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 栏杆 栏板(一·15J403-1替代06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15J403-1替代06J403-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楼梯
  • 栏杆
  • 栏板
  • 建筑设计
  • 结构设计
  • 建筑规范
  • 施工图集
  • 15J403-1
  • 06J403-1
  • 建筑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24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91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楼梯与平台,也适用于工业建筑。包括了楼梯栏杆、栏板、平台栏杆栏板、成品装饰楼梯等内容。由说明、设计数据参考资料表、选用索引图、平、立、剖面图及构造详图等部分组成。
  《楼梯 栏杆 栏板(一·15J403-1替代06J403-1)》是对06J403-1《楼梯 栏杆 栏板(一)》的修编,按照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栏杆栏板的荷载取值,对所有栏杆栏板逐一进行复算核对,确保每个型号都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要求。修编后的图集内容更为丰富,楼梯栏杆栏板的类型品种多样,形式造型美观,力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构造,进一步提高了楼梯栏杆栏板在建筑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建筑设计选用中的多样性,能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该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景观环境中的楼梯和平台。

目录

说明5
基本技术要求
楼梯及平合栏杆基本技术要求表9
常用楼梯踏步数值表11
楼梯转折处的常用做法12
楼梯栏杆栏板
楼梯栏杆索引图13
钢、不锈钢栏杆(A1、B1、A2、B2型)18
钢、不锈钢栏杆(A3、B3、A4、B4型)19
钢、不锈钢栏杆(A5、B5、A6、B6型)20
钢、不锈钢栏杆(A7、B7、A8、B8型)21
钢、不锈钢栏杆(A9、B9、A10、B10型)22
钢、不锈钢栏杆(A11、B11、A12、B12型)23
钢、不锈钢栏杆(A13、B13、A14、B14型)24
钢、不锈钢栏杆(A15、B15、A16、B16型)25
钢、不锈钢栏杆(A17、B17型)26
钢、不锈钢栏杆(A18、B18型)27
钢、不锈钢栏杆(A19、B19型)28
钢、不锈钢栏杆(A20、B20型)29
钢、不锈钢栏杆(A21、B21型)30
钢、不锈钢栏杆(A22、B22型)31
钢、不锈钢栏杆(A23、B23型)32
钢、不锈钢栏杆(A24、B24型)33
钢、不锈钢栏杆(A25、B25型)34
钢、不锈钢栏杆(A26、B26型)35
钢、不锈钢栏杆(A27、B27型)36
钢、不锈钢栏杆(A28、B28型)37
不锈钢栏杆(B29型)38
不锈钢栏杆(B30型)39
不锈钢栏杆(B31型)40
不锈钢栏杆(B32型)41
玻璃栏板(C1型)42
玻璃栏板(C2型)43
玻璃栏板(C3型)44
玻璃栏板(C4型)45
玻璃栏板(C5型)46
玻璃栏板(C6型)47
玻璃栏板(C7型)48
玻璃栏板(C8型)49
金属板栏板(D1型)50
金属板栏板(D2型)51
金属板栏板(D3型)52
金属板栏板(D4型)53
金属板栏板(D5型)54
金属板栏板(D6型)55
金属板栏板(D7型)56
金属板栏板(D8型)57
钢筋混凝土栏板(E1、E2型)58
钢筋混凝土栏板(E3、E4型)59
钢筋混凝土栏板(E5、E6型)60
钢筋混凝土栏板(E7、E8型)61
钢筋混凝土栏板(E9、E10型)62
钢筋混凝土栏板(E11型)63
钢筋混凝土栏板(E12型)64
特殊场所的楼梯栏杆
幼托楼梯栏杆(Y1型)65
幼托楼梯栏杆(Y2型)66
幼托楼梯栏杆(Y3型)67
小开间楼梯中间栏杆(S1型)68
小开间楼梯中间栏杆(S2型)69
小开间楼梯中间栏杆(S3型)70
宽楼梯中间栏杆(Z1、Z2型)71
宽楼梯中间栏杆(Z3、Z4型)72
宽楼梯中间栏杆(Z5、Z6型)73
宽楼梯中间栏杆(Z7、Z8型)74
楼梯靠墙扶手(K1~K6型)75
楼梯靠墙扶手(K7~K12型)76
楼梯间护窗栏杆(H1、H2型)77
楼梯间护窗栏杆(H3、H4型)78
平台栏杆栏板
平台栏杆索引图79
平台栏板索引图82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PB1型)87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PB2型)88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3、PB3型)89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4、PB4型)90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5、PB5型)91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6、PB6型)92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7、PB7型)93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8、PB8型94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9、PB9型)95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0、PB10型)96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1、PB11型)97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2、PB12型)98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3、PB13型)99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4、PB14型)100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5、PB15型)101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6、PB16型)102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7、PB17型)103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8、PB18型)104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19、PB19型)105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0、PB20型)106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1、PB21型)107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2、PB22型)108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3、PB23型)109
钢、不锈钢平台栏杆(PA24、PB24型)110
玻璃平台栏板(PC1型)111
玻璃平台栏板(PC2型)112
玻璃平台栏板(PC3型)113
玻璃平台栏板(PC4型)114
玻璃平台栏板(PC5型)115
玻璃平台栏板(PC6型)116
玻璃平台栏板(PC7型)117
玻璃平台栏板(PC8型)118
玻璃平台栏板(PC9型)119
玻璃平台栏板(PC10型)120
玻璃平台栏板(PC11型)121
玻璃平台栏板(PC12型)122
玻璃平台栏板(PC13型)123
玻璃平台栏板(PC14型)124
玻璃平台栏板(PC15型)125
玻璃平台栏板(PC16型)126
玻璃平台栏板(PC17型)127
玻璃平台栏板(PC18型)128
玻璃平台栏板(PC19型)129
玻璃平台栏板(PC20型)130
玻璃平台栏板(PC21型)131
玻璃平台栏板(PC22型)132
玻璃平台栏板(PC23型)133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1型)134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2型)135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3型)136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4型)137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5型)138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6型)139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7型)140
金属板(网)平台栏板(PD8型)141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1型)142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2型)143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3型)144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4型)145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5型)146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6型)147
钢筋混凝土平台栏板(PE7、PE8型)148
构造详图
楼梯踏步防滑条149
楼梯踏步地毯棍151
楼梯栏杆、平台栏杆立柱固定详图152
扶手末端与墙、柱连接153
首层起步处栏杆加强做法154
楼梯扶手起始端形式156
木扶手断面图157
塑料扶手断面图158
楼梯栏杆法兰159
预埋件详图161
相关技术资料

