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小物逛杭州

小风小物逛杭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彦 著
图书标签:
  • 杭州
  • 旅行
  • 亲子
  • 绘本
  • 游记
  • 生活
  • 慢生活
  • 儿童
  • 风景
  • 美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636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850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4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小街小巷、历史建筑、内城河道、运河两岸、桥梁、菜市场、小店小贩、小吃食……作者深入发现杭州人的杭州。人间天堂杭州是所有人都想一来再来的地方,而游客们看到的是杭州的“外”,《小风小物逛杭州》写的是杭州的“里”,杭州人的杭州,隐藏于杭州小街小巷中的中国传统平民生活之美。通过脚踏实地的一再行走、考察和写作,《小风小物逛杭州》会让人们了解一个亲切、安静、富有中国传统平民之美同时不乏现代律动、真实、可亲可敬的杭州。

作者简介

  陆彦(网名阿伦特),小说作者、专栏作家、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先后在《东方早报》《外滩画报》担任记者10多年,有大量艺文人物专访以及书评、影评和专栏发表于《东方早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等。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喊哪,阿伦特》(重庆出版社,2006)、《爱到Z》(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现有长篇小说《爱情马拉松》,正在豆瓣连载。

目录

一、小街小巷篇
路线01:丰家兜→茅廊巷农贸市场→南班巷→佑圣观路
路线02:浙医二院→方谷园→小营公园→小营巷
路线03:欢乐巷(思澄堂)→觉苑寺巷→小塔儿巷→大塔儿巷→清吟街(王文韶大学士府)→清吟巷
路线04:皮市巷(杭十中)→宗文弄
路线05:六克巷→岳官巷(吴宅)→林司后→杭丝印巷→新华路 (明宅)
路线06:马市街→冯山人巷(英国圣公会牧师楼)→大王庙巷→上八界巷
路线07:回回新桥→芳润桥弄→缸儿巷→日新桥弄→积善坊巷(章宅、蒋抑卮故居)
路线08:青年路→国货路(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杭州手表厂门市部、悦览树24小时咖啡馆、新华书店解放路购书中心)
路线09:东平巷(裘笑梅旧居)
路线10:光复路→老水漾桥弄→李博士桥→枝头巷(裘宅)→汤团弄→延定巷→宋浇造巷
路线11:中山中路商业街(开元路→庆春路)
路线12:崔家巷→惠兴路(浙江省电信局旧址、惠兴中学)→仁和路(2号院内建筑)→浣纱路(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平远里
路线13:里仁坊巷(谈风月轩)→岳王路(岳王新村8号建筑)
路线14:竹竿巷→孩儿巷→永丰巷
路线15:山子巷→仁德里→庆春路(马寅初纪念馆)→未央村→菩提寺路(思鑫坊建筑群)
路线16:中山北路(杭州天主堂)→耶稣堂弄(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故居)
路线17:体育场路→大营盘→双眼井巷(梁宅)→遥祥寺巷→白衣寺→王马巷→东清巷→直大方伯(杭州丝绸会馆、小八千卷楼)
路线18:佑圣观路→馆驿后→城头巷→梅花碑→斗富三桥→斗富二桥→五柳巷→姚园寺巷→三味庵巷→金刚寺巷
路线19:直吉祥巷→横吉祥巷→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朱智旧居)→金钗袋巷
路线20:马坡巷(龚自珍纪念馆)
路线21:大学路→场官弄(郁达夫故居)→土山弄
路线22:中山中路(前浙江兴业银行)→三元坊巷→比胜庙巷→奎垣巷(丁家花园)
路线23:红门局→羊坝头→火药局弄(王锦培旧居)
路线24:后市街→惠民路→惠民巷→十三湾巷→太平坊巷→祠堂巷(于谦故居)
路线25:大井巷→叭蜡子巷→南宋御街
路线26:十五奎巷→晓霞弄→井弄→茶啾弄→四牌楼→元宝心→城隍牌楼巷→大马弄→瑞石亭→燕春里→察院前巷→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太庙巷
路线27:严官巷→南宋遗迹陈列馆
路线28:府学巷→劳动弄→新民弄→旧仁和署→三衙前→荷花池头
路线29:直戒坛寺巷→戒坛寺巷→龙兴寺经幢→九星里建筑群→长生路(徐青甫故居)
路线30:慢跑、步行或坐船,数东河上十三座古桥
路线3 1:从武林门慢跑、步行或坐船到拱宸桥
路线32:西溪湿地公园(麦家的理想谷)
路线33:体育场路→弥陀寺路(弥陀寺摩岩石刻、约园)

