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顧艷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1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作傢齣版社
ISBN:97875063864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893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77
字數:330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林紓是近代文學傢、翻譯傢,尤以翻譯聞名於世,近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周作人等都曾癡迷於林譯小說。林紓之為譯界奇人,在於他本人不懂外語,是由閤作者口譯、他落筆成典雅的文言譯文,以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一炮打響後,一生共譯180餘部西洋小說,其中許多是世界名著,如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德》、托爾斯泰《恨縷情絲》、塞萬提斯《魔俠傳》、司各特《撒剋遜劫後英雄略》、迪福《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西洋小說嚮中國民眾展示瞭豐富的西方文化,開拓瞭人們的視野,也確立瞭林紓是中國近代文壇開山祖師及譯界泰鬥的地位。

  林紓早年是維新派,民國以後對盡廢古文不滿,雖遭新文化運動很多人物猛烈攻擊而不悔。他以翻譯為生計,以桐城派古文創作為性命,因其頑固保守,不閤時宜,他的貢獻和地位並未得到公允的對待。

  本書以林紓生平為綫索,用文學筆法講述瞭林紓一生的豐富經曆,力圖還林紓真麵目,並還他應得的曆史地位。


作者簡介

  顧艷,女,原名顧誌英,1957年12月生於杭州。1980年考入浙江大學中文係,1993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1997年初赴美國伯剋萊加州大學和夏威夷大學做訪問學者。1999年被評為浙江1949年至1999年當代作傢“五十傑”之一。1989年詩集《火的雕像》獲杭州市第三屆文學奬,1993年短篇小說《黃鶯小唱》獲浙江省1988年至1992年優秀作品奬,1998年中篇小說《無傢可歸》獲浙江省1993年至1997年優秀作品奬,長篇小說《疼痛的飛翔》獲2003年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入圍)奬等。2009年至2012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學、演講和生活。已齣版著作27部,代錶作有《夜上海》《辛亥風雲》等。現為杭州師範大學教授。


精彩書評

  今日年過八旬的文化人,未讀過林紓小說者幾希,但林紓竟不懂外文;他極力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充當封建衛道士,為時人側目。何故如此?請看本書作者娓娓道來。

  ——文史專傢 王春瑜

  林紓九歲入村塾,十一歲習古文,入縣學,領鄉薦,中舉人,讀儒先之書,觀天下之事,文字所齣,皆有不可磨滅之光氣。他譯著甚豐卻不懂外文,為近代譯界所罕見。如此奇人,卻屢試落第,隻能靠譯書、執教、著述、作畫維持生計。

  作者以鮮活的語言,真實再現瞭林紓在晚清王朝崩塌前後孤獨無奈的悲劇人生。

  ——文學專傢 程步濤

目錄

001引言/林紓——多彩多姿的一生

004第一章/寒門中的童年(1852—1866)

024第二章/彆處一個世界(1867—1869)

042第三章/貧病交迫(1870—1873)

063第四章/初為人父(1874—1876)

074第五章/義俠狂人中舉(1877—1882)

094第六章/禮部不第(1883—1893)

120第七章/維新思想和詩歌(1894—1898)

141第八章/客居杭州(1899—1901)

154第九章/希望之鄉(1902—1908)

184第十章/巨變與驚恐(1909—1911)

206第十一章/共和之局(1912—1913)

235第十二章/耆舊與遺老(1914—1915)

248第十三章/宣南煙雲樓(1916—1917)

268第十四章/遭遇人生滑鐵盧(1918—1919)

309第十五章/孤寂者的超然(1920—1921)

334第十六章/好名之心(1922—1923)

347第十七章/終結與肇始(1924年)

357尾聲

359附錄一/林紓年錶

370附錄二/主要參考文獻

373後記/林紓:一個孤寂的老人

精彩書摘

  第六章 禮部不第(1883—1893)

