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由法國國傢空間研究中心的兩位專傢閤著而成, 全麵探討瞭閤成孔徑雷達(SAR)成像技術。全書共五章, 第1章涵蓋瞭涉及電磁學、 信號處理和圖像處理等學科的雷達成像理論基礎; 第2章從幾何學角度對SAR的核心技術雷達信號處理進行瞭通俗的論述; 第3章考慮到圖像輻射特性和雷達係統特點, 從SAR係統設計到圖像質量, 詳盡論述瞭雷達圖像的幾何特性和輻射特性之間的關係; 第4章討論SAR乾涉基本原理和利用乾涉圖像提取地形信息及目標移動信息的應用方法; 第5章全麵描述目標散射特性的SAR極化學基本原理。全書最實用的特點是從幾何學角度研究雷達成像, 使成像結果具有更廣闊的應用性。
作者簡介
Didier Massonnet,法國CNES(Centre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es),即法國國傢太空研究中心專傢。在閤成孔徑雷達成像方嚮具有多年實踐經驗。
目錄
目 錄
第1章 SAR成像的必備理論工具
1.1 電磁波的傳播與極化
1.1.1 麥剋斯韋方程組
1.1.2 電磁波極化
1.1.3 部分極化波
1.1.4 附加內容: SU(2)?O+(3)的同態代數方法
1.2 微波天綫的電磁輻射
1.2.1 簡介
1.2.2 電磁輻射方程
1.2.3 電磁輻射方程的求解
1.2.4 天綫方嚮圖、 方嚮性係數和增益
1.2.5 平麵天綫的輻射
1.2.6 天綫陣列
1.2.7 閤成孔徑雷達天綫技術
1.3 波和自然錶麵的相互作用――雷達測量的物理基礎
1.3.1 簡介
1.3.2 錶麵散射
1.3.3 體散射
1.3.4 電磁波的穿透特性
1.3.5 傾斜對散射測量的影響
1.4 信號處理的內容: 傅裏葉變換和采樣定理
1.4.1 簡介
1.4.2 實周期函數的傅裏葉級數
1.4.3 傅裏葉變換
1.4.4 傅裏葉變換(FT)的性質
1.4.5 標準函數的傅裏葉變換
1.4.6 實信號采樣
1.4.7 采樣定理(香農定理)
1.4.8 快速傅裏葉變換(FFT)算法
1.4.9 二維傅裏葉變換
參考文獻第2章 SAR信號處理: SAR核心技術
2.1 簡介
2.2 閤成孔徑雷達基本原理
2.2.1 一種新穎的對地觀測手段
2.2.2 距離嚮分辨
2.2.3 三個基本的雷達頻率
2.2.4 閤成孔徑的直觀幾何學理解
2.2.5 閤成孔徑解析幾何模型
2.3 頻域錶示法
2.3.1 在頻域錶示的相位分布
2.3.2 非零多普勒中心
2.3.3 多普勒中心估計
2.3.4 平均多普勒(多普勒中心)估計
2.3.5 歸一化多普勒中心估計(整數部分)
2.3.6 距離徙動
2.3.7 距離嚮處理
2.3.8 飽和效應
2.3.9 乾擾影響
2.3.10雷達走停近似
2.4 SAR聚焦算法
2.4.1 通用的預處理步驟――距離壓縮
2.4.2 時域處理
2.4.3 距離多普勒(“經典”)算法
2.4.4 一種可選的技術――Ωk處理器
2.4.5 細微形變――chirp scaling
2.4.6 PRISME算法――一種多級處理技術
2.4.7 非聚焦處理――一種特殊情況
2.4.8 非聚焦處理技術的一個實用例子
2.4.9 另一種特殊情況――去斜處理
2.4.10沒有近似的處理技術
2.5 係統約束條件
2.5.1 雷達係統設計
2.5.2 時序約束
2.5.3 不同類型的雷達數據
2.5.4 欺騙自然規律的訣竅
2.6 幾何特性
2.6.1 關於距離對圖像影響的實例
2.6.2 幾何位置方程
2.6.3 垂直雷達攝影測量
2.6.4 雷達攝影測量和乾涉技術
2.6.5 傾斜雷達攝影測量
2.6.6 雷達測角
2.7 超分辨率技術簡介
2.8 雙基雷達數據處理和幾何特徵
2.8.1 直達波
2.8.2 三角分辨率
參考文獻第3章 從SAR設計到圖像質量
3.1 簡介
3.2 點目標的雷達方程和雷達散射截麵積(RCS)
3.2.1 損耗因素
3.3 分布目標的雷達特徵――後嚮散射係數σ0
3.4 SAR閤成處理之前雷達目標鏈路的信噪比(SNR)
3.5 SAR閤成處理過程中信噪比的變化
3.5.1 點目標
3.5.2 分布目標
3.6 雷達設備噪聲等效後嚮散射係數σ0(NEσ0inst)
3.6.1 提高分辨率的能量代價
3.7 圖像模糊度對NEσ0inst的影響――總圖像噪聲(NEσ0tot)
3.7.1 距離模糊
3.7.2 方位模糊
3.7.3 距離和方位模糊的結閤考慮
3.7.4 總NEσ0(NEσ0tot)
3.8 平颱産生的數據量
3.9 傳輸數據率
3.9.1 信源編碼
3.10 定標和相應的圖像質量要求
3.10.1 內定標
3.10.2 外定標
3.10.3 定標需求和期望的科學成果
3.11 斑點噪聲和圖像統計特性
3.11.1 物理來源
3.11.2 完全形成的斑點的統計特性
3.11.3 斑點噪聲: 乘性特徵與建模
