视剧,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了清朝的一些人物,如胆略非凡的康熙皇帝、城府极深的雍正皇帝、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等。而由于电视剧艺术加工的成分过多,很多历史人物在我们的认识中难免会脸谱化。而且清宫戏看多了,网上不乏“四爷粉”、“八爷粉”,但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靠道听途说,也不能只看电视剧中的演绎。
真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还要从正史入手,因为他们是在历史长河中真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背后都有着自己的考量。正是这些人所采取的行动引导了历史的走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朝的历史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直到公元1911年溥仪宣布退位,长达两百六十八年之久,其间无宦官专权,无外戚揽政,威胁中央政权的边缘势力也大都被解决,总体政治上较为清明。
所以说,清王朝几乎将困扰中国封建王朝上千年的问题都给解决了,这是它的奇特之处。最初,这个封建政权一直处于不断征服的过程中,征服海西女真、征服边疆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到最后入主中原,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暴力色彩的政权。
清王朝在统治全国的过程中,制造了很多惨案,如大规模屠城、文字狱、圈地等,不仅屠戮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也对华夏文明造成了严重的摧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维持了清王朝的统治,它像一棵移植而来的树,霸道地将根深深扎在了中国大地上,而且越长越繁茂。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清朝的统治者还是做到了,他们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文化灿烂、繁荣昌盛的强大帝国,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巩固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贡献尤为突出。
清王朝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终于将这个古老的国家推到了繁荣的巅峰状态,清初时期的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清朝国力前所未有地强盛。
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国家强盛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清王朝以少数旗人统治着人口众多的汉人,难度非常大,既要通过科举制度来笼络汉族的士绅,还要防范汉人权力过大,威胁满族统治。这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无法避免的内耗,清朝统治时期光是民族矛盾,就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牺牲。清初的剃发易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清末的陕甘回乱,一个个看似轻描淡写的历史事件背后掩藏的都是无数平民的鲜血和尸体,几乎每一次动乱都令清王朝的统治元气大伤,但动乱被平定之后,迎来的又是新的民族融合,清朝的统治依旧根深蒂固。
然而当一个王朝或是国家到达鼎盛之时,接下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居安思危的统治者再创新高,二是贪图享乐的统治者走向灭亡,清王朝也不例外。从乾隆后期开始清王朝的统治就在走下坡路,而它的继承者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官僚体系的腐化堕怠、军事实力的下降等,这些都是需要大力改革的。《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却鲜有具备开拓革新精神之辈,眼看着清王朝的堕落依旧墨守祖宗礼法。当权者不肯思变,那么清王朝的衰亡也就无可避免了。
有人说清朝后期的历史是百年屈辱史,尤其在清朝统治末期,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让这个曾经繁盛的帝国日渐颓败,最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了国门,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与列强签下了太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这种耻辱深深地刻进了华夏儿女的骨子里。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清王朝生命力的顽强,它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遭遇了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义和团运动、遭遇了西方列强的欺侮、遭遇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晋豫大饥”、遭遇了国外势力的阴谋分裂,可是每次到了国家陷入灭亡危机的紧要关头,总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为了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民族之幸。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清王朝最后的统治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差,组办团练镇压暴动、兴办洋务运动、实行戊戌变法等,无不是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制定的政策,但这些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其原因不在于某个统治者的昏庸,而在于体制的腐朽和落后。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做得最到位的一个朝代,没有之一。我们可以发现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怠于政务的,因为清朝中央集权程度之高真正从各方面实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慈禧太后死后清王朝的迅速灭亡,也与清王朝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尽管有无数文臣武将为了挽救清王朝的衰亡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医治伤风感冒的药终究医不好清王朝的沉疴。不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根本无力挽救清王朝的败局。而改革的权力牢牢地攥在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手上。可是在世界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清王朝的统治者没能开眼看世界,当他们还在乐此不疲地玩着帝王权术游戏的时候,却不知道西方国家已经开始玩科学了。这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一个变数,也是最终导致清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教诲时时刻刻敲打着华夏儿女的灵魂,因为再没有人比华夏儿女更明白这句话之中饱含着怎样的悔悟与辛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因为有了清王朝灭亡的沉痛教训,才令我们明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变革的可贵。
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清朝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清朝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清朝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