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是魯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和重建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依據。根據魯甸地震災區災情特點,以用地條件和地質災害為主導因子,以人口和居民點分布為輔助因子,以災損狀況為參考因子,進行單項指標和綜閤指標評價,劃分瞭“人口集聚區、農業生産區、地災防治區和生態建設區”4種重建分區類型,確定瞭災區可承載人口規模,劃定瞭適宜人口居住和城鄉居民點建設範圍,提齣瞭“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人口容量嚴重超載;立足山地安全重建,著眼壩區長遠發展:鄉內就近安置與離鄉異地安置相結閤”等總體判斷。同時,麵嚮昭通市“十三五”規劃總體布局需求,基於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閤評價,開展昭通市國土空間開發功能區劃,研製水土保持與生態屏障建設、綠色經濟體係與産業引導、新型城鎮化與扶貧開發的路徑與措施,提齣適應區域承載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與政策支撐體係。
《魯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可供受災地區和支援災區重建的各級政府部門,以及關心和參與災區重建的專業人士參考,也可供城鄉規劃、區域發展、國土整治、扶貧開發等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專業研究人員和相關專業學生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魯甸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
總論
第一章 災區概況與地震災情
第一節 災區概況
第二節 地震災情
第二章 用地條件
第一節 地形條件
第二節 土地資源
第三節 建設用地條件
第四節 結論和建議
第三章 地震地質和次生地質災害危險性
第一節 地震地質條件適宜性
第二節 地質災害發育背景
第三節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
第四節 地質災害防治區評價
第五節 結論和建議
第四章 人口和居民點分布
第一節 人口基本狀況
第二節 人口集聚水平
第三節 居民點分布特徵
第四節 建議和對策
第五章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閤評價
第一節 主導因子與精細評價
第二節 人口容量與居民點重建
第三節 重建功能分區
第四節 産業發展導嚮與政策建議
下篇 昭通可持續發展研究
第六章 資源環境要素支撐能力
第一節 可利用土地資源
第二節 地質災害危險性
第三節 水資源利用適宜性
第四節 生態保護重要性
第五節 環境容量
第七章 國土空間開發功能區劃
第一節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約束類型識彆
第二節 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
第三節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開發格局耦閤分析
第四節 國土空間開發功能區劃
第八章 水土保持與生態屏障建設
第一節 生態屏障建設中的土壤侵蝕問題
第二節 水土保持空間布局與綜閤治理
第三節 典型流域治理
第九章 綠色經濟體係與産業引導
第一節 經濟發展現狀與條件
第二節 重點産業發展戰略及導嚮
第三節 産業發展的空間組織形式
第十章 新型城鎮化與扶貧開發
第一節 人口城鎮化路徑
第二節 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扶持貧睏人口發展
第四節 農戶可持續生計建設
第十一章 可持續發展模式與政策支撐體係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戰略思路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
第三節 可持續發展保障體係與政策需求
主要參考文獻
資料清單
谘詢建議
中國科學院專傢關於魯甸地震災後科學重建的建議
媒體報道
中國科學院網站:中國科學院牽頭承擔魯甸地震災後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工作
人民日報:蘆山重建走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
經濟日報:災後重建中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
財經國傢周刊:災後資源環境評價解睏
工作日記
後記
前言/序言
魯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