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机械设计手册》累计130万套!内容丰富、实用便查。
.这是一部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历时五十载,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贡献已手册本身。
.这是一部引起轰动的工具书,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国首部大型机械设计工具书。目前修订至第六版,受到无数机械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称颂。
.这是一部五十年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图书,很多读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面世,仍然爱不释手,视它为一生事业中亲密、忠诚的伙伴。
.本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全国优*秀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共16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 《机械制图·精度设计》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机构·结构设计》 《连接与紧固》 《轴及其连接》 《轴承》 《起重运输件·五金件》 《润滑与密封》 《弹簧》 《机械传动》 《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 《机械振动·机架设计》 《液压传动》 《液压控制》 《气压传动》。
本书为《轴及其连接》,包括轴、曲轴和软轴,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主要介绍了轴及其连接的材料、分类、特点、性能及应用,以及常用的各种轴及其连接的结构、规格、参数和相关计算等。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7篇轴及其连接
第1章轴、曲轴和软轴7-3
1轴7-3
1.1轴的分类7-3
1.2轴的设计7-3
1.3轴的常用材料7-3
1.4轴的结构设计7-6
1.4.1零件在轴上的定位与固定7-7
1.4.2提高轴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7-10
1.4.3轴颈及轴伸结构7-10
1.4.4轴的结构示例7-18
1.5轴的强度计算7-19
1.5.1按扭转强度或刚度计算7-19
1.5.2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7-20
1.5.3精确强度校核计算7-21
1.6轴的刚度校核7-28
1.6.1轴的扭转刚度7-28
1.6.2轴的弯曲刚度7-28
1.7轴的临界转速校核7-31
1.7.1不带圆盘的均匀质量轴的临界转速7-31
1.7.2带圆盘的轴的临界转速7-32
1.7.3轴的临界转速计算举例7-33
1.7.4等直径轴的一阶临界转速计算7-34
1.8轴的工作图及设计计算举例7-35
2曲轴7-40
2.1曲轴结构设计7-40
2.2曲轴的设计要点7-42
2.3曲轴的强度计算7-42
2.3.1曲轴的破坏形式7-42
2.3.2曲轴的受力分析7-42
2.3.3曲轴的静强度校核7-44
2.3.4曲轴的疲劳强度校核7-45
2.3.5应力集中系数Kσ、Kτ及应力σa、σm、τa、τm7-46
2.3.6提高曲轴强度的措施7-47
3软轴7-48
3.1软轴的结构组成和规格7-49
3.1.1软轴7-49
3.1.2软管7-49
3.1.3软轴接头7-51
3.1.4软管接头7-51
3.2常用软轴的典型结构7-52
3.3防逆转装置7-53
3.4软轴的选择7-54
第2章联轴器7-55
1联轴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7-55
2机械式联轴器选用计算(摘自JB/T 7511—1994)7-63
3联轴器的性能、参数及尺寸7-66
3.1联轴器轴孔和连接型式与尺寸(摘自GB/T 3852—2008)7-66
3.1.1圆柱形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7-66
3.1.2圆锥形轴孔和键槽型式及尺寸7-69
3.1.3其他连接型式7-71
3.2刚性联轴器7-71
3.2.1凸缘联轴器(摘自GB/T 5843—2003)7-71
3.2.2ZZ1胀套式刚性联轴器7-74
3.3鼓形齿式联轴器7-74
3.3.1GⅡCL型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GB/T 26103.1—2010)7-75
3.3.2GⅡCLZ型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JB/T 8854.2—2001)7-80
3.3.3GCLD型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GB/T 26103.3—2010)7-84
3.3.4NGCL型带制动轮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GB/T 26103.4—2010)7-86
3.3.5NGCLZ型带制动轮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GB/T 26103.5—2010)7-89
3.3.6鼓形齿式联轴器的选用及许用补偿量7-92
3.3.7联轴器的转矩计算7-93
3.4TGL鼓形齿式联轴器(摘自JB/T 5514—2007)7-95
3.5滚子链联轴器(摘自GB/T 6069—2002)7-98
3.6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7-100
3.6.1SWC型整体叉头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摘自JB/T 5513—2006)7-100
BH、WH型联轴器7-100
BF、WF、WD型联轴器7-102
DH型联轴器7-105
CH型联轴器7-106
SWC型万向联轴器与相配件的连接尺寸及螺栓预紧力矩7-107
SWC型万向联轴器的布置与选用计算7-108
3.6.2SWP型剖分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摘自JB/T 3241—2005)7-110
A型、B型、C型、D型、E型、F型联轴器7-110
G型—有伸缩超短型联轴器7-114
ZG型—正装贯通型、FG—反装贯通型联轴器7-115
SWP型万向联轴器的连接及螺栓预紧力矩7-117
SWP型万向联轴器的选用计算7-117
3.7膜片联轴器(摘自JB/T 9147—1999)7-119
3.7.1JMⅠ型—带沉孔基本型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7-119
3.7.2JMⅠJ型—带沉孔接中间轴型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7-121
