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青囊藥性賦》由明代羅必煒參訂。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本草34):青囊藥性賦》分為三捲,為歌括類入門醫著,主要包括常用藥物性味功用、歸經引經、升降浮沉及經絡、脈象、診法等歌訣。本次整理以明閩建書林黃燦宇刻本為底本。
目錄
捲之首
用藥法象
四時用藥法
用藥丸散
用藥身梢根法
用藥心法
本草五味
諸藥主病
初學萬金一統要訣
捲之上
諸品藥性陰陽論
藥性升降浮沉補瀉法
諸髒五欲
諸髒五苦
五氣湊五髒例
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髒
主禁例
手足三陰三陽錶裏
引經主治例
諸藥瀉諸經之火邪
諸藥相反例
五髒補瀉主治例
用藥凡例
寒性類
熱性類
溫性類
平性類
諸品藥性主治指掌
捲之中
玉石部
草部上
草部中
捲之下
草部下
木部類
人部類
蟲魚部類
禽獸部
果品部
米榖部
蔬菜部
附
製方君臣佐使法
用藥各定分兩.
湯液煎造
古人服藥活法
古人服藥有法
校注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本草34):青囊藥性賦》:
內傷元氣,須用黃芪、人參、甘草為主;睥胃虛弱,須用麥芽、神麯為主。消肉積,須用山楂、草果為主;消酒積,須用黃連、乾葛、烏梅為主;消冷積,用巴豆為主;消熱積,用大黃為主。六鬱,須用蒼術、香附為主。
結痰,須用瓜蔞、貝母、枳實為主;濕痰,須用半夏、茯苓為主;風痰,須用白茯苓、南星為主;痰在四肢經絡,須用竹瀝、薑汁為主;痰在兩脅,須用白芥子為主;老痰,須用海石為主。
肺熱咳嗽,須用黃芩、桑白皮為主。肺寒咳嗽,須用麻黃、杏仁為主;咳嗽日久,須用款鼕花、五味子為主;氣喘,須用蘇子、桑白皮為主。
瘧疾新者宜截,須用常山為主;瘧疾久者宜補,須用白豆蔻為主。
痢疾初起者宜下,須用大黃為主;裏急後重者,須用木香、檳榔為主;痢屬熱積氣滯,須用黃連、枳殼為主;久痢白者屬氣虛,須用白術、茯苓為主;久痢赤者屬血虛,須用當歸、川芎為主。泄瀉,須用白術、茯苓為主;水瀉,用滑石為主;久瀉,須用訶子、肉蔻為主,或加柴鬍、升麻,提下陷之氣,其瀉自止。霍亂,須用藿香、半夏為主;嘔吐,須用薑汁、半夏為主;咳逆,須用柿蒂為主;吞酸,須用蒼術、神麯為主;懵雜,須用薑炒黃連、炒梔子為主。
順氣,須用烏藥、香附為主。痞滿,須用枳實、黃連為主;脹滿,須用大腹皮、厚樸為主;水腫,須用豬苓、澤瀉為主。寬中,須用砂仁、枳殼為主。積聚,須用三棱、莪術為主;積在左,是死血,須用桃仁、紅花為主;積在右,是食積,須用香附、枳實為主。
黃疸,須用茵陳為主。補陽,須用黃芪、附子為主;補陰,當歸、熟地為主;補氣,黃芪、人參為主;補血,用當歸、生地為主。破瘀血,須用歸尾、桃仁為主。提氣,升麻、桔梗為主。癆熱痰嗽聲嘶,須用童便、竹瀝為主。
……
前言/序言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本草34):青囊藥性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