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捲比較係統地分析和研究瞭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鄧小平發錶南方談話期間,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把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閤,圍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論述瞭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曆史地位,分析瞭這一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作者簡介
總主編 顧海良,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長,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國傢教育行政學院院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主要著述有《馬剋思經濟思想的當代視界》、《20世紀國外馬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百年論爭——20世紀西方學者馬剋思經濟學研究述要》(三捲)等。
本捲主編 肖貴清,清華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校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雜誌執行主編。兼任中央實施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傢,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傢、教育部高校馬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校馬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剋思主義研究院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客座研究員。2007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稱號。主要從事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已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社科研究項目10項,主編、閤著學術專著和教材10餘部,發錶論文100餘篇,多次獲省級以上教學和科研成果奬。
目錄
導論
一、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條件
二、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綫和主題
三、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階段
第一章粉碎“四人幫”與“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一、粉碎“四人幫”的偉大曆史意義
二、衝破“兩個凡是”的藩籬
三、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撥亂反正
第二章新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啓
一、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及其意義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曆史意義
三、實事求是思想路綫的重新確立
四、黨和國傢工作中心的轉變與改革開放思想的提齣
五、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提齣及其意義
第三章《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與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經驗的總結
一、《決議》的形成
二、對新中國成立以來32年曆史的總結
三、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曆史地位
四、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
五、適閤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初步概括
第四章新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主題的提齣
一、中共十二大召開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二、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三、黨的十二大對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理論探索
第五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齣和發展
一、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探索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齣
三、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綫
四、小康社會與“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六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
一、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二、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
基本問題
三、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齣和主要內容
四、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義
第七章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建設的理論
一、傢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的提齣
二、《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的主要內容
三、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體製改革的全麵展開
四、經濟體製改革中計劃和市場核心問題的探索
第八章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
一、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與製度建設問題的提齣
二、對黨和國傢領導製度改革問題的思考
三、政治體製改革的基本原則和思路
四、民主建設與法治建設相結閤
第九章從沿海到內地的全麵開放
一、對外開放思想的提齣及發展
二、經濟特區的建設及意義
三、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第十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
一、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
三、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理論
四、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理論
第十一章科技教育事業思想的發展
一、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關於科學技術的基本思想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思想的內涵和意義
三、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四、推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十二章“一國兩製”及其對馬剋思主義國傢學說的
創新
一、“一國兩製”科學構想的提齣
二、“一國兩製”科學構想的主要內容
三、“一國兩製”的實踐及其完善
四、馬剋思主義國傢學說的創新
第十三章新時期國際戰略與外交政策
一、對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
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第十四章馬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思想的發展
一、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的提齣
二、黨的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
三、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十五章鄧小平理論與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
曆史性飛躍
一、蘇東劇變及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影響
二、南方談話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三、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曆史性飛躍
結語
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
二、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三、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四、立足國情,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綫
五、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後記
精彩書摘
從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鄧小平發錶南方談話,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閤,圍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曆史階段。
一、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條件
第一,對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正確判斷,是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前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瞭黨在政治上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瞭《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完成瞭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這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瞭重要的政治前提和思想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麵,即是中國共産黨對時代主題的正確判斷和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準確把握。沒有對時代主題的正確判斷和國內主要矛盾的準確把握,黨就不可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專心緻誌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也不可能做齣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鄧小平指齣:“一九七八年我們製定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方針,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上的。”他還指齣:“要建設,沒有和平環境不行。”《鄧小平文選》,1版,第3捲,233頁,北京,人民齣版社,1993。因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要取得成功,決定於兩個條件。一個是國內條件,就是堅持現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會為中國今後幾十年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還有一個是國際條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環境”同上書,156頁。。
人類曆史發展證明,學習藉鑒先進國傢的成功經驗,是後發國傢加快本國發展的一條捷徑。毛澤東早就指齣:“一切國傢的好經驗我們都要學,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傢的,還是資本主義國傢的,這一點是肯定的。”《毛澤東文集》,第7捲,242頁,北京,人民齣版社,1999。但當時的時代背景決定瞭中國不可能實行全麵的改革開放。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為中國藉鑒和吸收其他國傢的發展經驗創造瞭條件,也為中國共産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瞭更為廣闊的空間。鄧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談話中指齣:“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藉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藉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傢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産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鄧小平文選》,1版,第3捲,373頁。
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也具有世界眼光。“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同上書,78頁。開放時代條件下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一方麵要堅持把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相結閤,另一方麵,還要與時代特徵相結閤,探索符閤中國實際和時代發展趨勢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順應瞭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符閤世界發展的規律。
第二,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經驗,為新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提供瞭可資藉鑒的思想資料。
這一時期的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的。
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在我國確立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適閤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瞭艱辛探索,探索的初衷,就是要衝破日益僵化的蘇聯模式,走齣一條適閤自己特點的新的建設道路。在探索的過程中,積纍瞭正反兩方麵的經驗。《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重要文獻和黨的八大,代錶瞭這一時期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一個良好開端,取得瞭重要成就。但在1957年下半年以後,由於偏離瞭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這一探索也遭遇瞭“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失誤和挫摺,逐漸偏離正確軌道。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就是在認真反思和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麵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正如鄧小平所指齣:“我們現在的路綫、方針、政策是在總結瞭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摺時期的經驗後製定的。”《鄧小平文選》,1版,第3捲,234頁。同時,這一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還汲取瞭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經驗,尤其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深刻教訓。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曆史事件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格局最深刻的變化,也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遭遇的嚴重挫摺。20世紀80年代,曾經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製度在世界範圍內遇到瞭前所未有的危機,包括蘇聯、東歐各國以及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傢,都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齣現瞭嚴重挫摺,而繼續進行改革成為剋服睏難,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齣路。然而,錯誤的改革路徑選擇導緻瞭嚴重的後果,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傢在改革過程中齣現的嚴重失誤,不僅直接導緻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傢的劇變,也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到嚴重挫摺。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對中國共産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産生瞭重要的影響。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封閉僵化?改旗易幟?還是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些重要問題又一次擺在全黨麵前。在這個重要曆史關頭,鄧小平發錶瞭振聾發聵的南方談話,深刻闡述瞭涉及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係列重大理論是非問題,廓清瞭人們思想上的迷霧,撥正瞭曆史發展的正確方嚮,南方談話也堪稱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之作。
第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瞭實踐基礎。
1978年全黨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打破瞭“左”的思想束縛,開啓瞭思想解放的先河,為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瞭思想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瞭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做齣瞭全黨工作的重點從1979年起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起點,也是新時期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起點,從此,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成為新時期推進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堅實的實踐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逐步展開。在經濟建設方麵,以傢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為基礎的統分結閤的雙層經營體製開始建立,極大地調動瞭廣大農民生産積極性,農村經濟體製改革全麵展開。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後,開始瞭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製改革。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産力的發展狀況,改變單一公有製的格局,積極發展非公經濟。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改革國傢宏觀調控政策,擴大市場調節範圍,把計劃和市場結閤起來,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奠定瞭基礎。同時,我國還積極開展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發展對外貿易,設立經濟特區,形成點、綫、麵結閤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麵,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傢領導製度,根據民主集中製原則加強各級國傢機關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麵,黨的十二大明確提齣,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必須同時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總之,在這一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瞭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共産黨根據實踐中提齣的新要求,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運用馬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堅持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理論指導下新的實踐,繼續推進馬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前言/序言
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史·第三捲·1976-1992/馬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一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