二、小店小贩篇
01.杭州人在哪里买菜?
02.游埠豆浆店
03.“来一个”烧饼
04.杭州的卷鸡和素烧鹅
05.杭州的面馆
06.阿胖粽
07.杭州的鱼圆
08.一碗高性价比红烧牛肉盖浇饭
09.杭州的素餐馆
10.平民小吃炒粉干
11.杭州地道小吃餐厅卤儿道道
12.海丰冰淇淋赤豆汤

三、便民市政篇
01.礼让斑马线
02.请“小红”载我逛杭州
03.雪隐、陟云以及一首诗
04.在小巷中看“市宝”级手艺人现场作业
后记

精彩书摘

  《小风小物逛杭州》:
  2015年9月,我从工作了十余年的上海《外滩画报》辞职,正式搬回杭州,租房居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因此我的杭州生活,就从寻找菜市场以及收发快递开始。
  一到杭州就收到一条浙江邮政发来的短信,通知我到状元弄“E邮柜台”收取某个快件。我过了好几天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就快递业这一当今与每家每户关系密切的行业而言,杭州有多家自助取件柜,称为“E邮柜台”,几乎所有社区都有。当收件人不在家时,快递员把快递件放入E邮柜台中,收件人回到家中后,根据手机上收到的信息和密码,自行取件。
  这真是太方便了。杭州的E邮柜台,是上海没有的。最近杭州媒体报道,这种E邮柜台,是杭州一个叫高冠敏的“创二代”生产的。他在普通箱柜的基础上,带领员工研发出电子报箱,第一批样品问世后得到了浙江省邮政客户的认可,在全省旧城改造相关领域异军突起,成功竞得60多个县市旧城改造中近40%的订单。随后,高冠敏把视线瞄准了物流的瓶颈——最后100米的投递难题,开发E邮柜台,为快递员、用户和物业带来了便利。E邮柜台被列入2015年余杭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工程。据说现在高冠敏又把眼光投向绿色环保领域,研发新一代智能垃圾分类机等新产品。届时居民只需按类投放垃圾,就可以在市民卡上获得积分奖励。
  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的兴趣。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之所以效率低下,造成巨大污染和浪费,有的地方“垃圾围城”,重要原因也出在这最初也是最后的“100米难题”上,即缺乏一个先进有力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希望高冠敏的智能垃圾分类机就像E邮柜台一样,早日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现今时代,快递与民生关系密切。杭州特有的E邮柜台开启了我对这个城市的认识:这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先进并且方便民生。
  由快递员到杭州特有的E邮柜台,我开始了解杭州的公共设施。与邻居城市上海相比,杭州公共设施先进,居民生活环境整洁,上海身为国际大都市,竟远远不如。就公共卫生问而言,杭州的公共卫生问数量多并且干净,在很多居民生活小区,哪怕家家都有卫生间,小区里也设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而上海虽为超级大都市,在街头却很难找到公共卫生间,干净程度也远不如杭州。
  杭州的公共卫生间令我着迷,下面有专门一章详谈。
  定居下来后,第一要事是寻找住处附近的菜市场。丰家兜和丰家兜里的茅廊巷农贸市场,就这样映入了我的眼帘。丰家兜现做韭菜鸡蛋饼丰家兜是一条小巷子,是杭州几千个小巷子中的一个。每天早晨6点左右,有个中年男子推着一辆小车来到丰家兜。他站在浙江省公安厅门口斜对面。下雨的时候,他往东挪10米,站在一家杂货店门口。
  他是个修长清秀的中年男子,穿着一件白大褂,很爱干净。有两个早上,我是他的第一个顾客,只见他先用面团蘸油,把整个工作台面仔细擦一遍,再把自己的手擦一遍,才开始制作韭菜,鸡蛋饼。
  6点半后,他的生意就很忙了,排队等候的人往往有七八个。
  他的妻子把女儿送入一旁的回族穆兴小学后,就来帮忙。她是一个开朗而且丰满的中年女性。
  老板做的韭菜鸡蛋饼4元一个,应顾客要求,可以另加榨菜和梅干菜,也可以把韭菜替换成梅干菜;可以另加油条和火腿肠;加辣酱或甜面酱,或不加酱。他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现,约10点结束生意。这4个小时里,高峰时甚至有七八个人排队,有上学路上的孩童、上班路上的大人和附近居民。我暗暗计算了一下,每做一个鸡蛋饼大约需要1分钟,人多时3个鸡蛋饼同时进行中。在这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他根本停不下来。老板很幽默,并能够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开始我用他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装蛋饼,后来觉得不环保也不卫生,改用电饭煲盛韭菜鸡蛋饼。第一次,我拿了一个大电饭煲,他看到我说:“把这都装满了再拿回去。”我换成小电饭煲,他做好了韭菜鸡蛋饼说:“给你放你的保温杯里。”他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抛出小幽默,有点冷,让你非笑不可。
  有一天早上我遇到他,他刚刚结束生意,推着工具车准备离开。我跟他一起走了几分钟。“你每天几点起床?”“5点。…‘每天生意结束后是不是还要花很多时间准备原料?”“也没有用很多时间。”“但是早上这几个小时强度还是挺大的,你根本停不下来。”“我们以前是干农活的,这点事情强度不算太大。”我告诉他自己去跑步,他告诉我他也喜欢运动,跳绳一次可以跳1800个左右。“不运动,身体就僵掉了。”这位每天早上现做韭菜鸡蛋饼的老板,是附近社区的灵魂人物。有一天,我去买他的韭菜鸡蛋饼,见到一个刚下私家车的女子,对她丈夫说:“你帮我与他合张影。我八年没见到他了。”
  ……
小风小物逛杭州 一、 序章:一次说走就走的杭州心绪 “小风小物”,这名字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洒脱,仿佛一阵微风,吹拂着生活中的点滴琐碎。而“逛杭州”,则是一个关于古韵与现代、山水与人文交织的迷人邀请。我从未刻意规划过一次“正经”的旅行,更愿意让思绪随着心境的流转,像一缕风,自由地飘荡在陌生的城市。杭州,对我而言,是这样一座,你以为你了解她,却又总能在你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展露别样风情的所在。 这并非一本流水账式的景点介绍,也不是一份严谨的攻略手册。它更像是我一次次漫步在杭州的街头巷尾,那些被寻常人忽略的角落,那些藏匿在老宅里的故事,那些街边小店里弥漫的烟火气,以及那些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心弦的瞬间。我用“小风”来形容我这次的旅程,因为它轻柔、自由,不受拘束;我用“小物”来强调我关注的,是那些构成城市肌理的细微之处,是那些承载着情感与记忆的物件,是那些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 杭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总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优雅。