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海君,鄭偉,李傑 著
圖書標籤:
  • 移動通信
  • 通信原理
  • 無綫通信
  • 移動網絡
  • 4G
  • 5G
  • 通信工程
  • 信號處理
  • 無綫電技術
  • 通信協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391579
版次:2
商品編碼:11663336
品牌:清華大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2
字數:5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移動開發人員、通信專業的學生、通信技術愛好者、基站建設人員、基站服務人員、移動通信研究人員等
  移動通信通俗讀本(涵蓋1G、2G、3G和4G)
  移動通信經典書全新升級,以白話風格講解,很通俗,很幽默,很好玩
  趣味解讀從移動通信的理論基礎到關鍵技術,以及從1G到4G的技術演進
  重點介紹瞭4G技術及其發展,新增4G核心網、eNodeB和4G小區搜索等內容
  海報:

內容簡介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是暢銷書《大話移動通信》的全新升級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動通信技術讀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風趣的語言,從身邊的通信講起,曆數古代通信到現代通信的發展曆程,以及從基礎、通用的通信理論與技術到1G、2G、3G、4G通信係統所特有的技術特點。本書用白話風格的語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將移動通信的知識娓娓道來。為瞭增強內容的可讀性,書中穿插瞭多幅專門為本書繪製的漫畫,並提供瞭大量的原理圖。閱讀完本書,您會發現原來移動通信技術也可以很白話,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書共12章,分3篇。第1篇介紹瞭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移動通信要用到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信息安全與無綫資源管理技術等。第2篇介紹瞭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網絡架構、關鍵技術、空中接口、基本呼叫與信令流程等技術的演進過程。第3篇介紹瞭移動通信的標準化,還介紹瞭移動通信中的網絡規劃及優化的基礎知識與應用。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將艱深復雜的通信理論進行瞭通俗的解讀,適用於移動開發人員、通信專業的學生、基站建設人員、基站服務人員、移動通信研究人員等閱讀。對於那些沒有任何通信理論基礎的非專業人員,也可以在本書的帶領下瞭解很多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移動通信知識。希望本書能讓您在一種愉悅的心境下對移動通信有一個立體而直觀的認識,並能快速掌握移動通信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術,特彆是對3G和超LTE、4G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整體的概念。
  本書涵蓋的主要內容:
  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
  通信基礎理論
  移動通信基本技術概述
  鑒權與加密——安全性的考慮
  無綫資源管理——管理無綫資源
  第一代移動通信——大哥大一統江湖
  2G時代——GSM與IS-95的捉對廝殺
  3G時代來瞭——第三代移動通信之三足鼎立
  4G時代——TDD-LTE與FDD-LTE的對決
  LTE無綫網絡——看透4G
  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網絡規劃與優化

作者簡介

  張海君,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第四代寬帶無綫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標準化工作,提交瞭多項LTE-Advanced係統相關的標準提案。主要研究方嚮為LTE-Advanced關鍵技術和無綫資源管理。多次參加瞭相關國際會議和標準化會議。發錶論文數篇,並申請發明專利多項。作為子課題項目組長參與瞭國傢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傢863計劃的多個項目。

  鄭偉,博士,北京郵電大學講師。長期參與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標準化工作。提交並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係統相關的標準提案。目前已在國內外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錶論文5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並負責完成瞭多項國傢級重大項目。

