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中国堪称“诗的国度”。
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有关古典诗歌的评论。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增订,作为作者治古典诗文历程的印记。书后附有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小结性文章,也与当时文坛热门话题相关,作为作者大半生学术生涯的简单写照一并收入,供读者参考。
吴小如(1922—2014),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著有《古典诗文述略》《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台下人语》《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我承认,最初是被《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这个书名吸引的,感觉很接地气,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大部头。但是,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它的深度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很多时候,我们读古诗,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或者最多理解个大概的情感。但在这本书里,作者仿佛是一位解构大师,他会把一首诗拆解开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选择,每一处用典的妙处,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构建出一种超越语言的意境。比如,解读杜甫的《春望》,我们都知是国破家亡的悲痛,但作者通过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细致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大自然的生机依旧,这种对比之下,那种悲凉感才更加触及灵魂。他还会讲到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诗人,但通过他的解读,你会发现他们的诗歌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思想。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如何去“读”诗,而不是仅仅“看”诗。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文的内涵,以及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文学,更是关于如何理解人生,如何体悟生活。”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又不太了解的人,所以当我看到《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这本书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小书”却有着“大家”的风范。作者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精挑细选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但又值得深入挖掘的古典诗文作品,用一种非常流畅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不会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而精准的语言,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诗歌的世界。比如,解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没有止步于“大江东去”的豪迈,而是深入分析了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体现出的苏轼对人生际遇的感悟,以及那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胸襟。这种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苏轼。而且,他还会探讨一些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风貌,让诗歌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古典诗文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古人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一本能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提升自己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绝佳读物。”
评分“坦白说,我平时阅读的范围比较窄,对古典诗文更是知之甚少。《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的出现,完全打消了我对这类书籍的恐惧感。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通往古典诗文殿堂的道路。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按时间顺序或者文体来介绍,而是选取了一些大家熟悉但又充满解读空间的篇章,从一个个具体的例子入手,引申出更广泛的文学背景和文化内涵。这种“点”和“面”结合的方式,让我感觉学习起来既有条理又不枯燥。他讲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是简单地赞美自然风光,而是深入分析了王维如何将禅宗的意境融入诗歌,让画面和心灵产生共鸣。我以前总觉得王维的诗很美,但不知道美在哪里,这本书就给了我答案。而且,书中对一些冷门但经典的诗句也有独到的见解,让我认识到古典诗文的丰富和多样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欣赏。它让我明白了,古典诗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智慧,等待我们去发掘。”
评分“最近真是被这本《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给迷住了!虽然我不是什么文学大家,平时也就是偶尔翻翻书,但这本书的魅力真是挡不住。刚拿到手的时候,还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毕竟“述略”两个字听起来就有点意思深远。没想到,打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他都能挖掘出我们常常忽略的细节。比如,解读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知道是思乡之情,但作者深入剖析了“床前明月光”这几个字营造出的意境,以及“低头思故乡”那种由外向内的情感递进,让我一下子觉得这首诗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一个符号,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他讲到《诗经》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罗列篇章,而是选取了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篇目,比如“伐檀”和“硕鼠”,从这些朴素的民歌中,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听到了他们的劳动号子和生活感慨。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会让你觉得在听课,而是像一位博学的朋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带你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读这本书,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认识文字,更是在认识那个时代的人,认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哲学。真的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即使你从来没接触过,这本书也能让你轻松入门,并爱上它。”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一份惊喜,我本以为《大家小书:古典诗文述略》会是一本比较学院派的读物,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才能读懂。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他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诗歌,用一种贴近现代人情感的方式重新解读,让我觉得它们一点也不过时。例如,他分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不仅仅是讲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更深入地探讨了其中蕴含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立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这些思想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典故和历史背景,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特别喜欢他讲到《乐府诗》的部分,他选取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章,让我看到了古代普通人的生活不易,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接地气的解读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古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这本书不仅让我欣赏到了古典诗文的美,更让我感受到了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它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也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
评分赞
评分台静农
评分“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评分百年经典 精品收藏 人文阅读 学术权威 思想沉淀 社会文化 资深阅历
评分这个系列的书都是经典 值得每本都收藏 但愿后续的别越出越水
评分喜欢中国文化。
评分他晚年收进《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的十五篇作品,就有十二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后记"中写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乡为题材的,还保留了乡土的语言。这次读过后,使我有隔世感的乡土情分,又凄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湾远景出版社1980年版《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现代文学史家杨义先生认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并认定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杰出的"乡土小说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史》)。台静农的小说,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写出了传统等级制度和封建习俗造成的乡村悲剧,而且写出了民国初年军阀横行和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笔下的人间闭塞、灰冷、残酷有若传说中的阴曹,到处是邪气朴朴,鬼影幢幢
评分大家之作,值得细读。。。。。。。。。。。。。。。。
评分非常好的产品物美价廉送货快捷推荐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