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编定,是连续14年*畅销的学生法规用书,好评如潮。可以为课堂学习以及司法考试复习助一臂之力。本书含**修订的公司法、行政诉讼法、证券法、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面收录,为您精心解读,法规学习、司考复习,同步进行,一书在手,法规学习无忧。
内容简介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面收录,用波浪线标注法条中的关键词,简化对复杂法条的繁琐记忆,帮助您迅速把握法规的脉络。对重点法条,结合司法考试中考查的频率,标注不同级别的星号,迅速掌握重点。重点法条之下标注有相关法条,对于容易混淆的难点,从司考角度作出提示,帮助理解。提示与法条相关的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方便实战演练。
目录
一、宪法篇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88年4月12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9年3月15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4年3月14日)(1-)
(二)选举、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2010年3月14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2010年10月28日)(1-)
(三)国家机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004年10月27日)(1-)
(四)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0年4月4日)(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
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
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
(2014年8月31日)(1-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3年3月31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2月28日)(1-)
(五)基层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10年10月28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12月26日)(1-)
(六)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1-)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08/2/4408/4/六05/2/8505/2/98
05/2/99]
【相关法条:行诉解释第1至5条】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四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12/2/9808/2/100]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八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受案范围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11/2/8008/2/4408/2/45]
……
前言/序言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手册 聚焦前沿理论与本土化实践,助力企业高效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 导言:新时代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化、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企业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多元化的组织需求。《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手册》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一部枯燥的理论汇编,而是深度植根于当代企业运营的实际痛点,旨在为管理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前沿化且极具操作性的管理工具箱。 本书汇集了来自全球顶尖商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了国内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教训,力求在宏观战略规划与微观执行落地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我们深知,优秀的企业管理不仅关乎利润最大化,更关乎组织韧性、员工福祉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 第一部分:战略规划与商业模式重构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制定和执行长期战略的关键要素。 第一章:环境扫描与战略远见 宏观环境分析的进阶工具: 引入“PESTEL+T”模型(技术维度),强调技术变革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潜力。 竞争格局的动态评估: 不再局限于波特五力模型,重点阐述“蓝海战略”在红海市场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构建生态系统而非单纯竞争来确立优势。 企业愿景与使命的再定义: 在社会价值日益被强调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原则内嵌于企业核心战略之中,构建有温度、有韧性的品牌形象。 第二章: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迭代 商业模式画布的深化应用: 教授如何利用“价值网络图”来描绘复杂的伙伴关系,识别潜在的价值共创机会。 平台化思维的构建: 探讨从线性价值链向双边或多边平台模式转型的关键步骤、激励机制设计以及对现有业务的“平台化改造”。 敏捷商业模式的实践: 介绍“精益创业”原则在成熟企业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快速原型、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来验证新的收入流和客户细分。 --- 第二部分:组织设计与人才效能提升 现代企业管理的瓶颈往往在于组织僵化和人才流失。本部分致力于提供激活组织潜能的实践方案。 第三章:适应性组织架构的设计 从层级制到网络化组织: 详细对比传统科层制、矩阵式、事业部制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适用性,重点介绍“敏捷组织”(如Spotify模型、Scrum框架)在跨职能项目中的实践。 权责的去中心化: 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授权,平衡控制与创新。引入“决策权矩阵”(DACI/RASCI)的优化版本,确保关键决策流程的透明化和高效化。 虚拟团队与全球化协作: 针对远程办公和跨文化团队,提供高效的沟通协议、绩效同步机制和文化融合策略。 第四章:人才吸引、发展与绩效管理 雇主品牌与人才磁场: 阐述在新一代求职者对工作意义、灵活性和快速成长的需求下,如何构建具有吸引力的雇主价值主张(EVP)。 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引入“70-20-10”学习模型在企业内部的落地,设计内部导师制度和知识内化机制,将学习融入日常工作流。 持续反馈与目标校准: 摒弃年度KPI的僵硬模式,推广基于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的动态管理方法,强调过程中的辅导而非末位的考核。讨论如何将员工的个人成长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进行深度对齐。 --- 第三部分:运营效率与数字化转型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流程再造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客户体验。 第五章:精益运营与供应链韧性 从精益生产到精益服务: 将“消除浪费”的理念扩展到知识工作和管理流程中,识别并消除管理中的“隐形浪费”。 供应链的数字化集成: 探讨物联网(IoT)、传感器技术在库存实时追踪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预测中断风险,建立“多源化、柔性化”的供应链网络。 质量管理的演进: 介绍“六西格玛”与“精益”的结合(Lean Six Sigma),以及在服务行业中应用“客户旅程地图”来识别和改进关键接触点的质量缺陷。 第六章:数据驱动的决策与数字化文化 数据素养与数据治理: 强调数据不再只是IT部门的责任,而是全体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本书提供了一套数据治理框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合规性与可解释性。 商业智能(BI)的实战应用: 如何选择和部署合适的BI工具,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业务洞察(Actionable Insights),而非仅仅是图表展示。 变革管理与技术采纳: 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人。本章详细阐述了变革管理的沟通策略、利益相关者管理,以及如何通过“小步快跑”的试点项目来降低员工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 --- 第四部分:风险控制与可持续发展治理 成功的企业必须是负责任且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 第七章:企业风险的全面管理(ERM) 风险识别的多维视角: 除了传统的财务和运营风险,重点分析声誉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的量化评估方法。 内部控制的动态优化: 如何设计适应高频交易和快速迭代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避免“合规陷阱”。 危机沟通与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预案库,演练不同类型的危机(如产品召回、数据泄露),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迅速、一致地对外发声。 第八章:公司治理与道德领导力 董事会的效能提升: 讨论如何优化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结构,确保其具备行业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有效监督管理层。 合规文化的内化: 探讨合规性如何从“外部强制”转变为“内部驱动”,通过高层以身作则和系统性的道德培训来塑造坚实的合规文化。 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实践: 探讨企业如何平衡股东、员工、客户和社区的利益诉求,实现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 结语:管理者心智模式的重塑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完成从“执行者”到“战略构建者”的心智模式转变。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实践活动。通过掌握这些前沿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每一位管理者都能更自信、更有效地驾驭自己所在的组织,穿越迷雾,实现卓越。 --- 关键词: 战略重构、敏捷组织、数字化转型、人才发展、风险治理、商业模式创新、精益运营、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