  李傑,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通信領域的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成為瞭業界的後起之秀。在IP網絡建設、管理和運維及數據通信和軟交換領域享有一定的聲譽。對TD-SCDMA和LTE等網絡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曾經參與瞭華為和中興等眾多知名企業的通信項目閤作。是移動、電信和聯通LTE建網初期的技術支持,並為各傢通信技術企業進行過多場LTE培訓。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篇 大話移動通信基礎知識
第1章 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
1.1 初識通信
1.1.1 為何要通信——我們要信息
1.1.2 通信的基本形式
1.2 古代通信——通信基本靠吼
1.2.1 最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馬+驛站
1.2.2 最古老的軍事通信——烽火颱的狼煙
1.2.3 中國古代民間通信
1.2.4 中外古代其他通信方式
1.3 近現代通信
1.3.1 電報——人人都是餘則成
1.3.2 電話——人聲若隻是初現
1.3.3 移動通信——我的電話我做主
1.3.4 光通信——挑戰速度極限
1.4 小結
第2章 通信基礎理論
2.1 信號與係統
2.1.1 何為信號?何為係統
2.1.2 信號與係統的分類
2.1.3 捲積的概念
2.1.4 傅裏葉級數分析與傅裏葉變換
2.2 概率論與隨機過程
2.2.1 概率論——擲骰子的故事
2.2.2 隨機過程——隨機過程不隨機
2.2.3 馬爾科夫過程——由愛情呼叫轉移想到的
2.2.4 排隊論——人多很擁擠?排隊吧
2.3 模擬通信係統
2.3.1 初識模擬通信
2.3.2 模擬信號的調製
2.3.3 模擬係統舉例——童年的收音機
2.4 數字通信係統
2.4.1 數字模擬大比武——我們喜歡容易控製的技術
2.4.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轉換
2.5 移動通信中的三大損耗
2.5.1 路徑損耗——俗稱路損
2.5.2 慢衰落損耗——俗稱慢衰
2.5.3 快衰落損耗——俗稱快衰
2.6 移動通信的四大效應
2.6.1 陰影效應——陽光不能普照
2.6.2 遠近效應——CDMA特有的效應
2.6.3 多徑效應——餘音繞梁
2.6.4 多普勒效應——你跑得太快瞭,我跟不上
2.7 小結
第3章 移動通信基本技術概述
3.1 多址技術
3.1.1 多址與復用的糾結
3.1.2 寸金難買寸“頻率”
3.1.3 FDMA——頻分多址
3.1.4 TDMA——時分多址
3.1.5 CDMA——碼分多址
3.1.6 SDMA——空分多址
3.1.7 OFDMA——正交頻分多址
3.2 移動通信的調製
3.2.1 調製——不僅僅是搬頻譜
3.2.2 各種調製解調方式
3.3 信源編碼——彆廢話,揀主要的說
3.3.1 信息熵——你說的話到底有多少信息量
3.3.2 信源編碼方式ABC
3.4 信道編碼
3.4.1 信道編碼的奧秘
3.4.2 信道編碼在移動通信係統中的應用
3.5 分集與均衡
3.5.1 分集——兼聽則明
3.5.2 分集技術的分類
3.5.3 分集的閤並方式
3.5.4 均衡——減少符號間的乾擾
3.5.5 均衡器一覽
3.6 小結
第4章 鑒權與加密——安全性的考慮
4.1 移動通信信息安全初體驗
4.1.1 手機竊聽
4.1.2 手機盜號
4.1.3 短信詐騙
4.2 牛刀小試——2G中的信息安全
4.2.1 GSM的信息安全——潛伏和風聲的故事
4.2.2 IS-95的信息安全
4.3 登堂入室——3G中的信息安全
4.3.1 3G信息安全概覽——保鏢升級
4.3.2 WCDMA的信息安全
4.3.3 CDMA2000的信息安全
4.3.4 TD-SCDMA的信息安全
4.3.5 3G的安全漏洞——缺憾美
4.4 輕車熟路——B3G與4G的信息安全
4.4.1 WiMax的係統安全架構
4.4.2 LTE的安全需求
4.4.3 LTE中UE與EPS之間的保密流程
4.4.4 WiMax的係統安全架構
4.4.5 WiMax的PKM協議
4.4.6 WiMax的密鑰使用
4.4.7 多播廣播密鑰更新算法
4.5 小結
第5章 無綫資源管理——管理無綫資源
5.1 無綫資源分配——資源的稀缺性
5.1.1 無綫資源分類
5.1.2 功率分配——傳說中的注水定理
5.2 接納控製——名校招生在行動
5.2.1 接納控製初識——錄我還是他
5.2.2 接納準則——招生原則
5.2.3 怎樣判斷接納控製準則的好壞
5.3 分組調度——軍事指揮中的兵力調配
5.3.1 分組調度初識——兵力分配的學問
5.3.2 調度算法——怎樣分配兵力
5.4 功率控製——彆吵,我聽不見瞭
5.4.1 功率控製的必要性——為啥俺就這麼受歡迎呢
5.4.2 功率控製也要講原則
5.4.3 功率控製分類——掰指數一數
5.5 移動性管理——也談跳槽的藝術
5.5.1 切換——看好瞭你再跳
5.5.2 小區重選
5.5.3 LTE係統內的移動性管理
5.5.4 LTE的測量
5.5.5 LTE的隨機接入過程
5.5.6 LTE與其他接入網間的移動性管理
5.5.7 LTE宏基站與傢庭基站間的切換
5.6 位置管理——老婆查崗
5.6.1 位置管理初識
5.6.2 跟蹤區更新
5.7 負載均衡——平衡我的負荷
5.8 小結
第2篇 大哥大、2G、3G、4G各領風騷
第6章 第一代移動通信——大哥大一統江湖
6.1 模擬語音風靡江湖
6.1.1 大哥大的起源
6.1.2 什麼是移動通信
6.1.3 模擬技術+頻分多址
6.2 “無敵磚頭”的商用情況
6.2.1 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收費模式
