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阮義忠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4419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51326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68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中國攝影教父”“颱灣的布列鬆”阮義忠全新攝影隨筆作品!

從伊斯坦布爾到亞美尼亞的流浪探尋之旅

鏡頭刻錄瞭人性的溫度,攝影是一種信仰


內容簡介

一場因音樂而起的旅行——著名攝影傢阮義忠先生於1997年造訪高加索山區小國亞美尼亞,感人經曆以精彩的文章與攝影作品呈現。除瞭豐富的個人體認,且以同理心深入介紹亞美尼亞這個國傢、民族的滄桑。

作者還遠赴伊斯坦布爾,用鏡頭記錄瞭這個土耳其極大的港口城市,這裏有質樸的人民,也有繁華的商貿,悠久的曆史澆灌瞭整座城市的文化氣息。處處透露著極富吸引力的異域風情。


作者簡介

1950年生於颱灣省宜蘭縣。22歲任職《漢聲》雜誌英文版,開始攝影生涯。阮義忠的著作豐富,對全球華人地區的攝影教育卓有貢獻,其中尤以20世紀80年代齣版的《當代攝影大師》《當代攝影新銳》,以及1992—2004年創辦的《攝影傢》雜誌影響巨大,被譽為“世界攝影之於中國的啓濛者與傳道者”“中國攝影教父”。近期齣版有攝影隨筆集《一日一世界》《人與土地(增補本)》《失落的優雅》《正方形的鄉愁》等作品。

目錄

捲一:伊斯坦布爾的呼愁

伊斯坦布爾的呼愁-1

到土耳其求助-3

伊斯坦布爾之眼-6

加拉塔的老茶館-10

有一種情緒叫呼愁-16

一杯咖啡的記憶-20

烘焙師的榮耀-24

土國的茶文化-27

大巴紮-30

鴿子的天堂-35

都怪伊斯坦布爾的太陽-40

詩歌中的要角-45

帕慕剋的博斯普魯斯-50

午後的奧塔科伊-56

友善慷慨的民族-59

托普卡匹博物館-61

精密的古代供水係統與護城牆-66

十九世紀的老電車-72

共和國的國旗與國父-81

你實際上是哪裏人-84

索非亞清真寺與徵服者-90

新清真寺-94

柯米塔茲住持過的教堂-101

難忘的土耳其料理-107

迴到未曾到過的傢-112


捲二:想念亞美尼亞

想念亞美尼亞-123

韆裏迢迢為音樂-125

爸爸來過夜的那一天-132

柯米塔茲的原鄉-144

飛越挪亞方舟停靠的山-154

在亞美尼亞的第一餐-164

讓陽光照在墓地上-171

圍著十字架打轉的字母-178

悲苦心靈的撫慰者-188

踩在神秘的禁地上-198

先進的古老文明-204

我們的母親被關起來瞭-212

高加索的一道傷口-222

前世因緣現世果-232

玫瑰為什麼有刺? -240

每個人都在背自己的十字架-245

晨風中的靈魂-250

等待上帝之子-256


精彩書摘

捲一:伊斯坦布爾的呼愁


到土耳其求助


去亞美尼亞的念頭壓不住。我遇到國際友人便打聽,得到的迴答卻一概是“沒概念”!離開法國土魯斯那天,〈水之堡〉攝影藝廊創辦人尚?杜傑德(Jean Dieuzaide)載我們夫妻去機場,從老舊泛黃的公文包掏齣一本厚厚的圖書:“這是《羅曼藝術全集》關於亞美尼亞的部分,抱歉不能送你,但你可以翻一下。”

辦好登機手續,我迫不急待地在咖啡座展開書頁。老先生頷首微笑:“亞美尼亞的建築、雕刻及繪畫在西方宗教藝術上占的分量很重。”“還有音樂”我熱切地接腔:“他們的音樂太讓我感動瞭,真想去看看那個地方、那些人!”

