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龚斌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57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75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4
字数: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兰陵萧氏于西晋之末渡江南来,居于南兰陵(今常州武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立齐梁两朝,成为文化大族。《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专论南兰陵萧氏的家族文化,包括经学、玄学、文学、史学、美学、宗教、艺术,是家族的文化史研究。

作者简介

  龚斌,1947年生,上海崇明人。197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陶渊明研究学会(筹)会长。已出版专著《陶渊明集校笺》、《世说新语校释》、《陶渊明传论》、《青楼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人的休闲》、《慧远法师传》、《鸠摩罗什传》等十余种。与他人合作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事典》、《中国古代散文三百篇》、《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秦淮文学志》等。

目录

总序
前言: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第一章 龙飞之前的南兰陵萧氏
一、萧氏溯源
二、南兰陵萧氏及家族背景
三、萧思话:南兰陵萧氏发迹的奠基者
四、萧思话子孙:进一步“文化士族化”

第二章 南兰陵萧氏辉煌的开创者萧道成
一、萧道成的《左氏》学及文学修养
二、萧氏的节俭家风
三、萧道成的宗教信仰
四、齐高帝与图谶

第三章 萧齐文化及代表人物萧长懋与萧子良
一、齐武帝萧赜的文化业绩
二、萧长懋的文学与学术活动
三、萧子良与“竟陵八友”及“西邸学士”
四、萧子良与佛教

第四章 萧齐藩邸与宗室文化
一、萧氏家族培养子弟的努力
二、齐高帝诸子藩邸文化
三、齐武帝诸子藩邸文化
四、萧齐宗室中的文化人物

第五章 齐梁文化的伟大代表梁武帝(上)
一、宽容:对待齐戚属及旧臣
二、博求异能之士与缔造“文治之盛”
三、梁武帝与儒学
四、梁武帝与道教

第六章 齐梁文化的伟大代表梁武帝(下)
一、梁武帝奉佛
二、梁武帝的佛学造诣
三、领袖群伦:梁代文学繁荣的奠基者
四、雅好雕虫:梁武帝的文学创作

第七章 萧统与《文选》
一、萧统:萧氏仁孝家风的典范
二、萧统与佛教
三、萧统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
四、《文选》的编纂与文化价值
五、萧统编辑《陶渊明集》的意义

