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11~14歲 如果說《我教兒子學作文》主要是教給“兒子”作文的具體方法,而《肖復興讀寫係列:我的父親手記》則側重於與“兒子”心靈的溝通。這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史和心靈史,也是一個父親的成長史和教育史。肖復興用自己的筆記錄下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從他的兒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就用他的筆陪伴孩子走過童年和少年,到大學畢業,一直到現在遠赴美國留學,鮮活生動又細緻入微,而且持之以恒地記錄下一個孩子27年的成長軌跡。其中有相互的交流,有彼此的傾聽,有一起的遊玩和學習,當然,也有所有父子之間的矛盾與爭執,甚至激烈的爭吵。它是作為一個父親的名副其實的一本手記。它和孩子一起長大,和日子一起長大。它會給予所有渴望孩子健康成長成纔的父母,以極具現實意義的啓迪和思考。“手記”展示瞭一個父親博大的胸懷,和對孩子成長曆程絲絲入扣的切身關懷。這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史和心靈史,也是一個父親的成長史和教育史。
內容簡介
從兒子呱呱墜地那一刻起,肖復興就用他的筆陪伴孩子走過童年和少年,到大學畢業,一直到現在遠赴美國留學,鮮活生動又細緻入微,而且持之以恒地記錄下一個孩子27年的成長軌跡。其中有相互的交流,有彼此的傾聽,有一起的遊玩和學習,當然,也有所有父子之間的矛盾與爭執,甚至激烈的爭吵。它和孩子一起長大,和日子一起長大。它會給予所有渴望孩子健康成長成纔的父母,以極具現實意義的啓迪和思考。
在《肖復興讀寫係列:我的父親手記》中,作者不僅記錄下許多富於童真的趣事和充滿親情的往事,更記錄下和孩子在學習、思想和情感等方麵交流中的切實而深入的大小事例。更為可貴的是,作者沒有迴避矛盾,真實展現瞭在孩子個性和青春期以及社會現實麵前和孩子的磨擦、抵牾、衝突和矛盾,特彆是麵對中國特殊的獨生子女一代的教育,作為一個父親所産生的睏惑和所作的努力。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親或做母親的,都可以在伴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隨手寫下自己的手記,留下這樣的一份紀念。這樣的紀念是獨特的,會伴隨我們和孩子的一生。它在記錄的同時,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
肖復興,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現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
已齣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80餘部。曾有長篇小說“青春三部麯”《早戀》、《一個女中學生的日記》、《青春迴鏇麯》,報告文學《和當代中學生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近著有《音樂筆記》、《音樂的隔膜》、《聆聽與吟唱》、《浪漫的喪失》、《紙的生命》、《遙遠的含蓄》等。曾經獲得過全國以及北京上海優秀文學奬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奬。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嚮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願》,《尋找貝多芬》等篇入選大、中、小學語文課本。
目錄
呱呱墜地
雞蛋哪兒去瞭
夏天的選擇
好奇心伴孩子長大
三角與圓
取消“保留節目”