6.2.2 商用之初
6.2.3 我國的商用情況
6.3 “大磚頭”的不足之處
6.4 小結
第7章 2G時代——GSM與IS-95的捉對廝殺
7.1 來自歐洲的GSM——成熟商用的典範
7.1.1 GSM的基本技術與特點
7.1.2 網絡架構與接口——GSM的骨架
7.1.3 GSM的信道——動脈
7.1.4 GSM的呼叫流程——電話是這麼打通的
7.2 來自北美的後起之秀IS-95
7.2.1 IS-95的技術特點
7.2.2 軟容量與軟切換——彈性更好
7.2.3 IS-95的功率控製
7.2.4 IS-95的呼叫流程——電話還可以這麼打
7.3 小結
第8章 3G時代——第三代移動通信之三足鼎立
8.1 WCDMA——GSM的演進
8.1.1 WCDMA的主要技術參數
8.1.2 網絡架構與接口——WCDMA的骨架
8.1.3 WCDMA的關鍵技術
8.1.4 WCDMA的基本信令流程
8.2 CDMA2000——IS-95的演進
8.2.1 CDMA2000的主要技術參數
8.2.2 網絡架構——CDMA2000的骨架
8.2.3 CDMA2000的基本信令流程
8.3 TD-SCDMA——孩子還是自己的好
8.3.1 TD-SCDMA——中國人提的移動通信標準
8.3.2 網絡架構——TD-SCDMA的骨架
8.3.3 TD-SCDMA的信道與幀結構
8.3.4 接力切換——快速準確的交接棒
8.3.5 智能天綫——指哪打哪的六脈神劍
8.4 小結
第9章 4G時代——TDD-LTE與FDD-LTE的巔峰對決
9.1 是什麼催生瞭LTE
9.1.1 移動互聯網業務的興起把LTE“逼”瞭齣來
9.1.2 LTE主要指標和網絡構架——“性能優越,結構簡單”
9.1.3 OFDMMIMO技術——LTE全靠“我們”
9.2 想用手機就得分清楚TDD-LTE與FDD-LTE
9.2.1 TDD-LTE與FDD-LTE的實質區彆——“時間與頻率”
9.2.2 TD-LTE與FDD-LTE的頻段劃分——“大哥還是大哥”
9.2.3 TD-LTE與FDD-LTE的優缺點——“各有韆鞦”
9.3 LTE的天生缺陷
9.3.1 啞巴,我說話要靠2G、3G
9.3.2 LTE中也有惡魔——“模三乾擾”
9.3.3 解析TD-LTE先天缺陷的原因
9.4 LTE語音的標準——VOLTE
9.5 LTE更上一層樓之LTE-Advanced
9.5.1 LTE-Advanced的速率簡直無法想象
9.5.2 LTE-Advanced的幾個關鍵技術
9.6 小結
第10章 看透4G——LTE無綫網絡
10.1 組網結構——“精兵簡政”
10.1.1 全路由IP的扁平化網絡結構——“原來RNC是可以被拆分的”
10.1.2 S1接口——校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
10.1.3 X2接口——老師之間的交流媒介
10.1.4 EPC網元的基本功能——“我是核心網”
10.1.5 eNB功能——“我是NodeB升級版”
10.2 LTE信道介紹——“兄弟多,功能強”
10.2.1 LTE邏輯信道
10.2.2 LTE傳輸信道
10.2.3 LTE物理信道
10.3 LTE幀結構——“TDD的上下行速率分配全靠它”
10.3.1 FDD-LTE幀結構
10.3.2 TD-LTE幀結構
10.3.3 資源柵格
10.4 LTE核心技術——“有瞭它們,我纔給力”
10.4.1 OFDM技術——一朝天子一朝臣
10.4.2 SC-FDMA技術
10.4.3 MIMO技術
10.5 LTE層1層2關鍵技術——“進一步完善LTE”
10.5.1 功率控製
10.5.2 乾擾抑製——彆乾擾我說話
10.6 LTE小區搜索過程和隨機接入過程
10.6.1 LTE小區搜索過程
10.6.2 LTE隨機接入過程
10.7 小結
第3篇 移動通信的標準化、網絡規劃與優化
第11章 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11.1 標準化組織概覽
11.1.1 3GPP初識
11.1.2 3GPP2簡介
11.1.3 WiMax標準演進
11.2 3GPP的組織架構——天地會模式
11.2.1 組織架構
11.2.2 標準化文檔輸齣
11.3 工作方法——一份提案的自白
11.3.1 工作方法
11.3.2 我要提提案
11.4 小結
第12章 網絡規劃與優化
12.1 規劃與優化——為瞭有更好的通信質量
12.1.1 網絡規劃入門
12.1.2 網絡優化ABC
12.1.3 網規網優的自動化
12.2 網絡規劃
12.2.1 基站間距與天綫高度
12.2.2 基站選址
12.2.3 中繼與傢庭基站的部署
12.3 網絡優化——參數的調整
12.3.1 移動魯棒性優化
12.3.2 負載均衡優化
12.4 小結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1章 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
  本章首先對通信的概念做一個全麵、通俗的解讀,然後介紹古人是如何實現通信的,最後介紹現代人類的通信方式,從感性上介紹移動通信的前世與今生。第2章,將深入討論通信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涉及的知識點如下所示。
  通信的概念:什麼是通信,為何要通信。
  古代通信:現代通信技術的前世。
  現代通信:移動通信橫空齣世。
  1.1 初 識 通 信
  本節將通過筆者普通的一天來瞭解日常生活中的通信行為,順便介紹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為何要通信的問題。本書說的就是移動通信的那些事兒,我們的移動通信之旅,就從何為通信開始吧。
  1.1.1 為何要通信——我們要信息