它不像北京那般厚重,也不似上海那般繁华,它有着自己的节奏,一种温婉而坚韧的生命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西湖潋滟的湖光山色,可以触摸到南宋皇城的遗迹,可以品味到龙井茶的清香,更可以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里,发现生活的诗意。 这本书,我想记录的就是这样一次,不期而遇的杭州情怀。它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没有必须打卡的景点,只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一颗愿意去感受、去沉淀的心。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带领读者一同走进一个更真实、更细腻、更有温度的杭州。 二、 漫步西子湖畔:风,拂过水面,也拂过心头 西湖,这座杭州的灵魂,我来过无数次,每一次都有新的遇见。这一次,我不想纠结于“十大景点”的清单,而是选择在清晨,当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游人稀少之时,独自一人,沿着湖畔蜿蜒的小径慢行。 风,带着一丝微凉,拂过水面,激起细碎的涟漪。湖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远山的黛色,以及岸边垂柳的新绿。我喜欢看那柳丝在风中摇曳,仿佛一位婀娜的女子,在轻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三、 灵隐寺的禅意:香,弥漫在古老的飞来峰 灵隐寺,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但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处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可以涤荡心灵的空间。 我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但我总能在寺庙的静谧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拾级而上,穿过古老的石门,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味。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雕刻精美的佛像上,更增添了几分庄严与慈悲。 我喜欢坐在寺庙的某个角落,听着僧人的诵经声,看着信徒虔诚的祈祷,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宁静与信仰。飞来峰上的摩崖造像,历经风雨,依然栩栩如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回归内心的纯净。 四、 龙井村的茶香:一片叶,承载着山野的韵味 杭州的夏天,总是少不了那一抹清冽的龙井茶香。我曾多次到访龙井村,并非为了那些高档的茶馆,而是喜欢在茶农的竹林间,寻找那些隐藏在山野间的茶园。 春日采摘,夏日品茗。我曾亲手触摸过那些嫩绿的茶芽,感受它们在指尖的柔软。也曾坐在简朴的农家小院,听着茶农讲述采茶、炒茶的故事。一杯新沏的龙井,入口清香甘醇,回味悠长,仿佛将整座山野的韵味都浓缩其中。 五、 钱塘江边的晚风:潮声,呼唤着古老的传说 钱塘江,不仅仅是孕育了壮阔的潮水,更承载着无数的传说与历史。每当黄昏时分,我喜欢独自一人,来到江边,看夕阳将江面染成一片金黄。 江风带着水汽,吹拂在脸上,微凉而舒适。远处,城市的高楼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我会静静地坐着,听着潮水的涌动声,想象着那曾经的涛声震天,那是属于南宋的辉煌,也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澎湃。 六、 老街巷的烟火气:生活,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杭州的老街巷,藏着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我喜欢穿梭在狭窄的弄堂里,看晾晒的衣物在风中摇曳,听邻里间的家长里短,闻着从各家厨房飘出的饭菜香。 七、 小物件里的故事:记忆,在时光中沉淀 我总喜欢在城市的角落里,淘一些小物件。也许是一枚泛黄的明信片,也许是一件充满年代感的旧物件,也许是一本不知名的二手书。这些“小物”,往往承载着一段段被遗忘的故事,一段段被时光沉淀下来的记忆。 八、 结语:一期一会的杭州,一生难忘的情怀 “小风小物逛杭州”,这趟旅程,没有终点,只有新的开始。每一次的离开,都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杭州,这座城市,就像一位熟悉又陌生的老友,总能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带来惊喜。 这本书,写给那些和我一样,喜欢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感受世界的人。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道理,只有一些琐碎的观察,一些零散的感悟,一些在杭州这座城市里,与“小风”和“小物”一同发生的,关于生活,关于记忆,关于情感的故事。 愿你也能在杭州,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缕“小风”,拾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小物”,品味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杭州情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古都杭州充满好奇,尤其是在阅读了《小风小物逛杭州》这本书后,这种感觉更是被无限放大。它不仅仅是一本攻略,更像是一位老友在低语,娓娓道来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书中描绘的那些寻常巷陌,在作者的笔下却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我仿佛能闻到西湖边桂花的香气,听到南宋御街上熙攘的人群声,感受到雷峰塔下千年历史的沉淀。书中对于那些隐藏在市井中的小吃店、手工艺品店的描写,更是让我心生向往。那种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往往比大名鼎鼎的景点更能触动人心。作者没有大肆渲染名胜古迹,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风小物”,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杭州。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老建筑的描述,它们不仅仅是砖瓦的堆砌,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阅读这本书,就像在与杭州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下一次杭州之行中,按照书中的指引,去探寻那些属于我自己的“小风小物”,去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