第一次給兒子寫信
孩子與小動物
小白鼠風波
孩子的誓言
遲到
沙土上的魔術
荔枝樹
玩具
自己的小天地
分床而睡
闖禍的“擠狗屎”
散步
學畫紀事
看牙記
無法原諒
雨滴淅瀝
什麼東西打破纔能用
畫著莫紮特的賀年卡
推上無軌電車
紫羅蘭
地久天長
綠葉書簽
雪沒有錯
孤獨的三輪車
中隊符號
轉學之後
方寸之間
地圖前的遊戲
生日
節日
節日之夜
聖誕天使
童言無忌
蔡東藩與刺蝟
生日禮物
乒乓之戀
聽歌
媽媽不在傢的時候
心愛的鉛筆盒
阿裏山麵包
生死之間
花邊餃
眼鏡的偶然
披長發的修車人
騙人
秘密行動
中學之門
選舉班長
最後一個兒童節
春節聚會
擁你入睡
兒子買書
第一次打的
聰明隻是一張漂亮的糖紙
百忍成金
西北之行
一票之差
紙的生命
牛皮魚
吹著口哨走過來
占有欲
半途而廢
有這樣兩個地方
永遠的校園
憤怒的襯衣
捨得用闆子
傢庭忌語
土城公園
YES和NO
刻進年輪的感情
動物園迴憶
兒子的作業
蕎麥皮枕頭
濛德裏安玻璃杯
搬傢記
日子留下的痕跡
——代後記
精彩書摘
《肖復興讀寫係列:我的父親手記》:
三角與圓
當一個父親,越來越難瞭。
當然,這是指一個好父親。隨便當一個父親,並不難,隻要你是一名男的,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女的,彼此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
孩子往往首先從父母那裏感知世界。一個好父親就是一艘船,載孩子駛嚮廣闊的世界。這並不那麼簡單,像在公園湖水中隨意蕩起雙槳就行。無意中的一劃,興許就劃齣一道銀河,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石或指嚮。
小鐵三四歲的時候,全傢睏難得連個窩都沒有,藉住一間倉庫權且棲身,四周彌漫著染料和臭河水混雜一起的氣味。百無聊賴之中,我對孩子說:“你信不信,我用三角和圓能畫齣動物來?”他搖搖頭。我純粹是悶得無事可乾,又無處可去,纔突然冒齣這麼個念頭,打發一下寂寞日長的光陰。他卻認真地望著我,以為我能變齣什麼好看的魔術來。我便接著問:“你會畫三角和圓嗎?”他點點頭,很快便在一張紙上畫齣好幾個三角和圓,這難不倒他。我便在他的圓上添上一個三角當小嘴,圓內再添一個小圓做眼睛,圓下畫兩條直綫當腿。“小雞!”他眼睛一亮,叫瞭起來。
沒錯,是小雞,極笨拙的一隻小雞,比醜小鴨還要醜的一隻小雞。
“爸爸,你還能用這些三角和圓畫彆的嗎?”“隨便!你想畫什麼就能畫什麼!”我隻是脫口而齣,打發他而已。那隻小雞便也被我隨手一扔,不知扔到什麼地方去瞭。日落西山,他媽媽快下班瞭,我看孩子的任務快完成瞭。
誰知,第二天,我發現孩子用他僅僅會畫的三角、圓和方塊,在紙上七拼八湊,居然畫齣好幾種動物。比如獅子:圓臉,小圓鬃毛,三角身子;兔子:圓臉,三角耳朵,方塊身子…我好驚訝,他畫得好快活。我沒有想到隻不過是隨意一說打發孩子玩的話,居然起到這樣的作用。孩子沒有想到那簡單的三角和圓居然能變幻齣神奇的動物。小倉庫因這些三角和圓有瞭色彩,單調的日子因這些三角和圓而煥發生氣。
小鐵就是從這時愛上畫畫的。他的畫居然還參加瞭中日小朋友繪畫展覽,跑到日本去展齣。自然,我也長瞭一些學問。切莫輕視做父親偶然間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孩子幼小時,那真是一張太白太純的紙。我們要做的是學些真本事,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認識世界。
取消“保留節日”做父親的常犯一個毛病:高興時把孩子當成玩意兒,生氣時把孩子當成齣氣筒;疼來時心肝寶貝地供著,煩來時限自己當初何必生他。
眼下,幼兒教育成瞭時髦話題。買鋼琴、學畫畫,比比皆是。尤其是星期天,大人陪著孩子背著畫夾,夾著電子琴拜師去,似乎以後個個能齣落成凡·高或貝多芬。沒錢沒工夫置琴學畫的,也得讓孩子背背唐詩,如果連詩都不會背,那孩子似乎注定長大沒齣息。小鐵四五歲時,我也曾教他背一些古詩,諸如“鵝鵝鵝……”、“一去二三裏……”之類,而且還背過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他背得挺快,也挺愛背。傢裏來個客人或外齣做客,常常把孩子牽到客人麵前,背背這些詩便成瞭他的保留節目。大傢聽完嗬嗬一樂,大人孩子皆大歡喜。
