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莲英,袁涛 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791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8210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字数:4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由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牵头编写的《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自1997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历时十八个年头,回顾这期间我国牡丹事业的发展,业内同仁们深感欣慰与自豪,当然也有不少遗憾和无奈,但总的发展趋势使牡丹人备受鼓舞和振奋,这是因为:
  首先,国有芍药科植物种质资源得到了业内空前的重视与保护,学术研究蓬勃向上,十分活跃,许多逾千年遗留下来难以解决的种的起源问题、分类问题、种与品种的亲缘关系问题、遗传多样性问题等,都通过先进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逐一渐渐澄清,为我国牡丹产业的发展与产品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特别是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保护机构的建立对世界牡丹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中国牡丹新品种培育更上一层楼,取得了骄人成绩,众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缘杂交新品种的诞生成为中国牡丹育种史上的里程碑。
  第三,牡丹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宛如初升的太阳。牡丹精油、籽油、保健品、护肤品等产品均已问世,它们为我国的特色产业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油用牡丹(籽油)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食用油的供需矛盾、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繁荣农。村经济,而且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多重效益。牡丹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使这朵具有盛世文化符号特有感召力的牡丹花,除了承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外,更担当了食用和改善民生的新的历史使命,更加创新与丰富了牡丹的文化内涵,使其身价剧增,备受珍视,令全国人民骄傲。
  第四,进一步梳理了品种资源,调整了品种结构,规划了品种适生区,更直接服务于生产和应用。品种虽然是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优良的品质是新品种培育的主要内核,适地适花引种品种是主要的原则。
  第五,由于我国在牡丹种质资源和育种等方面的悠久历史和出色工作,2008年我们承担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林木和花卉技术工作组(TWO)“植物新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测试指南——牡丹”的编制工作,这是我国首次承担有关花卉新品种测试指南的国际性标准,经过5年的反复讨论,2013年由UPOV正式发布。该测试指南的制定,为在世界范围内牡丹新品种测试提供了依据。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第一节 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一、我国芍药科植物的种质资源
二、野生种原生地的保护与研究
三、野生种迁地保护与研究
四、野生牡丹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无、野生种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二节 栽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研究
一、品种整理、登录与保护
二、古牡丹的收集与复壮研究
三、秋发牡丹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四、栽培品种的地域适应性
五、国外引进品种的适应性
六、品种资源圃的建立

第二章 新品种培育
第一节 我国近现代牡丹育种概述
一、育种史的简单回顾
二、首批远缘杂种概述
第二节 远缘杂交育种的实践总结
一、育种目标
二、育种方法
三、远缘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
四、远缘杂种优良特性综述

第三章 品种花色与花型演进的探讨
第一肖花色研究进展
一、兼顾花色的品种分类系统
二、花色素成分
三、花色创新的探索
第二节 花型演进规律的再探讨
一、花型的概念
二、花型与牡丹品种的分类方案
三、牡丹花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四章 栽培与生产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
一、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和意义
二、种苗生产
三、盆花生产
四、鲜切花生产与保鲜
五、种子生产
第二节 牡丹的花期调控技术及应用
一、花期调控技术
二、春节用花促成栽培(以春节在2月初为例)
三、国庆节用花抑制栽培
四、高海拔抑制栽培技术
第三节 栽培与生产标准化
一、标准化的作用
二、开展牡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三、牡丹技术标准化工作

第五章 牡丹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一、油用牡丹产业概况
二、油用牡丹产业综合效益
三、油用牡丹加工
第二节 牡丹产品的深加工
一、牡丹的主要药用成分
二、牡丹的药用栽培及加工
三、牡丹深加工产品在保健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 牡丹专类园与牡丹插花艺术
第一节 牡丹专类园
一、园址选择
二、牡丹品种的选择
三、牡丹专类园的布置方式
四、牡丹园的种植设计
五、牡丹种植的季节
第二节 插花艺术
一、牡丹插花的历史
二、牡丹插花特点
三、作品欣赏
……
各论




精彩书摘

  3.秋发牡丹研究意义
  使牡丹一年能自然二次或多次开花一直是国人的希望,更是业内人士的期盼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虽然国内有些单位曾重金引进过日本的寒牡丹,但均表现不佳,极少有二次成花的现象,所以必须培育我国自己的二次或多次开花的牡丹,而秋发牡丹则是最好的研究材料和亲本,也是深层次研究牡丹开花机理的好素材。(二)秋发牡丹资源的整理
  现以王莲英和其研究生们的调查研究为例简述如下:
  经多年调查发现,以我国中原品种群中具秋发现象的品种较多,约近百个,依据其秋发程度及开花稳定性,将其归为如下几类:
  1.秋发品种
  属于春、秋两季均能正常开花的品种。每年秋季大多数枝条顶部1~2枚混合芽萌动生长而开花;花期多集中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成花率常高于春季,但花径略小,约在10cm左右,重瓣性低,多为荷花型,有的品种的叶片发育差或无叶。
  2.准秋发品种
  从群体看该类品种每年春、秋两季均能正常开花,但从个体看,每一开花的植株、每一开花的枝条既不固定也不稳定,也就是说不是每一株每一枝条年年都能秋发开花,所开的成花率常低于春季,花朵的大小及其重瓣性也均低于春季。叶片数很少或无,多呈“枯枝”状。
  3.偶秋发品种
  主要为春季开花品种.但有些年份常有少量植株上少量枝条的顶芽会秋发而开花,但在另些年份则不秋发不开花,即便开花,品质亦很差。
  4.秋发而不开花品种
  主要属春季开花品种,秋季虽枝条顶芽易年年秋发,但一般不开花,偶尔开花品质亦低下,无观赏性。
  5.受异常刺激和胁迫而秋发的品种
  主要属春季开花品种,不易自然秋发,但受刺激胁迫而造成的不正常秋发现象。遇夏日高温少雨,植株缺水而早落叶也易引起秋发;秋季移栽后施肥不当,尤施未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导致地温高,也易引起秋发等。(;)秋发牡丹的研究
  1.秋发牡丹生育状况
  经过对比观察与研究,可以确认秋发牡丹与非秋发牡丹品种在生长发育规律、成花过程以及花叶形态等方面没有本质差异,只是在年生育周期、花芽分化进程、休眠特性以及花、叶形态表型的质量、数量上存在差异。
  (1)年生育周期的差异
  通过观察得知秋发牡丹从顶芽萌发至开花约需20~40天(因品种而异),且其过程中叶片的生长发育明显简化,发育程度低下,多为3小叶或单叶,甚或无叶;而非秋发品种从顶芽萌发至开花一般需50~60天(因品种而异),且叶、花基本同时生长发育,叶的发育程度高,形成正常的二回三出复叶。所以秋发牡丹年周期短,进程快。
  另外两类品种催花试验的结果也证实秋发牡丹从上盆至开花所需时间要明显短于非秋发品种。
  (2)花芽形态分化的差异
  通过解剖镜观察表明:秋发牡丹花芽形态分化的顺序及演化规律与非秋发品种相一致,花器官的形态分化完全而完整,但在分化时间和分化速度以及叶片发育程度上有所差异:秋发牡丹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起始早,分化速度快,进程短,一般始于5月中下旬,完成于8月中至9月上中旬,历时约4个月,比非秋发品种普遍早1个月左右(与王莲英1986和日本齐藤清1969的报道相一致),这可能是共母代混合芽中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腋芽原始体在植株体内当营养积累和成花激素都较合适时,腋芽原始体便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王宗正,1987)。
  ……

前言/序言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续志) [Sequel of Chinese Tree Peon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