  穿楊力盡獨無功,華發相期一夜中。

  彆到江頭舊吟處,為將雙淚問春風。

  ——唐·趙嘏《落第寄瀋詢》

  一

  一八八二年鞦,林琴南中舉後就想著第二年春天赴京城參加癸未科會試。因此,入鼕時他把自己的本名林秉輝改成瞭林紓。報名時,他第一次用瞭林紓這個名字。他知道進士考試比舉人更難,需要在八股文上花更多力氣。所以,他在大量閱讀李宗言傢的藏書時,也盡量多選一些八股文用來應付禮部考試。

  正當林琴南滿心準備禮部會試時,李宗言和李宗禕兄弟倆在他們傢成立瞭一個文學社——福州支社,即詩社。福州支社的成員共十九人,除李氏兄弟和林琴南外,還有周長庚、陳衍、高鳳岐、鄭孝胥、方傢澍等。詩社每月活動四次,一周一次,專賦七律互相唱和。林琴南非常喜歡這樣的文學活動,一方麵朋友之間加深友誼和感情,另一方麵又可各自施展纔華,而他自己呢,則仿佛從矮屋陋巷中崛起,齣現在福建省的文壇上瞭。這陣子,林琴南忙著赴京城應試之事,但詩社的活動他必定每次都參加。他喜歡李傢園林中的“吟颱”,那真是結交士流、交談肺腑的好地方。

  林琴南赴京禮部會試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雖然他飽讀詩書,也特彆對八股文下瞭苦功,但能不能考中心裏無底。不過,他想曆代那些大詩人屢考屢敗的也比比皆是,就權當自己去京城見見世麵吧。齣發前,好友高鳳岐還為他置酒餞行,希望他能及第而歸。朋友的一番心意,令他非常感動,也激揚瞭他的鬥誌和信心。

  第一次獨自赴京城會試,雖然帶足瞭盤纏,但那裏舉目無親,隻能獨自去闖蕩瞭。妻子劉瓊姿告誡他:“路上小心。”林琴南道:“吾十六歲已獨自去颱灣;現在三十二歲,還有什麼好怕的?”說著哈哈大笑起來,道:“去京城是我的夢想,我要去看看皇宮。”

  大約十來天後,林琴南一路顛簸地來到京城宣武門外的宣南地區。這裏有幾百傢會館,居住著全國各地來京城參加會試的考生。有些考生落第後不想迴傢鄉,就客居在此地待來年再考。林琴南選瞭一傢“春萊”會館。這傢會館附近有傢小飯館,一日三餐就在那裏解決瞭。這會兒,林琴南要抓緊復習,以便後天會試時能考齣好成績。

  兩天後,林琴南第一次走進瞭京城禮部會試考場。一種氣場無形中縈繞著他,讓本來放鬆的他忽然緊張起來。因為,這會試考場能中“進士”的隻有幾人,大部分都得落第而歸。想到這點,林琴南不免有些膽戰心驚。試捲發下來時,他全身顫抖瞭起來。他的哆嗦著的雙手,在節骨眼上一點兒不聽使喚。真的要砸鍋瞭,這如何是好呢?然而著急也沒有用,終究要麵對落第而歸的現實。好在考試沒有年齡規定,今年不行,積纍些經驗,來年可以再考。隻是迴去麵對詩社的朋友們,不免有些尷尬和難為情。

  走齣考場,林琴南知道自己肯定落第,索性扔掉書本在京城玩幾天。於是,他先在宣南會館附近逛店鋪。店鋪裏的商品琳琅滿目,除扇子、絲綢、鼻煙壺外,還有很多首飾。在一傢店鋪,林琴南討價還價地買瞭幾把扇子、幾個鼻煙壺,想著迴去後分送給朋友們。

  接著,林琴南就去前門。去前門的目的,就是從那裏進入皇城,看皇宮。一路上,林琴南有些激動,畢竟他要去看的是皇帝住的屋子,據說那屋子有九韆九百九十九間半,而且都是黃色的屋頂。三四個小時後,林琴南終於來到瞭前門。從前門走去皇城時,林琴南遇到一隊人馬,遠遠望去幾個人抬著一把黃布椅子,並由幾名騎馬人護衛。有人說坐在黃椅上的人是皇帝的欽差,替皇帝去某座寺廟辦事。因為,隻有皇帝和欽差纔能坐黃色椅子。林琴南一邊看一邊道:“啊,欽差大人。”

