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活1000岁的人 [9-14岁]

可以活1000岁的人 [9-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科普
  • 健康
  • 长寿
  • 儿童文学
  • 成长
  • 未来
  • 科学
  • 养生
  • 励志
  • 奇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ISBN:97875448421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367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未来新科技少儿新知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9
字数: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可以活1000岁的人》为《未来新科技少儿新知系列》之一。
  有科学家认为“衰老”只是一种疾病,若得以根治,人体得以改造,未来人的寿命有望延长至1000岁;未来将出现名为“人形动力机甲”的神奇机器,穿上它,就能成为像“钢铁侠”一样的强大“战士”;未来的“器官银行”里,医生可以为患者挑选匹配度*高的器官;未来的科学家不仅能克隆人类,还能克隆人类的意识……人形动力机甲、意识克隆、大脑入侵和冷冻复活术等未来新科技会让人类发生“巨变”,这种新人类会让我们目瞪口呆。

目录

第1章 人类掌控进化
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后人类时代的来临

第2章 人类的密码
神奇的双螺旋梯子——DNA
人类繁衍的密码
操控人类基因

第3章 生命跨度
衰老机理初探
长寿“仙丹”端粒酶
小线虫,大秘密
零衰老的论战
人可以活1000年吗?——奥布里·德·格雷访谈录

第4章 人体的延伸
再见光明
让假肢活起来
冷冻“复活术”
仿生人时代的开端

第5章 人类能优选吗?
未来的一天:已知的后代
我们能否复制人类?

第6章 进入大脑
未来的一天:珍妮的新生
入侵大脑
意念操控物质

第7章 人类需要智慧
奇点将至吗?
未来智慧与科技
我们能否阻止爱克斯?
什么是未来学

前言/序言


《可以活1000岁的人》这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幻旅程,探索生命与时间的无限可能。在这个由想象力构筑的世界里,我们将遇见那些生命轨迹异常悠长,甚至长达千年的人物。他们并非神祇,也不是传说中的妖怪,而是与我们一样,拥有情感、思考、以及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能够活上千年,他的人生会是怎样的景象?他会经历多少个王朝的兴衰?见证多少次文明的变迁?他的记忆中又会珍藏着怎样庞大的故事宝库?《可以活1000岁的人》正是围绕着这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展开。本书并非是枯燥的历史记录,也不是简单的科幻推演,而是通过一群拥有超乎寻常生命长度的个体,来折射出人性的不同侧面,以及时间在个体生命中的深刻烙印。 故事的主角,或许是一位古老的智者,他的皱纹记录着几个世纪的风霜,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智慧。他可能见证了某座城市的崛起与衰落,亲历了数代人的爱恨情仇,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百科全书。又或许,他是一位经历过多次转世的灵魂,每一次的生命都带着前世的些许记忆,不断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中寻找着某种永恒的意义。 书中,我们将看到这些“千年人”是如何适应漫长岁月的。他们会如何学习?又会如何遗忘?当身边的人事不断更迭,亲友一个个离去,他们如何处理孤独与失落?他们是会变得麻木不仁,还是会发展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从生命的长河中汲取力量?本书会深入探讨这些角色在漫长生命中所面临的独特心理挑战,以及他们发展出的应对机制。 我们也会在书中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不同体验。对于寿命短暂的普通人来说,一年、十年、百年都是重大的时间单位。而对于一个活了千年的人来说,时间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也许,他们会将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短暂的瞬间,将个人的经历浓缩成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他们对“现在”的看法,对“未来”的规划,都会与我们截然不同。 《可以活1000岁的人》的故事线索错综复杂,时而交织着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时而展现着宏大的历史图景。我们可能会跟随一位千年老人的脚步,穿越古老的森林,探访失落的文明遗迹;又或者,他会化身为现代社会的某个普通人,用他超然的视角观察着我们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思考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演变。 书中对“长寿”的描绘,并非仅仅停留在生理上的延长。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这种长寿对个体认知、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这些拥有千年生命的人,他们或许会积累惊人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又或许,他们会因为见过太多生离死别而对生命更加珍视,对弱小生命更加同情。 想象一下,如果一位活了五百年的历史学家,他能够亲身验证那些尘封在史书中的记载,修正那些被误读或扭曲的史实。他会如何看待现代社会对历史的态度?又会如何教育下一代?又或者,一位活了两千年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能够融合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前所未有的杰作。他看待艺术的眼光,对美的理解,又会是怎样的独特? 本书还会涉及一些关于“永生”的哲学思考。千年之后,是否还有人愿意继续活下去?当所有熟悉的人都已化为尘土,当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继续存在又意味着什么?这些“千年人”是否会感到厌倦,是否会主动寻求生命的终结?书中会通过他们的视角,引出关于生命价值、存在意义以及死亡的深刻讨论。 此外,《可以活1000岁的人》也可能包含一些奇幻的元素,例如他们如何获得如此漫长的生命?这种能力是否会带来副作用?他们是否会受到某些神秘力量的庇护或追捕?这些设定将为故事增添更多神秘感和吸引力,让读者在感受角色情感的同时,也能沉浸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 本书的语言风格会力求生动活泼,充满画面感,能够让9-14岁的读者轻松阅读,同时又能引发他们对生命、时间、历史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我们会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宏大而深刻的主题。 例如,在讲述一位千年老人如何看待战争时,他可能不会用冰冷的数字来描述伤亡,而是会讲述他曾经参与过的某一场战役,他看到过的战火中的哭泣,以及战后幸存者漫长的伤痛。他会对和平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理解和渴望。 在描写一位千年女性在不同时代的情感经历时,她可能会在每一个时代都拥有不同的爱人,她会用她千年的时间去感受,去学习,去珍惜每一次相遇,也去承受每一次别离。她的爱情观,她的对家庭的理解,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丰富和升华。 书中对“变化”的描绘也会非常有意思。千年之前,人类的生活方式、交通工具、通讯方式都与现在大相径庭。千年老人可能会记得驾着马车穿越荒野,或者用信鸽传递信息。当他突然置身于信息爆炸、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他会如何适应?他会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还是会怀念曾经的简单生活? 《可以活1000岁的人》还将涉及许多关于“传承”的主题。这些拥有千年生命的人,他们身上携带着古老的智慧和经验。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或者引导整个文明走向更好的未来。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播种者。 总而言之,《可以活1000岁的人》是一本集奇幻、历史、哲学、情感于一体的读物。它将带领年轻的读者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命、理解时间,并对人性的复杂与伟大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会是一次启发思考的冒险,一次跨越时代的旅程,一次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它会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仍然久久回味,思考着:如果我能活一千年,我会做些什么?我又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个标题有点怀疑,觉得可能又是那种故作玄虚的科普读物。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抓住了。作者似乎对我们这个年龄段(9-14岁)的困惑有着精准的把握,我们总是在问“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本书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思考框架。它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活到一千岁”,而是通过剖析那些“可以活很久”的生物和文化现象,反向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过好每一天”。里面关于“适应性”和“变化”的论述尤其深刻,它告诉我,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保持灵活性才是对抗时间侵蚀的关键。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章节,分析了古代那些长寿的文化和哲学流派,他们对“慢”的推崇,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简直是疯狂的。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快餐读物,它像一块磨刀石,让你不断地思考自己现在的行为模式是否“可持续”。它激发了我去探索那些我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领域,比如天文学和深度历史。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生命和时间的全新认知!我一直以为“长寿”只是个传说,或者只跟基因有关系,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活得久和活得好是两码事。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爷爷在给我讲故事,把那些听起来很枯燥的生物学、哲学概念,用我能理解的方式讲明白了。尤其是在讲到“时间感”的部分,我从来没想过,人对时间的感知会随着年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幸福感。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如果我真的能活很久,我该如何安排我的“超长”人生?是去学习所有我感兴趣的知识,还是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一本说教的书,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对话,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无限好奇和一丝丝敬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讨论“意义”时那种不疾不徐的语气,好像在告诉我,生命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填满每一个瞬间。看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日常小事的心情都变得不一样了,不再那么焦虑于眼前的得失,而是更着眼于长远和深远的影响。