第八章 萧纲的文学成就
一、萧纲与佛教
二、萧纲与文学僚属
三、萧纲的文学创作
四、萧纲的文学思想
五、萧纲与宫体诗
六、萧纲与《玉台新咏》

第九章 萧绎:皇族萧氏的终结者
一、文艺天才与伪君子
二、萧绎的《金楼子》
三、萧绎的文学理论
四、萧绎的文学创作

第十章 萧梁藩邸及宗室文化
一、梁初藩王的文化品格
二、梁宗室中的其他文化人物
三、文史之事兼备的萧子范兄弟
四、梁武帝诸子及诸孙中的文化人物

第十一章 萧子显与齐梁史学
一、南朝史学之盛
二、萧子显的《南齐书》
三、萧氏其他人物的史学著作

第十二章 齐梁萧氏的艺术与收藏
一、齐梁萧氏与书画之艺
二、齐梁萧氏与棋琴之艺
三、齐梁萧氏的文物收藏

第十三章 齐梁萧氏文艺的美学品格
一、绮靡
二、柔弱
三、轻艳
四、细密

第十四章 梁亡后萧氏家族的文化贡献
一、分崩离析的萧氏子弟
二、后梁文化:萧□及其子孙
三、不绝如缕:入北萧氏的文化业绩

第十五章 萧氏家族在隋唐时期的兴盛
一、萧皇后:萧氏家族兴盛的大功臣
二、隋唐时期的萧氏学者
三、八叶宰相家:从萧璃到萧遘
四、杰出文士萧颖士

第十六章 萧氏迁徙各地及家族文化的源源相继
一、唐末五代之后萧氏迁徙述略
二、“读书堂”与“丹桂楼”:萧氏的耕读传家
三、宗族制与儒教:萧氏家族文化的基石

第十七章 后唐萧氏文化人物及文化业绩
一、宋元萧氏诗文
二、明清萧氏诗文
三、萧氏学术与艺术
主要参考文献
跋:赞美度量与宽容

精彩书摘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萧子良有《净住子》一类宣扬佛教的通俗著作,也有探索佛经义理的理论著作。僧祐所谓“《华严璎珞》,标出世之术;《决定要行》,进趣乎金刚;《戒果庄严》克成乎甘露”等语,即指萧子良的佛学理论著作。《出三藏记集》卷一二著录萧子良著作,第三帙《华严璎珞》二卷,第四帙《诸佛名》四卷,第五帙《诸菩萨名》二卷,第六帙《菩萨决定要行》十卷,第九帙《注优婆塞戒》三卷,第八帙《戒果庄严》一卷、《注遗教经》一卷,第九帙《维摩义略》五卷,第十帙上《杂义记》十卷,第十一帙下《杂义记》十卷。以上当是众经经义。第十二帙《僧制》一卷、《清信士女法制》三卷当是僧尼戒律。《礼佛文》二卷,《发愿疏》一卷,《拜扬州刺史发愿》-卷,即愿疏之属。从僧祐著录竞陵王法集的题目看,萧子良在短促的三十余年生命历程中,以极大的精力倾注读经、讲经、注经、弘法,留下数量可观的佛教著作。
  萧子良对佛教作出的贡献尤其值得提及的,还有永明七年(489)二月二十日,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陈寅恪先生由竟陵王造《经呗新声》一事,论证中国诗歌的声律论成立于永明之世,同梵呗新声有密切关系。
  何谓经呗新声?为何中国诗歌声律论与其有关?解释这些问题,尚需从佛经的转读说起。《华严经记》卷一说:“又梦沙门自称智胜,引对佛前,教其转读,因传经呗之则。”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一二著录萧子良《赞梵呗偈文》一卷,《梵呗序》一卷,《转读法并释滞》-卷,可以肯定这三种著作都与造经呗新声有关。关于梵呗与转读,慧皎《高僧传》卷一三《经师篇》论日:“然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以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赞法于管弦,则称之为呗。”指出东方之歌与西方之偈,虽然韵与声各异,一以金石,一以管弦,但协谐钟律,合乎宫商,也就是都有音乐特质是一样的。《经师篇》又说:“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由于梵音和汉语不同,用梵文读汉语和用汉语读梵文都不谐和。自东汉以来,译出佛经不少,但梵音不见传授。传说魏陈思王曹植,“深爱音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响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月支居士支谦“制《菩提连句梵呗》三契。然曹植“渔山制契”与支谦的《梵呗三契》,其后皆湮没不存。
  晋宋之时,擅梵呗转读的僧人渐多。陈寅恪《四声三问》举出《高僧传》中僧人多位,如晋武帝时支昙籥“特禀妙声,善于转读,尝梦天神授其法,觉因裁制新声”。支昙籥弟子释法平“响韵清雅,运转无方”。释道慧“特禀自然之声,偏好转读”。释智宗“尤长转读,声至清而爽快”。《高僧传>中的这些资料反映自汉末以降,僧人不断尝试怎样诵读佛经,以求音声的美妙。由于翻译的典籍中不见有用梵语读经的材料,所以中土的读经之法多源于“神授”。曹植的“渔山制契”就很神秘。《高僧传》卷一三《经师篇》论日:“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于安邑厅事,讽咏经音,七日乃绝。”《支昙籥传》说“尝梦天神授其声法”,都极为神秘。神秘之中其实隐藏着梵呗、转读之法无有传授.只有靠僧人悟解的历史真相。
  萧子良集众僧造《梵呗新声》,也应作如是观。《高僧传》卷一三《释僧辩传》载:“永明七年二月十九日,司徒竞陵文宣王梦于佛前咏《维摩》一契,因声发而觉,即起至佛堂中,还如梦中法,更咏古《维摩》一契,便觉韵声流好,著工恒日。明日即集京师善声沙门龙光普智、新安道兴、多宝慧忍、天保赵胜及僧辩等,集第作声,辩传古《维摩》一契,《瑞应》七言偈一契,最是命家之作。”同支昙籥一样,萧子良造《经呗新声》也得之于梦中之法。陈寅恪《四声三问》解释道:“竞陵王子良必于永明七年二月十九日之前即已娴习转读,故始能于梦中咏诵。”这样解释颇合情理。笔者上面说是“悟解”,这与陈先生不矛盾。思之念之,形于梦寐,终于天机开启,此即是“悟解”表现也。
  ……

前言/序言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像课本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像课本

评分

很像课本

评分

很像课本

评分

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