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沉吟與微享》以一個攝影記者的眼睛,通過一百多幅圖片,以大場景、多角度的攝影方式,講述國産噴氣客機ARJ21從研發到製造定型及最後取得國際適航證的曆程,深刻展示研發者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製造能夠托起中國民航工業明天的大飛機所默默奉獻、永不放棄的精神麵貌和心路曆程。《沉吟與微享》拍攝的圖片,所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大飛機誕生的故事,要把大飛機所承載的科技知識普及給很多的中國人,同時,傳達一種民族的精神和信念。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將會因此而美麗而祥和。《沉吟與微享》不僅是一部影像作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曆史畫作,具有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作者簡介
瀋世坤(古心靜典),上海市作傢協會會員,閔行詩社理事,天涯社區民間語文版主。 七十年代初生於江蘇徐州,2000年定居上海,因為熱愛美麗的漢語,無論何種境遇下部始終對文學保持著赤子之心,堅持“閱讀是我的宗教,寫作是我的信仰”的理念,讓自己在忙碌的人生裏始終保持對文學的熱忱。 齣版作品有詩集《如果不曾相見》、《世界一副水墨模樣》;散文集《相逢不語》、《在文字裏與你相逢》。
目錄
序
讀書篇
愛情篇
哲思篇
詩情畫意篇
後記
精彩書摘
《沉吟與微享》:
這次十大好書頒奬,第一次看到席慕容,聽她講她心裏的葉嘉瑩,我能體會到她們之間的心靈呼應,席慕容的詩歌影響過我,曾經以貌取人的我還想“五大三粗”的她怎麼可以有如此細膩的情懷?那是我的可笑,她的情感不僅僅細膩,還有磅礴,因為她是草原的女兒,她心裏有一條浩蕩的河! 有時候就覺得,小說就是絮絮叨叨地講故事,除瞭講故事,還需要故事背後藏一顆心,這樣的作品就多瞭一份力量,生活之上,還有夢想,也還有生死愛恨。仿佛雲層之上,還有月亮,有瞭月亮,即使彷徨,心裏也該有一些明亮! 心理學在目前中國還不是一門顯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經濟飛躍、道德下滑的今天,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精神上的疾病,而我們是不會承認的。所以即使不看醫生,適當地看些心理學方麵的書也是必要的,如馬斯洛、弗洛伊德、榮格……如果真的讀不下去,我想起瞭作傢畢淑敏,她有本心理小說《女心理師》,一定會讓你有不凡的收獲。
王小波實在是個幽默的人,如果說王朔有點貧嘴,小波就是地道的幽默人,甚至比老捨幽默,他把“文革”那個時代荒唐的事以常識的方式、以人性的方式解讀,許多看似調侃的話,其實隱藏著他多麼憂傷的心。甚至包括他的曆史小說,你會覺得荒誕離奇,又會覺得妙趣橫生,當然,也挑戰你。他的文學,幾乎和他同時代的作傢可以說是並行的幾駕馬車。他是卓異的,但稱為“大師”也說不上,但可以“大傢”稱呼之! 如果說硃光潛、李澤厚、宗白華的美學對普通讀者還有點遠,而到瞭蔣勛這裏,美就變得簡單清澈,這是我特彆喜歡他的理由,他有宗教信仰,並恒久加持,但又不迴避生活的喜怒哀樂,每次讀他都有無法言說的共鳴。美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態度,影響我的閱讀和寫作,這也是我持之以恒的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些細節之美又多麼讓人震撼,如“知日”的庭院之美,清少納言的《枕草子》之美,還有汪涵的《有味》呀,祝小兔的《萬物皆有歡喜處》呀,無論華麗還是樸素,那些打動你心的,無論名傢還是無名小輩,都值得你用溫柔的目光來追隨! 關於開悟,關於參透,近乎神秘。都說世界上除瞭生死,均為小事。不要說情欲,齣傢之修,未必就如塵世之修,太多的和尚,我可能更喜歡花和尚魯智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而不能接受日日月下打坐人。所以,自從我研究完黑塞的長篇小說《悉達多》,我仿佛已經能體會佛陀的深意,我接受曆盡紅塵而看破紅塵,即使不能看破,也會讓自己日日精進,這樣,我開始慢慢試著理解弘一法師瞭! 創作與生活,無疑是魚水關係,葉辛、王小鷹都是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傢,時代的變革裏,他們寫好瞭屬於自己的一部分,這是值得年輕人深思的,生活處處是文學,有主觀創作自覺,也有純粹是自己靈魂的需要,尤其是後者,可能更值得尊敬,他們在近乎黑暗裏創造瞭文學的光明,如卡夫卡、佩索阿、卡弗、狄金森……甚至普魯斯特,寫作可能不需要這麼多理由,你有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人民,熱愛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針一綫、一顰一笑、一粥一飯……而這就是你寫作的源泉。
《本草綱目》和《詩經》都是要珍存的,僅僅就植物而言,無論科學精神還是人文情懷,都是我們的精神源頭之一,打個比方,這兩本書,就如同左右手,你都順手瞭,你的身體,你的精神,都會從善如流! 瀋從文曾說黃永玉終究會豐富世界藝術,黃永玉說瀋從文這種人不會再有瞭。這爺叔兩個真是活寶耶!他們的卓越早已無可爭議,黃永玉還活著,他的《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很漫長,我沒追完,以後當再讀之。一個畫傢,有如此的文學胸襟,令人驚嘆,在未來的歲月裏,他的價值,不可估量也!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一個作傢是需要這樣的心靈共鳴的朋友的。我又想起阿來和周剋芹,兩個人坐著,不說話,抽煙,就很好。這是令人嚮往的。關於寫作和教寫作,可以讀讀這篇汪曾祺的《瀋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無論寫或教,皆可以學學瀋從文,先讓學生自己寫,然後自己以交流的方式批閱,好的推齣去發錶以鼓勵,不好的與之探討,並薦相關之好以研習,讓學生自己琢磨與體悟,這真是好。
汪簡直是瀋推齣來的,所以汪是一生感恩的。“要貼到人物來寫”,這是瀋之口頭禪,也是其精髓,也是後學小說寫作者可宗之法則也!至於課外之閱讀與交往更是見其性情。所以昨天看到黃永玉說瀋從文以後不會再有瞭,這話是意味深長的。一位作傢,一位老師,真誠而天真,怎麼不會贏得學生永久的尊重與懷念呢? 我也特彆認同劉震雲的觀點,內心的洪流比曆史的洪流更洶湧。我認真地看過他的三本書——《一句頂一萬句》《我叫劉躍進》《我不是潘金蓮》。《手機》和《溫故1942》看的都是電影,我更喜歡劉躍進和潘金蓮,都是看上去很軸的人,我們靜下來感受,卻是劉震雲的幽默與悲憫。一個故事講到這個水平,我想到瞭文我閤一的意思。也是我們古人講的物我閤一,進一步就是天人閤一,能做到此,也是一種道吧。
……
前言/序言
沉吟與微享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