  近年來,“通信”與“信息”這兩個詞語早已經深入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中,信息化也成瞭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通信技術也已經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生根發芽,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信息與通信技術。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要通信,企業聯係業務要通信,國傢之間要通信,航天飛機上天也要與地麵保持視頻通話。
  從人們的日常行為來說通信在當今社會用得有點泛濫瞭,無論從農村到城市,從嬰兒到老人,從普通市民到專傢教授,大傢每天都在用通信技術和産品,如圖1.1所示。通信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的一個分支,筆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專業名稱就叫做“通信與信息係統”。
  從古代的郵驛到今天的手機,從手寫的書信到計算機網絡即時通信軟件,從古代的烽火颱到今天的衛星通信,從飛鴿傳書到今天的物聯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都可視為通信技術發展的烙印。可以說,通信技術的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下麵就先來看看生活中的通信技術吧。
  1.生活中的通信
  以筆者生活中普通的一天為例,看看人們平時都用到哪些通信?
  早上7:30,恪盡職守的鬧鍾無情地把筆者從美夢中叫醒。鬧鍾的鈴聲傳到筆者的耳朵裏,這就是一種通信,鬧鍾的鈴聲傳遞給筆者的信息是:你得起床瞭!
  圖1.1 各行各業的通信
  洗漱完畢,7:45,筆者走齣宿捨門,按一下電梯的下行鍵,筆者走進電梯。筆者按電梯的按鍵也是一個通信的過程,按鍵被按下這個動作嚮電梯的處理係統發送有人要坐電梯下樓的信息。
  8:00,筆者從學生餐廳齣來直衝實驗室而去,路遇一美女腳步輕盈地從對麵走來,輕啓硃唇道:“同學,你好,我是北x大的,請問教三怎麼走?”。“教三不遠,你可以這麼走……”如圖1.2所示。
  遇見美女就有通信瞭嗎?嗬嗬,這個可以有。此處的通信就是不藉助任何工具的美女和筆者的對話過程。我們通過對話來實現通信,一方的嘴唇充當信源(通信的源頭)的時候,另外一方的耳朵扮演的是信宿(通信的歸宿)的角色。在我們通信的過程中,通信的編碼格式是中文的普通話,信道是空氣,所以盡管這裏的通信距離比較短,但還是有通信的,而且還是無綫通信!
  2.幾個基本通信概念
  結閤上麵的例子,這裏補充幾個通信的基本概念。在通信中,如下幾個概念是經常要用到的。
  (1)信源:顧名思義,信源就是信息的源頭。在上麵的例子中,鬧鍾把筆者叫醒的時候,鬧鍾是信源,筆者按電梯下行鍵的時候,筆者(或者說是筆者的手指)是信源,美女和筆者說話的時候,美女就是信源。
  (2)信宿:和信源類似,信宿就是信息的“歸宿”,即信息傳達的目的地。前文提到的電梯、鬧鍾鬧的對象——本人、本人迴答美女問路時候的美女都是信宿。
  圖1.2 筆者的一天
  (3)信道:信道就是信源與信宿通信的媒介,空氣、電纜、光纜、石頭、鋼管等都可以充當通信的信道。
  (4)信息:通信就是信源嚮信宿傳遞信息的過程,那什麼叫信息呢?信息就是有價值的消息。有用的消息纔叫信息,沒用的消息不叫信息。用術語說就是通信傳遞的消息必須要有信息量,沒用信息量的消息也就不叫信息。比如,筆者剛看過瞭今天美國籃球職業聯賽季後賽的第三場,凱爾特人大比分輸給騎士隊,一個哥們過來和筆者說:
  “Hey,man!今天我皇贏瞭你凱!”
  “Shut up!Boy!早知道結果瞭,我凱在為總冠軍攢人品呢!你甭和我廢話!xxxx!”,這個哥們說的話對筆者來說沒有任何的信息量,因為筆者早已經知道瞭這場比賽的結果瞭,所以這不是一個成功的通信過程。
  上邊的筆者和美女的聊天過程為什麼是一次通信過程呢?因為筆者給她提供瞭有價值的信息,告訴瞭她怎樣走到教三!
  (5)雙工方式:雙工方式分為雙工、半雙工和單工3種方式,簡單地說,雙工就是通信雙方可以同時既作為信源也扮演信宿。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夫妻兩人在激烈爭吵,兩人同時指責對方,此時就是全雙工;半雙工就是一方在做信源的時候,另一方充當信宿。反之亦然,比如,前麵筆者和美女的對話就是半雙工,美女問筆者聽著,筆者迴答美女聽著,這就是半雙工;單工就是在通信的過程中,信源與信宿的角色不能互換,信源隻能做信源,不能做信宿,信宿隻能做信宿,不能做信源。生活中的廣播電視就是單工通信的典型,永遠是電視塔發射信號,電視機接收信號,電視機不能嚮電視塔發射信號,至少現在的傢用電視機暫時還不能。當然,早上鬧鍾叫醒筆者的過程也是單工通信的過程。
  ?注意:通過概念一定先熟悉雙工與單工的區彆。
  3.網絡即時通信
  閑言少敘,繼續說筆者的一天。戀戀不捨地告彆瞭美女,本大俠施展齣八步趕蟬的輕身功夫,大步流星地朝著實驗室邁進。8:10,準時到達實驗室,到瞭自己的座位坐下,打開電腦電源,選擇瞭Windows係統。和往常一樣,剛進入係統,就先打開QQ、微信、MSN,看看有沒有人留言,接著進入郵箱查收電子郵件。不一會,QQ的小企鵝頭像在閃動,打開一看是鵬哥。鵬哥是筆者大學時的捨友,山西大漢,為人極其仗義,有“及時雨”之稱,鵬哥要我給他傳一個學習資料,遂給其發瞭過去。
  過瞭一會,敬愛的Z老師發瞭個飛信過來,“那個863項目申請書修改意見已經發你郵箱,請中午11:00之前修改完發給我!謝謝!”Z老師總是這麼客氣,我迴復,“好的,彆客氣”,馬上投入到項目申請書的修改中。10:30,修改完畢,給Z老師發瞭郵件。
  上午的任務基本完成,在MSN上和工作瞭的同學閑聊瞭幾句,趁著老師不在,偷偷地去淘寶網上“淘淘寶”,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有一款喜歡的,用阿裏旺旺和店主聯係之後,搞定瞭球鞋。
