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等待,是深情的告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这是我能为你做的事
“从前,我不会相信一个人会等另一个人十四年。写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爱一个人的话,我也许会等他十四年,或者更久。”——张小娴
●张小娴“爱的颜色”系列第三部。
继《我在云上爱你》《三月里的幸福饼》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张小娴深情的小说《雪地里的单车》(曾用名《雪地里的蜗牛奄列》)。让我们跟着张小娴一同经历一场跨越了十四年的爱情。
●张小娴的绘本小说系列,治愈系画家李书轶创作四十余幅配图,完美再现故事中的动人场景
●随书附赠创意手账贴纸。
内容简介
“你为什么不去爱别人?”
“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
等待,是深情的告白。
我们既感动也悲伤,害怕这份深情经不起世间几番寒暑,也跨不过人生的茫茫大海,无法一直渡到永恒。可是,若非永恒,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曾如此爱我,我只希望你幸福。
作者简介
张小娴,香港知名作家,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她的只言片语,总能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爱情,是她永远的主题。在她笔下,爱是人生永不落幕的演出。她以小说描绘爱情的灼热与冷却,以散文倾诉恋人的微笑与泪水,至今已出版超过四十本小说和散文集。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等待,是深情的告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这是我能为你做的事
从前,我不会相信一个人会等另一个人十四年。写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爱一个人的话,我也许会等他十四年,或者更久。
——张小娴
目录
第一章呼吸着沐浴露的花香味
第二章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
第三章一支骊歌
第四章脚踏车回来了
精彩书摘
第一章呼吸着沐浴露的花香味
1
澄:
青春岁月虚妄的日子里,我们都曾经以为,两个人只要相爱,就能够为对方改变。不是有这样一首歌吗?我是一团泥,你也是一团泥,两团泥搓在一起,你里面有我,我里面也有你。这是骗人的,数学里有一个实验叫“摩尔的糖果”,一位名叫摩尔的美国工程师,把一种球状的,相同数量的红色糖果和绿色糖果一同放在一个玻璃瓶里,然后摇晃瓶子,直到两种颜色完全混合。你以为红色和绿色的糖果会很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吗?不是的,你所看到的是不规则的大片的红色缀着大块的绿色。
虽然放在同一个瓶子里,两种颜色的糖果依然各据一方。我从来没有改变你,你也没有改变我。无论多么努力,我们始终各据一方。
分手那一天,我跟你说:“以后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或许你以为我因为太恨你才这样说,不,我只是无法承受爱你的痛苦。即使再走在一起,我们终究还是会分开的。离开你的时候,我期望我们余生也不要再见。别离的痛楚,一次已经很足够。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收到我送来的东西,也许,我已经不在这个世上。
阿枣
2
李澄已经很多天没有外出了,两个星期前答应交给人家的漫画,现在还没有画好。
那个可恶的编辑昨天在他的电话录音机上留下一段说话:
“李澄,我在等你的画,要截稿了,不要再逃避,面对现实吧!”
他才不需要这个黄毛丫头来教他面对现实。这份工作是他的旧朋友符仲永介绍给他的,他看不起这张报纸,如果不是为了付租金,他才不会接下这份工作。
今天早上,那个编辑又在电话录音机上凶巴巴地留言:“李澄,快点交稿,否则我们不用你的画了;还有,总编说要你在漫画里加一些性笑料。”
李澄索性把话筒搁起来。
他打开一扇窗,十一月了,夹杂着楼下那家“云芳茶室”的咖啡香味的微风吹进这所局促的小房子里,那一棵画在墙上的圣诞树,已经剥落了大部分,只剩下一大块绿色。
他肚子有点饿,站起来走到冰箱找点吃的。冰箱里只有一个硬得像石头的面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吃剩的。李澄在墙上找到薄饼速递店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去叫外卖。
女店员在电话那一头说:“大概要等四十五分钟。”
不久之后,有人拍门,李澄去开门,一个穿制服的年轻小伙子站在门外。
“我们是送东西来的,你的门钟坏了。”
“多少钱?”李澄走进屋里拿零钱。
小伙子回头跟后面的人说:
“抬进来吧。”
“抬什么进来?”李澄问。
两个搬运工人吃力地抬着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箱进来。
“我叫的是薄饼,这是什么?”