  後來,林琴南上瞭景山。在景山看皇宮,真是太輝煌瞭。這是多麼奇妙的建築啊!從景山下來,林琴南參觀瞭國子監。國子監是一座巨大的亭式建築,有座很漂亮的拱門。它自隋朝以後就是中央教育體係的最高學府,也是元、明、清的最高學府。在明朝時期由於首都的北遷,在北京和南京分彆設有國子監。設在南京的國子監叫“南監”或“南雍”,而設在北京的國子監就叫“北監”或“北雍”。明代永樂、正統年間曾大規模修葺和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增建“闢雍”一組皇傢建築,形成瞭現在這樣的規模。

  林琴南從琉璃牌坊、彝倫堂、敬一亭,一直走到闢雍殿。闢雍殿是皇帝“臨雍”講學的場所,為重簷黃琉璃瓦攢尖頂的方形殿宇。外圓內方,環以園池碧水,四座石橋能達闢雍四門,構成“闢雍泮水”之製,以喻天地方圓。殿內有彩繪天花頂,並設置龍椅、龍屏等皇傢器具,以供皇帝“臨雍”講學之用。林琴南在闢雍殿流連忘返,夢想自己能成為國子監的一名監生。

  從國子監齣來,林琴南去瞭雍和宮。這是一座非常有趣的建築,一個庭院接著一個庭院,所有的喇嘛都穿著黃色的“鬥篷”,戴著黃色的帽子。法事還在進行中,一個喇嘛站在院子裏用低沉的聲音念著奇怪的咒語,並用劈開的兩個木片伴奏。其中一座大殿中有座非常巨大的鍍金佛像,站立在掛滿唐卡的聖壇之上。

  這天晚上迴到會館,林琴南已經非常疲勞,但他仍然籌劃著第二天的行程。於是,早上一起床,他就有瞭目標:先去十三陵(長陵),再去長城。到達十三陵時,他走進一座巨大的陵墓,地宮陰森森的,但莊嚴肅穆。於是,在地宮裏走瞭一圈後,林琴南坐馬車去長城。去長城的路上,濃綠成蔭,景色宜人。到達長城腳下時,林琴南先在小飯館裏飽餐一頓,然後纔拾階而上。因有多年練武的功底,林琴南輕輕鬆鬆就到瞭八達嶺。他站在八達嶺上感慨萬韆,想起明代《長安客話》:“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現在看來,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錶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是萬裏長城的精華和傑齣代錶。林琴南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偉哉,長城。”

  第二天一早,林琴南去瞭天壇和地壇。這兩個地方,很少有女人被準許進入,林琴南見到的是清一色的男性。天壇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榖和祈雨的場所,是中國現存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而地壇呢,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1530)。地壇呈方形,從整體到局部都是遵照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和象徵傳說來構思設計的。

  ……

前言/序言

  後記 林紓:一個孤寂的老人

  二〇一五年四月五日,我終於把寫瞭近兩年的《譯界奇人——林紓傳》完成瞭。這天正好是清明節,以這樣的方式祭奠這位孤寂老人,仿佛是冥冥中的緣分。現在書稿雖已完成,但林紓的故事,乃至整個命運,仍然魂係夢繞地牽動著我。我情不自禁地又迴到瞭他曾經畫畫、翻譯、寫作的“春覺齋”。這首先要感謝中國作傢協會、《中國曆史文化名人傳》叢書編委會通過寫作大綱,給予我撰寫《林紓傳》的機會。近兩三年來,我一直與林琴南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的心是相通的。

  我喜歡林紓由來已久,不僅因為他是我祖父在京師大學堂的老師,更重要的是他傳奇的一生和獨立的人格與品德。

  說實話,林紓是一個復雜的綜閤體。他幼年勤奮好學。好學的態度使他二十七歲考取秀纔,三十歲中舉人,但此後六次赴京禮部考進士不果,連番失敗,飽受挫摺,最終放棄仕途發展,安於教學。一八九九年因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一舉成名,隨即移居杭州,在東城講捨教書。三年後,由杭州遷傢至北京,任金颱書院講席、五城學堂總教習、京師大學堂譯書局翻譯。一九〇六年即廢科舉製的第二年,林紓受聘京師大學堂任教員,一直到一九一三年辭職。這期間,深受儒傢傳統教育的林紓,被桐城派最後一位名傢吳汝綸賞識,贊揚他的古文風格。後來,有人指齣,林紓的古文比吳汝綸的寫得更好。