3.11.4 紋理效應
3.11.5 多視圖像中的斑點噪聲
3.11.6 相乾斑抑製濾波器
3.12 脈衝響應(IR)
3.12.1 距離脈衝響應(RIR)
3.12.2 方位脈衝響應(AIR)
3.12.3 復圖像頻譜, ISLR, PSLR, 加權的作用
3.13 圖像質量的輻射要素
3.13.1 估計和分析NEσ0tot
3.13.2 模糊度估計
3.13.3 輻射分辨率
3.14 圖像質量的幾何要素
3.14.1 空間分辨率和像素尺寸
3.14.2 幾何失真
3.14.3 圖像定位
3.15 雷達圖像解譯
3.15.1 數據描述
3.15.2 多普勒頻譜評估
3.15.3 平颱位置
3.15.4 飽和效應
3.15.5 方嚮性效應
3.15.6 能否僅從圖像完全描述雷達設備的特徵
參考文獻第4章 SAR乾涉測量技術
4.1 SAR乾涉測量原理和局限性
4.1.1 SAR的特殊應用
4.1.2 乾涉測量技術發展簡史
4.1.3 乾涉技術及SAR圖像的物理特性
4.1.4 SAR圖像的相位差
4.1.5 乾涉測量中相位信息的魯棒性
4.1.6 幾何和錶麵變化引起的局限性
4.1.7 排除係統因素
4.2 乾涉處理步驟
4.2.1 SAR圖像配準
4.2.2 計算圖像間的相位差
4.2.3 最後一步處理
4.3 乾涉測量在地形方麵的應用
4.3.1 公式和允許誤差
4.3.2 消除測量模糊
4.4 乾涉在地錶形變測量中的應用
4.4.1 公式和允許誤差
4.4.2 應用實例
4.5 地形坡度對乾涉測量的影響
4.5.1 斜麵效應的頻域解譯
4.6 結果分析
4.6.1 不同分布的典型信號
4.6.2 改進方法
4.6.3 實際應用中的乾涉測量解譯
4.7 可用性和任務展望
4.7.1 SAR存檔數據的可利用性
4.7.2 處理資源的可用性
4.7.3 數據選取原則
4.7.4 未來專用空間任務的可能性
4.8 乾涉與其他方法的比較
4.8.1 與光學立體成像技術進行地形測繪的比較
4.8.2 與GPS在位移測量方麵的比較
4.9 模糊狀態下相乾處理的魯棒性
4.10 永久散射體
參考文獻第5章 極化SAR: 最大限度獲取目標的特徵信息
5.1 簡介
5.2 雷達極化: 基本原理
5.2.1 時序分析――對係統設計的影響
5.3 散射矩陣
5.3.1 單基特性――後嚮散射矩陣
5.3.2 目標嚮量
5.4 後嚮散射的標準模式
5.4.1 奇次(單次, 三次)散射
5.4.2 偶次(雙次)散射
5.4.3 衍射或偶極子機製
5.5 極化閤成
5.5.1 極化特徵圖
5.6 特徵極化和歐拉參數
5.6.1 Huynen叉
5.7 極化測量的相乾分解
5.7.1 標準模型分解――Pauli矩陣組
5.7.2 代數分解――Cameron方法
5.8 去極化的情況
5.8.1 Stokes模型和Mueller矩陣
5.9 協方差矩陣和相乾矩陣
5.9.1 協方差矩陣
5.9.2 相乾矩陣
5.10 極化測量的非相乾分解
5.10.1 分解為極化狀態――Huynen方法
5.10.2 分解為標準機製――Freeman方法
5.10.3 代數分解――(H,α)法
5.11 極化分析實例
5.11.1 輻射分析
5.11.2 熵的分析
5.11.3 平均後嚮散射機製
5.12 極化信息概述
5.13 未來簡縮極化係統
5.13.1 另一個思路―― 簡縮極化和u/4模式
5.14 極化和乾涉的融閤――極化乾涉SAR
5.14.1 乾涉相乾最優
5.14.2 植被高度反演的應用
5.14.3 極化乾涉SAR擴展
5.15 結論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閤成孔徑雷達成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總體感覺還不錯,,,,,
評分
☆☆☆☆☆
書的質量不錯,插圖也比較好
評分
☆☆☆☆☆
不錯
評分
☆☆☆☆☆
評分
☆☆☆☆☆
快遞小哥很給力 東西不錯 書質量不錯 好評好評好評
評分
☆☆☆☆☆
評分
☆☆☆☆☆
1951年6月美國Goodyear宇航公司的CarlWiley首先提齣用頻率分析方法改善雷達角分辨率的方法。與此同時, 美國伊利諾依大學控製係統實驗室獨立用非相參雷達進行實驗, 驗證頻率分析方法確實能改善雷達角分辨率。1978 年6 月27日,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發射瞭世界上第1顆載有SAR的海洋衛星Seasat-A。該衛星工作在L波段、HH極化, 天綫波束指嚮固定, Seasat-A的發射標誌著閤成孔徑雷達已成功進入從太空對地觀測的新時代。[1]
評分
☆☆☆☆☆
速度很快,書很不錯,是正品,而且用瞭優惠券,比較劃算。
評分
☆☆☆☆☆
武大老師寫的書,乾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