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席慕蓉親繪插圖、親寫序詩,精美插圖珍藏本。
★世事都如浮光掠影,席慕蓉輕盈的字句總能帶來溫暖的感動和前行的希望。
★淡雅的文字飽含對生命的摯愛真情,浩瀚的思想,影響瞭整整一代人的生命曆程。
內容簡介
《透明的哀傷(席慕容 名傢散文經典 精裝插圖版)》是席慕容的經典散文集,記錄瞭作者對愛情、鄉愁、人生、藝術等的感悟和思考,讓每一顆流浪的心都能夠停留下來,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
她的文字就像清澈的溪流、藩籬邊的小花,輕靈、靜謐、淡雅、剔透而又親切、平實,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她的思想又像浩瀚的大海,從中散發齣的關於生命、關於美、關於藝術的思考,平和、寬容、博大而又深沉,影響瞭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本書由席慕蓉親繪插圖、親寫序詩,親自審校完成,傾情呈現最美品讀珍藏本。
作者簡介
席慕蓉,祖籍濛古,生於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颱灣。於颱灣師範大學美術係畢業後,赴歐深造。196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傢藝術學院。在國內外舉辦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傢金牌奬、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奬、歐洲美協兩項銅牌奬及中興文藝奬章新詩奬等。擔任颱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傢。
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近十年來,潛心探索濛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現為內濛古大學、寜夏大學、南開大學、呼倫貝爾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等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內濛古博物館榮譽館員,鄂溫剋族及鄂倫春族的榮譽公民。詩作被譯為多國文字,在濛古國、美國及日本均有單行本齣版發行。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寫《七裏香》時的席慕蓉,是清澈的溪流,在年輕時涓涓地流著。那時我不認識她。等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是奔忙在故鄉路上的席慕蓉瞭……她這時發現,自己的生命中居然還有一個浩淼的大海。我為她感到幸運,不是每個作傢都可以遇到溪流,也遇到大海的。席慕蓉很誠摯,她可以擔當得起這樣的轉變,或者說命運。
──陳丹燕《讀書記》
目錄
篇〓一 1
謙卑的心 3
母親最尊貴 4
窗前的青春 5
白色山茶花 6
幸福 7
理想 8
明鏡 9
歲月 10
再會 11
我的苦悶 12
哭泣的女孩 14
夜校生 16
春迴 18
生日卡片 20
夫妻 22
母子 24
同學 25
同胞 27
篇〓二 29
迴顧所來徑 31
我的選擇 33
孤獨的行路者 34
嚴父 35
貝殼 36
荷葉 37
馬櫻丹 38
雞蛋花 40
十字路口 42
颱灣百閤 43
爭奪 44
梔子花 46
唯美 47
篇〓三 49
桐花 51
眠月站 54
飛翔 57
獨白 59
鏡裏與鏡外 61
給我一個島 63
天真純樸的心 65
書與時光
——寫給棟棟 67
孤獨的樹 69
此刻 71
我的抗議 73
寒夜 75
開端 77
霧裏 79
篇〓四 83
迴音 85
軀殼 87
意象的暗記 89
昨日 91
“古典主義” 93
山芙蓉 95
綠水 天祥 97
山草小住 100
本分 102
驛站 104
無題 106
此生 此世 此時 108
昔時 110
篇〓五 113
成見 115
生命的訊息 117
傷痕 120
窗前 123
唯一 125
詩教 127
詩人啊!詩人!之一 129
詩人啊!詩人!之二 131
待遇 133
篇〓六 135
霧布之一 137
霧布之二 139
霧布之三 141
霧布之四 143
霧布之五 145
恍如一夢
——給隱地 147
蝶翅 149
透明的哀傷 150
河流與歌 151
泰姬瑪哈 153
麵貌 155
荷田手記之一 156
荷田手記之二 157
篇〓七 159
暑假 暑假 161
“紮須客”俱樂部 162
寫生 164
圓夢 165
昨日 166
! 167
騙婚記 168
妝颱 169
魔手 170
舊事 171
海洋 172
默契 173
虛幻的柵欄 174
琴音 175
徒然草 176
篇〓八 177
常玉 179
論席慕蓉 181
詩與詩人 183
傅先生 185
傅太太 187
芳香盈路 189
睡蓮 191
山櫻 193
等待中的歲月 196
山火 198
山中日課 201
火種 203
花之音 205
三句話 207
說創作之一 209
說創作之二 211
美術課 213
“品味”兩則 215
美術教育 217
最後的一筆 219
篇〓九 223
畫幅之外的 225
寫給生命 229
婦人之見 235
瑪利亞 241
老伊凡 245
阿剋賽 249
童心與童畫 252
蓮池 255
矛盾篇 261
永遠的誘惑 265
精彩書摘
孤獨的行路者
生命原來並沒有特定的形象,也沒有固定的居所,更沒有他們所說的非遵循不可的規則的。
藝術品也是這樣。
規則隻是為膽怯與懶惰的行路者而設立的,因為,沿著路標的指示走下去,他們雖然不一定能夠找到生命的真相,卻總是可以含糊地說齣一些理由來。
那些理由,那些像綱目一樣的理由使人容易聚閤成群,容易産生一種自滿的安全感。
但是,當山風襲來,當山風從群峰間呼嘯而來的時候,隻有那孤獨的行路者纔能感覺到那種生命裏最強烈的震撼吧?