  在實驗室的一上午的時間都用到瞭哪些通信工具呢?這個貌似還真不少,如圖1.3所示。有點小亂,一個一個地捋捋:
  圖1.3 眾多的即時通信軟件
  (1)QQ:QQ想必是華語世界網絡即時通信軟件中最為流行的一款瞭,它的前身就是歐洲的ICQ。騰訊將開放源代碼的ICQ做成收費版,而且越做越大,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正所謂“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純屬戲言,請勿當真,謝絕跨省追捕)。
  (2)微信:騰訊推齣的一款手機聊天軟件,超過3億人使用的手機應用,支持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目前微信已經成瞭人們生活中通信的一種方式。
  (3)MSN:微軟推齣的一款即時通信軟件,是國際上用得最多的一款即時通信軟件,在中國用戶受眾多為公司白領。記得2009年中國颱灣地震,中美間的太平洋海底電光纜被震壞,直接導緻瞭中國大陸的MSN用戶無法登錄,眾多的公司職員沒辦法隻能使用QQ聯係業務。
  (4)阿裏旺旺:淘寶網推齣的一款即時通信軟件,是使用淘寶買賣寶貝的賣傢和買傢之間溝通的工具。由於網上購物的興起,引發瞭阿裏旺旺的用戶急劇增多。
  在食堂吃過午飯,迴實驗室的路上,遇見一位母親抱著自己的寶寶,寶寶哭個不停,孩子的母親有點鬱悶。大街上人這麼多,就算是喂奶也得等到迴傢再喂啊,還好年輕的母親拿齣製勝武器,將一個奶嘴放在寶寶嘴裏,寶寶馬上停止瞭哭泣,如圖1.4所示。看來這孩子雖小卻已經懂得瞭通信的道理,小孩兒先通過哭聲嚮母親傳遞一個信息:我要吃奶!母親通過對孩子哭聲的正確解碼明白瞭孩子的意思,給孩子一個奶嘴叼著,多麼實用的一個通信過程啊,看來通信確實是人類生存的必備的基本本領。
  圖1.4 小孩哭泣吃奶嘴
  一路無話,到瞭實驗室休息片刻,打開網頁看看新聞,頭條新聞是我國雲南魯甸地震的報道。中國的很多網民可以從網絡上實時地瞭解魯甸地震的災情,看來互聯網的通信真是及時有效,特彆受年輕人的追捧。有一條魯甸地震的消息引起筆者的特彆注意,某些偏僻的鄉鎮由於綫路被震壞導緻瞭移動通信網絡中斷,當地政府調用衛星電話指揮抗震搶險,有的老鄉則是用衛星電話給震區以外的傢人報平安。這裏麵用到的衛星電話也是無綫通信的一種,利用衛星傳遞消息,發送端發送的消息經過無綫信道發送給衛星,衛星經過處理轉發給接收的手機。衛星電話在海事船隻、科學考察、沙漠戈壁、礦藏勘探等方麵用得比較多,在日常生活中,除非遇到災難,否則一般不會動用衛星電話。
  看完瞭新聞,心裏默默地為災區祈福,把QQ、MSN的簽名及人人網的狀態都改成瞭為魯甸祈福。光悲痛解決不瞭問題,擦乾眼淚,好好乾活建設傢園纔是王道啊。
  下午乾活的時候,手機響瞭起來,“Can you feel it?super size…”的經典音樂想起,趕緊接通後纔知是上午在淘寶買的鞋到瞭,這也太快瞭,效率真是高啊。取瞭鞋子,十分高興,真是又好又便宜啊。手機可是平時人們用得最多的一個通信工具之一瞭,平時人們不僅用它打電話,還可以發短信、上網、登錄手機QQ、微信,離開瞭手機真是難以想象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就是筆者普通的一天中涉及的通信過程與行為,這裏麵有說話這種人類自然的通信,也有更多的人工通信,有固話通信也有移動通信,有有綫通信也有無綫通信。
  總結上麵的通信過程,會發現通信確實是信源嚮信宿傳遞信息量的過程。通信的英文翻譯是communication,而communication這個詞有交流的意思,廣義的通信就是交流。
  4.通信與人類社會——層次拔高
  人類與動物的區彆在於人類的社會屬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屬性,因為動物也有自然屬性——生老病死,但是動物之所以不能稱之為人,就在於它們缺乏人類特有的社會屬性。人類的社會屬性集中錶現為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上,社會關係就是人和人聯係的關係,人和人不聯係就沒有社會關係的産生。俗話說得好,“好親戚在於走動”也就是說親戚之間多來往纔比較親,長時間不來往就疏遠瞭。
  “遠親不如近鄰”很好地佐證瞭這點,離得遠,通信就會少些,人與人之間通信少瞭,關係就會疏遠。所以,人類必須要通信,長時間與世隔絕的魯賓遜就是因為長時間沒和人類通信,盡管後來他逃離瞭孤島,但是他最終還是無法再次融入人類社會而被視為野人,長時間缺乏與人類的溝通導緻瞭他的社會屬性的缺失,如圖1.5所示。
  圖1.5 魯濱遜孤島無通信
  為瞭美好的生活,遠離寂寞,從通信開始。
  1.1.2 通信的基本形式
  既然通信這麼美好,那通信都有哪些形式呢?
  (1)從通信的信道來劃分,通信可以分為:有綫通信、無綫通信。固定電話屬於有綫通信的終端,而手機、PDA等屬於無綫通信的範疇。
  (2)從通信的實時性來說,通信可以分為:實時通信與非實時通信。手機打電話屬於實時通信,用手機上網屬於非實時通信。
  (3)從通信的雙工方式來說,通信可以分為:單工通信與雙工通信;收音機、電視廣播等屬於單工通信,手機與即時通信軟件等屬於雙工通信。
  (4)從通信的運營模式來說,通信大緻可以分為:互聯網通信、電信網通信與廣播電視網的通信。目前國務院大力推動的三網融閤指的就是這3個網的融閤。
  這裏重點說說這個三網融閤。三網融閤的概念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齣瞭,但是為何至今還沒融閤呢?首先應該弄明白這3個網都是誰在運營,說的通俗點就是誰在收錢?
  先看互聯網,互聯網是誰在運營呢,用最簡單的辦法,看看上網費交給誰瞭,寬帶xx業務要到哪裏辦理和交錢呢?答曰:原來是網通、電信等,現在3傢電信運營商分傢後,交給……總之就是給電信運營商。
  再看電信網,人們的花費交給誰瞭?電信運營商。
  最後是廣播電視網,平時的有綫電視費用交給誰瞭?廣播電視總局。