迴颱北沒多久,《攝影傢》雜誌的英國編輯布萊恩?坎貝爾(Bryn Campbell)寄來一個瀋甸甸的包裹。一拆我就心跳加快,趕緊叫老伴過來看——是一本《亞美尼亞2000年的藝術與建築》,封皮裏夾著布萊恩的短函:

“親愛的義忠、瑤瑤:看到這本書我無法不買。文章不是那麼好讀,但插圖與照片應能讓你們更瞭解此國此民。希望你們喜歡。1997年3月28日”

欲望被兩位好友燒得更旺,我卻不敢輕舉妄動。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山區,被包在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疆和伊朗之間,去一趟可不像到巴黎、倫敦那麼方便。再加上言語不通,就是入瞭境恐怕也寸步難行。

旅行社根本幫不瞭忙,還以為亞美尼亞是南美的一個小鄉村。有天突然靈光乍現:雜誌不是在1994年6月號介紹過土耳其攝影傢阿拉?古勒(Ara Guler)?這可是最接近亞美尼亞的地方瞭!當下便傳真一封請教信,迴音來地也快:“你先辦簽證,到伊斯坦布爾來再說!”

打定主意,一個多月後,我和老伴趁去巴黎時,兜著朋友幫忙打聽到的亞國駐法大使館地址,忐忑不安地登門碰運氣。

辦簽證的小姐闆著臉,用英文問:“為何想去我的國傢?”“貴國的音樂與建築深深吸引瞭我們。”短短一句迴答,卻讓她好像變瞭個人似地,笑容燦爛地拿起戳印,在兩本護照上重重蓋下:“你們是第一對去我國的亞洲人!”

不僅如此,她還特地離開座位,拿來幾份關於亞美尼亞的介紹,殷殷叮嚀:“要先到伊斯坦布爾,再從哪兒搭機去埃裏溫(Yerevan)。”

1997年 5月27日,我們在亮晃晃的大白天抵達伊斯坦布爾。阿拉?古勒幫我們訂的酒店叫“理查德濛”(Richmond),位於獨立街(Istiklal)。櫃颱小姐遞上一張紙條,說阿拉?古勒先生打過電話,稍後再聯絡。

時間剛夠打開行李,衝個澡。不久之後,我們便被接到加拉塔老城區(Galatasaray)一棟古色古香的樓房。門上的玻璃彩繪簡單明瞭地勾齣大大的“古勒公寓”,跟樓主一樣平穩沉厚、不花不俏。

(圖1)


伊斯坦布爾之眼


阿拉?古勒的工作室樓高四層,二樓專門會客。世界各地的攝影傢、新聞記者、作傢、藝術傢,隻要來伊斯坦布爾都會到他這兒坐坐,求教有關土耳其的大事小事。受過他款待的攝影傢包括布列鬆、馬剋?呂布、伊涅茲?哈斯、約瑟夫?寇德卡、薩巴斯提奧?薩爾加多。

逗留伊斯坦布爾期間,我和老伴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古勒的熱情與慷慨。除瞭安排我們認識當地文化,他還推薦在該國攝影圈相當活躍的安馨?烏贊德斯(Engin Ozendes)女士幫《攝影傢》雜誌的〈土耳其專號〉組稿。更重要的是,沒有他的引薦,我根本造訪不瞭魂牽夢縈的亞美尼亞。

齣生於1928年的古勒先生在他的國傢地位崇高、人盡皆知,是土耳其少數具國際知名度的攝影傢,為馬格蘭圖片社的成員,被尊稱為“伊斯坦布爾之眼”。早在1962年已是“徠卡大師奬”得主,之後獲頒的榮譽包括土耳其的“世紀攝影師”、“文化藝術大奬”,法國的“國傢榮譽勛章”以及美國的“露西終生成就奬”。

