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挙にマスターする、満點への挑戦!
一頁題目+一頁解析
高效復習輕鬆掌握
1700+高頻單詞+900+核心詞匯+200+重點句型
涵蓋全麵一本就夠
漢字+音訓+拓展接續+說明+例句
解析詳盡強化記憶
758道練習+242道模擬
直擊考點實戰演練
形式新穎文字、詞匯、文法三個類型的題目集中在一頁齣現,解析緊跟在題目之後,以“一頁題目+一頁解析”的形式呈現,便於學習者及時掌握題目中齣現的單詞和句型,加深對考查的知識點的理解。
覆蓋麵廣本書全麵涵蓋瞭新日本語能力考試N5-N4所需要掌握的重點文字、詞匯及文法。本書共有1000道練習題,包含N5級彆常考的750+高頻單詞、450+核心詞匯、100+重點句型,N4級彆常考的950+高頻單詞、450+核心詞匯、100+重點句型。
解析詳盡本書的解析注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學習者做一道題目的同時,可以掌握與其相關的其他的單詞。在讀音題的解析中,將四個選項的漢字的讀音進行瞭較為全麵的歸納,對音讀和訓讀分彆進行瞭匯總。詞匯題的解析中,對重點單詞都補充瞭例句進行說明。
練習+模擬本書由N5級彆“378道(基礎練習題)+122道(2套模擬題)”和N4級彆“380道(基礎練習題)+120道(2套模擬題)”構成。學習者做完大量的練習題之後,可以通過2套模擬試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適應真題的題型與難度。
N5 文字詞匯文法
Unit 1 第 001 問―第 030 問 3
Unit 2第 031 問―第 060 問13
Unit 3第 061 問―第 090 問23
Unit 4第 091 問―第 120 問33
Unit 5第 121 問―第 150 問43
Unit 6第 151 問―第 180 問53
Unit 7第 181 問―第 210 問63
Unit 8第 211 問―第 240 問73
Unit 9第 241 問―第 273 問83
Unit 10第 274 問―第 308 問93
Unit 11第 309 問―第 343 問103
Unit 12第 344 問―第 378 問113
……
《紅藍寶書1000題新日本語能力考試N5、N4文字詞匯文法(練習+解析)》是新日本語能力考試暢銷書——紅藍寶書係列叢書,是一本集練習題、解析、模擬題於一體的綜閤習題集。本書由“N5級彆500道題目+N4級彆500道題目”構成,涵蓋新日本語能力考試N5、N4的高頻詞及高頻語法點。所有的練習題都包含詳細的解析。
【本書特色】
形式新穎文字、詞匯、文法三個類型的題目集中在一頁齣現,解析緊跟在題目之後,以“一頁題目+一頁解析”的形式呈現,便於學習者及時掌握題目中齣現的單詞和句型,加深對考查的知識點的理解。
覆蓋麵廣本書全麵涵蓋瞭新日本語能力考試N5、N4所需要掌握的重點文字、詞匯及文法。本書共有1000道練習題,包含N5級彆常考的750+高頻單詞、450+核心詞匯、100+重點句型,N4級彆常考的950+高頻單詞、450+核心詞匯、100+重點句型。
解析詳盡本書的解析注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學習者做一道題目的同時,可以掌握與其相關的其他的單詞。在讀音題的解析中,將四個選項的漢字的讀音進行瞭較為全麵的歸納,對音讀和訓讀分彆進行瞭匯總。詞匯題的解析中,對重點單詞都補充瞭例句進行說明。
練習+模擬本書由N5級彆“378道(基礎練習題)+122道(2套模擬題)”和N4級彆“380道(基礎練習題)+120道(2套模擬題)”構成。學習者做完大量的練習題之後,可以通過2套模擬試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適應真題的題型與難度。
建議學習者在使用本書時,配閤使用N5、N4紅寶書及N5、N4藍寶書。在學完N5、N4紅寶書以及藍寶書的基礎上,通過本書進行大量的練習,並通過解析對單詞、句型進行鞏固和拓展,使所學的知識更加係統、全麵。
2016年1月
新世界日語許小明
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
評分寶貝要的,考試資料
評分學而時習之
評分日語文法書中不錯的選擇,這次囤瞭好多
評分給朋友買的啊 發現3點問題,第一、部分語法講解不夠細緻,還需要老師重新整理,例如被動態,使役態講解的都不太好。第二、缺少總結和對比部分,例如像助詞か這一類的,應該把不通用法都給整理齣來;還有少瞭對比部分,用的句型應該把相似句型拿齣來作比較。第三、有的試題答案給的有錯誤。應該有部分試題有難度的應該在課後答案那裏做一定的講解。這樣比較適閤初學者學習,我是給學生講課用這個書,要是自學者的話,自己看就很睏難。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好看看我的名字和頭像換來瞭。
評分可以,有解析,我喜歡
評分相當於英語中的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中文裏每一個動詞幾乎都固定瞭是自動詞還是他動詞,可是日語中同一個意思的詞很多都有自動詞和他動詞兩種形式,所以中國的學生很容易把它的主語弄錯,再加上前麵第二點所說的省略主語和繁雜的從句,這樣一來理解句子就是難上加難瞭。最後是中日文化差異造成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如果不能用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他們的文章的話,這樣造成誤解的情況就非常的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