“我们是货运公司的,你是李澄先生吗?”
“是的。”
“那就没错,这件东西是寄给你的。”
“这是什么东西?”李澄问。
“我也不知道,是从芬兰寄来的。”
“芬兰?”
“请你签收。”
李澄签收了那件货物。
“谢谢你,再见。”小伙子和搬运工人关上门离开。
木箱的确是寄给李澄的,但李澄想不起他有什么朋友住在芬兰。他用螺丝起子把木箱撬开,藏在木箱里面的,是一辆脚踏车。李澄把脚踏车从箱子里抱出来,脚踏车老了,憔悴了,像一头跑累了的驴子,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只有后轮挡泥板上那道深深的疤痕还在。触摸到那道疤痕的时候,李澄的手不停在颤抖。
十四年了,原来她在遥远的芬兰,那个冬天里没有白昼的地方。
……
前言/序言
序
一生能听多少回“我爱你”?
这本小说距离上一本小说推出的时间刚好一年,这一年来,常常被人追问:“你的新小说什么时候推出?”写得那么慢,是因为不想重复自己。每次写一个长篇小说,都是一场恋爱,我希望我每一次恋爱都是刺激的,而不是老调重弹。
常常有人问我:“你写的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会说,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假的后来都会变成真的。我会渐渐相信自己所写的故事。我曾经以为,两个人只要相爱,就能够为对方改变,写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才知道,无论多么爱对方,我们也不可能为他完全改变。从前,我不会相信一个人会等另一个人十四年。写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爱一个人的话,我也许会等他十四年,或者更久。
我们这一辈子要等待的事情太多了。女人等男人承诺,男人等女人改变。女人总是希望男人为她承诺,男人却常常在女人需要他的时候溜走。承诺本来就是一场角力,我想写的,不是这一场沉痛和两败俱伤的角力,而是在我们追寻承诺的过程里,在我们以为得不到承诺的时候,我们已经得到了。阿枣走了,李澄还是等她。一个害怕承诺的男人,为了爱情的缘故,悲伤地等着他爱的女人回来。
不要去追寻承诺,那是我们负担不起的。如果能够听到一声“我爱你”,已经是一个美丽的承诺。
晚餐桌上的烛影摇曳,灯火已然阑珊,我们一生又能听到多少回“我爱你”?
《雪地里的单车》:一曲关于追寻、牺牲与永恒的生命赞歌 在一个被无垠洁白覆盖的世界里,寒风呼啸,冰雪如同沉默的巨兽,吞噬着大地的一切生机。然而,即便在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生命的光芒依然顽强地闪烁,而《雪地里的单车》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关于追寻、牺牲与生命之爱的宏大画卷,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骑行的故事,更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探索,一场对人类情感深处最纯粹、最动人部分的极致展现。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名叫艾伦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北方小镇,这里的日子如同冰雪一样漫长而单调。艾伦并不安分于现状,他心中怀揣着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梦想,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一种不甘于被命运束缚的呐喊。这个梦想,如同冬日里偶然寻得的一抹阳光,微弱却足以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他的生活,一度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迷茫笼罩,仿佛被困在这片白茫茫的雪海之中,找不到方向。 直到有一天,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艾伦遇见了莉莉,一位如同雪莲般纯洁而坚韧的女子。莉莉的出现,如同春风吹散了笼罩在艾伦心头的寒霜,她的笑容,她的眼神,她的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散发着一种能够融化冰雪的温暖。她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更拥有一颗善良而充满智慧的心。莉莉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艾伦的沉默寡言中看到颓废,反而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不为人知的潜力和渴望。她成为了艾伦生命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了他追寻梦想的最初动力。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一股突如其来的病痛,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莉莉的健康。最初,只是轻微的咳嗽,后来,发展成了无法忽视的折磨。小镇的医生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莉莉的生命在寒冷的冬日里一点点凋零。绝望,如同厚重的雪幕,笼罩了艾伦和莉莉的世界。但艾伦并没有放弃,他心中的爱,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他相信,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就要拼尽全力去争取。 在绝望的边缘,艾伦听说了远方一座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位能够治愈一切疾病的传奇医生。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希望。然而,通往那座城市的道路,遥远而艰险,更何况是在这漫天飞雪的季节。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唯一的选择,是那辆陪伴了他多年的老旧单车。这辆单车,承载着他年少时的欢笑与泪水,也即将承载他沉甸甸的爱与决心。 于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就此展开。艾伦骑着那辆单车,踏上了前往远方的征程。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拯救莉莉的生命,更是为了挽留他心中那份珍贵而纯粹的爱情。