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唐诗品汇(套装共七册)》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习与研究唐诗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高榛,字彦恢,号漫士,又名廷礼,生於元顺帝至正十年(二二五:,卒於明永乐二十一年(一四二二》。福建长乐县龙门人。永乐二年(一四〇四》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预修《永乐大典》。永乐三年丁母忧归乡。三年後归京,仍为翰林待诏,後遥典籍。
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叙
马得华叙
王僻叙
林慈叙
唐诗品汇总叙
历代名公叙论
凡例
引用诸书
诗人爵里详节
五言古诗叙目
五言古诗卷之
唐诗品汇
正始《上》
太宗皇帝
虞世南
魏徵
王绩
许敬宗
岑文本
杨师道
刘孝孙
凌敬
趟中虚
董思恭
王绍宗
上官仪
张文琮
章怀太子
王勃
……
《唐诗品汇》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汉族诗歌选集。初编九十卷,后又补十卷,收681家诗6725首,是一部规模阔大、有独到见解的大型选本。编纂工作历时十数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成九十卷。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补六十一家,九百五十四首为《唐诗拾遗》十卷,合成一百卷。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汪宗尼刻本重新影印此书。
评分1.标点。如前所述,之前《唐诗品汇》向无今人整理本,《点校》对全书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点,方便了今人的阅读和使用。
评分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评分完全没有注解,翻译的,需要文学功底,但是内容很多,七部合起来页码有3500,没有全唐诗被乱删改的问题,全是很好的唐诗全集了
评分《唐诗品汇》是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汉族诗歌选集。初编九十卷,后又补十卷,收681家诗6725首,是一部规模阔大、有独到见解的大型选本。编纂工作历时十数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成九十卷。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补六十一家,九百五十四首为《唐诗拾遗》十卷,合成一百卷。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汪宗尼刻本重新影印此书。
评分过去,以现代的人写现代的历史而写得足以聊供后人参考,甚至视作相当可靠的史料的,却也未尝没有。希腊的修昔底德,中国的司马迁,是最有名的两个例子。
评分价钱不低,但喜欢,还是收了,感觉现在的书价就像各个出版社在赛跑。
评分空白太多,浪费纸张,更浪费人民币。其他注本笺解虽详,又或失于浅显,难惬大雅之意。景龙教授遍取海内外传藏诸本详加校勘,今哲未校之本取校之,前贤已校之本复校之,订正失校、误校之处无虑数百,既校是非,兼校异同,诸本文字之出入异同遂了然矣。注释详赡,语典故事,无不追本溯源;句意章法,悉予诠释疏解,,允称后出转精、集大成之作也。
评分很好但不便宜啊很好但不便宜啊很好但不便宜啊很好但不便宜啊很好但不便宜啊很好但不便宜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