有一次,傢裏來瞭客人,我就像一盤重復放瞭多遍的磁帶一樣對他說:“小鐵,給叔叔背首唐詩吧!”這一迴,不知為什麼他不大高興,噘著小嘴,任我叫瞭幾次,鐵口鋼牙撬不動,就是不背。我覺得真塌自己的臉麵。客人走後,他見我一直鐵青著臉,走到我身邊叫瞭聲“爸爸”,我不理他。一連叫瞭幾次,我也是來個鐵口鋼牙撬不動,就是不理他。
他見我真的還在生氣,一時不知怎麼纔好,嘴囁嚅一會兒,突然眼淚汪汪地拉著我的手說:“爸爸,爸爸,我給你背首詩吧!”聽完他這句話,我的心像被針紮瞭一樣難受,眼淚差點沒掉下來。我好渾呀!我為什麼非要孩子服從自己不可呢?就因為你是爸爸?難道就不允許孩子有不高興的時候?他不高興背就不背,這是孩子的獨立性格。非得聽你爸爸的?背詩簡直成瞭一種太容易掉漆的裝飾,一種傢長虛榮心的滿足。
孩子不背做得完全對,唯獨最後對我說“背首詩吧”是錯瞭。
孩子的棱角被我磨瞭。這樣下去,隻能看你的眼色行事,唯命是從,仰人鼻息,我們從小受這種影響還不夠大嗎?我一把摟住孩子:“小鐵,不哭,不怪你,是爸爸不對!”他的眼淚刷的一下子流瞭下來。
從此,我傢裏取消瞭背唐詩這種“保留節目”。
……
前言/序言
十餘年來,我陸續給廣東教育齣版社寫瞭幾本書,其中包括《我教兒子學作文》《我的父親手記》《我的讀書筆記》《我的音樂劄記》《我的讀寫例話》。現在,齣版社把這五本書整閤在一起,冠名為“肖復興讀寫係列”,整體推齣,旨在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印象和方便的選擇。因為這五本書是陸續齣版的,有的書已經不那麼好找。
當然,這樣整體的推齣,不僅便於讀者的閱讀,更便於讀者的批評。因為讓它們集閤在一起,在比較中容易看齣長短與胖瘦。
在這裏,應該感謝對這套書鍾愛有加的廣東教育齣版社和叢書的責任編輯邱方。邱方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在這幾本書陸陸續續齣版的過程中,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時間過得真是飛快。好像孩子是在我的這幾本書的書頁翻飛中變大,而我們則無可奈何地變老。
這幾本書,主題都是關於孩子的成長,是寫給孩子、老師和傢長們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尤其是傢長,是最為操心和關心的,因為他們和我一樣,麵對的都是我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獨生子女時代,麵對孩子成長的新課題所造成的睏惑和疑慮以及迷惘和不知所從。而且,這個獨生子女時代,又恰好趕上瞭國傢從政治時代嚮經濟時代的轉型,商業大潮和色彩激蕩的炫目衝擊,讓價格升堂入室,而讓價值塵埋網封,更使得孩子和師長們迷茫,一時難以尋找到引導孩子們學習成長更好更有益的路徑。
很多讀者從以前齣版的《我教兒子學作文》書中的作者簡介看到孩子的成長經曆,覺得一路順風順水,很是羨慕。其實,我和上述的這些傢長老師們一樣,也是在同樣的時代迷茫的尋找中,和孩子一起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一路磕磕絆絆地走來。孩子哪有一盞是省油的燈?其中酸甜苦辣種種滋味,作為傢長,大同小異。隻是,作為傢長,要做的不是無可奈何和怨天尤人的抱怨,而是耐下心來,沉下心來,在一次次恨不得扇自己嘴巴子的碰撞過程中,尋找到適閤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方法和道路。
這五本書,就是在這樣磕磕絆絆的尋找路上陸續寫下來的心得體會。起初,並沒有有意識以後要形成這樣一個係列,隻是在孩子還讀小學的時候,隨手記下來的點點滴滴,這便是最早形成的《我教兒子學作文》和《父親手記》兩本書。以後,不斷地補充,逐漸形成瞭如今較為豐富豐滿一些的麵目。這兩本書,前一本是具體教孩子學習寫作,從小學到中學,涉及作文寫作遇到的方方麵麵;後一本是具體寫和孩子的交往,從孩子齣生到大學乃至齣國留學的成長過程中,父子兩代的矛盾糾葛和彼此的教學相長。
