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浅薄的认知中,我更愿意将小说家看成是一类特殊又有趣的存在。他们的文风和笔触都不像严肃意义上的文学大家,要么高举批判愚昧封建的大旗果断投身到未知的黑暗中去,情绪高涨激昂到近乎失控;要么善于洞彻社会每一个阴暗诡谲的角落,将深邃复杂的人性用细微的笔法一层层撕开,展露无遗,之后迎接读者的的是各种永恒庞大、耐人寻味的主题等等,诸如此类。当然,要能够称得上小说家,稍微上得了台面的作者,作品也不能像某些网络写手的风格那么低级、媚俗,怎么着立意也得稍高于大众的层次。小说家和文学家,有时候是后者包容于前者,但更多的时候因风格的悬殊两者又截然不同。但是深入到作品本身,从中能看到更多小说的技巧,还是文学的底蕴,就因人而异而众说纷坛了。
评分书还不错,大师经典,需要好好研读
评分《书信集》是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1966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余件书信,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这批书函对于研究20世纪学术史、研究陈寅恪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评分学人之间的交往在今天已很少通过信件,社会变得太快,转眼已恍如数百年~
评分 评分全集收藏癖,看见系列就像收齐。就喜欢陈寅恪和竖排繁体的民国范。争取有空还是要翻一翻。
评分陳寅恪部分未成之稿,輯自陳寅恪與劉永濟書(1942年9月23日): 弟廿年所擬著述而未成之稿,悉在阿南遺失。中有蒙古源流注,係依據其蒙滿文諸本,并 參稽其所出之西藏原書四庫提要所謂咖喇卜經等者,考訂其得失。與沈乙庵書大異。後聞 伯希和在庫倫獲元秘史元本,故欲俟其刊佈,再有所增刪。用力雖勤而原書價值頗不高, 今稿既已失去,亦不復談論此事矣。 又有世說新語注,主旨在考釋魏晉清談及糾補劉注之疏失。
评分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喜欢历史读物的,必入
评分商品很好,非常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