  林紓齣身微寒,與傢庭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傢庭在他感情上産生的影響,遠遠超過儒傢社會關係中錶麵上的要求。十九歲那年,林紓的祖父、父親、祖母相繼去世。父親病重時,林紓按迷信習慣,在露天裏焚香磕頭,請求身代父死。結果,因操勞和悲傷過度,患上肺癆,大量咳血。二十七歲那年,唯一的弟弟病死於颱灣。四十四歲那年(1895),林紓母親病重,林紓一連九天四鼓起床為母親拜禱,大雨傾盆亦俯伏祈求,立誓願以自己的科名之籍來換取母親安息。他真誠的祈求得到瞭迴報,母親逝世時十分平靜,喉嚨裏找不著絲毫血跡。在守喪六十天裏,林紓每夜哭祭亡母,經常患病暈倒。

  因為傢庭接連遭受不幸,又因為悲傷過度,林紓逐漸變成瞭放蕩文人。他在習武與詩歌中尋找慰藉,由於心境比較煩躁鬱悶,與人爭辯往往不能自拔,被同鄉稱為“狂生”。對傳統的儒傢學者來說,在濃重的封建禮教下,能放縱自己的個人情感,實屬異類;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亦是非常罕見的。

  母親去世後的第三年,溫柔賢淑的妻子劉瓊姿患上肺癆病逝。隨後兩年,長女和次子相繼病逝。這晴天霹靂的打擊,最終並沒有讓林紓倒下,而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沉醉西方小說世界。一個不會西文的人,靠彆人口述成為中國首位重要的西方文學翻譯傢,創下瞭擁有一百八十多部譯作的紀錄,至今仍然無人能及。

  林紓的翻譯,二十多年堅持不懈。最早他是通過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錶達自己的感情世界。在自傳《冷紅生傳》中,他詳述瞭自己感情豐富的個性。移居杭州後,林紓在杭州求是書院認識瞭他翻譯事業中最好的搭檔——魏易。一九〇三年,林紓任京師大學堂譯書局翻譯,隨後魏易也赴京到京師大學堂譯書局工作。但是他們第一次閤作是在杭州,僅兩個多月就譯完瞭《黑奴籲天錄》。此書一經齣版,立即好評如潮,就連遠在日本的魯迅,收到友人寄來的《黑奴籲天錄》時也高興地道:“乃大喜歡,窮日讀之,竟畢。”接著,魯迅給蔣抑卮的信中又道:“曼思故國,來日方長,載悲黑奴,前車如是,彌益感喟。”

  林紓每翻譯一部書都會寫序跋,闡釋他的觀點或述說自己的奮鬥。因此,林紓不同的序跋,可以看齣他各個時期不同的政治傾嚮和心路曆程。魏易到北京後,林紓與他繼續閤作,僅在一九〇七年至一九〇八年間,就翻譯齣版瞭英國小說傢狄更斯的《滑稽外史》《孝女耐兒傳》《賊史》《塊肉馀生述》和《冰雪因緣》這五部作品。可見,林紓是非常喜歡狄更斯小說的。他曾在譯作的序言中稱自己喜歡狄更斯的文學技巧,將其與司馬遷相比。他認為狄更斯是一個時常帶有悲劇性的社會評論傢:“迭更斯,古之傷心人也。按其本傳,蓋齣身貧賤,故能於下流社會之人品,刻畫無復遺漏。筆舌所及,情罪皆真。爰書既成,聲影莫遁。”當然,林紓最欣賞並發掘的是狄更斯的道德世界。他們的共同點是:兩人都是重感情的道德傢,而林紓更看重狄更斯以自己泛濫的道德情操來支持對社會公義的訴求。他們的不同之處,是身處不同的社會和環境。

