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针对不同地区因工程所处部位的损伤因素的特点,对力学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等以不同方式耦合情况试验,结合重大基础T程研究了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规律和特点以及诸因素间正负效应叠加及交互作用,总结了不同损伤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过程、规律和特点,探索了混凝土微结构随时间的正负效应交错及演变机理,揭示了诸损伤因素在不同的耦合情况下损伤叠加的正负效应与交互作用的复杂性和时变性,建立了不同耦合因素作用下耐久性评价体系和寿命预测方法。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单一、双重、多重因素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体系;单一、双重和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寿命预测新理论与新方法;多重破坏因素耦合作用1F的高速铁路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研究。《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可供建筑材料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孙伟,女,1935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即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兼任中国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委员会和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报》副主编,中国《建筑材料学报》编委,英国《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学报编委等职。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现阶段混凝土基础工程建设的现状
1.2 提高重大基础工程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重要意义
1.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预测
1.4 结构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保证
1.5 结论
1.6 本书的创新之处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
2.1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成的特
点与机理
2.1.1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早期结构形成
的连续观察与分析
2.1.2 Ca(()H)。晶体在水泥水化早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
2.1.3 粉煤灰对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增强效应的机理探讨
2.1.4 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残渣的形貌和成分特征
2.1.5 混凝土中钙矾石生长特性的研究
2.2 活性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产生高性能的细观与微观机理
2.2.1 绪论
2.2.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2.2.3 矿渣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2.2.4 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的贡献及影响
2.3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机理
2.3.1 绪论
2.3.2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的冻融破坏机理
2.3.3 普通混凝土和引气混凝土在(冻融十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冻蚀破坏机理
2.3.4 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干湿循环十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腐蚀产物、微观结构和腐蚀破坏机理
2.3.5 普通混凝土在(弯曲荷载十冻融十盐湖卤水腐蚀)三重因素作用下的失效机理
2.3.6 结论
2.4 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湖环境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形成机理
2.4.1 引言
2.4.2 HPC在新疆盐湖的单一腐蚀因素作用下的腐蚀破坏机理
2.4.3 HPC在(干湿循环十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抗卤水腐蚀机理——结构的腐蚀优化机理
2.4.4 HSC-HPC在(冻融十盐湖卤水腐蚀)双重因素作用下的高抗冻蚀机理
2.4.5 结论
2.5 在盐湖环境的单一、双重和多重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非线性规律
2.5.1 绪论
2.5.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5.3 含冻融条件的双重和三重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规律
2.5.4 不含冻融条件的单一和双重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规律
2.5.5 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其非线性问题
2.5.6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单一、双重、多重因素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体系
3.1 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实验体系的建立
3.1.1 考虑多重破坏因素的混凝土损伤失效过程的实验方案设计
3.1.2 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实验加载系统
3.1.3 混凝土在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数据采集系统
3.1.4 结论
3.2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3.2.1 实验设计
3.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规律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3.2.3 引气高性能凝土的冻融损伤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3.2.4 钢纤维增强高性能凝土的冻融损伤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3.2.5 钢纤维增强引气高性能凝土的冻融损伤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3.2.6 不同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比较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3.2.7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硫酸盐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3.2.8 高性能混凝土在单一盐湖卤水腐蚀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3.2.9 结论
3.3 高性能混凝土在双重破坏因素作用下损伤失效过程的规律和特点
3.3.1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应力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3.3.2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除冰盐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3.3.3 高性能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与硫酸盐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特点与规律
3.3.4 高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一硫酸铵双因素损伤规律与抗冻融循环次数
精彩书摘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1.实验
1)制样
低钙粉煤灰来自华能南京电厂第3电场。称取粉煤灰6g,置于25℃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液固比m(l)/m(s)=10:1,pH=12.63)搅拌均匀,制成粉煤灰—石灰体系;称取氢氧化钙(AR)4g,粉煤灰6g,置于10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制成含NaOH的粉煤灰—石灰体系,该溶液的pH=13.43。
当溶液pH值低于13.3时,粉煤灰颗粒火山灰反应非常缓慢,因此特意使含NaOH的粉煤灰—石灰体系pH值略微超过该值,以加速火山灰反应。水泥孔隙液后期的pH值高于13.3,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泥中的一些易溶碱金属逐渐进入液相,使孔隙液pH值持续升高,直至超过13.3。因而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较长龄期的粉煤灰在水泥中发生火山灰反应的情况。
将两种体系的溶液密封在塑料瓶中在25℃下静置28天。到龄期后取出,反复冲洗过滤并烘干。采用甲醇和水杨酸处理两种不同的固状物,以去除火山灰反应产物,剩下未反应的粉煤灰残渣。该方法的依据是粉煤灰与氢氧化钙反应将生成酸溶性水化产物,这一点已被前人的工作所证明。分别将2g不同固状物加入盛有18g水杨酸和180ml甲醇(分析纯)溶液的锥形瓶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后,加入80ml去离子水,然后再搅拌45分钟。对混合物进行过滤,滤纸和残渣用甲醇洗至水杨酸的颜色消失,再用约500ml60℃的去离子水冲洗并烘干。分别将原状粉煤灰、来源于粉煤灰—石灰体系的粉煤灰残渣和来源于含NaOH的粉煤灰—石灰体系的粉煤灰残渣编号为样品1#、2#和3#。
2)分析测试
采用Shimadzu公司的VF—320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1#样品的化学成分。
在用电子EPMA对样品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前,要先将样品制成透光薄片,其步骤如下:
(1)在载玻片上,滴加预先配好的环氧树脂胶(加固化剂),将粉煤灰样品放入胶中,搅拌均匀,然后将含样品的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赶去胶中的气泡。
(2)将载玻片置于烘箱中,在(60~70)℃的温度下恒温固化24h。
(3)将载玻片磨平、抛光,用超声清洗仪清结薄片表面,最后在薄片表面镀上导电碳膜。
采用岛津公司生产的JXA8800M型电子探针(配备波谱仪)定量分析各样品的化学成分,仪器工作状态是:加速电压15kV,电流约1×10—8A,电子束斑直径约1μm。标准样品由美国国家标准局提供。
……
前言/序言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Service Lile Prediction of Modem Concret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Service Lile Prediction of Modem Concret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现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Durability Evaluation and Service Lile Prediction of Modem Concret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