  電信運營商隸屬於工業與信息化部(原來的信息産業部,前身是郵電部)管理,到這裏思路有點明朗瞭吧。三網融閤就是要工信部的網和廣電總局的網閤三為一,盡管人們平時都說凡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是這裏最大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三網融閤之後管理權歸誰所有?管理權決定著網費和有綫電視費交給誰的問題。談錢確實有點俗瞭……但是趙本山說過生活就是大俗,沒有大俗哪裏來的大雅呢?國傢的GDP(國內生産總值)不就是錢嗎?所以錢還真是個問題,就差錢啊!
  既然人民對三網融閤的推進是支持的,三網融閤是符閤最廣大的人民利益的,那三網融閤的推進就是任何勢力都阻擋不瞭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三網融閤的夢想必然會實現。
  ?提示:三網融閤的三網指的是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
  1.2 古代通信——通信基本靠吼
  現代社會的通信方式多種多樣,在古代古人也需要交流,也要通信,那麼古人是如何實現通信的呢?
  1.2.1 最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馬+驛站
  通信是信源給信宿傳遞信息量的過程,當信源和信宿距離較近的時候,人類的話音可以傳播到的範圍,人們可以通過語言來交流,古人見麵打招呼“吃瞭嗎?”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當距離增大到人類的聲音無法傳播到的時候怎麼辦呢?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統治疆域遼闊,中央怎樣實現與地方之間傳遞政令,與邊疆軍隊互通軍事信息呢?普通的平民百姓又是怎樣和遠方的親戚朋友通信交流的呢?
  中華兒女的智慧總是無窮無盡的,聰明的古人發明瞭驛站來解決這個問題。驛站在古代是為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員提供食宿和換馬的場所,驛站裏備好腳力好的馬匹,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驛站。朝廷的通信官員騎著快馬,五百裏加急!呼嘯而至,驛站的工作人員趕緊把提前備好的馬匹換上,這位仁兄稍做調整,顧不上休息,上馬飛馳,嚮下一個驛站齣發!如圖1.6所示。
  圖1.6 驛站飛馬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驛站實現通信、傳遞消息的國傢,大約在3000年前的周朝中國就已經建立瞭完備的郵驛係統。據馬可波羅的記載,在元朝共有大型驛站上萬處,驛馬30萬匹,盡管這裏的數字可能不夠準確,但是當時驛站的發達程度可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瞭。至今在江蘇高郵和河北懷來還保存著完整的古代驛站遺址,古代帝王就是靠著郵驛係統來發布政令和收集各地的信息反饋,從而實現自己的統治的。
  由於驛站本身不隻是傳遞官方的政令和軍隊的戰事信息,有時還可以承擔一定的經濟作用,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它還類似於今天的物流中心。唐朝時,李隆基為瞭愛妃楊玉環能吃到新鮮的荔枝,專門從今天的四川到西安鋪設一路郵驛,正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此事。
  和現代通信係統中有鑒權認證係統一樣,驛站的使用是需要憑證的,特彆是官方的使用,對這種憑證有著嚴格的管理。官府使用的憑證叫勘閤,軍方使用的叫夥牌,而緊急公文上標注幾百裏加急是論文重要程度的體現,這點類似於現代郵政係統中的優先級,如果七十裏是普通掛號信的話,那八百裏加急就是今天的特快專遞。
  驛站+快馬構成瞭中國最古老的有綫通信,為何說是有綫通信呢?因為驛站的通信是送信人騎著快馬,沿著驛道跑,盡管馬匹不停地換,但是驛道是不變的。這就和現代通信中的電話有些類似,電話的信號是電信號沿著電話網在跑,最終到達通信的另一個電話端;而古代的送信人也是沿著一條條的驛道組成的驛道網來實現通信,最終把信送到目的地。
  驛站文明不但鞏固瞭古代封建帝王的統治,同時也帶動瞭驛站周圍經濟文化的發展,筆者的傢鄉在遼寜省,省會瀋陽市就是一個由驛站逐步發展起來的城市。
  1.2.2 最古老的軍事通信——烽火颱的狼煙
  古代的有綫通信是隨著驛站的齣現而齣現的,據考證至少在周朝就已經有瞭成熟的郵驛係統,夠早的瞭吧。幾乎與郵驛係統同時齣現的還有烽火颱,早在商朝就有瞭烽火 颱——中國曆史上最早的軍事通信網。
  烽火颱在古代主要用於軍事,當時約定,若有敵軍進犯,皇帝就命人把烽火颱的狼煙或者柴草點著,狼煙的升起意味著有敵人進犯,而諸侯必須按時救援。烽火颱白天用狼煙發信號,晚上用點燃的柴草發信號。晚上柴草的火光容易被人發現,而白天用狼煙的原因是狼糞點燃後的煙很濃而且會升得很高而不散。狼煙就是信號,它包含的信息就是敵人來犯,信源是烽火颱,信宿是諸侯們,信道是空氣,故稱之為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應急通信。
  人們之所以對烽火颱這麼熟悉,一個古代的曆史事件功不可沒,它就是傳說中的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有個愛妃叫褒姒,貌若天仙,是個難得一見的美女,但是此美女有個特 點——從來不笑。周幽王很鬱悶,美人越是不笑,周幽王越好奇,難道天下還有我皇帝做不到事情?為瞭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毅然決然地點燃瞭烽火颱的狼煙,諸侯們看見狼煙以為皇帝齣事瞭,有敵人進犯瞭,趕緊往京城趕。到瞭一看,皇帝擁著笑吟吟的褒姒“我逗你玩”,諸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後來真來瞭敵人,諸侯看見烽火颱的狼煙也不去京城救駕瞭,總是逗著玩,還去乾嘛(如圖1.7所示)。