  在整個翻譯生涯中,林紓翻譯最多的是英國作傢哈葛德的作品,計二十五部,從中不難看齣林紓道德觀的延展。與哈葛德同時期的林紓,看到瞭哈葛德作品裏帝國主義的意識,便挪來加以利用,錶達瞭一些更有建設性的觀點和見解。也就是說,林紓在哈葛德作品裏看到瞭早年他翻譯的《魯濱孫漂流記》裏所具有的“活力、獨立,富有冒險精神,敢與死亡搏鬥,有實用的知識,懂得發明又能隨機應變,即使麵對最惡劣的環境,都能一一解決”的英雄主義世界。因此,林紓的愛國思想,就像哈葛德的帝國主義思想一樣;而這樣的思想,林紓與嚴復卻是殊途同歸。隻不過嚴復在斯賓塞的格局中,看到的基本概念是“能量、活力、鬥爭、自主以及對所有人類潛能的無畏的實現”。

  晚年的林紓,一是極力反對使用白話文,二是十一次拜祭清帝光緒的陵墓;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如果我們站在林紓的角度來闡釋這些問題,也就不足為奇瞭。畢竟,林紓的經曆對中國十九世紀的儒傢學者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一個壓抑太久、屢遭挫摺的老人,祭拜清帝光緒的陵墓就像在精神上找到瞭一根救命稻草。因此,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當光緒陵墓正式竣工時,林紓不顧大雪紛飛,冰凍三尺,竟第二次路遠迢迢地去謁崇陵。在臨近崇陵望見“紅牆濃檜雜立於萬白之中”時,他心裏的悲傷油然而生。剛至宮門,遙望數十丈外的饔殿,情不自禁匍匐陵前;及至陵下“未拜已哽咽不能自勝。九頓首後,伏地失聲而哭”。

  早年喪父,中年喪妻及兩個兒女,晚年要養小妾和一大群子女,並且所從事的又是儒傢傳統不大承認、不大尊重的營生,卻還要讓生活頗為富足——由此,這一伏地失聲慟哭,就讓林紓從內心身處淋灕盡緻地釋放瞭作為儒傢弟子壓抑太久的挫敗感,從而使他的身心得到瞭調整和減負。然而,這些外界並不清楚。外界看到的完全是一個頑固的、保守的、不閤時宜的林紓。尤其是新文化運動以來,這個越來越反對儒傢思想的時代,林紓不僅要錶現他的儒傢思想,而且還要捍衛儒傢思想,並且與新文化運動激戰,最終無可避免地被新思潮吞沒。可是林紓的翻譯,無疑也給新文化運動中的不少作傢,提供瞭必不可少的文學幻想的來源。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越來越可以感受到,林紓無論生命還是工作,都與感情密不可分。感情占據瞭他生命的首要位置,無論是翻譯、詩歌和古文都自然而然地流露齣他內心濃鬱的、生命激烈的主觀情感的潮汐。為此,林紓的典型意義被後來的學者視為最後的儒學者與首個西化者。當然,這樣的說法隻是一個單純的象徵。

  事實上,大量西方文學被林紓翻譯進國門,而他在譯作中著手解決西方的“體”,那麼他的這些行為,必然會影響著當時中國社會某些體製的改革,比如君主政體、考試製度、傳統的詩體和章迴小說等。所以,林紓在翻譯上的成功,不僅大大地超越瞭他自己的期望,亦留下瞭連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遺産。

  透過歲月的薄紗,迴望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時期,林紓就是在“文學革命”中躍然而齣的人物。我特彆欽佩林紓作為傳統知識分子所具備並錶現齣的正直、獨立和批判精神;以及他在翻譯序跋中所體現的學者的敏感和犀利。我由衷地感謝他把我帶進瞭他生長的傢庭、社會、中國古代文學,以及一片迷人的西方文學世界;還有他思想的星空。

  2015年4月21日

  寫於杭州大學苑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評分

這次服務非常滿意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譯界奇人:林紓傳(平)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