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第一章 逐步靠拢:斯大林时期之一(1948—1949)
一、战后苏联对华方针的调整
二、援助中共的第一批苏联专家
三、林彪要求苏联派遣更多的专家
四、斯大林的犹豫和拖延
五、刘少奇带领大批高级专家回国
第二章 缔结同盟:斯大林时期之二(1949—1953)
一、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二、中国急需大量苏联顾问和专家
三、他们是中国人最好的老师
四、与苏联专家的矛盾和意见分歧
五、对苏联专家是如何派遣和管理的
六、毛泽东号召全面向苏联专家学习
第三章 共度蜜月:赫鲁晓夫时期之一(1953—1957)
一、赫鲁晓夫努力调整对华方针
二、苏联专家大规模来到中国
三、苏联专家的实际待遇和工作条件
四、与苏联专家的友谊和矛盾
五、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
六、派遣和聘请专家方针的微妙变化
第四章 走向分裂:赫鲁晓夫时期之二(1958--1960)
一、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平静和暗流
二、中苏正面冲突与专家政策的调整
三、在“大跃进”浪潮中的苏联专家
四、苏联专家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五、赫鲁晓夫宣布全面撤退苏联专家
结论
征引和参考书目
来华苏联顾问和专家名单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咋回事
评分这提起东大桥,您首先想到了什么?小北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肛肠医院。谁让人家广告打的响呢,公交、地铁、手机app,几乎无所不包,以至于大家如今都忽略了,东大桥究竟是个怎样了不起的存在
评分印刷版本都不错,值得入手
评分内容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评分大家大作,开卷有益,值得推荐。
评分特别好看的书,对于想搞清当年老大哥帮助咱们的事有着比较详细的描述。
评分3. 民众视角a:透视普通人在抗战时的真实生态,提供大历史视角外,触摸抗战的另一种路径
评分内容翔实丰富 不错不错
评分京东对图书的包装一直很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