安全、美观、舒适的室内外空间解决方案:关于楼梯、栏杆、栏板的设计与应用 现代建筑设计中,楼梯、栏杆和栏板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交通连接功能,它们是构建室内外空间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建筑整体美学、使用安全以及居住者体验的关键要素。从古朴的石梯到现代的悬浮楼梯,从传统的木质栏杆到极简的玻璃幕墙,这些元素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下,演变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材质,共同塑造着空间的层次感、动线流畅性以及视觉的引导性。 一、 楼梯:连接层间的艺术与功能 楼梯,作为建筑中连接不同楼层的主要通道,其设计考量远不止于简单的上下移动。一个精心设计的楼梯,能够有效地优化空间利用率,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甚至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 类型与结构: 楼梯的类型繁多,根据其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直梯、L形梯、U形梯、螺旋梯、弧形梯、折返梯等。直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L形梯和U形梯通过设置平台或踏步转折,有效节省了空间;螺旋梯以其独特的盘旋上升造型,在小空间内实现了高效的垂直交通,同时增添了空间的艺术感;弧形梯则以其流畅的曲线,为空间带来了柔和与优雅。在结构上,楼梯可以是落地式(直接承载在地面上)、梁托式(由梁支撑)、悬挂式(由上方结构悬挂)或独立式(自成一体,无需外部支撑)。每种结构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技术要求。 材料选择与工艺: 楼梯的材质直接影响着其外观、质感、耐用性和安全性。 木质楼梯: 带来温暖、自然、舒适的触感,易于加工塑形,但需注意防火、防潮和耐磨损。实木楼梯质感高档,但价格也相对较高;复合地板或竹木楼梯则在成本和耐用性上有所平衡。 石材楼梯: 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具有坚固耐用、易于清洁、纹理独特的优点,能营造出庄重、典雅的氛围。但石材较重,对结构有一定要求,且表面光滑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防滑处理。 金属楼梯: 如钢、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造型多变、现代感强的特点。钢制楼梯应用广泛,可实现悬浮、镂空等效果;不锈钢楼梯耐用且易于维护;铝合金楼梯轻便且不易生锈。金属楼梯表面处理多样,可进行喷塑、拉丝、镜面等工艺,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混凝土楼梯: 结构坚固,成本较低,可塑性强,适合进行各种表面装饰,如贴瓷砖、铺木地板、刷漆等。预制混凝土楼梯则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玻璃楼梯: 现代设计中常见,以其通透、轻盈的视觉效果,为空间带来无限延伸感。钢化夹胶玻璃的使用确保了其安全性,但对安装技术和结构支撑要求极高。 尺寸与人体工程学: 楼梯的设计必须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以确保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踏步尺寸: 踏面的宽度(进深)和高度(踢面)是决定楼梯舒适度的关键。国家标准规定,住宅楼梯踏步高度一般在150mm-170mm之间,踏面宽度一般在280mm-300mm之间。过高或过窄的踏步都会增加行走的负担和风险。 踏步数量: 每组踏步不宜过多,一般在17-18级为宜,过长的连续踏步会增加疲劳感。 楼梯宽度: 住宅楼梯净宽度不应小于0.9m,公共建筑根据人流量和疏散需求有所不同。 休息平台: L形、U形等转折楼梯必须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楼梯净宽度。 净空高度: 楼梯上方必须保证足够的净空高度,一般不小于2.0m,以避免碰头。 功能与美学结合: 楼梯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性,更要融入美学元素。它可以是连接两个空间的纯粹通道,也可以是承载储物空间的“楼梯柜”,还可以是展示艺术品的“艺术楼梯”。悬浮楼梯、钢丝绳楼梯、玻璃楼梯等创新设计,都能为空间增添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现代气息。 二、 栏杆:安全守护与空间界定 栏杆,作为楼梯、阳台、露台、走廊等高差部位的防护设施,其首要功能是保障人员安全,防止意外坠落。同时,栏杆也扮演着空间界定、视觉引导以及装饰美化的角色。 安全标准与规范: 栏杆的高度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指标。住宅楼梯栏杆高度一般不低于0.9m,公共建筑和儿童活动场所则需要更高,以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栏杆的立柱间距、扶手直径、抗冲击能力等也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不会变形或断裂。 