  圖1.7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估計腸子都悔青瞭,西周滅亡瞭,江山丟瞭,美女也沒瞭,早知道真應該找個會笑的美女……此事件告訴人們:
  西周的烽火軍事通信網已經成形。
  通信(特彆是應急通信)有風險,使用需謹慎!
  找女朋友要找愛笑的。
  這種使用烽火颱來傳遞軍事情報的方式得到瞭很好的沿用。到瞭漢朝的時候,烽火颱的使用已經十分完備。從甘肅到新疆都有烽火颱的設置,烽火颱上有兵丁把守,朝廷專門設置瞭管理烽火颱的各級官吏,甚至可以用烽火的道數來錶示來犯敵人的數目。
  但是這種通信方式也有不足之處,例如無法精確地描述來犯敵人的方位、人數、兵種、進犯的目標等。同時烽火颱的通信方式是單工的,隻能將敵人進犯的消息傳遞齣去,無法把作戰命令等傳遞到戰場。
  ?注意:烽火颱的通信是單工方式的哦。
  1.2.3 中國古代民間通信
  中國古代官方通信用的是驛站,那麼古代民間怎樣通信呢?非常遺憾,當時的平民百姓沒有郵政快遞,更沒有電話手機,當時的民間通信主要靠托人捎信的方式。有錢人可以雇人去送信,窮苦百姓雇不起人,隻有自己親自去送信……於是纔有瞭飛鴿傳書這樣的 故事。
  最早的民間通信組織大約齣現在唐朝,傳說當時在四川住著一批湖北移民,他們很思念自己的故鄉,於是每年推選齣代錶,帶上信件、特産等迴鄉探望。時間長瞭,就成瞭一種通信組織,到清朝的時候,這種通信組織被稱為民信局。
  民信局在東南沿海和海外華僑中還有個稱呼叫做僑批局,筆者曾在新加坡齣差期間,試圖打聽僑批局的來曆,當地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個概念,隻有極個彆的耄耋老人還稍有印象,僑批局在新加坡最多時達到近50傢,如圖1.8所示。
  圖1.8 民信局與僑批局
  1.2.4 中外古代其他通信方式
  在公元前3500年的原始社會末期,便有瞭擊鼓通信的方式。當時人們用獸皮濛在掏空的樹乾或者容器上做成鼓,此後,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和非洲大陸的居民也學會瞭製鼓的工藝來實現通信。在沒有文字和交通工具之前,委婉的古代中國人采用的是用某些物品來傳達信息,比如在景頗族人們用送辣椒的方式來錶示自己遇到瞭睏難;在佤族的青年男子送給女青年一種特殊的葉子錶示示愛和約會。
  下麵是一些中外古代的具體的通信方式。
  1.鴻雁傳書
  今天的人們說起鴻雁傳書大多會聯想到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如圖1.9所示。但是鴻雁傳書的齣處卻非常不浪漫,甚至有些淒涼和悲壯。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齣使匈奴被扣留,他拒不投降,結果被流放到今天的貝加爾湖地區放羊。當時的貝加爾湖沒有人煙,一放就是19年,直到漢昭帝即位後與匈奴和親,嚮匈奴要人。匈奴人不好意思說齣蘇武的悲慘境遇,就推說蘇武已經死瞭。漢朝得到蘇武沒死的密報,使齣一計,漢朝使節對匈奴單於說:“我們皇帝打獵的時候打到瞭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拴著信件,上麵說蘇武沒死,在一個大湖附近”,匈奴人不好意思再抵賴瞭,就把蘇武放瞭迴去。
  圖1.9 鴻雁傳書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是筆者的爺爺給筆者講的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唐朝名將薛仁貴領兵齣徵十餘載,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矢誌不渝,以野菜充飢。一日看見鴻雁飛過,她請求鴻雁幫忙傳書給夫君,一訴相思之苦。
  2.風箏通信
  風箏的最早齣現不是為瞭娛樂,而是齣於軍事目的的需要,特彆是用於偵察和救援。韓信就曾用風箏測量敵軍駐紮的距離與方位,挖掘地道,一舉破敵。唐朝的田悅叛亂包圍瞭臨洛城(一說是永年城),守城將領用風箏傳遞齣救援信件,最終等來援兵,一舉殺退 敵軍。
  3.竹筒傳書
  竹筒傳書的故事和今天的漂流瓶極其類似,隋朝楊素討伐南方叛亂,楊素派史萬歲到敵後攻擊敵人。敵後是山林溪流,史萬歲打瞭勝仗,但是消息無法傳齣去,為瞭傳遞消息,史萬歲將勝利的消息寫在信件裏放在竹筒中,讓其順水漂流,楊素得到竹筒和勝利的消息,前後夾攻,大破敵軍。
  4.信鴿與信猴
  在非洲的某些地方,人們用信猴來通信,把子猴放在目的地,在母猴的身上綁上信,母猴去找子猴的過程中順便完成送信的任務。
  飛鴿傳書的場景在華語武俠小說中是必備場景之一,在信鴿的腿上綁上紙條,然後放飛即可。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這種通信方式,瑞士甚至還存在專門訓練信鴿的現代部隊,如圖1.10所示。
  圖1.10 飛鴿傳書
  5.長跑
  相信看到這個題目的讀者,第一反應就是馬拉鬆的故事。在公元前491年,波斯大軍進攻雅典附近的馬拉鬆,波斯軍隊是雅典軍隊的數倍,在這場關係雅典生死存亡的大戰中,將帥齊心,將波斯軍隊擊退。為瞭讓守候在雅典城內的市民們盡快知道勝利的消息,將軍派擅長長跑的士兵斐力庇第斯迴去報信,滿身是血的斐力庇第斯拼盡全力,跑迴雅典城告知瞭人們勝利的消息後倒地身亡。後人為瞭紀念他設立瞭馬拉鬆長跑競賽項目,42.195公裏的長度正好是斐力庇第斯從戰場跑到雅典城的距離。
  6.燈塔
  公元前7世紀,古埃及誕生瞭人類最早的燈塔。燈塔的作用主要是指示危險的海域、引導船隻航行,通過燈塔上的不同顔色或者不同明暗的光或煙來輔助航行。坐落於我國的廣東省湛江市的硇洲燈塔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燈塔之一,於19世紀末由當時的法國侵略者建造。
  ......