3.7.3JMⅡ型—无沉孔基本型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7-123
3.7.4JMⅡJ型—无沉孔接中间轴型联轴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7-126
3.7.5膜片联轴器许用补偿量7-129
3.7.6膜片联轴器的选用计算7-130
3.8蛇形弹簧联轴器 (摘自JB/T 8869—2000)7-130
3.8.1JS型—罩壳径向安装型 (基本型)联轴器7-130
3.8.2JSB型—罩壳轴向安装型联轴器7-132
3.8.3JSS型—双法兰连接型联轴器7-133
3.8.4JSD型—单法兰连接型联轴器7-135
3.8.5JSJ型—接中间轴型联轴器7-138
3.8.6JSJ型中间轴长度的校核7-138
3.8.7JSG型—高速型联轴器7-139
3.8.8JSZ型—带制动轮型联轴器7-140
3.8.9JSP型—带制动盘型联轴器7-142
3.8.10JSA型—安全型联轴器7-143
3.8.11联轴器许用补偿量及主要零件材料7-145
3.9梅花形弹性联轴器(摘自GB/T 5272—2002)7-146
3.9.1LM型—基本型、LMD型—单法兰型、LMS型—双法兰型联轴器7-146
3.9.2LMZ-Ⅰ型分体式制动轮、LMZ-Ⅱ型整体式制动轮联轴器7-149
3.9.3梅花联轴器的许用补偿量7-152
3.10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摘自GB/T 4323—2002)7-152
3.10.1LT型—基本型联轴器7-152
3.10.2LTZ型—带制动轮联轴器7-154
3.10.3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的许用补偿量7-155
3.11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摘自GB/T 5015—2003)7-155
3.11.1LZ型联轴器7-155
3.11.2LZD型锥形轴孔联轴器7-158
3.11.3LZJ型接中间轴联轴器7-159
3.11.4LZZ型带制动轮联轴器7-161
3.11.5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的许用补偿量7-163
3.12轮胎式联轴器(摘自GB/T 5844—2002)7-163
3.12.1UL型联轴器7-163
3.12.2轮胎式联轴器许用补偿量7-165
3.13弹性块联轴器(摘自JB/T 9148—1999)7-165
3.13.1LK型—基本型、LKA型—安全销型联轴器7-166
3.13.2弹性块联轴器许用补偿量7-168
3.14新型星形联轴器7-169
3.14.1LMX型星形联轴器7-169
3.14.2LMX-Z胀套式星形联轴器7-170
3.14.3LMX-F法兰式星形联轴器7-171
3.15链轮摩擦式安全联轴器7-172
3.16GZ1-C型钢球安全联轴器7-173
4液力偶合器7-174
4.1分类及其结构特点7-175
4.2传动原理7-175
4.3基本关系和特性7-176
4.4设计原始参数及其分析7-180
4.5流道选型设计7-182
4.6轴向推力计算7-185
4.7叶轮断面设计与强度计算7-187
4.8结构设计7-189
4.9偶合器的典型产品及其选择7-190
4.10多动力机驱动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选型匹配7-220
4.11双速及调速电动机驱动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选型匹配7-220
4.12带偶合器传动系统启动特性计算7-223
4.13传动系统采用偶合器的节能计算7-226
4.14发热与散热计算7-230
4.15试验7-232
第3章离合器7-233
1常用离合器的型式、特点及应用7-233
2离合器的选用与计算7-237
2.1离合器的型式与结构选择7-237
2.2离合器的选用计算7-237
3嵌合式离合器7-238
3.1牙嵌离合器7-239
3.1.1牙嵌离合器的牙型、特点与使用条件7-239
3.1.2牙嵌离合器的材料与许用应力7-240
3.1.3牙嵌离合器的计算7-241
3.1.4牙嵌离合器尺寸的标注示例7-242
3.1.5牙嵌离合器的结构尺寸7-243
3.2齿式离合器7-245
3.3转键离合器7-246
4摩擦离合器7-248
4.1摩擦离合器的型式、特点及应用7-248
4.2摩擦元件的材料、性能及适用范围7-249
4.3摩擦盘的型式与特点7-250
4.4摩擦离合器的计算7-252
4.5摩擦离合器的摩擦功和发热量计算7-255
4.6摩擦离合器的磨损和寿命7-256
4.7摩擦离合器的润滑和冷却7-256
4.7.1湿式摩擦离合器润滑油的选择7-256
4.7.2湿式摩擦离合器的润滑方式7-257
4.8摩擦离合器结构尺寸7-257
5电磁离合器7-258
5.1电磁离合器的型式、特点与应用7-259
5.2电磁离合器的动作过程7-260
5.3电磁离合器的选用计算7-261
5.4电磁离合器及电磁离合制动器产品7-262
5.4.1摩擦式电磁离合器产品7-262
5.4.2牙嵌式电磁离合器产品7-277
5.4.3电磁离合制动器产品7-280
6磁粉离合器7-287
6.1磁粉离合器的原理及特性7-287
6.2磁粉离合器的选用计算7-288
6.3磁粉离合器的基本性能参数(摘自JB/T 5988—1992)7-289
6.4磁粉离合器产品7-290
7液压离合器7-294
7.1液压离合器的特点、型式与应用7-294
7.2液压离合器的计算7-295
7.3活塞式多盘液压离合器的性能及主要尺寸7-296
8气压离合器7-297
8.1气压离合器的特点、型式与应用7-297
8.2气压离合器的计算7-299
8.3气压离合器的结构尺寸7-300
8.4QPL型气动盘式离合器7-303
8.5气压离合器的接合元件产品7-305
9离心离合器7-309
9.1离心离合器的特点、型式与应用7-310
9.2离心离合器的计算7-311
9.3离心离合器的结构尺寸7-313
9.3.1AS系列钢砂式离心离合器(安全联轴器)(摘自JB/T 5986—1992)7-313
9.3.2ASD系列V带轮钢砂式离心离合器(安全联轴器)(摘自JB/T 5986—1992)7-315
9.3.3AQ系列钢球式离心离合器(节能安全联轴器)(摘自JB/T 5987—1992)7-316
9.3.4AQZ系列带制动轮钢球式离心离合器(节能安全联轴器)(摘自JB/T 5987—1992)7-320
9.3.5AQD系列V带轮钢球式离心离合器(节能安全联轴器)(摘自JB/T 5987—1992)7-324
9.3.6带片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7-328
10离合器7-328
10.1离合器的特点、型式及应用7-328
10.2离合器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7-330
10.3离合器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7-331
10.4离合器的计算7-331
10.5离合器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7-333
10.6离合器产品7-335
11安全离合器7-346
11.1安全离合器的型式与特点7-346
11.2安全离合器的计算7-347
11.3安全离合器结构尺寸(参考)7-349
11.4安全离合器产品7-353