材质多样与风格匹配: 金属栏杆: 铝合金、不锈钢、铁艺等是常见的金属栏杆材质。铝合金栏杆轻便、耐腐蚀,造型多样;不锈钢栏杆坚固耐用,易于清洁,现代感强;铁艺栏杆造型古典、精美,常用于别墅或复古风格的建筑。 木质栏杆: 给人温润、自然的感觉,常与木质楼梯搭配,营造温馨的居家氛围。但需注意防腐、防火和定期维护。 玻璃栏杆: 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以其通透、简洁的设计,最大化地保留了视野,使空间显得更为开阔。钢化夹胶玻璃的使用确保了其安全性,但安装精度要求极高。 石材栏杆: 质感厚重,与石材楼梯或建筑外立面相呼应,营造出稳固、大气的风格。 组合式栏杆: 将不同材质(如金属与木材、玻璃与不锈钢)进行组合,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 设计元素与美学考量: 栏杆的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杆件组合。 扶手: 扶手的材质、形状和直径,直接关系到使用的舒适度。光滑、圆润、握感舒适的扶手,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引导。 栏板/栏杆柱: 栏板的填充形式多样,可以是密集的竖杆、横杆、网格、玻璃、实板等。竖杆的间距要小于允许的穿行尺寸;横杆则需考虑儿童攀爬的风险。玻璃栏杆则通过其通透性,模糊了空间的界限。 整体造型: 栏杆的线条、几何形状、装饰细节,都能成为空间中的点睛之笔。极简主义的线条、古典的雕花、现代的几何图案,都能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功能延伸: 有些栏杆设计还会考虑功能性,例如集成照明系统,为楼梯或走廊提供柔和的光线,增加空间的温馨感和安全性。 三、 栏板:承载、装饰与安全屏障 栏板,通常指楼梯踏步侧面或栏杆下方、上方的实体或半实体部分。在很多设计中,栏板与栏杆是紧密结合的整体,但有时栏板也具有独立的定义和作用。 结构支撑与保护: 在某些楼梯结构中,栏板起到一定的侧向支撑作用,连接踏步与栏杆。同时,它也能防止杂物从楼梯侧面跌落,提供一定的保护。 装饰与视觉统一: 栏板的材质、颜色、纹理,是构建楼梯整体视觉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心栏板: 如混凝土、石材、木材等,可以与楼梯踏步和栏杆形成一体化的视觉效果。 镂空栏板: 通过雕刻、切割等工艺,在实心材料上形成镂空图案,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增添了艺术感和通透性。 玻璃栏板: 前面提到的玻璃栏杆,其下方或侧面若有玻璃板,也属于栏板的范畴,能带来现代、轻盈的视觉感受。 饰面板: 在混凝土或金属楼梯的侧面,可以粘贴瓷砖、木饰面、石材贴片等,以提升整体的装饰效果。 防火与隔音: 在某些特定场所,栏板的材质选择还需考虑防火等级和隔音效果。 集成功能: 一些创新的栏板设计,甚至可以集成LED灯带,在楼梯侧面形成柔和的向上或向下的光线,既起到照明作用,又极具装饰效果。 总结 楼梯、栏杆、栏板,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建筑构件,实则承载着丰富的设计内涵和重要的功能责任。它们不仅仅是连接空间的纽带,更是塑造建筑性格、提升空间品质、保障居住安全的基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这三者的理解和运用,需要融合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美学原理以及最新的技术工艺。一个优秀的设计,能够让楼梯、栏杆、栏板成为空间中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提供安全、便捷的功能同时,赋予空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居住体验。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住宅,对这三要素的精雕细琢,都将为建筑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和卓越的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做得相当出色,虽然内容是偏向工程技术类的,但它通过大量的彩色三维爆炸图和现场实景照片,成功地将抽象的结构原理可视化了。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不同风格的栏杆设计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比如新古典主义的繁复与现代极简的线条感,书中都配有相应的对比图示,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设计语言的变化。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回避不同设计方案在成本控制上的差异,这一点对于项目初期的决策至关重要。我曾经为一个项目头疼于如何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造价,这本书里关于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构件应用的章节,给了我非常及时的启发,让我找到了一个既经济又可靠的替代方案。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战价值的视觉案例集。