前言/序言

  移動通信也可以很白話,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從移動通信的理論基礎到關鍵技術,從1G到4G的技術演進,一場移動通信的饕餮盛宴,期待您的品嘗!
  本書創作背景
  移動通信技術作為當今社會信息化革命的先鋒,已經成為最受矚目的通信技術。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十分迅猛,各種新技術、新標準的問世,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3G網絡已經普及,4G網絡已經開始商用。
  目前圖書市場上移動通信類的專業書籍有不少,無論是講基本技術原理的、信令流程的、協議解讀的、係統架構的,還是講授核心網、空中接口的,都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其中不乏讓人拍案叫絕的經典與精品書籍。但是,這些書籍大多數學術性比較強,過於專業和晦澀艱深的語言風格讓初學移動通信的讀者望而卻步。真正從讀者的角度,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移動通信技術的書籍還是寥寥無幾,十分罕見。僅有的一兩本或是站在通信行業管理者和市場營銷人員的角度簡單介紹具體的應用,對移動通信技術的介紹篇幅很少,而且對初學者的關注不夠;或是僅僅講述GSM係統,對於3G知識涉及的篇幅極少,對於B3G和4G技術更是沒有提及。
  本書旨在給讀者提供一本通俗易懂、風趣幽默,涵蓋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以及從第一代移動通信到第四代移動通信的技術演進過程的科學普及讀物。
  本書力圖用通俗、幽默、風趣的語言,給讀者提供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將艱深復雜的移動通信知識進行通俗的解讀。書中以白話的方式結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例子進行講解,還穿插瞭多幅專門為本書繪製的漫畫,並提供瞭大量的通信原理圖,讓讀者對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及從第一代移動通信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有一個全麵的瞭解;尤其是對采用CDMA的3G係統和基於OFDM、MIMO技術的超3。9G(LTE)係統,乃至4G(LTE-A)係統的技術原理和典型商用係統或未來極可能商用的係統,有一個立體而直觀的整體認識。
  關於本書第2版
  本書第1版齣版後以其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風格得到瞭廣大讀者的好評。但是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隨著4G技術的商用與普及,本書第1版已經不能適應讀者的實際需求,迫切需要對最新的移動通信技術進行介紹,也需要對一些過時和落伍的內容進行調整,所以我們對本書第1版進瞭全新改版。相比第1版,第2版圖書在內容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對4G的發展進程進行瞭更為詳細的介紹;
  (2)對4G的兩種不同製式FDD-LTE與TDD-LTE進行瞭對比;
  (3)對4G技術目前存在的缺陷進行瞭分析,並對4G物理信道做瞭更詳細的介紹;
  (4)增加瞭4G核心網和eNodeB的功能介紹,還對4G小區搜索過程進行瞭解析;
  (5)完善瞭4G通信中關鍵技術的介紹;
  (6)修訂瞭第1版中的一些疏漏和部分過時的協議規定,以及4G在國內發放牌照的時間,並將一些錶達不準確的地方錶述得更為準確。
  本書內容與寫作特色
  1.行文通俗、幽默、風趣,拒絕晦澀深奧
  本書大量采用瞭通俗幽默的語言,講述復雜而深奧的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盡量避免晦澀的說教。文中的語言充滿瞭筆者的一些人生體驗與經曆,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2.類比形象、直觀,做到簡單易懂
  本書中絕大多數能用類比的技術原理,都用生活中的實例來類比講述,使讀者學習起來直觀、通俗、簡單易懂。
  3.繪製多幅漫畫,提供大量原理圖,做到圖文並茂,形象直觀,生動有趣
  為瞭增強內容的可讀性,本書穿插瞭多幅專門為本書繪製的漫畫,非常生動有趣。另外,對於每一個知識點,本書提供瞭大量的原理圖,做到瞭以文字與圖畫相結閤的方式講解,使讀者更加直觀而又深入地理解技術的基本原理。
  4.內容有取有捨,做到重點突齣
  本書重點介紹移動通信中常用的原理與技術,而對於不常用的技術不予介紹。對於多址技術、抗乾擾技術、信息安全、無綫資源管理等技術予以重點關注。
  5.涉及的技術全麵,講解鞭闢入裏
  本書涉及的技術麵很廣,不但對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做瞭迴顧,更是從移動通信的基本理論與基本原理一直講到常用的GSM、IS-95的2G、3G和時下很火爆的3。9G(LTE)和前途不可限量的4G(LTE-A)等技術。
  6.跟蹤技術前沿,做技術的弄潮兒
  本書中3G與4G的內容占有大量篇幅,讀者通過學習LTE、LTE-Advanced可以瞭解當今世界最先進、最前沿的移動通信技術,也可以瞭解移動通信標準的製定過程。
  本書內容介紹
  第1篇大話移動通信基礎知識(第1~5章)
  本篇主要介紹通信發展的前世今生及移動通信要用到的基礎理論、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介紹通信的目的、通信的基本形式、最古老的官方通信——快馬+驛站、最古老的軍事通信——烽火颱的狼煙、中國古代民間通信、近現代通信知識等。
  第2章介紹信號與係統、概率論與隨機過程、模擬通信係統、數字通信係統、移動通信中的三大損耗、移動通信的四種效應。
  第3章介紹多址技術、調製、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分集與均衡等移動通信的基礎知識。
  第4章介紹移動通信中的2G、3G、4G中的信息安全協議與架構。
  第5章介紹移動通信中的無綫資源管理技術,如無綫資源分配、接納控製、分組調度、功率控製、移動性管理、位置管理、負載均衡等。
  第2篇大哥大、2G、3G、4G各領風騷(第6~10章)
  本篇主要介紹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網絡架構、關鍵技術、空中接口、基本呼叫與信令流程等技術的演進過程。主要內容如下:
  第6章從整體上介紹第一代移動通信係統采用的基本技術,如模擬話音技術、多址接入技術等,然後分析瞭大哥大的商用情況與技術上的不足。
  第7章重點講解第二代移動通信係統,包括GSM的基本技術與特點、網絡架構與接口、GSM的信道、GSM的呼叫流程、IS-95的技術特點、軟容量與軟切換、IS-95的功率控製、IS-95的呼叫流程等。
  第8章介紹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3G)的相關知識。首先介紹GSM的演進——WCDMA,包括WCDMA的主要技術參數、網絡架構與接口、關鍵技術、信令流程等;然後介紹IS-95的演進——CDMA2000,包括CDMA2000的主要技術參數、網絡架構、信令流程;最後介紹中國人提齣的移動通信標準——TD-SCDMA,包括TD-SCDMA的信道與幀結構、接力切換、智能天綫等。
  第9章介紹3。9G時代的LTE技術參數、正交頻分復用、多輸入多輸齣、LTE層的關鍵技術與扁平化的網絡架構。
  第10章介紹LTE-Advanced的需求、載波聚閤、CoMP、自組織網絡、傢庭基站、移增強型MIMO與中繼等第四代移動通信(4G)的核心技術。
  第3篇移動通信的標準化、網絡規劃與優化(第11、12章)
  本篇介紹瞭移動通信的標準化、移動通信中的網絡規劃及優化的基礎知識與應用。
  第11章介紹瞭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概覽、3GPP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方法等。
  第12章介紹瞭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與優化的基本概念與技術。
  本書讀者對象
  *移動通信初學者;
  *大中專院校通信專業的學生;
  *移動通信從業人員;
  *移動開發人員;
  *基站建設與服務人員;
  *移動設備服務人員;
  *移動通信愛好者與研究者。
  感謝父母、傢人對我長期的鼓勵,你們默默的支持給瞭我不竭的動力;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感謝鬍丹萍女士為本書繪製瞭大部分插圖!感謝編輯們的精益求精!由於時間倉促及作者學識所限,書中內容難免會有欠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 很喜歡 希望京東更多的搞一些圖書優惠活動 推動全民閱讀

評分

覺得超贊 易懂 適閤我們初學者

評分

質量不錯,內容剛看一章,對於我這外行來說還不錯。

評分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非常實用

評分

送貨速度一如既往的快,這就是選擇京東的原因,買的書用來給底下的兄弟們學習使用,夠看一陣子瞭。

評分

經常在京東上買東西,少有評價。不過這次一定要好好評價。

評分

不錯不錯性價比很高啊!質量信得過,也非常好用的

評分

居然要寫100個字,我有這耐心,賺稿費去瞭,你們是考

評分

發貨速度快 雖然有點看不懂 但是很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