第4章制动器7-362
1制动机的功能、分类、特点及应用7-362
2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7-363
2.1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步骤7-363
2.2制动转矩的确定7-364
2.3制动器的发热验算7-366
2.3.1热平衡通式7-366
2.3.2提升设备和平移机构制动器的发热量7-367
2.4摩擦材料7-367
3瓦块(鼓)式制动器7-369
3.1瓦块(鼓)式制动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7-369
3.2块(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7-369
3.2.1弹簧紧闸长行程块式制动器7-369
3.2.2弹簧紧闸短行程块式制动器7-372
3.3常用块(鼓)式制动器的主要性能与尺寸7-373
3.3.1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7-373
3.3.2防爆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7-387
3.3.3电力液压推动器7-395
3.3.4电磁鼓式制动器7-398
3.3.5制动轮(摘自JB/ZQ 4389—2006)7-405
4带式制动器7-406
4.1普通型带式制动器7-406
4.1.1普通型带式制动器结构7-406
4.1.2普通型带式制动器的计算7-407
4.2短行程带式制动器7-409
4.2.1短行程带式制动器结构7-409
4.2.2短行程带式制动器计算7-410
4.2.3带式制动器产品7-411
5盘式制动器7-414
5.1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应用7-414
5.1.1点盘式制动器结构及产品7-414
5.1.2全盘式制动器结构及产品7-431
5.1.3锥盘式制动器结构7-437
5.2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7-437
6其他制动器7-438
6.1磁粉制动器7-438
6.1.1磁粉制动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7-438
6.1.2磁粉制动器的性能参数及产品尺寸7-439
6.2电磁制动器和电磁离合制动器7-444
6.2.1简介7-444
6.2.2电磁制动器产品7-445
6.3人力操纵制动器7-448
参考文献7-453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手册》自1969年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已经修订了五次,累计销售量130万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影响力强、销售量大的机械设计工具书。作为国家级的重点科技图书,《机械设计手册》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化工部优秀科技图书奖,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2015年,多次被评为全国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实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的最佳结合,协助广大机械设计人员开发出更好更新的产品,适应市场和生产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机械设计手册》一贯坚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机械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五版出版发行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邀请机械方面的专家、学者座谈,倾听他们对第六版修订的建议,并深入设计院所、工厂和矿山的第一线,向广大设计工作者了解《手册》的应用情况和意见,及时发现、收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多方位、多渠道跟踪、收集国内外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改进和丰富《手册》的内容,使《手册》更具鲜活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机械设计人员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手册》第六版的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一、在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设计方面
1.新增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提出了常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12条常用准则,供产品设计人员参考。
2.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增加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巧(新)例与错例等内容。
3. 第11篇“润滑与密封”增加了稀有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内容,以适应润滑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
4.第15篇“齿轮传动”进一步完善了符合ISO国际标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非零变位锥齿轮设计,点线啮合传动设计,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设计等内容,例如增加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几何计算及算例,更新了齿轮精度等。
5.第23篇“气压传动”增加了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气动系统节能等内容。
二、 在为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创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面
1. 介绍了相关节能技术及产品,例如增加了气动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电机等。
2.各篇介绍了许多新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轴及其连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