諾貝爾得奬主奧爾罕?帕慕剋(Orhan Pamuk)的自傳《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何佩樺翻譯),書中插圖大部份都是古勒的照片。2009年齣版的《阿拉?古勒的伊斯坦布爾——40年的照片》(Ara Guler's Istanbul: 40 Years of Photographs),書中還有帕慕剋寫的介紹文。

古勒自稱“視覺曆史學傢”,自始至終擁抱“報導攝影師”這個身份,認為攝影隻能反映現實,在藝術追求方麵的價值不高。“我攝影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便是「人的存在」,提供有關「人」的記憶,特彆是他們的生活及遭遇。”

房間裏堆滿瞭書籍、相紙盒以及他從世界各地帶迴來的紀念品。有一麵牆掛著他拍的世界名人;放眼望去,唯一認不齣來的隻有畢加索旁邊的那位。

“這是謝爾蓋?帕拉贊諾夫(Sergei Parajanov),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人們都以為他是蘇聯人,其實,他的父母都是亞美尼亞族。”

(圖2)

加拉塔的老茶館


獨立大街位於曆史悠久的貝伊奧盧區(Beyoglu),是君士坦丁堡鼎盛時期的時尚中心。十九世紀不但可見華貴的馬車、先進的電車,商傢還時興用法文做廣告。如今依然滿街書店、藝廊、戲院、餐廳、精品店、咖啡館以及經營瞭數代的糕餅店。

小區熱鬧的很,古勒的步調卻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慢悠悠。徠卡相機不像一般攝影人那樣掛在脖子、肩膀上,而是用掌心握著,相機帶纏在手腕。雙臂放鬆地在背後交叉,看起來就像個漫步的瀋思者,隻有拍照的人明白,他其實隨時都在準備捕捉畫麵。

那天下午經過一傢老茶館,我們跟著拐進去,剎那之間有如踏入百年前的時空。坐在門口的茶館主人美髯花白,氈帽下的雙眸炯炯有神,活脫脫一位奧斯曼帝國的角色。

沒開燈,大理石小方桌在黝黯的室內一張捱著一張,有的缺角,伴著暮氣沉沉的靠背木椅,吞吐著時不我與的幽光。所有牆麵都掛滿瞭相框,框與框之間又釘著、貼著、懸著各式各樣的剪報、資料。如果這還不叫泛濫成災,是因為沒把那些泛黃的插畫、照片、證書、旗幟、奬狀,以及整本、整張朝牆上釘的雜誌、報紙加進去。

老闆跟古勒閑聊,紅茶一杯接一杯地喝,座位周遭也堆滿瞭書報、文件。可惜不懂土耳其文,弄不清牆上掛的對象在講什麼。肖像感覺以政壇人物居多,整個環境鬱悶地有如近代史陳列館。

隻能猜測,這傢古勒口中的“加拉塔最老“茶館,絕對有獨特的曆史意義。搞不好,當年的革命元老正是在此共商建國大計。老茶館提供的絕不僅是飲料,還有那個令人振奮、緬懷的時代氛圍。

(圖3、4)


有一種情緒叫呼愁


土耳其的傳統茶館不接待女客。幾位老漢各自分散在不同角落,似乎都有專屬空間。可以想象,來這兒聊天、打牌、抽煙、發呆的主顧,在熟悉的人事物環繞之下,感覺多麼溫暖、安全、舒適。

兩位年紀不小的男士坐在窗旁的兩頭,彼此靠得那麼近,神情卻是那麼遠。偶爾陽光也會不小心闖進來,將斑駁的牆角蒸齣陣陣難以形容的氣息。

在伊斯坦布爾,有一種情緒叫“呼愁”。難道這就是?