评分

这绝对是我近两年读过的最“烧脑”但又最过瘾的一本书。它没有使用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那种朴实、直击核心的叙述风格,但恰恰是这种风格,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洞察力深信不疑。它不是一本教你养生秘诀的书,而是从根本上挑战了我们对“时间价值”的传统认知。里面有一个段落专门讨论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被“冻结”在特定时间点的人或事物,那种停滞感带来的巨大虚无,让我不寒而栗。这促使我开始更珍惜那些“变化”和“流动”的时刻。作者的写作技巧非常高超,他总是在你快要理解透彻时,抛出一个新的视角,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所有结论。这本书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思维模式的窗户,它让我开始从“线性时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尝试用一种更宏观、更循环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某些地方的思考深度,甚至超过了我父母常看的一些社科读物。它没有迎合年轻读者的口味,用肤浅的口号来激励人,而是真诚地呈现了关于“长久存在”的复杂性和挑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知识的保质期”这个问题时的细腻。如果一个人真的活得非常久,那么他所学的知识如何保持新鲜和有效?这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意识到,学习新的东西,比积累旧的东西更重要。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科幻的主题,拉回到了现实哲学的层面。这本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没有让我立刻去改变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但它改变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开始更审慎地选择我投入精力的事物,因为如果目标是长远来看有价值的,那么现在付出的努力才会有复利效应。它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短暂的过客,而是一个可以参与到更宏大时间进程中的一员。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有层次感,简直像是一部精心设计的迷宫,每当你以为要找到出口时,作者又会带你进入一个更深的主题。我以前对“生命科学”这类东西是敬而远之的,觉得太硬核,但这本读物绝对是为我们这些“初学者”量身定做的。它用非常流畅的笔触,将细胞衰老、环境影响、甚至社会结构对寿命的制约,都描绘得像一部史诗。最让我惊叹的是,它没有陷入悲观主义的泥潭,尽管讨论了那么多生命的局限性,但通篇洋溢着一种积极的探索精神。我感觉自己像个探险家,跟着作者一起踏上了一段跨越生物学、社会学和一点点科幻的旅程。它成功地把一个宏大到让人头疼的命题,拆解成了可以被理解和讨论的小块。读完后,我不再觉得衰老是一个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悲剧,而更像是一个可以被研究和理解的复杂系统。

评分

书很好看,搞活动买的,价格也合适

评分

特价书也很不错,京东送货很快,赞

评分

做活动买的书,还是挺实惠的。便宜

评分

活动叠加优惠券买的,价格非常实惠,买书到京东,物美价廉。

评分

东西发货很快,速度很快,满意。

评分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不错。。。

评分

囤的回头送人好了 自己看要囤很长时间

评分

啊呜胖妈聊绘本推荐,读好书,好读书,读经典书!

评分

看着很深奥,孩子才一年级,算囤货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