评分

《小风小物逛杭州》这本书,让我对“逛”这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浏览,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验。作者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杭州。书中那些关于美食的描写,更是让我垂涎欲滴。那些隐藏在街巷深处的老字号,那些传承百年的手艺,都仿佛在书页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食材的考究,对制作工艺的讲解,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这让我明白,一道看似简单的菜肴,背后可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情感。同时,作者对杭州的茶文化、丝绸文化、以及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的描绘,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一座只有风景的名城,更是一座充满故事和人情味的地方。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对话,他用平静而睿智的语言,向你讲述着这座城市的灵魂。

评分

《小风小物逛杭州》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令人愉悦的“云旅行”。作者以一种极其贴近生活化的视角,带领读者漫步在杭州的街头巷尾。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市井生活细节的捕捉,比如一家不起眼的老茶馆,一家传承多年的点心铺,甚至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弄堂,都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它没有那种刻板的旅游指南的生硬感,反倒像是一位朋友在分享他旅行中的点滴感悟。读到书中对那些老物件、老味道的细致描写,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儿时在家乡度过的时光,那种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温度,让人觉得不是在阅读一本关于某个城市的书,而是在倾听一个关于人与城市之间羁绊的故事。我喜欢书中那种“慢下来”的节奏,鼓励读者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而不是匆匆打卡景点。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灵感,让我对杭州这座城市多了一份亲近感和归属感。它教会我,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看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用心感受到了多少。

评分

我得说,《小风小物逛杭州》是一本让人惊喜连连的书。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就是能在不经意间,让你爱上这座城市。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平凡的瞬间描绘得极富诗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杭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的独特解读。它不仅仅是景点介绍,更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我仿佛能听到书中描绘的鸟鸣声,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书中对于那些隐藏在市井中的生活细节的捕捉,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一家小小的杂货铺,一个专注雕刻的老匠人,这些都勾勒出了杭州最真实的底色。这本书让我觉得,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发现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在于那些触动心灵的点滴瞬间。《小风小物逛杭州》就是这样一本,让你在字里行间,与杭州这座城市,进行一场深刻而美好的邂逅。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治愈系读物!《小风小物逛杭州》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就是有一种力量,能轻易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能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书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场景之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生活化场景的刻画,比如阳光透过老宅的窗棂洒下的光斑,雨滴落在青石板路上的声音,抑或是邻里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风小物”,却共同构建了一个温暖而有生命力的杭州。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街头巷尾辛勤劳作的手艺人,能听到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谈笑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座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日常之中。它鼓励我们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现代生活节奏所掩盖的纯粹与宁静。每次读完,都觉得内心被洗涤了一遍,充满了平和与力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身体验那些书中描绘的温情时刻。

评分

满意

评分

图比较多,装订一般,再看几次估计就散架了

评分

好看

评分

?

评分

图比较多,装订一般,再看几次估计就散架了

评分

评分

?

评分

?

评分

好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