帕慕剋在《一座城市的記憶》書中用瞭幾乎一整章講這個詞兒:“「呼愁」起源於和憂傷一樣的「黑色激情」,其辭源歸因於亞裏士多德時代最早提及的基本體液(黑膽質)??「呼愁」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

這本書是2003年齣版、2007年翻譯成中文的。1997年用相機定格的這個畫麵,讓我在18年後的今天有瞭新體會。

當時拍的另一張照片也透露瞭同樣的情緒。有天走在喧鬧的市集中,突然發現這個角落異常冷清。年輕人的前方座椅、後方店麵均籠罩在陰影裏。陽光從屋簷與遮陽篷之間的細縫鑽入,唯獨打在他身上。

喧囂褪盡,就是本真齣現時。然而,強烈的明暗對比讓人感覺特彆不實,彷佛是劇場中的一景。一個人麵對的陰影,成瞭整條街的憂鬱象徵。彌漫在空氣中的哀傷,難道也是“呼愁”?

(圖5、6)


前言/序言

序:一場因音樂而起的旅行

阮義忠

十八年前,因為一首聖詠,我決定造訪亞美尼亞。許多朋友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高加索山區小國聞所未聞,且剛脫離蘇聯,要取得入境簽證十分睏難。國際友人也無法給我太多建議,大傢對此國都很陌生。有一天,一個名字闖入我的腦海——土耳其的國寶攝影傢阿拉?古勒(Ara Guler)。

我和內人在伊斯坦布爾待瞭一周。阿拉?古勒不但慷慨招待,還特地請亞美尼亞攝影傢波荷斯?波荷西揚(Poghos Poghosian)在當地照顧我們。沒有這兩位朋友,我不可能一償造訪亞美尼亞的夙願。

直到現在,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兩國之間依然並不友好,經曆大屠殺的亞美尼亞人提到土耳其便咬牙切齒。然而,對我這個旅人而言,兩國人民都讓我深切領受到瞭他們的熱情、慷慨與好客。

我在亞美尼亞幾乎走遍各省份,但在土耳其隻造訪瞭伊斯坦布爾;兩處各待一星期。在我的迴憶當中,兩地是無法分割的,就像任何一場旅行,沒有起點,就不會有終點。

每次旅行都是離傢與返鄉的過程,其中最寶貴的經曆都跟人有關。再陌生的地方,隻要有朋友,就會發生一些難忘的事。在情感上,那個所在就像傢,令人産生歸屬感。

我的旅行經驗常跟音樂有關。在進入亞美尼亞之前,我盡可能收集這個民族的音樂,除瞭聖詠,還有民歌、舞麯以及各種器樂。亞美尼亞音樂先驅科米塔茲(Komitas Vardapet)所作的弦樂四重奏,以及他生前親自錄唱的歌謠傢裏都有。

去之前就經常跟朋友說我要去亞美尼亞、我要去亞美尼亞,迴來之後又經常講那邊發生的故事,許多朋友大概都聽煩瞭!但直到寫成文章、齣書,我纔覺得這場旅行終於結束瞭。每次旅行都有一位帶路人,完成這本書,為的也是要嚮古勒與波荷西揚兩位朋友緻敬、感恩。

事隔這麼多年,許多印象已淡。可喜的是,照片記錄瞭一切細節。內人袁瑤瑤透過互聯網對照影像,將照片上的場所背景一一搜齣,在每篇文章的組織與潤飾上也幫瞭大忙。捲一的文字部分,完全要歸功於她。

謝謝老伴!

2015年9月2日於颱北新店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好書,好片好文,有見解。

評分

京東的活動很給力,買600減300,還抵券。LP大采購。送貨的服務也很贊。

評分

湊單活動價入 不錯 看過阮義忠的書 還是比較喜歡

評分

多災多難的民族,望安好。

評分

書收到瞭,非常不錯,可以好好看看

評分

好看

評分

買來瞭還沒看,微博上看到的推薦後來買的,618活動挺給力的,最後錶揚京東物流和服務,快快快好好好。給京東@的贊贊贊贊贊贊贊

評分

阮義忠老師的書每本必收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花與淚與河流:亞美尼亞的韆年悲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