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可以说是作者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总结之作。陈俊涛先生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的书法教学工作,故《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内容写得丰满扎实,言之有物。《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的可读性和读后的可操作性,相信对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读后一定会获益匪浅。书中的《陈氏结构分析法》一章,是《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的一个亮点。作者从大量的碑帖中发现:“八字”型和“倒八字”型为汉字结构中*为稳定的外形。对此提出“陈氏结构分析法”。此结构法相对于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繁难之处,对学习并掌握书法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易学的方法。
目录
第一章 书法概论
第一节 汉字起源简论
第二节 书体源流
第三节 何为“书法艺术”
第四节 碑帖
第二章 书法学习及其方法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书法?
第二节 自学还是择师?
第三节 书法学习的人手
第四节 临与摹
第三章 文房用品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墨
第三节 宣纸
第四节 砚
第五节 杂件
第四章 选帖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书体精选
第五章 书法基本技巧
第一节 笔法
第二节 执笔法和身姿
第三节 病笔
第四节 结体的原理
第五节 章法原理
第六节 墨法
第六章 点画写法
楷书
行书
隶书
篆书
草书
第七章 陈氏结构分析法
第八章 常用书写格式
第九章 教学实录
附录1:书法刍议
附录2:品字
附录3:推荐书目
精彩书摘
《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
第四节临与摹
清代梁巘:“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
碑帖中的字形都是用毛笔经由书写者的动作而产生的产物。由于记录手段的限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当时人们是怎样书写的,其书写动作只能通过对过去留下的书论进行理解判断。
那么我们用相反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既然字形是书写动作的产物,那么反过来说,只要把字形写像(当然这些动作必须遵循简单、省力的原则,因为书写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产生字形的动作也就基本正确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通过临摹学习古人笔法,与古人对话的真正意义。
我们习字的唯一途径,就是面对范本、学习写好汉字。
那么对法帖该怎样学法呢?
清朝周星莲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南宋姜夔也讲:“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见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
从古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临和摹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临是面对面的意思,书法中的“临”就是将真迹(所学的碑帖)放在旁边,照着样子写。
初学写字,应从摹写开始,也就是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进行练习,此法不仅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这样宜于掌握字形的位置。这好比刚学走路时找一个牵引的人。“摹”当然也包括“描红”、双钩填廓、仿影等方法。当摹写熟练后,继而“临帖”,循序渐进,千万不能随心所欲,任意乱涂。这样不但徒劳,还会因此养成很多坏习惯,于日后的学习有害无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时下很多人热衷于用所谓的“意临”方法来临帖,当别人说他写的不像,就说这是意临啊。看似好像很有道理,其实是为临不像找到了借口,本质上就是自欺欺人。既然是用你自己的意思,那不就是你自己写嘛?你既然能写、会写,那又为啥还要装模作样地把帖放在旁边做所谓的“临”呢?
“意临”这词源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这种方法是用在开始学习创作的初级阶段中的。由于书写者还不能熟练把握作品的风格及表现方法,那么借鉴他人好的风格及表现方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现,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的一种方法。而非通常意义上临帖的方法。由于用了“临”字,就与“临摹”的“临”相互混淆了,从而误导了很多学习者。
“临”是指照着字摹仿。为何要临呢?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写不好,别人写的东西比你好,为了学习你才照着样子去学,而你却放着范本不看,自己乱写一通,那不是瞎子点灯——多此一举嘛。
书写有各人的风格,艺术要强调个性这都无可厚非。但既然是照着范本写,那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写得像不像,而不应存在加入自己的意思所谓“意”。唐代孙过庭《书谱》:“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赌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
近代大书法家沈尹默曾在乙酉冬日临《孟法师碑》后跋中写得很明白“书不逼真,故不谓临”。这是对“临”做了很好的诠释。
摹就是将纸蒙在真迹(所学碑帖)上,一笔一笔地写。因为我们的眼睛存在错觉,这在现代心理学上已经是被证明了的,眼见不一定为实。当我们在看一个字的结构时,自以为很准确,实则并不尽然。尤其是初学者,由于没有经过训练,眼睛的误差往往很大,不加规范地随意写,其结果一定是功倍事半的。“摹”这看似很笨的方法,实际是最聪明最有效的。
……
前言/序言
《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一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总结之作。陈俊涛先生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的书法教学工作,故此书内容写得丰满扎实,言之有物。此书的可读性和读后的可操作性,相信对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读后一定会获益匪浅。书中的《陈氏结构分析法》一章,是此书的一个亮点。作者从大量的碑帖中发现:“八字”型和“倒八字”型为汉字结构中最为稳定的外形。对此提出“陈氏结构分析法”。此结构法相对于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繁难之处,对学习并掌握书法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易学的方法。
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说:“凡落笔结字,上皆履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明末清初人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这些都说明了间架结构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个文化系统。它是有历史传承的,历代书家不断地师承、创造、积累的丰富遗产,尽管流派有不同,基本点则是相通的,即用笔锥刚柔相济和结构巧妙经营来传达书家们内心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汉字书法历来法度可依。书法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精神最本质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从古至今依然光彩夺目,这一定是有其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的。用笔锥营构文字,这使其有了无穷的变化的潜力。汉字的符号形态又高度复杂,这复杂的形态由结构来表现,使之渗透着丰富的艺术表现的可能。凡此种种,那就要求汉字书写一定要神圣其事。战战兢兢地去刻意求美也许是中国历代书家的共同追求。
挥毫闻墨香:陈俊涛谈书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