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夭人的孩子 [3-8岁]

巴夭人的孩子 [3-8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懿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ISBN:97875332877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49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8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非著名摄影师”彭懿首次推出摄影图画书,以镜头记录一群漂泊在海上的孩子。
  世界上较美的地方,有一群快乐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们发现幸福的真谛。

内容简介

  “我们是巴夭人的孩子。
  我们是漂浮在海上的游牧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蓝色的珊瑚海上。
  有人说我们住的地方太美,美得像天堂。
  我不知道什么叫天堂,我只知道我生在这里,这里是我的家。”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非著名摄影师”彭懿,首次推出摄影图画书,把镜头对准了一群在“世界上较美的地方”生活的孩子,记录了他们贫苦却又快乐的生活:他们住着简陋的水上屋,爷爷和爸爸都以打鱼为生,妈妈则在家里忙个不停;每天,他们奔跑、戏水、爬树、荡秋千,再乘着独木舟,在阳光灿烂的海上睡一个舒服的午觉……
  巴夭人是一个漂泊在海上的民族,有“海上的吉普赛人”之称。他们天堂一般美丽的生活环境,以及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化,都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带给读者强烈的惊奇和视觉冲击。
  以摄影作品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本书在艺术上的一大创举。读者可以在书中欣赏到马来西亚仙本那一带令人屏息的绝美风光,而书中传递的人文情怀以及普世价值,更给读者带来了深沉的阅读感受。
  作者颠覆了外来者居高临下的视点,采用巴夭人孩子的口吻,讲述他们漂泊在海上的真实生活。本书带领读者去思索:这些孩子幸福吗?什么是童年的幸福?幸福怎样才不会被剥夺?……
  本书另有导读折页,记录了创作背后的丰富花絮,作者精彩而幽默的讲述,以及更多生动、美丽的图片,一定能让读者大开眼界。

作者简介

  彭懿,博士,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幻想小说及图画书,著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宫泽贤治童话论》《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等学术著作,及《我捡到一条喷火龙》《欢迎光临魔法池塘》《老师,操场上有个小妖怪叫我》《蓝耳朵》等幻想小说。他曾与众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起,四处讲演,努力在中国推广和普及图画书,《中华读书报》就曾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一个人,一本书和114场演讲”的长篇报道。他那部被赞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一本填补空缺的图画书论”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获得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畅销十万册,是家长和老师研究图画书的必读书,倍受好评。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巴夭,又译巴瑶,出自印尼语Bajau,是“海上之民”的意思。巴夭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珊瑚礁三角区,漂泊海上,又有人把他们称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巴夭人的起源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已经在海上生活了好几百年。他们多半住在简陋的水上屋里,靠打鱼为生,水性好的男人不戴水中呼吸器,可以潜到二三十米深的海底用鱼叉捕鱼。
  巴夭人的村子有大有小,大多住在无名小岛的边上,也有的一家十来口挤在一条不大的船上。巴夭人每家孩子极多,五六个算少的。因为巴夭人的身份不被承认,没有国籍,所以他们不能上岸,自然,他们的孩子也就不能上学了。
  本书记录的是漂泊在马来西亚仙本那一带的巴夭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试图以一个巴夭人孩子的视角与口吻,讲述巴夭人自己的真实故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通过这本书,作者想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过着这样一种生活,这里的孩子很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京东购物永远都是最愉快的,618又囤了好多书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买来珍藏,慢慢阅读。

评分

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

评分

印度印章,石刻印章,公元前二千五百年。雕刻着类似母牛的独角兽,它开启了对古印度文明的探寻。古印度文明是被遗忘最为彻底的古代文明,古印度文明的探寻,是在殖民时期,这强烈的唤醒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评分

不错的书本,希望娃能喜欢

评分

快递速度快,商品质量好,继续买买买。

评分

  三部小说都是通过知青的视角来描写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和下乡生活。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指从1950年开始到1970年代末期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多数人是初中或高中学生。这些人身上折射着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历史烟云。很多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是突出生活的苦累和生活方式、观念的冲突。而阿城的“三王”则是另外一派风清月明,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在写作手法、格调与主题上与同期作品有很多差异,因此小说一发表,便轰动文坛。时至今日,“三王”的写作手法、理想主义情怀和“不合作”姿态,仍然意义重大、毫不过时。

评分

这是一本环环相扣,悬念迭生的推理之书

评分

6+看的,慕名而来,彭懿的妖怪山也很好。看着挺好,暂未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