也就是說,一本是談教學,一本是談教育。有意思的是,這兩本書前後齣版多次,更多的讀者喜歡前一本,讀得也認真,而且覺得收效也不錯(居然還有讀者將其帶到國外,作為教育那裏的孩子的教材)。其實,對於我而言,後一本更重要一些。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極其復雜的,是一個全麵而係統的工程,作文的學習與訓練,隻是其中相對簡單的一個環節而已。忽略瞭前者,等於丟掉西瓜撿芝麻。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拋開整體的教育環境與成長元素,而能夠單純地將作文寫好的。因此,在這套係列叢書齣版之際,我希望傢長們更能夠明白這一點,實用主義的教育方法,可以暫時奏效,但應該更為重視教育的方法,重視和孩子的思想碰撞與交流,這樣,纔能夠更為容易讓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麵麵如水貫穿相通,而不至於在某一方麵堵塞。
《我的讀書筆記》和《我的音樂劄記》,是孩子讀大學之後我寫成的。這兩本書,一本是談讀書,一本是談音樂,是希望孩子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除瞭課堂的知識學習之外,加強其他修養的補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素質的修煉。讀一些文學方麵的書,並不隻是為瞭作文考試;懂一點音樂的知識,並不隻是為瞭鋼琴、小提琴的考級。素養的培養,如小樹長大逐漸滲透在枝葉裏,並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樹木的年輪。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成長的路上走得遠一些,便不應該滿足於課堂的書本知識,不滿足於考試乃至考大學的一點成績。考試的成績,是臉上的美人痣;而修養是腳下的泡,不會那麼讓人一眼看穿,卻是長時間的磨煉結果,是幫助你走長路必須的修為。
《我的讀寫例話》是新近完成的,也是這一係列最後寫成的一本書。它是以我自己的文章為例,具體談讀寫之間的關係和方法的一本書,可以和第一本《我教兒子學作文》呼應,也可以說是《我教兒子學作文》的升級版,關於讀書和寫作的話題,結閤具體實例,稍微談得深入一些。對於孩子的寫作,對於中小學的語文與作文教學,希望做一點有的放矢的探討和實踐,起碼可以給孩子,給老師和傢長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試驗園地。
心裏的計劃,還應該有兩本書,纔能構成這一套關於孩子成長係列稍微完整一些的藍圖。一本是《我的美術漫記》,專門談美不勝收的各種風格的繪畫,談世界和我國大美術傢的故事;一本是《我的體育散記》,專門談世界包括我國體育明星的故事,和我與他們的交往的記錄。之所以有這樣的構想,是因為這樣兩方麵和孩子的成長密切相關。我一直覺得這個係列少瞭一本談美術的,缺少瞭美育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史是不完整的;而體育則是孩子成長中更為重要的元素,哪一個孩子會不喜歡體育呢?更何況,體育關乎著孩子身體的健康和強壯,這是和知識一起並立於他們一生的基石。可惜,由於我自己的學識和準備都還欠缺,總想著寫成,卻一直沒能夠完成。
給自己留一個小小的遺憾,也給這套叢書留一個小小的懸念。親愛的讀者,無論你們是孩子,還是老師和傢長,或是其他的朋友,希望你們喜歡這套書,也希望你們等著我。
2014年7月4日 寫於布魯明頓
肖復興讀寫係列:我的父親手記 [11~14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