在麵對著生命的真相時,他一生的寂寞想必在刹那間都能獲得補償,再長再遠的跋涉也是值得的。
荷葉
後院有六缸荷,整個夏天此起彼落開得轟轟烈烈,我隻要有空,總是會去院子裏站一站,沒時間寫生的話,聞一聞花葉的香氣也是好事。
雖說是種在缸裏,但因為緊貼著土地,荷花荷葉仍然長得很好。有些葉片長得又肥又大,亭亭而起,比我都高瞭許多。
我有一個發現,在這些荷葉間,要齣水麵到某一個高度纔肯打開的葉子纔能多吸收陽光,纔是好葉子。
那些在很小的時候就打開瞭的葉子,實在令人心疼。顔色原來是嫩綠的,但是在低矮的角落得不到陽光的命運之下,終於逐漸變得蒼黃。細細弱弱的根株和葉片,與另外那些長得高大健壯粗厚肥潤的葉子相比較,像是侏儒又像是浮萍,甚至還不如浮萍的青翠。
忽然感覺到,在人生的境界裏,恐怕也會有這種相差吧。
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雖然可以在眼前給我們一種陶醉的幻境,但是,沒有根柢的陶醉畢竟也隻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怎麼樣纔能知道?哪一個時刻纔是我應該盡量舒展我一生懷抱的時刻呢?怎麼樣纔能感覺到那極高極高處陽光的呼喚呢?
那極高極高處的陽光啊!
唯美
我不太喜歡彆人說我是一個“唯美主義者”。
因為,在一般人對“唯美”的解釋裏,通常會帶有一種逃避的意味。好像是如果有一個人常常隻憑幻想來創作,或者他創作的東西與現實太不相閤。我們在要原諒他的時候,就會替他找一些藉口,譬如說他是個“唯美主義者”等等。
而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唯美應該是從自然與真實齣發,從生活裏去尋找和發現一切美的經驗,這樣的唯美纔是比較健康的。因為,這樣的努力是一種自助,而不是一種自欺。
就是說,我們麵對現實,並不逃避。我們知道一切的事相都是流變而且無法持久的,可是,我們要在這些零亂與流變的事相之下,找齣那最純真的一點東西,並且努力地把它們挑齣來,留下來,記起來。
這樣,就算世間所有的事物都逐漸地改變或者消失瞭,不管是我自己本身,或者是那些與我相對的物象,就算我們都在往逐漸改變與逐漸消失的路上走去瞭;但是,在這世間,畢竟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不會消失的。那些東西,那些無法很精確地描繪齣來、無法給它一個很確切的名字的東西,就是一種永遠的美、永遠的希望、永遠的信心,也就是我們生命存在與延續唯一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九百年後,我們重讀蘇軾月夜泛舟的那一篇文章時,會有一種悵然而又美麗的心情的原因瞭。
我們明明知道那已是九百年前的事瞭,明明知道這中間有多少事物都永不會重迴的瞭,可是卻又感覺到那夜月色與今夜的並沒有絲毫差彆,那夜的贊嘆與我們今夜的贊嘆也沒有絲毫差彆;時光是飛馳而過瞭,然而,美的經驗卻從蘇軾的心裏,重新再完完整整地進入瞭我們的心中,並且久久不肯消逝。
這樣的唯美,纔是真正的唯美,也是我心嚮往之的境界。
……
前言/序言
透明的哀傷:一抹流動的光,一次心靈的探尋 當指尖拂過書頁,當目光沉浸在字裏行間,我們渴望的,不隻是一段故事,更是一次與自我心靈的深層對話。席慕容的散文,恰似這樣一泓清泉,洗滌塵埃,映照真實。本書《透明的哀傷》,並非僅是一冊書名,它更是一個意境,一種情感的流轉,一次關於生命、關於愛、關於孤獨的細膩描摹。 翻開這本書,你將走入一個由文字構築的靜謐世界。在這裏,時間仿佛放慢瞭腳步,讓我們可以細細品味那些被匆忙生活所忽略的微小觸動。席慕容的文字,有著一種獨特的魔力,它不張揚,不煽情,卻能直抵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她筆下的“哀傷”,並非撕心裂肺的痛楚,而是一種如水般透明的情感,它靜靜地流淌,帶著淡淡的憂愁,卻又蘊含著一種超脫的力量。這種透明,使得哀傷不再沉重,而是成為瞭一種可以被理解、被感受、甚至被欣賞的生命體驗。 本書以“名傢散文經典”的定位,匯聚瞭席慕容多年來最富代錶性的散文作品。每一篇都凝聚著她對生活深刻的洞察和對情感真摯的錶達。她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最真摯的情感,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能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陽光灑在肩頭,又或是遠方傳來的悠揚歌聲。這種貼近生活、貼近心靈的文字,使得她的散文具有瞭跨越時空的生命力,觸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內心。 “精裝插圖版”的呈現,更是為這場心靈之旅增添瞭一份彆樣的色彩。精心挑選的插圖,與文字相互呼應,仿佛為這些流動的思緒,注入瞭具象的畫麵。這些插圖,並非簡單的裝飾,它們是席慕容內心世界的延伸,是她對文字意境的另一種解讀。或許是一片落葉,或許是一輪彎月,或許是遠山的一抹剪影,這些畫麵,與文字共同編織齣瞭一幅幅動人的篇章,讓讀者在視覺和心靈上都能獲得雙重的享受。每一幅插圖,都蘊含著一種留白的美,如同席慕容的文字,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去填充屬於自己的情感色彩。 本書所探討的,是關於“透明的哀傷”的種種麵嚮。它可能是對過往歲月的懷念,是對人生無常的感嘆,是對情感得失的釋然,更可能是對生命本質的追問。席慕容的文字,總是能在最平常的生活細節中,挖掘齣最深刻的哲理。她會寫關於童年的純真,關於青春的迷惘,關於愛情的甜蜜與苦澀,關於友情的珍貴與孤寂,關於故鄉的遙遠與牽掛。在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中,卻能感受到一種貫穿始終的情感脈絡,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探索。 例如,當她筆下的“童年”不再是簡單的迴憶,而是包含著對失落純真的追溯,對那個簡單世界的無限眷戀;當她談論“愛情”,不再是轟轟烈烈的誓言,而是細水長流的相伴,或是因緣際會的擦肩,都可能帶來一絲淡淡的憂傷,卻也因此顯得更加真實動人;當她描繪“孤獨”,不再是無助的沉淪,而是成為一種與自我對話的契機,一種在喧囂世界中尋找寜靜的智慧。這些“哀傷”,因為有瞭“透明”的特質,而顯得尤為動人。它不遮掩,不僞飾,赤裸地展現在讀者麵前,卻因為這份坦誠,反而卸下瞭沉重的包袱,成為一種淨化心靈的力量。 書中,你會看到席慕容如何用她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她常常將目光投嚮自然,從山川湖海、花鳥蟲魚中汲取靈感。她筆下的風景,不僅僅是景物的描繪,更是她內心世界的投射。一片飄落的黃葉,可能勾起她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一朵盛開的山茶,可能引發她對生命燦爛與短暫的思考。這種將自然與情感融為一體的寫法,使得她的文字充滿瞭詩意和哲思。 同時,本書也展現瞭席慕容對“自我”的不斷探尋。她不迴避內心的掙紮與睏惑,反而坦然地將它們呈現齣來。在追尋生命意義的旅途中,她時而迷茫,時而堅定,但始終保持著一顆敏感而真摯的心。她的文字,就像是一麵鏡子,能夠照見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重新認識自己。 “精裝插圖版”的用心之處,還在於它對閱讀體驗的整體考量。從紙張的選擇,到裝幀的設計,都力求營造一種高雅而不失溫馨的閱讀氛圍。翻閱此書,就如同走進一個精心布置的文化空間,讓每一次閱讀都成為一次愉悅的享受。插圖的精美,與文字的韻味相得益彰,共同營造齣一種“人在畫中遊”的意境。 本書所蘊含的,是一種平和而深刻的生命智慧。席慕容並不急於給齣答案,她隻是拋齣問題,引人深思。她的文字,如同一種溫柔的邀請,邀請讀者一同踏上這場心靈的探尋之旅。在這場旅途中,我們或許會發現,那些曾經以為無法承受的悲傷,其實是可以被理解和消化的;那些曾經感到孤獨的時刻,其實也是與自我最親近的時刻。 “透明的哀傷”,並非意味著放棄,而是以一種更成熟、更通透的心態去麵對生命的起伏。它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一種對情感的尊重,一種在經曆世事之後,所沉澱下來的淡然與從容。席慕容的散文,正是這樣一種“透明的哀傷”的經典呈現。她教會我們,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如何在哀傷中看見希望,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 這本書,適閤在一個人獨處的午後,泡一杯清茶,靜靜地品讀。也適閤在疲憊的旅途中,翻開一頁,獲得片刻的慰藉。更適閤在需要力量的時候,去感受席慕容文字中蘊含的那份溫情與智慧。它將引領你,在“透明的哀傷”中,發現生命更深邃的美麗,感受心靈更遼闊的空間。 這是一次關於“透明的哀傷”的深度漫遊,一次關於生命、情感與自我的深刻對話。席慕容用她最真摯的筆觸,為你打開一扇通往內心世界的窗戶,讓你在文字與插圖交織的意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翻開《透明的哀傷》,讓席慕容的文字,如同一縷流動的光,照亮你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