他知道,前方的路途充满未知,严寒、饥饿、孤独,以及无数的危险,都在等待着他。每一次蹬踏,都伴随着刺骨的寒风,每一次摔倒,都意味着疼痛和时间的流逝。雪花不断地在他身上落下,企图将他彻底埋葬,但艾伦的意志,却如同不屈的岩石,坚不可摧。 在旅途中,艾伦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他曾数次在雪地里迷失方向,差一点就冻死在荒野之中;他曾饥寒交迫,靠着一点点微薄的食物和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也曾遭遇险境,与孤独的野兽搏斗,与无情的风雪抗争。每一次的绝境,都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也让他对莉莉的爱更加坚定。他回忆起与莉莉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瞬间,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他想象着莉莉苍白的脸庞,想象着她虚弱的呼吸,这些画面,都让他无法停下脚步。 沿途,他也遇到了一些人,有些人伸出了援手,有些人冷漠旁观,有些人则试图让他放弃。然而,无论遇到什么,艾伦都从未动摇过他的决心。他明白,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命运的抗争。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目睹了人性的冷漠,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复杂与真实。 当艾伦终于抵达那座遥远的城市时,他已经筋疲力尽,单车也伤痕累累。然而,他心中的希望,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他找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医生,将莉莉的情况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医生听了他的故事,被他这份超越生死的爱所感动,也对莉莉的病情进行了诊断。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医生告诉艾伦,莉莉的病情极其复杂,需要的治疗方案也异常艰难,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治疗药物,恰恰是他们小镇上一种稀有的药材所提炼。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这里,却发现自己还需要回到起点,去寻找那份最本源的希望。 就在艾伦几乎要崩溃的时候,医生又给了他一线生机。如果能够及时找到这种药材,并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莉莉就有希望被治愈。艾伦没有片刻犹豫,他立刻踏上了返回的道路。这一次,他的心更加沉重,但他知道,他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他的旅程,不再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是为了另一个生命,为了一份比生命更珍贵的爱。 返程的道路比来时更加艰难,因为他肩负着沉甸甸的希望。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克服一切困难,找到那种药材,并将其安全地运送回来。在这段归途中,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追寻者,他更是一个生命的守护者。他用尽了所有力气,克服了所有的恐惧,他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高大。 最终,在生命的边缘,艾伦成功地找到了那份救命的药材。他以惊人的速度,将药材运送回了城市。当他看到莉莉在医生精湛的医术下,脸上重新焕发出健康的红润时,他知道,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雪地里的单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主义故事,它更多的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艾伦的单车,不仅仅是他前行的工具,更是他内心信念的象征。那辆单车,在漫天风雪中划过的痕迹,如同他在生命的长河中留下的印记,虽然渺小,却充满了力量。 这个故事,歌颂了爱情的伟大与坚韧。艾伦为了拯救莉莉,不惜付出一切,他的爱,超越了物质,超越了生死,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他对莉莉的爱,也如同黑夜中的星光,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 同时,它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在艾伦的旅途中,我们看到了冷漠与帮助,看到了绝望与希望。然而,最终,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善意,支撑着艾伦走到了最后。 《雪地里的单车》是一曲关于希望与坚持的赞歌。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挑战,只要心中怀揣着希望,并付诸行动,就有可能创造奇迹。那辆单车,在雪地里留下的每一个车辙,都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不屈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严酷的环境下,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是物质的富裕,还是精神的满足?是短暂的荣耀,还是永恒的爱?艾伦用他的行动,给出了一个最深刻的回答。 《雪地里的单车》最终以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落下帷幕,但它所留下的思考,却久久回荡在读者的心中。它提醒着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要珍视身边的爱,要勇于追寻内心的梦想,即使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也要像艾伦一样,骑上属于自己的“单车”,勇敢地前行。因为,生命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那些最艰难的时刻,等待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