评分

从一个甲方代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技术审查效率。过去,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深化设计图时,我常常需要在多本规范和图集之间来回翻阅比对,耗时耗力。这本书将不同高度、跨度和荷载等级下的标准节点处理方案汇编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查询系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地区气候带(如沿海高盐雾地区和北方严寒地区)的特殊防护处理给出了明确的推荐方案和材料清单。这使得我在制定项目招标文件时,可以更加精准地预设技术要求,有效避免了后期因技术分歧导致的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这本书可以说是技术标准和实际应用经验的高度浓缩,对于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人员而言,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高效的工作方法论。

评分

这本关于建筑构件的书,让我体会到设计美学与工程科学的完美交融。我一直认为,最优秀的建筑设计,一定是那些将功能性做到极致,并在此基础上自然流淌出形式感的作品。书中对各种材料的抗腐蚀性、耐久性以及维护周期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超越了一般设计规范的浅层描述,深入到了材料科学的层面。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光影在不同栏板材质上折射效果的研究,它展示了如何利用透明度、纹理和色彩来影响一个公共空间的氛围。这使得我对“安全第一”的传统观念有了更丰富的解读,安全不再仅仅是承重和防坠落,还包括了对人的心理感受的保障。这本书成功地将冰冷的钢筋水泥赋予了人文关怀,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技术细节中挖掘艺术表达的设计师们去研读。

评分

最近刚入手了一本关于建筑构造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技术性,但翻开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大量关于室内外空间连接的实际案例和详尽的图纸说明。这本书特别强调了不同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差异,比如木材、金属和混凝土在承受荷载和应对环境变化时的表现。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于连接节点设计的深度剖析,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和施工经验来指导设计,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典。书中对细节的关注程度令人称奇,从最基础的固定件选择到复杂的几何造型处理,都有清晰的指导和建议。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结构安全性和美学表现之间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后在做设计时,考虑问题的维度一下子拓宽了不少,不再是头痛于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了。

评分

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结构工程师,面对实际项目时常常感到理论知识与现场情况存在脱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桥梁”。它没有用过于晦涩的学术语言,而是采用了非常贴近现场施工流程的逻辑来组织材料。比如,在讲解预埋件的安装精度要求时,它直接引用了规范中的关键容差值,并解释了超差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在学校里学到的往往是理想状态下的计算,而这本书则教会我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环境中工作。特别是关于高空作业安全标准和临时支撑体系的介绍部分,内容详实且更新及时,充分体现了编者对行业最新实践的紧密跟踪,读完后信心倍增,感觉自己终于掌握了一些可以立即投入实战的“硬核”技能。

评分

速度快,急需。

评分

挺好的,东西很全,不错不错

评分

是正品,发货也很快

评分

质量不错,速度也很快的,满意。

评分

上京东购物:货源“猴”正宗!配送“猴”神速!售后“猴”方便!

评分

应该是正版的,印刷纸质跟正版的一样,挺好的。

评分

很好............值得买本学下

评分

好啊 价格打折 还有发票

评分

这次买的书包装没话说,完好,没毛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